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蛹虫草超微粉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13293发布日期:2018-11-02 22:24阅读:9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蛹虫草超微粉及其加工方法,属于蛹虫草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是其药理效应的物质基础。由于植物性药材的活性成分通常存在于细胞内与细胞间质中,且以细胞内为主。在这样完整无损细胞内,有效成分溶出需要透过多层细胞壁和细胞膜,因此被生物机体吸收缓慢、利用率低,有时甚至还来不及释放就被排出体外,造成药物的浪费,因此,如果能将细胞打碎,消除完整细胞壁和细胞膜对有效成分的释放所形成的这种阻力,使其中有效成分直接接触溶剂而溶出,势必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增强其药理效应。同时,中药材的药理效应还与其物理状态密切相关,改变药物粉体的尺寸可有效改变其物理状态。当药物粉体的粒径减小到微米级时,该药物的物理状态将发生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表面效应增强,表面能也随之增加,这就赋予药物粉体很高的化学活性,其药物活性和药效也就随之增强。

超微粉碎一般是指将物料颗粒粉碎至直径小于13微米的过程,经超微粉碎的中药颗粒有90%的粒径≤13微米,该粒径下中药材细胞破壁率提高达90%以上。粒径在此范围的中药粉体所含的生物活性成分不会被破坏,所以该药物的药效学、药理学机理不会被改变,对用药安全方面也不会构成威胁。由于颗粒向微细化发展,导致物料表面积和孔隙率大幅度的增加,因此超微粉体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良好的溶解性、分散性、吸附性、化学活性等。

目前有关超微粉碎的专利有很多,例如有中国专利“一种气流超微粉碎技术制备莲心超微粉的方法”(申请号为201310615488.4),公开了采用多次干燥多次添加抗结剂,结合气流粉碎,制备莲心超微粉。

中国专利“一种入药动物体超微粉碎方法”(申请号为201210318193.6),该超微粉碎方法通过对入药动物体液氮速冻、超微粉碎、冷冻干燥等处理,最大限度的保存了入药动物体的有效成分,使入药动物体中所含有效成份让病人充分吸收,使入药动物体的药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上述专利中,没有介绍超微粉碎的具体工艺,也没有数据表明超微粉碎后的粒度大小。

另有,中国专利“一种超微粉碎法制备荆防败毒散的工艺”(申请号为201710221650.2),该制备工艺选取12味原料药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枳壳、茯苓、桔梗、川芎、甘草、薄荷,分别洗净、晾晒、干燥,预粉碎成粒径60-120目的粗粉末,再进行超微粉碎,粉碎成粒径600-800目的超微细粉,混合均匀后,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分装、外包装得到荆防败毒散。

中国专利“一种雨生红球藻细胞的超微粉碎破壁方法”(申请号为201310082946.2),它采用超微粉碎设备,同时与液氮设备配套使用,使雨生红球藻瞬时冷冻变脆,提高破壁率,并实现低温及隔离氧气的保护环境。

上述专利文件中,粉碎的粒度大部分达不到1000目,还没达到能破碎细胞的程度,即使有细胞破碎,破碎率也非常低。

再有,中国专利“一种黄精超微粉碎方法”(申请号为201010171705.1),此方法是在黄精微粒微粉碎的工艺过程中增加了冷冻黄精微粒和添加增效剂这两道工序。

中国专利“冻干三七超微粉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申请号为201810123038.6),包括步骤:将冻干三七在低温条件下,采用超微粉碎机进行粉碎,得到冻干三七超微粉;其中,低温条件为温度低于0℃,冻干三七超微粉中,质量占比为95%以上的颗粒的粒径小于1000目;冻干三七的含水质量低于5%,粉碎的时间为2~10min。

专利“当归超微粉颗粒饮片的制备工艺”(cn201310040570.9),包括以下步骤:s1:净制加工;s2:切片厚度为0.3~0.5cm;s3:干燥:将片状当归放入干燥机中干燥至水分含量为3%~8%;s4:降温超微粉碎:将片状当归放入超微粉碎机中进行超微粉碎,超微粉碎的温度为-50~-20℃,粉末细度为100~1000目;s5:制粒:将预混合均匀的当归粉末加入占总重量25%~80%的饮用水制成软材,并放入颗粒机中制粒,颗粒大小为12~24目,60~90℃干燥;s6:总混;s7:内外包装。

专利“一种破壁虫草超微混合粉的制备方法”(cn201510610989.2),操作步骤如下:(1)原料选择,(2)清洗、除杂,(3)剪切破壁,(4)酶解、过滤,(5)浓缩/干燥,(6)超微粉碎,最终获得1000目以上破壁虫草超微粉。

上述专利文件中,虽然说粉末粒度达到1000目,但缺少实验数据来支撑所得的结论。

综合现有的相关文件,存在上述问题和缺点的原因是因为超微粉碎的粒度大小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如超微粉碎设备的选型和搭配、原料种类、进料水分含量、粉碎级数、进料速度、粉碎温度,粉碎的时间等。因此,目前还没有切实有效的超微粉碎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蛹虫草超微粉及其加工方法,有效制备粒径达1000目以上的超微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蛹虫草超微粉,所述蛹虫草超微粉是指90%的蛹虫草粉体的粒径在1000目以上。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蛹虫草超微粉的加工方法,以含水量在3%-5%的蛹虫草为原料,通过多级粉碎,获得90%的蛹虫草粉体粒径在1000目以上。

作为改进,采用至少四级粉碎。

作为改进,所述蛹虫草超微粉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含水量在3%-5%的蛹虫草,用万能粉碎机粉碎成80-120目的粗粉;

2)将80-120目的粗粉,用万能超微粉碎机粉碎,进料速度为30-50公斤/小时,粉碎风速为20-30米/秒,得200-300目蛹虫草细粉;

3)将200-300目蛹虫草细粉,以30-50公斤/小时的进料速度,加到气流式超微粉碎机中粉碎,得到粒径为400-500目的超细粉;

4)将400-500目的超细粉置于震动式超微粉碎机中,加料量为粉碎釜容积的2/3至3/4,连续震动2.5-3小时,得蛹虫草超微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根据现有粉碎机的特点,首先采用研磨、气流超微粉碎技术获得粒径为400-500目的超细粉,再利用震动式超微粉碎机,使物料在研磨缸中受到高于激振频率几十倍的冲击、剪切、挤压、研磨作用,不断细化分解,最终得到微米级或纳米级颗粒。本发明加工的蛹虫草超微粉中有90%粉体的粒径可达1000目以上。

2)另外,本发明加工的超微粉中,由于粒径越细,其中活性物质的溶出越多,生物活性越强,如震动超微粉碎后,虫草总多糖和虫草素的溶出量显著增加,获得的超微粉的抗氧化性也明显增强。

3)本发明所获得的蛹虫草超微粉口感密致、细腻,这对蛹虫草产品的开发尤为重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不同震荡超微粉碎时间对蛹虫草粒径的影响;

图2为本发明中不同震荡超微粉碎时间对蛹虫草中多糖和虫草素溶出量的影响;

图3为不同震荡超微粉碎时间得到的蛹虫草粉体,其浸提液对dpph清除率的影响;

图4为不同震荡超微粉碎时间得到的蛹虫草粉体,其浸提液对总抗氧化性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蛹虫草超微粉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含水量在3%-5%的蛹虫草,用万能粉碎机粉碎成80-120目的粗粉;

2)将80-120目的粗粉,用万能超微粉碎机粉碎,进料速度为30公斤/小时,粉碎风速为20米/秒,得200-300目蛹虫草细粉;

3)将200-300目蛹虫草细粉,以30公斤/小时的进料速度,加到气流式超微粉碎机中粉碎,得到粒径为400-500目的超细粉;

4)将400-500目的超细粉置于震动式超微粉碎机中,加料量为粉碎釜容积的2/3,连续震动2.5,获得蛹虫草超微粉,其中90%的蛹虫草粉体粒径在1000目以上。

实施例2

一种蛹虫草超微粉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含水量在3%-5%的蛹虫草,用万能粉碎机粉碎成80-120目的粗粉;

2)将80-120目的粗粉,用万能超微粉碎机粉碎,进料速度为50公斤/小时,粉碎风速为30米/秒,得200-300目蛹虫草细粉;

3)将200-300目蛹虫草细粉,以50公斤/小时的进料速度,加到气流式超微粉碎机中粉碎,得到粒径为400-500目的超细粉;

4)将400-500目的超细粉置于震动式超微粉碎机中,加料量为粉碎釜容积的3/4,连续震动3小时,获得蛹虫草超微粉,其中90%的蛹虫草粉体粒径在1000目以上。

实施例3

一种蛹虫草超微粉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含水量在3%-5%的蛹虫草,用万能粉碎机粉碎成80-120目的粗粉;

2)将80-120目的粗粉,用万能超微粉碎机粉碎,进料速度为30公斤/小时,粉碎风速为30米/秒,得200-300目蛹虫草细粉;

3)将200-300目蛹虫草细粉,以40公斤/小时的进料速度,加到气流式超微粉碎机中粉碎,得到粒径为400-500目的超细粉;

4)将400-500目的超细粉置于震动式超微粉碎机中,加料量为粉碎釜容积的2/3,连续震动2.5小时,获得蛹虫草超微粉,其中90%的蛹虫草粉体粒径在1000目以上。

其中,针对步骤4)中,采用不同的粉碎时间,对蛹虫草粒径(粒径的测量,采用激光粒度分布测试仪,型号为jl-1166,成都精新粉体测试设备有限公司)有如下影响:粉碎在1-2小时之间,粒径减小缓慢,但当粉碎到2-2.5小时时,虫草颗粒的粒径迅速减小,在2.5小时之后,粒径大小基本保持不变。具体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所以本发明选定的是2.5-3小时。

并且,随着震荡超微粉碎时间的延长,蛹虫草中多糖的溶出量呈递增趋势,在粉碎2.5-3小时时,接近多糖溶出量的最大值,如图2所示;同样,随着震荡超微粉碎时间的延长,蛹虫草中虫草素的溶出量也呈递增趋势,但增势较平缓,在粉碎2.5-3小时后,虫草素的溶出量也接近最大值,如图2所示。

另外,针对不同粉碎时间得到的蛹虫草粉体,经37℃水中浸泡1小时,其浸提液对dpph的清除率和总抗氧化性的影响分别如图3和图4所示。

由图3、图4可以看出,在粉碎1-2小时范围内,其浸提液对dpph的清除率和总抗氧化性均上升较慢,但当粉碎时间达2-2.5小时时,其浸提液对dpph的清除率和总抗氧化性迅速上升,当粉碎时间超过2.5小时后,浸提液对dpph的清除率效果和总抗氧化性变化不明显。

这和图1的结果是一致的,说明超微粉的粒径越小,对dpph的清除作用及总抗氧化性就越强。结合图2的结果也表明经超微粉碎后,由于粉体粒径的减小,粉体活性物质溶出率增高,生物活性增强;并且在37℃下浸泡1小时,抗氧化性越强,说明释放出来的抗氧化物质越多,生物利用度越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