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化胃管植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28499发布日期:2019-01-05 10:32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视化胃管植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导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视化胃管植入系统。



背景技术:

胃管是将一根软的管子由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可用来抽胃液,也可用来往胃里注入食物提供给患者必须的营养。现临床进行置胃管操作时,均是由护士凭借临床经验进行操作,许多病人因自身存在的某些疾病,并不能配合临床护士进行置胃管操作,在置管过程中,因食管和气管均开口于咽部,当胃管经过咽部时,经常有胃管误入气管的情况发生,然后拔出重新置管,多次置管对病人鼻腔、咽喉、气道、食管等黏膜均会发生损害,增加病人痛苦,甚至有些病人运用临床检验胃管是否在胃内的三种方法(1、连接注射器于胃管末端进行抽吸,抽出胃液。2、置听诊器于病人胃区,快速经胃管向胃内注入10ml空气,听到气过水声;3、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的治疗碗内,无气泡逸出。)后仍无法确定胃管最终所在位置到底是食管还是气管,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可视化胃管植入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视化胃管植入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胃管经过咽部时易误入气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视化胃管植入系统,包括接头和设置在接头一侧的导液管,所述导液管的一端设有成像仪,所述导液管靠近另一端上下前后的内壁均设有摄像头,所述导液管内嵌设有导丝,所述导丝靠近端部的位置设有若干远端侧孔,所述远端侧孔内嵌设有引流装置,所述引流装置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底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外套设有引流桨,所述引流桨底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表面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前后左右均设有滚轮。

优选的,所述接头上下前后的内壁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成像仪的左侧设有卡头,所述卡头上下前后的外壁均设有固定块,所述卡头的底部左侧设有卡扣。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尺寸大小与所述固定槽的尺寸大小相适配,且卡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导液管的侧壁设有刻度表,所述导液管与所述接头通过胶水粘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两侧壁通过胶水粘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引流桨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所述转轴通过所述通孔穿过所述引流桨,且与其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轴与所述固定板通过胶水粘接固定,所述滚轮与所述环形槽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成像仪,可将导液管直接进入食管,提高操作有效性,减少病人伤害并可确保最终胃管所在部位一定是食管,且可根据影像信息调整胃管置入深度以满足不同临床使用需求;

2、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导丝,用来支撑胃管,保证胃管有足够的强度可以到达胃部,其次通过引流装置,有效防止导丝堵塞,有利于经消毒后反复使用,降低成本,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成像仪和导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导液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远端侧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引流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头;10、固定槽;2、导液管;20、刻度表;3、成像仪;30、摄像头;4、卡头;40、固定块;41、卡扣;5、导丝;50、远端侧孔;6、引流装置;60、固定杆;61、转轴;62、引流桨;621、通孔;63、固定板;631、环形槽;64、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可视化胃管植入系统,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包括接头1和设置在接头1一侧的导液管2,导液管2与接头1通过胶水粘接固定,导液管2的一端设有成像仪3,导液管2靠近另一端上下前后的内壁均设有摄像头30,导液管2内嵌设有导丝5。

本实施例中,接头1上下前后的内壁均开设有固定槽10,成像仪3的左侧设有卡头4,卡头4上下前后的外壁均设有固定块40,卡头4的底部左侧设有卡扣41,通过卡扣41将卡头4固定在接头1内,提高其稳定性。

进一步的,固定块40的尺寸大小与固定槽10的尺寸大小相适配,且卡接配合,防止卡头4在接头1内转动。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涉及到的成像仪3采用北京裕德成科贸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hbi120的手持式背散射成像仪,其配套电源、控制开关和摄像头30也可由厂家提供,除此之外,本发明中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以及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发明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内部结构和方法的改进。

实施例2: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为了便于冲洗摄像头30,本发明人员对远端侧孔50内部作出改进,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5和图6所示,导丝5靠近端部的位置设有若干远端侧孔50,远端侧孔50内嵌设有引流装置6,引流装置6包括固定杆60,固定杆60底部设有转轴61,转轴61外套设有引流桨62,引流桨62底部设有固定板63,固定板63上表面开设有环形槽631,环形槽631内前后左右均设有滚轮64。

本实施例中,当注生理盐水时,可通过引流桨62提高注生理盐水流速,同时避免远端侧孔50堵塞,使生理盐水清洁摄像头30前端,进而使摄像头30成像更清晰。

进一步的,固定杆60的两端分别与50的两侧壁通过胶水粘接固定,通过固定杆60、转轴61和固定板63将引流桨62固定在远端侧孔50。

具体的,引流桨62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621,转轴61通过通孔621穿过引流桨62,且与其转动连接,转轴61可在通孔621内自由转动,从而有利于提高生理盐水的流速。

除此之外,转轴61与固定板63通过胶水粘接固定,滚轮64与环形槽631活动连接,通过滚轮64在环形槽631内滚动,减少固定板63与引流桨62之间的摩擦从而有利于转轴61在通孔621内转动。

实施例3:

作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为了便于调整胃管置入深度,本发明人员对导液管2侧壁作出改进,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导液管2的侧壁设有刻度表20,通过影像信息调整胃管置入深度以满足不同临床使用需求。

本实施例中,接头1和导液管2均采用无毒聚氯乙烯材料制成,因聚氯乙烯无口腔粘膜刺激、无细胞毒性、无致敏且无菌。

本发明的可视化胃管植入系统在使用时,首先,将导液管2由鼻孔插入而后经由咽部,导液管2端部移动同时通过摄像头30在成像仪3上形成的信息,使导液管2端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

当注生理盐水时,生理盐水经导丝5流动至胃部,而后通过远端侧孔50时,生理盐水流速产生作用力,使引流桨62绕转轴61转动,同时,滚轮64在环形槽631内滚动,进一步,通过生理盐水冲洗摄像头30前端,帮助摄像头30成像,从而有利于输液或抽取胃液。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