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鱼棉口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208230发布日期:2020-03-31 10:32阅读:10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兽药制剂领域,尤其是一种治疗鱼棉口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鱼棉口病是由柱状软骨球菌引起的一种鱼类传染病。爱用嘴啃食青苔的鱼患此病较多,如黑玛丽、剑尾鱼、接吻鱼等,因其口唇部在捕捞运输时或运输途中受伤,细菌趁机侵入机体所致。

病鱼的额部和嘴部周围的细胞坏死,色素消失而表现为白色,病变部位发生溃烂,有时带有灰白色绒毛状物,因而呈现“白头白嘴”症状。在水面游动时症状尤为明显。严重的病鱼,病灶部位发生溃烂,个别病鱼头部出现充血现象,有时还表现白皮、白尾、烂尾、烂鳃或全身多粘液等病变反应。病鱼一般体瘦、发黑,呼吸加快,食欲不振,游泳缓慢,不断地浮出水面,不久即死亡。

鱼棉口病是一种暴发性疾病,发病极快,传染迅速,一日之间可全部死亡,5-7月为发病高峰期。目前治疗鱼棉口病尚无特效药,通常向池塘中泼洒漂白粉、土霉素等消毒杀菌剂。我国中药资源丰富,其中有不少具有清热燥湿、排脓解毒之功效的药物。因此,开发一种可有效治疗鱼棉口病的中药组合物是解决此疾病的可靠途径之一,从而有效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治愈率高、副作用低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鱼棉口病的中药配方。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的水剂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鱼棉口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熟石膏16-20份、败酱草16-22份、大黄12-20份、黄芩6-10份、栀子6-10份、虎杖16-22份、芦根10-16份。

进一步地,该中药组合物的最佳原料的质量份数如下:熟石膏18份、败酱草16份、大黄20份、黄芩10份、栀子10份、虎杖16份、芦根10份。

进一步地,该中药组合物是含有或不含有药用辅料的各种常规中药口服药物制剂形式。

进一步地,所述制剂可以是水剂。

进一步地,该组合物的水剂的制备方法是:(1)将中药粉碎至20-80目,按配方量称取,三维混合得中药粉;(2)将混合后的中药粉投入到提取罐中,加5-15倍量水煮2-10小时;(3)过滤除去药渣,所得滤液留置备用;(4)将药渣再次投入到提取罐中,加5-15倍量水煮2-10小时;(5)过滤除去药渣,所得液体与第一次提取液体合并;(6)30-100℃减压浓缩提取液至原体积10-50%,过滤除渣灌装,得成品。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组方选用纯天然中药为原料,无毒无污染,不产生耐药性,不破坏水中微生物平衡,是一种真正的新型绿色兽药。

(2)本组方依据中药理论,科学配伍,具有清热利湿、泻火解毒、消痈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经临床检验,治疗鱼棉口病治愈率可达95%。

(3)本发明各中药原料的药理作用是:

熟石膏: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大黄:泻火解毒,凉血消肿;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栀子: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虎杖:清热解毒,散瘀止痛;

芦根:清热泻火,除烦下食。

配方之中,熟石膏外用具有收湿敛疮生肌之功效,用治鱼棉口病所致溃疡不敛;败酱草辛散苦泄寒凉,即可清热解毒,又可消痈排脓,可治各种痈肿疮毒;虎杖凉血清热解毒,可治湿毒蕴结肌肤所致痈肿疮毒;大黄苦降,可使上炎之火下泄,具有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之功;黄芩性味苦寒,清热泻火力强,尤长于清中上焦湿热;栀子清泻三焦热邪,大黄、黄芩、栀子合用可治火邪上炎所致目赤肿痛;芦根清透胃气分实热,除烦下食。

上述七味药配伍使用,具有清热利湿、泻火解毒、消痈排脓、敛疮生肌、除烦下食之功效,治疗鱼棉口病疗效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治疗鱼棉口病的中药水剂,各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熟石膏18份、败酱草16份、大黄20份、黄芩10份、栀子10份、虎杖16份、芦根10份制备而成。其制备方法是:(1)将中药粉碎至40目,按配方量称取,三维混合得中药粉;(2)将混合后的中药粉投入到提取罐中,加10倍量水煮6小时;(3)过滤除去药渣,所得滤液留置备用;(4)将药渣再次投入到提取罐中,加6倍量水煮4小时;(5)过滤除去药渣,所得液体与第一次提取液体合并;(6)60℃减压浓缩提取液至原体积20%,过滤除渣灌装,得成品。

实施例2

一种治疗鱼棉口病的中药水剂,各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熟石膏20份、败酱草18份、大黄16份、黄芩8份、栀子8份、虎杖18份、芦根12份制备而成。其制备方法是:(1)将中药粉碎至40目,按配方量称取,三维混合得中药粉;(2)将混合后的中药粉投入到提取罐中,加10倍量水煮6小时;(3)过滤除去药渣,所得滤液留置备用;(4)将药渣再次投入到提取罐中,加6倍量水煮4小时;(5)过滤除去药渣,所得液体与第一次提取液体合并;(6)60℃减压浓缩提取液至原体积20%,过滤除渣灌装,得成品。

实施例3

一种治疗鱼棉口病的中药水剂,各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熟石膏16份、败酱草22份、大黄12份、黄芩6份、栀子6份、虎杖22份、芦根16份制备而成。其制备方法是:(1)将中药粉碎至40目,按配方量称取,三维混合得中药粉;(2)将混合后的中药粉投入到提取罐中,加10倍量水煮6小时;(3)过滤除去药渣,所得滤液留置备用;(4)将药渣再次投入到提取罐中,加6倍量水煮4小时;(5)过滤除去药渣,所得液体与第一次提取液体合并;(6)60℃减压浓缩提取液至原体积20%,过滤除渣灌装,得成品。

临床试验

实验1:

天津市蓟县联合村一养鱼池于5月初投放草鱼、鲢鱼、鲤鱼等鱼苗共30万尾。6月初鱼塘表面发现有零星漂浮死鱼。随意捞网,可见病鱼体瘦、发黑,额部和嘴部周围皮肤发白,有的已发生溃烂,有的自吻部生出一种白棉花状菌丝,唇肿胀、口张闭失灵而造成呼吸困难,食欲不振,游泳缓慢,不断浮出水面。用显微镜检查病鱼嘴圈刮下物,可见集群成堆、左右摇摆的软骨球菌。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为鱼棉口病。立即投放1ppm的漂白粉进行消毒,一日一次,连投2日,但收效甚微,日死亡病鱼数增至上百尾。遂改为全池泼洒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得的中药水剂,每立方米池水中药水剂用量为5g,一日一次,连续泼洒7日。

用药2天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病鱼死亡数量不再增加,开始逐日递减,至第5日,仅捞出10多尾病死鱼苗;至第7日,不再打捞到死鱼。10日后拉网观察,病鱼体表症状全部消失,痊愈,治愈率为95%以上。

实验1结果表明,由于长期使用漂白粉进行消毒杀菌,对鱼棉口病已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改为全池泼洒本发明中药水剂,则可迅速起效,有效控制病情进一步蔓延,减少养殖户经济损失,因此适合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按照所限定的范围列举出若干个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