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鼻部填充止血的敷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05891发布日期:2018-12-08 07:05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耳鼻喉科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鼻部填充止血的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鼻内镜手术已经成为目前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等病症的主要方法,效果良好,为了防止鼻腔鼻窦术后出血,需要进行填塞,可有效防止出血。以往多用凡士林纱条或抗生素纱条、碘仿纱条、明胶海绵等作为填塞物,虽可止血,但填塞时间长,患者不良反应较重,填塞物取出时及取出后常有继发性出血,其中明胶海绵虽可吸收,但仅用于手术范围较小,出血少的手术,一般不单独用于术后填塞。应用这些填塞物长期行鼻腔填塞还可以引起并发症,如继发急性鼻窦炎、鼻中隔穿孔、咽鼓管阻塞等。因此,选择好的填塞材料及缩短填塞时间十分重要。

藻酸钙(sorbalgont)是一种质地柔软的纤维状物,由海洋褐藻中提取,无遇水膨胀的特性。当它与血液和创口分泌物中的钠盐接触时,即转化为一种凝胶状物质,同时释放出ca2+,有止血作用,顺应性好,并能很好地适应术腔的表面。因此,藻酸钙敷料适于塞入切口,特别是较深、较宽的鼻腔鼻窦术后术腔。藻酸钙吸收分泌物所形成的凝胶样物,可防止填塞物与术腔粘连,抽取时出血和疼痛明显减轻。因为术后鼻腔填塞时间一般不超过24h,所以藻酸钙尤其适用于鼻窦内窥镜手术后的术腔填塞,另外此敷料也可用于其它鼻科手术,如鼻内筛窦开放术,上颌窦鼻内开窗术等,均可获得满意的止血效果。但是单纯采用海藻酸盐和载体聚合物作为敷料,并不足以满足用于创口修复时活性敷料应具有的抑菌、促愈、抗氧化、抑瘢等生物活性,并且藻酸钙过于柔软,遇水液化迅速,缺乏韧性和弹性,抽除时容易拉断。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鼻部填充止血的敷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藻酸钙为原料制备的敷料与人体组织相容性好,止血效率高,还具有抗菌、促愈、抑瘢的作用,并且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弹性。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用于鼻部填充止血的敷料,所述敷料孔隙率为20~30%,所述敷料包括基材和负载在基材上的多孔缓释颗粒,所述基材为藻酸钙/聚乙烯醇混合纤维纺织形成,所述基材是经过洋葱提取物、艾草提取物处理后再负载上多孔缓释颗粒。

进一步,所述敷料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原料:海藻酸钠55~60%、聚乙烯醇20~25%、氯化钙3~4%、多孔缓释颗粒10~15%、洋葱提取物0.5~0.6%、艾草提取物1~1.5%,余量为水。

进一步,所述多孔缓释颗粒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原料: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30~35%、氯化钠11~20%、甘露醇15~20%、别嘌呤醇2.5~3.1%、甲壳素5~7%、乳化剂2~5%、胶原蛋白粉末15~22%、多肽生长因子2~3%,余量为水。

进一步,多孔缓释颗粒的孔隙率为40~60%。

海藻酸钠是从天然海藻中提取的一种线形多糖,由β-d-甘露糖醛酸(简称m单元)和α-l-古罗糖醛酸(简称g单元)两种组分构成,海藻酸钠结构中的g单元能与ca2+“形成特殊的“eggbox”结构,将海藻酸钠与聚乙烯醇混合与氯化钙进行反应后,采用湿法纺丝工艺制备藻酸钙纤维。

藻酸钙/聚乙烯醇纤维主要具有止血的功效,在实际治疗中,敷料如果具有杀菌、消炎功效会更利于伤口的恢复,所以将藻酸钙/聚乙烯醇纤维经过洋葱提取物、艾草提取物处理,得到的敷料具有温经止血、消炎杀菌、散寒止痛、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在藻酸钙/聚乙烯醇纤维制备得到敷料的基材上负载有多孔缓释颗粒,多孔缓释颗粒能够缓释药物,具有促愈、抑瘢作用,对患者的帮助更大。多孔缓释颗粒原料中的甲壳素,能直接或通过改变如生化因子、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各种因子,抑制瘢痕中纤维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分泌功能,能改变伤口及瘢痕中免疫细胞的作用,促进伤口的肉芽血液循环的建立,减轻组织缺氧,促进表皮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生长,加速伤口愈合,抑制创口细菌繁殖,减轻感染,加速愈合;原料中加入的别嘌呤醇是一种治疗痛风和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的药物,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对产生的氧化自由基有抑制作用,可以抑制瘢痕的产生,因为当氧自由基在局部时,容易造成瘢痕增生;原料中还加入了胶原蛋白,过多的胶原蛋白虽然能造成瘢痕的生长,但是缺少胶原蛋白也不利于伤口恢复,且胶原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可以促进多孔缓释颗粒中的药物渗透进伤口,加速愈合。用于鼻部填充止血的敷料是长期作用于患处的,为避免造成二次伤害一般3~7天更换一次,所以负载有药物的多孔缓释颗粒制备成缓释颗粒,长期作用于患处,达到持续送药的目的。

进一步,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纺丝液制备:将海藻酸钠缓慢溶解于去离子水中,以600~700r/min的速率搅拌2.5~3h,得到饱和的海藻酸钠溶液;将聚乙烯醇缓慢加入去离子水后,于95℃水浴加热,以800~900r/min,搅拌2~3h后,得到饱和的聚乙烯醇溶液;取海藻酸钠溶液、聚乙烯醇溶液按照体积比8:2混在常温下搅拌3h后,得纺丝液;

凝固浴制备:在65~70wt%乙醇溶液中加入氯化钙,并调节溶液ph=6.5~7.5后,得到凝固浴,所述凝固浴中氯化钙的浓度为3~4wt%;

纺丝:将纺丝液过滤后,静置消泡,再由湿法纺丝机的喷丝孔喷出纺丝液进入凝固浴中,纺丝液于凝固浴中析出,得到纤维,并经过拉伸辊牵引拉伸至1.5倍后用蒸馏水清洗,干燥后得到藻酸钙/聚乙烯醇混合纤维;

制备敷料:将藻酸钙/聚乙烯醇混合纤维进行纺织后,得到基材,将基材浸入含2wt%的洋葱提取物和5wt%的艾草提取物的混合溶液中,搅拌,水浴加热至30~35℃,浸泡12~15h后,干燥,将干燥的基材与多孔缓释颗粒混合后,得到负载有多孔缓释颗粒的敷料,随后利用无菌水喷雾润湿至敷料含水量为8~10%后无菌保存。

制备敷料的过程中,凝固浴中的氯化钙浓度设置在3~4wt%,可提高藻钙纤维的舒适性、吸湿能力以及拉伸性能,同时将ph值保持在中性条件左右,防止“eggbox”结构被损坏,使得敷料质量下降。将制备完全的敷料润湿至含水量为8~10%是利用敷料吸水性的特点,将多孔缓释颗粒保存在略微膨胀的敷料内。

进一步,所述制备敷料步骤中,基材干燥至含水量为5~6%。

进一步,所述制备敷料步骤中,将干燥的基材与多孔缓释颗粒振荡混合,振荡时间为2~3h,振荡频率为40~45khz。敷料的孔隙率为20~30%,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多孔缓释颗粒,超声波振荡可将湿润的敷料与多孔缓释颗粒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止血、抗菌、生物相容性好、抑瘢、促愈的敷料。

进一步,制备敷料步骤中,干燥后的基材与多孔缓释颗粒的质量比为1:1.5。

进一步,所述多孔缓释颗粒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多孔颗粒:取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搅拌溶解于二氯甲烷溶液中,随后加入10~20μm的氯化钠颗粒,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物溶液,将混合物溶液进行电喷雾化,得到微米颗粒,在微米颗粒中加入去离子水,并以300~400r/min速率搅拌48~72h后,过滤用乙醇溶液清洗,随后干燥24~36h,得到多孔颗粒;

多孔颗粒负载药物:将甘露醇、别嘌呤醇、甲壳素、乳化剂加入乙醇溶液中,于频率为30~50khz进行超声乳化1~2h后,加入多孔颗粒,于频率为40~45khz进行超声波振荡1~2h,得到负载有药物的多孔颗粒;

多孔缓释颗粒:将胶原蛋白粉末溶解成饱和胶原蛋白溶液,并水浴加热至15~20℃,调节ph=7,再加入负载有药物的多孔颗粒与多肽生长因子,搅拌均匀,冷却后研磨,得到多孔缓释颗粒。

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属于生物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能力,溶解到二氯甲烷中后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颗粒,将得到混合物溶液电喷雾化后,得到含有氯化钠/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的微米颗粒,将微米颗粒溶于水后氯化钠溶解到水中,得到多孔颗粒,利用乙醇将二氯甲烷清洗掉。别嘌呤醇不溶于水或者乙醇溶液中,甲壳素也属于难溶于水的物质,所以将别嘌呤醇、甲壳素、乳化剂、甘露醇进行乳化得到乳化液后与多孔颗粒进行振荡,将乳化的药溶液负载进入多孔颗粒中。胶原蛋白饱和溶液在15~20℃,ph=7的条件下粘度足够大,将负载有药物的多孔颗粒与多肽生长因子加入,搅拌均匀,冷却研磨后得到的多孔缓释颗粒,具有促进愈合、抑瘢、生物相容性好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制备多孔缓释颗粒一:

本实施例多孔缓释颗粒的制备步骤如下:

按以下质量百分数称取原料: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30%、氯化钠20%、甘露醇15%、别嘌呤醇2.5%、甲壳素5%、乳化剂3%、胶原蛋白粉末22%、多肽生长因子2%,余量为水,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将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溶解于二氯甲烷溶液中,然后进行磁力搅拌,完全溶解后加入10μm的氯化钠颗粒,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物溶液,将混合物溶液进行电喷雾化,得到微米颗粒,在微米颗粒中加入去离子水,并以300r/min的速率进行搅拌72h后,过滤取出用乙醇溶液清洗,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干燥24h,得到多孔颗粒;

将甘露醇、别嘌呤醇、甲壳素、乳化剂加入乙醇溶液中,进行超声乳化1h,超声波频率为50khz,乳化完成后将多孔颗粒加入,再进行超声波振荡1h,超声波频率为45khz,得到负载有药物的多孔颗粒;

将胶原蛋白粉末溶解在去离子水中溶解成饱和胶原蛋白溶液,并水浴加热至15℃,调节ph=7,再将负载有药物的多孔颗粒与多肽生长因子加入,搅拌均匀,冷却后研磨,得到多孔缓释颗粒,其孔隙率为40%左右。

实施例2:制备多孔缓释颗粒二:

本实施例多孔缓释颗粒的制备步骤如下:

按以下质量百分数称取原料: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35%、氯化钠11%、甘露醇16%、别嘌呤醇3.1%、甲壳素6%、乳化剂2%、胶原蛋白粉末20%、多肽生长因子3%,余量为水,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将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溶解于二氯甲烷溶液中,然后进行磁力搅拌,完全溶解后加入10μm的氯化钠颗粒,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物溶液,将混合物溶液进行电喷雾化,得到微米颗粒,在微米颗粒中加入去离子水,并以400r/min进的速率进行搅拌49h后,过滤取出用乙醇溶液清洗,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干燥30h,得到多孔颗粒;

将甘露醇、别嘌呤醇、甲壳素、乳化剂加入乙醇溶液中,进行超声乳化1h,超声波频率为40khz,乳化完成后将多孔颗粒加入,再进行超声波振荡2h,超声波频率为40khz,得到负载有药物的多孔颗粒;

将胶原蛋白粉末溶解在去离子水中溶解成饱和胶原蛋白溶液,并水浴加热至20℃,调节ph=7,再将负载有药物的多孔颗粒与多肽生长因子加入,搅拌均匀,冷却后研磨,得到多孔缓释颗粒,其孔隙率为50%左右。

实施例3:制备多孔缓释颗粒三:

本实施例多孔缓释颗粒的制备步骤如下:

按以下质量百分数称取原料: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32%、氯化钠15%、甘露醇20%、别嘌呤醇2.8%、甲壳素7%、乳化剂5%、胶原蛋白粉末15%、多肽生长因子3%,余量为水,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将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溶解于二氯甲烷溶液中,然后进行磁力搅拌,完全溶解后加入20μm的氯化钠颗粒,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物溶液,将混合物溶液进行电喷雾化,得到微米颗粒,在微米颗粒中加入去离子水,并以400r/min进的速率进行搅拌48h后,过滤取出用乙醇溶液清洗,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干燥24h,得到多孔颗粒;

将甘露醇、别嘌呤醇、甲壳素、乳化剂加入乙醇溶液中,进行超声乳化2h,超声波频率为30khz,乳化完成后将多孔颗粒加入,再进行超声波振荡1.5h,超声波频率为40khz,得到负载有药物的多孔颗粒;

将胶原蛋白粉末溶解在去离子水中溶解成饱和胶原蛋白溶液,并水浴加热至20℃,调节ph=7,再将负载有药物的多孔颗粒与多肽生长因子加入,搅拌均匀,冷却后研磨,得到多孔缓释颗粒,其孔隙率为60%左右。

实施例4:制备敷料一:

本实施例敷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按以下质量百分数称取原料:海藻酸钠55%、聚乙烯醇25%、氯化钙3%、多孔缓释颗粒15%、洋葱提取物0.5%、艾草提取物1%,余量为水。

将海藻酸钠缓慢溶解于去离子水中,混合后以600r/min的速率搅拌3h,得到饱和的海藻酸钠溶液;将聚乙烯醇缓慢加入去离子水后进行95℃水浴加热,并以800r/min进行搅拌,搅拌3h后得到饱和的聚乙烯醇溶液;将制备完成的饱和的海藻酸钠溶液、饱和的聚乙烯醇溶液按照体积比为8:2的比例混合后,在常温下搅拌3h后得纺丝液;

在65wt%乙醇溶液中加入氯化钙,并调节溶液ph=6.5后,得到凝固浴,其中凝固浴中氯化钙的浓度为4wt%;

将制备的纺丝液过滤后进行静置消泡,再放入湿法纺丝机,通过湿法纺丝机的喷丝孔喷出纺丝液进入凝固浴,纺丝液于凝固浴中析出,得到纤维,并经过拉伸辊牵引拉伸至1.5倍后用蒸馏水清洗,干燥后得到藻酸钙/聚乙烯醇混合纤维;

将藻酸钙/聚乙烯醇混合纤维进行纺织后得到基材,将基材加入2wt%的洋葱提取物和5wt%的艾草提取物混合的溶液中,搅拌均匀,水浴加热至35℃,浸泡12h后进行干燥,干燥至含水量为5%左右,将干燥的基材与多孔缓释颗粒按照质量比为1:1.5混合后进行振荡2.5h,振荡频率为40khz,得到负载有多孔缓释颗粒的敷料,然后利用无菌水喷雾润湿至敷料含水量为8%后无菌保存。

实施例5:制备敷料二:

本实施例敷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按以下质量百分数称取原料:海藻酸钠60%、聚乙烯醇20%、氯化钙4%、多孔缓释颗粒10%、洋葱提取物0.8%、艾草提取物1.2%,余量为水。

将海藻酸钠缓慢溶解于去离子水中,混合后以700r/min的速率搅拌2.5h,得到饱和的海藻酸钠溶液;将聚乙烯醇缓慢加入去离子水后进行95℃水浴加热,并以900r/min进行搅拌,搅拌2h后得到饱和的聚乙烯醇溶液;将制备完成的饱和的海藻酸钠溶液、饱和的聚乙烯醇溶液按照体积比为8:2的比例混合后,在常温下搅拌3h后得纺丝液;

在70wt%乙醇溶液中加入氯化钙,并调节溶液ph=7.5后,得到凝固浴,其中凝固浴中氯化钙的浓度为3wt%;

将制备的纺丝液过滤后进行静置消泡,再放入湿法纺丝机,通过湿法纺丝机的喷丝孔喷出纺丝液进入凝固浴,纺丝液于凝固浴中析出,得到纤维,并经过拉伸辊牵引拉伸至1.5倍后用蒸馏水清洗,干燥后得到藻酸钙/聚乙烯醇混合纤维;

将藻酸钙/聚乙烯醇混合纤维进行纺织后得到基材,将基材加入2wt%的洋葱提取物和5wt%的艾草提取物混合的溶液中,搅拌均匀,水浴加热至30℃,浸泡15h后进行干燥,干燥至含水量为5%,将干燥的敷料与多孔缓释颗粒按照质量比为1:1.5混合后进行振荡2h,振荡频率为45khz,得到负载有多孔缓释颗粒的敷料,然后利用无菌水喷雾润湿至敷料含水量为9%后无菌保存。

实施例6:制备敷料三:

本实施例敷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按以下质量百分数称取原料:海藻酸钠60%、聚乙烯醇20%、氯化钙3%、多孔缓释颗粒12%、洋葱提取物1%、艾草提取物1.5%,余量为水。

将海藻酸钠缓慢溶解于去离子水中,混合后以600r/min的速率搅拌2.5h,得到饱和的海藻酸钠溶液;将聚乙烯醇缓慢加入去离子水后进行95℃水浴加热,并以800r/min进行搅拌,搅拌2h后得到饱和的聚乙烯醇溶液;将制备完成的饱和的海藻酸钠溶液、饱和的聚乙烯醇溶液按照体积比为8:2的比例混合后,在常温下搅拌3h后得纺丝液;

在65wt%乙醇溶液中加入氯化钙,并调节溶液ph=7后,得到凝固浴,其中凝固浴中氯化钙的浓度为3wt%;

将制备的纺丝液过滤后进行静置消泡,再放入湿法纺丝机,通过湿法纺丝机的喷丝孔喷出纺丝液进入凝固浴,纺丝液于凝固浴中析出,得到纤维,并经过拉伸辊牵引拉伸至1.5倍后用蒸馏水清洗,干燥后得到藻酸钙/聚乙烯醇混合纤维;将藻酸钙/聚乙烯醇混合纤维进行纺织后得到基材,将基材加入2wt%的洋葱提取物和5wt%的艾草提取物混合的溶液中,搅拌均匀,水浴加热至30℃,浸泡13h后进行干燥,干燥至含水量为6%,将干燥的基材与多孔缓释颗粒按照质量比为1:1.5混合后进行振荡3h,振荡频率为40khz,得到负载有多孔缓释颗粒的敷料,然后利用无菌水喷雾润湿至敷料含水量为10%后无菌保存。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发明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