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治疗腰部损伤的中药护腰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06328发布日期:2018-12-08 07:09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治疗腰部损伤的中药护腰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护腰带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治疗腰部损伤的中药护腰带。



背景技术:

跌打损伤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泛指人因跌、打、碰、磕等原因所致的软组织损伤,以肿胀、疼痛为主要表现。中医治疗跌打损伤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古称"跌打损伤"为诸伤之总论,多因外力作用,或自身姿势不正确的情况下用力过猛而造成的。中医各种药方可广泛用于治疗跌伤、撞伤、挫伤、扭伤等各种跌打损伤,对于关节扭伤、肌肉拉伤、瘀血肿胀等软组织损伤疗效显著。

申请号201510142017.5,名称为一种治疗急性腰损伤的护理药物。所述护理药物包括如下组份:黄芪、苍术、透骨草、桃仁、伸筋草、红花、忍冬藤、牛膝、三七、延胡索。本发明护理药物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服用方便,疗效明显,无毒副作用,是一种治疗急性腰损伤的有效药物。虽然该护理药物针对的腰损伤问题,效果明显,但是服用起来会对肠胃产生刺激,不适合作为长期的治疗方式。

虽然现有较多的药膏可明显改善腰部损伤问题,但是与皮肤直接接触,长期使用,会引起皮肤过敏,因此也不适合长期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治疗腰部损伤的中药护腰带,该护腰带不限定使用区域,可以一边工作一边治疗,且适合不同身材的人使用。

一种便携式治疗腰部损伤的中药护腰带,包括护腰带本体和设于护腰带本体内表面上的中药袋;所述中药袋内装有药粉;所述药粉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姜黄60-100份、大黄60-100份、黄柏60-100份、苍术20-40份、厚朴20-40份、陈皮20-40份、甘草20-40份、黄芩20-40份、白芷60-100份、天花粉120-180份。

作为改进的是,上述药粉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姜黄80份、大黄80份、黄柏80份、苍术32份、厚朴32份、陈皮32份、甘草32份、黄芩32份、白芷80份、天花粉160份。

作为改进的是,所述中药袋的制备方法为:将称取的各组分混合,研磨呈细粉,取细粉200-300g用凡士林调成糊状,最后平均于15×25cm的中药袋内,即可。

作为改进的是,所述中药袋通过尼龙搭扣与护腰带本体连接。

作为改进的是,所述护腰带本体可伸缩。

中医认为跌打损伤是外力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筋骨伤损、瘀血肿痛、气血不和、经络不通以至脏器受损等,治疗则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护腰带本体上设计可拆卸的中药袋,既能实现随时更换失效中药袋,也能满足人体的体型的人使用。

本发明中药袋内的药粉,通过配伍,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本方中大黄、黄柏、黄芩清热燥湿,佐以天花粉、姜黄、白芷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陈皮、苍术化湿消肿,甘草解毒止痛,诸药合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使用本发明的护腰带后,可有效缓解腰部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且对人体副作用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中药护腰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绒面,2-松紧带,3-护腰带本体,4-中药袋,5-钩面;

图2为本发明的护腰带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药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介绍。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便携式治疗腰部损伤的中药护腰带,包括护腰带本体3,护腰带本体3上缝制有中药袋4,中药袋4内装有治疗腰部损伤的药粉。所述中药袋4通过尼龙搭扣与护腰带本体3链接而成,即中药袋4的一面设有尼龙搭扣的绒面5,所述绒面5对应护腰带本体3的位置设有尼龙搭扣的钩面5,使用时,将绒面对应钩面即可实现中药袋4与护腰带本体3的连接。另外护腰带本体3上设有松紧带2,实现了护腰带本体3的伸缩,方便不同身材的人群佩戴。

护腰带本体3的一端缝制有尼龙搭扣的绒面1,另一端相应的缝制有尼龙搭扣的钩面5。另外护腰带本体3的一端内表面设有绒面1,另一端的外表面设有钩面5,使用时只要将绒面1盖在钩面5上,即可实现佩戴使用。

使用时,只要将中药袋4的绒面与护腰带上相应位置的的尼龙搭钩面相吻合,调节护腰带系在腰间的位置以及松紧度,最终扣紧腰带本体的尼龙搭扣绒面1与尼龙搭扣的钩面5相吻合,操作简单,在行走、工作、睡眠的时间都可以进行使用。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护腰带由腰带本体与中药袋组成,其中中药成分由下列按重量份配比的成份组成:姜黄80份、大黄80份、黄柏80份、苍术32份、厚朴32份、陈皮32份、甘草32份、黄芩32份、白芷80份、天花粉160份。将上述中药按重量份配置,研成细粉,取中药粉剂200g混以适量凡士林均匀平铺在一面绒布、一面网面的15×25cm的药袋内。将中药袋连在护腰带本体上即制成护腰带。

实施例3

除药粉更改为,由下列按重量份配比的成份组成:姜黄120份、大黄100份、黄柏100份、苍术46份、厚朴32份、陈皮32份、甘草32份、黄芩32份、白芷100份、天花粉160份。将上述中药按重量份配置,研成细粉,取中药粉剂250g混以适量凡士林均匀平铺在一面绒布、一面网面的15×25cm的药袋内。将中药袋连在护腰带本体上即制成护腰带。其余同实施例2。

实施例4

除药粉更改为,由下列按重量份配比的成份组成:姜黄60份、大黄60份、黄柏60份、苍术20份、厚朴20份、陈皮20份、甘草20份、黄芩20份、白芷60份、天花粉120份。将上述中药按重量份配置,研成细粉,取中药粉剂200g混以适量凡士林均匀平铺在一面绒布、一面网面的15×25cm的药袋内。将中药袋连在护腰带本体上即制成护腰带。其余同实施例2。

实施例5

除药粉更改为,由下列按重量份配比的成份组成:姜黄100份、大黄100份、黄柏100份、苍术40份、厚朴40份、陈皮40份、甘草40份、黄芩40份、白芷100份、天花粉180份。将上述中药按重量份配置,研成细粉,取中药粉剂300g混以适量凡士林均匀平铺在一面绒布、一面网面的15×25cm的药袋内。将中药袋连在护腰带本体上即制成护腰带。其余同实施例2。

实施例6验证本发明中药护腰带的使用效果。

选取腰部跌打损伤患者27例,把中药袋对准腰部疼痛处,每天戴5-6小时,摘下后要密闭保存,3天更换一次中药袋,9天为一疗程。

佩戴护腰带一天后,腰部肿痛感减轻者25例,一个疗程内痊愈者22例,剩余例15天内痊愈。

另外选取医院腰部手术术后患者64例,术后佩戴本发明护腰带,回访3个月,根据患者主诉,腰部疼痛以及活动灵活度等指标,其中58例患者术后恢复评价为优,5例患者评价为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治疗腰部损伤的中药护腰带。该护腰带包括护腰带本体和设于护腰带本体内表面上的中药袋;所述中药袋内装有药粉;所述药粉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姜黄60‑100份、大黄60‑100份、黄柏60‑100份、苍术20‑40份、厚朴20‑40份、陈皮20‑40份、甘草20‑40份、黄芩20‑40份、白芷60‑100份、天花粉120‑180份。本发明中药袋内的药粉,通过配伍,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本方中大黄、黄柏、黄芩清热燥湿,佐以天花粉、姜黄、白芷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陈皮、苍术化湿消肿,甘草解毒止痛,诸药合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使用本发明的护腰带后,可有效缓解腰部疼痛,且对人体无副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陈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七0七天然制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13
技术公布日:2018.12.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