一种护理床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57071发布日期:2018-12-22 07:54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理床椅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护理床椅。

背景技术

护理床是行动不方便的病人在住院或居家护理时使用的病床。其主要目的是便于护工人员进行护理,便于病人康复。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护理床,功能多较为单一仅能满足病人护理的部分需要,且护理床的零部件都存在一些局限,而现有产品无法将辅助翻身、辅助起背、辅助屈伸腿、辅助排便和床椅分离及对接等功能集中在一个设备中。因此,使得对老年人、瘫痪患者的护理更加困难,增加人力资源成本和时间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护理床椅,能够实现护理床和护理轮椅两种形态的相互转换,满足病人护理的多种需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护理床椅,护理床椅包括:床架,床架包括:床架框体以及设置于床体框体下方的床架支腿,床架支腿用于支撑床架框体;活动床体,与床架可拆卸连接;活动床体包括:椅背板组件、椅座板组件、连接椅背板组件和椅座板组件的第一连接件、腿托板组件以及连接腿托板组件和椅座板组件的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用于使椅背板组件相对于椅座板组件转动,第二连接件用于使腿托板组件相对于椅座板组件转动。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提供的护理床椅,其包括与床架可拆卸连接的活动床体,该活动床体包括:椅背板组件、椅座板组件、连接椅背板组件和椅座板组件的第一连接件、腿托板组件以及连接腿托板组件和椅座板组件的第二连接件。通过上述的连接件,在保留护理床和轮椅的相应功能的同时,可以使椅背板组件相对于椅座板组件转动、腿托板组件相对于椅座板组件转动,进而完成椅背板组件、椅座板组件、腿托板组件的分离和对接,以实现护理床和护理轮椅两种形态的相互转换,满足病人护理的多种需要,并能够降低护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理床椅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理床椅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理床椅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理床椅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理床椅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第一侧框边111a沿a-a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理床椅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理床椅的第三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2中b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理床椅的第四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理床椅的第五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理床椅的第五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理床椅的第六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理床椅的第七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4,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理床椅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理床椅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理床椅的第三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理床椅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护理床椅10包括:床架11、活动床体12。

床架11包括:床架框体111以及设置于床架框体111下方的床架支腿112,床架支腿112用于支撑床架框体111。

活动床体12,与床架11可拆卸连接。活动床体12包括:椅背板组件121、椅座板组件122、连接椅背板组件121和椅座板组件122的第一连接件20、腿托板组件123以及连接腿托板组件123和椅座板组件122的第二连接件30,第一连接件20用于使椅背板组件121相对于椅座板组件122转动,第二连接件30用于使腿托板组件123相对于椅座板组件122转动。

具体的,活动床体12可以折叠,以实现护理床和护理轮椅两种形态的相互转换。在护理床形态时,椅背板组件121、椅座板组件122和腿托板组件123三者均与床架框体111齐平,并与床架框体111卡扣连接。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件20用于使椅背板组件121相对于椅座板组件122转动,以得到护理轮椅形态的护理床椅10。如图3所示,第二连接件30用于使腿托板组件123相对于椅座板组件122转动,以得到辅助护理人员屈伸腿的护理床椅10。需要注意的是,护理床椅10无论在护理床形态下还是护理轮椅形态下都有充分的结构稳定性,并不影响护理对象体感,引起不适。椅背板组件121、椅座板组件122、腿托板组件123的分离和对接时,仅需保证椅座板组件122与床架框体111齐平,椅背板组件121和腿托板组件123均可自由活动。

进一步地,在护理轮椅形态下,还可以将护理床椅控制系统调至轮椅模式,加载轮椅模式下的算法。通过控制面板给系统设定跟随目标或指定目的地,轮椅根据算法执行控制操作,自动跟随目标或前往目的地。行进过程中,通过内置的算法自动检测路面坡度,对初始坡度判定制动方案和椅背角度,并在坡度改变时也进行判定,保证护理对象不因身体不平衡和摔出轮椅。全程对护理对象身体状况检测和监控,检测数值达到设置临界点时,向处理器发送警告,保证护理对象不因不在目视范围内无法及时发现突发问题。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施例提供的护理床椅10,其包括与床架11可拆卸连接的活动床体12,该活动床体12包括:椅背板组件121、椅座板组件122、连接椅背板组件121和椅座板组件122的第一连接件20、腿托板组件123以及连接腿托板组件123和椅座板组件122的第二连接件30。通过上述的连接件20、30,在保留护理床和轮椅的相应功能的同时,可以使椅背板组件121相对于椅座板组件122转动、腿托板组件123相对于椅座板组件122转动,进而完成椅背板组件121、椅座板组件122、腿托板组件123的分离和对接,以实现护理床和护理轮椅两种形态的相互转换,满足病人护理的多种需要,并能够降低护理成本。

参阅图1和图5-7,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理床椅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第一侧框边111a沿a-a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理床椅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床架框体1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框边111a和第二侧框边111b、以及垂直设置在第一侧框边111a与第二侧框边111b之间的第三侧框边111c,第三侧框边111c连接第一侧框边111a和第二侧框边111b,其中,床架框体111在第一侧框边111a和第二侧框边111b内侧分别设置有t型凹槽111t。活动床体12包括:滚轮120d,设置在活动床体12靠近第一侧框边111a和第二侧框边111b的外边缘处,滚轮120d与t型凹槽111t的形状相匹配,滚轮120d用于与t型凹槽111t配合并在t型凹槽111t内滚动,以实现活动床体12与床架11的可拆卸连接。

参阅图1和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理床椅的第三局部结构示意图。床架框体111还包括:挡板81、弹簧82、第一楔子83、第二楔子84、收线轮85以及电机控制开关86。

挡板81滑动设置在t型凹槽111t内部,挡板81与滚轮120d的一侧抵接。

弹簧82设置在t型凹槽111t内部,一端与床架框体111连接,另一端与挡板81连接,用于控制挡板81的滑动。

第一楔子83凸出于t型凹槽111t的下缘,与滚轮120d的另一侧抵接,第一楔子83用于与挡板81配合,以限制滚轮120d的滚动,其中,第一楔子83上设置有定位凹槽831。

第二楔子84设置在t型凹槽111t下方,第二楔子84的一端与定位凹槽831的形状大小相匹配,第二楔子84用于与定位凹槽831配合,以使第一楔子83限位于t型凹槽111t的下缘。

收线轮85固定设置在床架框体111下方,收线轮85包括第一齿轮851、以及与第一齿轮851相连的第一卷筒852和第二卷筒853,第一齿轮851与电机连接,其中,第一卷筒852上卷绕有第一绳索854,第一绳索854的末端部与第一楔子83通过弹簧831弹性连接,用于控制第一楔子83的位移,第二卷筒853上卷绕有第二绳索855,第二绳索855的末端部与第二楔子84通过弹簧841弹性连接,用于控制第二楔子84的位移。

电机控制开关86设置在t型凹槽111t的下缘,电机控制开关86与电机(图未标示)电连接,用于控制电机驱动第一齿轮851转动。

其中,在滚轮120d滚动至预设位置时,滚轮120d用于触发电机控制开关86,电机控制开关86用于控制电机驱动第一齿轮851转动,第一齿轮851用于带动第二卷筒853转动,第二卷筒853上的第二绳索855控制第二楔子84朝远离第一楔子83的方向移动以解除对第一楔子83的位移限制,以使第一楔子83凸出于t型凹槽111t的下缘,第一楔子83用于与挡板81配合,以限制滚轮120d的滚动,以使活动床体12和床架框体111对接。

具体的,滚轮120d沿t型凹槽111t移动到末端,压住电机控制开关86,以触发电机工作,转动第一齿轮851。第二楔子84沿t型凹槽111t后移,弹簧82储能,第一楔子83位移限制解除,第一楔子83弹起,卡住滚轮120d。滚轮120d锁定后,降下椅背板组件121,收起腿托板组件123至水平,完成对接,此时,护理床椅10为护理床形态。第一楔子83只限制了一个方向(正方向)上的位移(如果将滚轮120d的前进方向设为正方向,那么后退方向即为负方向),挡板81则限制了另一个方向(负方向)的位移。挡板81、弹簧82主要起到限制负方向的位移和缓冲的作用,如果仅用t型凹槽111t来限制滚轮120d的位移,可能会产生较明显的冲击。

分离时,椅背板组件121角度改变至第一预设角度(例如为80度,可设置),腿托板组件123降至第二预设角度(例如为-55度,可设置),并可以调整脚踏(图未示出)至第三预设角度(与腿托板组件123夹角可以为0度,可设置)。电机带动第一齿轮851逆时针旋转,释放对第一楔子83的位移限制,第一楔子83受拉下移,最终被第一楔子83卡住。滚轮120d位移限制解除,沿着t型凹槽111t向外移动,电机控制开关86弹起,重置电机控制开关86的控制作用。此时,护理床椅10为护理轮椅形态。

继续参阅图1和图3。椅座板组件122包括:椅座支承架1221以及设置在椅座支承架1221内的椅座板,椅座支承架1221用于承载椅座板。

椅背板组件121包括:椅背支承架1211以及设置在椅背支承架1211内的椅背板,椅背支承架1211用于承载椅背板。椅背支承架1211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端部构件12a和第二端部构件12b。第二端部构件12b与椅座支承架1221固定连接。

参阅图2和图9,图9是图2中b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第一连接件20包括:推动连杆91、四连杆机构92以及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图未示出)固定设置在椅座支承架1221上,四连杆机构92包括第一连杆921、第二连杆922、第三连杆923以及第四连杆924,第一连杆921的一端与第二齿轮连接,第一连杆92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922的中部连接,第二连杆922的一端与第三连杆923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杆922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杆924的一端连接,第三连杆923的另一端铰接于推动连杆91的一端,推动连杆91的另一端与椅背支承架1211连接,第四连杆924的另一端铰接于固定架94。

第二齿轮用于驱动四连杆机构92运转,四连杆机构92用于带动推动连杆91运转,推动连杆91用于推动椅背支承架1211相对于椅座支承架1221翻转,翻转角度为0~85度,例如0度、30度、50度、85度。

参阅图1、2和10,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理床椅的第四局部结构示意图。

椅背支承架1211还包括:横构件12c,横构件12c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端部构件12a中部和第二端部构件12b中部,椅背板组件121包括第一椅背板121a和第二椅背板121b,第一椅背板121a和第二椅背板121b分别与横构件12c活动连接。

床架支腿112至少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床架支腿112a和第二床架支腿112b。

护理床椅10还包括:

第一滑块101,滑动设置在第一床架支腿112a上。

第二滑块102,滑动设置在第二床架支腿112b上。

第一电动推动连杆103,第一电动推动连杆103的一端与第一滑块10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椅背板121a连接,第一电动推动连杆103用于推动第一椅背板121a以横构件12c为旋转轴旋转,旋转角度为0~50度,例如0度、25度、35度、50度。

第二电动推动连杆104,第二电动推动连杆104的一端与第二滑块102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椅背板121b连接,第二电动推动连杆104用于推动第二椅背板121b以横构件12c为旋转轴旋转,旋转角度为0~50度,例如0度、25度、35度、50度。

参阅图10和11,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理床椅的第五结构示意图。

椅座板组件122包括:第一椅座板122a和第二椅座板122b,第一椅座板122a和第二椅座板122b活动连接,第一椅座板122a与第一椅背板121a同侧,第二椅座板122b与第二椅背板121b同侧。

第一电动推动连杆103的另一端还与第一椅座板122a连接,第一电动推动连杆103还用于推动第一椅座板122a相对于第二椅座板122b旋转,旋转角度为0~50度,例如0度、25度、35度、50度。

第二电动推动连杆104的另一端还与第二椅座板122b连接,第二电动推动连杆104还用于推动第二椅座板122b相对于第二椅座板122b旋转,旋转角度为0~50度,例如0度、25度、35度、50度。

参阅图3-4、图12-13,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理床椅的第五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理床椅的第六局部结构示意图。

腿托板组件123包括第一腿托板123a和第二腿托板123b,第一腿托板123a的一侧与椅座支承架1221活动连接,第二腿托板123b的一侧与椅座支承架1221活动连接。

第二连接件30包括两组三连杆机构30a、30b,其中,一组三连杆机构30a包括第五连杆311、第六连杆312以及第七连杆313,第五连杆311的一端与椅座支承架1221固定连接,第五连杆311的另一端与第六连杆312的一端连接,第六连杆312的另一端与第七连杆313的一端连接,第七连杆313的另一端与第一腿托板123a连接,第二齿轮与第六连杆312连接。

另一组三连杆机构30b包括第八连杆314、第九连杆315以及第十连杆316,第八连杆314的一端与椅座支承架1221固定连接,第八连杆314的另一端与第九连杆315的一端连接,第九连杆315的另一端与第十连杆316的一端连接,第十连杆316的另一端与第二腿托板123b连接,第二齿轮与第九连杆315连接。

第二齿轮还用于分别驱动两组三连杆机构30a、30b运转,以推动第一腿托板123a和第二腿托板123b相对于椅座支承架1221翻转,翻转角度为-55~35度,例如-55度、-25度、0度、35度。

参阅图3和图14,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理床椅的第七局部结构示意图。

椅座板组件122上开设有排便口50,护理床椅10还包括:排便机构60,对应在设置排便口50下方。排便机构60包括:

便孔挡板61,活动设置在排便口50处,用于遮挡排便口50。

便盆升降架62,设置在椅座板组件122下方,用于承载并移动便盆至排便口50。

便盆升降架62包括:

第一固定支架621,设置在椅座板组件122的下侧且水平于椅座板组件122。

第二固定支架622,与第一固定支架621固定连接且垂直于第一固定支架621。

弧形导轨623,弧形导轨623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支架621和第二固定支架622上。

第三滑块624,滑动设置在第一固定支架621上。

第四滑块625,滑动设置在第二固定支架622上。

第十一连杆626,相切于弧形导轨623,第十一连杆626的一端与第三滑块624连接,另一端与第四滑块625连接,其中,第十一连杆626的一端上设置有便孔挡板61,另一端上设置有便盆托架63。

第五滑块627,活动设置在弧形导轨623上,并连接第十一连杆626。

第三电动推动连杆628,第三电动推动连杆628的一端与电机(图未标示)连接,另一端与第五滑块627连接。

电机用于驱动第三电动推动连杆628,第三电动推动连杆628用于带动第五滑块627沿弧形导轨623作绝对运动,且第五滑块627沿第三电动推动连杆628作相对运动,以使第十一连杆626通过第三滑块624和第四滑块625作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运动,以带动便盆托架63和便孔挡板61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