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花胃康滴丸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45385发布日期:2019-01-28 13:29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荆花胃康滴丸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高。胃脘痛的治疗目的是消除症状、促进愈合和防止复发与并发症。现治疗胃脘痛主要采用甲氰咪胍、雷尼替丁、胃仙优、丽珠得乐、胃得安片等。现代医学常用的人工合成化学药物虽在治疗胃脘痛上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这些化学药品不可避免的带来不同的毒副作用,长期服用必然加大肝、肾的负担。在这方面,传统的中药制剂则药效温和,毒副作用小。荆花胃康胶丸是治疗胃脘痛的常见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为土荆芥油和水团花油。土荆芥为藜科植物土荆芥(chenopodiumambrosiodesl)的有果穗的全草。全草含挥发油(土荆芥油)0.4%-1%,油中主要成分为驱蛔素、对聚伞花素及其他萜类物质如土荆芥酮、柠檬烯等;具有祛风、杀虫、通经,止痛的功能。水团花学名为茜草科植物水团花(admapilnlifera(lan)fr),叶含混合酸性皂甙,水解后产生奎诺酸及其醋酸盐,另含β-谷甾醇,茎含奎诺酸,β-谷甾醇以及混合皂甙,混合皂甙水解得奎诺酸;桦皮酸及辛可利酸,糖的部分主为葡萄糖醛酸,具有清热利湿,消瘀止痛,止血生肌等功能。荆花胃康胶丸以土荆芥及水团花两味中药提取的挥发油为主药,其对应激性溃疡、幽门结扎型溃疡、乙酸烧灼型胃溃疡、利血平、消炎痛、组胺等药物诱发的胃溃疡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还对胃肠蠕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拮抗ach,baci2和组胺对肠管的兴奋作用,对胃肠道平滑肌具有解痉作用,可减轻上消化道溃疡引起的疼痛。在体外实验研究中,谢振家和黄美星(荆花胃康胶丸对实验性胃溃疡及幽门螺杆菌的抑制作用,中国新药杂志,2001,10(3),221-223)采用琼脂稀释法通过荆花胃康对幽门螺旋杆菌(hp)体外敏感试验表明其对hp有强烈抑茵作用,但未影响人体的正常菌群,其mic为0.024~0.048mg/ml,按临床试用剂量折算(80mg/次),胃液含药物浓度远远超过mic。传统的荆花胃康胶丸是将土荆芥油和水团花油加入菜籽油、明胶或甘油等基质中,制备成胶丸制剂。该胶丸制剂由于含有大量的脂溶性成分,在胃内溶出率低,且不容易吸收,药效起效慢。且胶丸制剂制备复杂,药剂粒径大,服用不方便。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方法制备的荆花胃康胶丸有效成分溶出率低、吸收率低的问题。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荆花胃康滴丸制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土荆芥干药材与水团花干药材粉碎,按土荆芥:水团花=50-70:30-50的重量比混合,加入占原料体积3-5倍体积的质量浓度为50-60%的乙醇溶液,置于超声容器中,提取30-45min,采用生物膜过滤,收集滤液;b、将步骤a所得的滤液蒸馏,待水分挥发后得到土荆芥油和水团花油;c、在步骤b得到的土荆芥油和水团花油中加入5-10wt%的助溶剂,再加入3-5%的羟丙基-β-环糊精,加入占原料药总重量3-5倍的基质,于90-100℃化开30-45min,以液体石蜡为冷凝剂,滴制得到荆花胃康滴丸。其中,上述荆花胃康滴丸制剂的制备方法中,步骤a所述的土荆芥干药材与水团花干药材平均粒径均为100-200目。其中,上述荆花胃康滴丸制剂的制备方法中,步骤a所述的超声频率为30-45赫兹。其中,上述荆花胃康滴丸制剂的制备方法中,步骤b所述蒸馏温度为40-55℃。其中,上述荆花胃康滴丸制剂的制备方法中,步骤c所述助溶剂组成为:按重量百分比计,丙二醇45-60%,吐温40-70%,泊洛沙姆0.1-15%。进一步的,上述荆花胃康滴丸制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泊洛沙姆为泊洛沙姆188。其中,上述荆花胃康滴丸制剂的制备方法中,步骤c所述基质为乳糖醇、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和卡拉胶按重量比1-5:1.5-2:0.7-0.9混合得到的混合物。其中,上述荆花胃康滴丸制剂的制备方法中,步骤c所述冷凝时温度为0-5℃。其中,上述荆花胃康滴丸制剂的制备方法中,步骤c所述滴制滴距3-5cm,滴速每分钟200-300滴。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由上述方法制备而成的荆花胃康滴丸制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一种荆花胃康滴丸及其制备方法,滴丸制剂相比传统的胶丸剂型溶出率高,服用更方便;在制备滴丸制剂的方法中,本发明加入了特别的助溶剂,配合使用羟丙基-β-环糊精作为赋型剂,能提高土荆芥油和水团花油的水溶性,增加其生物利用度。本发明为荆花胃康丸提供了一种新的剂型,不仅提高了药物水溶性,从而提高药物利用度,制备方法也更简单,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荆花胃康滴丸制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土荆芥干药材与水团花干药材粉碎,按土荆芥:水团花=50-70:30-50的重量比混合,加入占原料体积3-5倍体积的质量浓度为50-60%的乙醇溶液,置于超声容器中,提取30-45min,采用生物膜过滤,收集滤液;b、将步骤a所得的滤液蒸馏,待水分挥发后得到土荆芥油和水团花油;c、在步骤b得到的土荆芥油和水团花油中加入5-10wt%的助溶剂,再加入3-5%的羟丙基-β-环糊精,加入占原料药总重量3-5倍的基质,于90-100℃化开30-45min,以液体石蜡为冷凝剂,滴制得到荆花胃康滴丸。其中,为了提高土荆芥油和水团花油的提取率,步骤a所述的土荆芥干药材与水团花干药材平均粒径均为100-200目。本发明还特别的采用了乙醇和超声提取的方式提取,采用乙醇为提取介质,极性更高,便于脂溶性的土荆芥油和水团花油溶出。另一方面,本发明特别的调整超声频率为30-45赫兹,这是发明人经过大量试验筛选得到的最佳超声频率,超声频率高于此频率,能耗增加,而提取率不会再有显著的增高;超声频率低于此频率,提取率没有达到饱和。因此,超声频率为30-45赫兹时,提取率最佳。其中,为了尽量保存提取物中土荆芥油和水团花油的有效成分,本发明采用低温蒸馏的方法蒸干水分,得到有效成分含量高的土荆芥油和水团花油。蒸馏温度不宜过高,太高会使有些水溶性的有效成分一起蒸发掉,但也不宜过低,温度过低时蒸发时间延长,一些成分发生性能改变,药效变差。综合上述两方面的影响,本发明的蒸馏温度以40-55℃为宜。本发明的一大创新在于改变了荆花胃康丸只适宜制备胶丸的特性,通过加入助剂和赋形剂,使得土荆芥油和水团花油与助剂融合在一起,容易被胃酸降解和吸收,通过添加赋形剂,可以制备成荆花胃康滴丸,更有利于在胃中降解,提高原料药的生物利用率。本发明中,所述的助溶剂组成为:按重量百分比计,丙二醇45-60%,吐温40-70%,泊洛沙姆0.1-15%。丙二醇与脂溶性的土荆芥油和水团花油具有很好的相容性,能提高土荆芥油和水团花油在水中的溶解度,并且其毒性低,无味无臭,使用方便且成本低。吐温是聚山梨酯的简称,是一种常用的表面活性剂,能够改变油类物质的相容性,使油脂乳化,便于吸收。吐温乳化效果好,但有异臭,味苦,限制了其在制药领域的使用。泊洛沙姆是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可作为乳化剂和稳定剂使用,对于溶解性较差的脂溶性药物,增加作用时间,提高生物利用度。本发明经过大量的筛选实验,最终才发现当助溶剂组成为丙二醇45-60%,吐温40-70%,泊洛沙姆0.1-15%时,助剂间相互作用,共同使得土荆芥油和水团花油的溶解度提高,生物利用度更高。优选的,泊洛沙姆选择泊洛沙姆188效果更好。本发明还特别添加了3-5%的羟丙基-β-环糊精作为赋形剂,进一步提高了土荆芥油和水团花油的水溶性,增加药物稳定性,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药物更容易成型,便于制备成滴丸。其中,上述荆花胃康滴丸制剂的制备方法中,步骤c所述基质为乳糖醇、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和卡拉胶按重量比1-5:1.5-2:0.7-0.9混合得到的混合物。其中,上述荆花胃康滴丸制剂的制备方法中,步骤c所述冷凝时温度为0-5℃。其中,上述荆花胃康滴丸制剂的制备方法中,步骤c所述滴制滴距3-5cm,滴速每分钟200-300滴。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由上述方法制备而成的荆花胃康滴丸制剂。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但不表示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限制在实施例所述范围内。实施例1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荆花胃康滴丸a、将土荆芥干药材与水团花干药材粉碎,按土荆芥:水团花=70:30的重量比混合,加入占原料体积3倍体积的质量浓度为50%的乙醇溶液,置于超声容器中,超声频率为30赫兹,提取30min,采用生物膜过滤,收集滤液;b、将步骤a所得的滤液蒸馏,蒸馏温度为55℃,待水分挥发后得到土荆芥油和水团花油;c、在步骤b得到的土荆芥油和水团花油中加入5wt%的助溶剂,助溶剂组成为:按重量百分比计,丙二醇45%,吐温40%,泊洛沙姆15%;再加入3%的羟丙基-β-环糊精,加入占原料药总重量3倍的基质,基质为乳糖醇、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和卡拉胶按重量比1:2:0.7混合得到的混合物;于90℃化开30min,以液体石蜡为冷凝剂,滴制得到荆花胃康滴丸。实施例2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荆花胃康滴丸a、将土荆芥干药材与水团花干药材粉碎,按土荆芥:水团花=50:50的重量比混合,加入占原料体积5倍体积的质量浓度为60%的乙醇溶液,置于超声容器中,超声频率为45赫兹,提取45min,采用生物膜过滤,收集滤液;b、将步骤a所得的滤液蒸馏,蒸馏温度为40℃,待水分挥发后得到土荆芥油和水团花油;c、在步骤b得到的土荆芥油和水团花油中加入10wt%的助溶剂,助溶剂组成为:按重量百分比计,丙二醇55%,吐温40%,泊洛沙姆5%;再加入5%的羟丙基-β-环糊精,加入占原料药总重量5倍的基质,基质为乳糖醇、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和卡拉胶按重量比5:1.5:0.9混合得到的混合物;于100℃化开45min,以液体石蜡为冷凝剂,滴制得到荆花胃康滴丸。实施例3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荆花胃康滴丸a、将土荆芥干药材与水团花干药材粉碎,按土荆芥:水团花=60:40的重量比混合,加入占原料体积4倍体积的质量浓度为55%的乙醇溶液,置于超声容器中,超声频率为40赫兹,提取40min,采用生物膜过滤,收集滤液;b、将步骤a所得的滤液蒸馏,蒸馏温度为50℃,待水分挥发后得到土荆芥油和水团花油;c、在步骤b得到的土荆芥油和水团花油中加入8wt%的助溶剂,助溶剂组成为:按重量百分比计,丙二醇55%,吐温44%,泊洛沙姆1%;再加入4%的羟丙基-β-环糊精,加入占原料药总重量4倍的基质,基质为乳糖醇、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和卡拉胶按重量比3:1.5:0.8混合得到的混合物;于100℃化开45min,以液体石蜡为冷凝剂,滴制得到荆花胃康滴丸。实施例4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荆花胃康滴丸a、将土荆芥干药材与水团花干药材粉碎,按土荆芥:水团花=60:40的重量比混合,加入占原料体积5倍体积的质量浓度为50%的乙醇溶液,置于超声容器中,超声频率为45赫兹,提取30min,采用生物膜过滤,收集滤液;b、将步骤a所得的滤液蒸馏,待水分挥发后得到土荆芥油和水团花油;c、在步骤b得到的土荆芥油和水团花油中加入10wt%的助溶剂,助溶剂组成为:按重量百分比计,丙二醇55%,吐温40%,泊洛沙姆5%;再加入5%的羟丙基-β-环糊精,加入占原料药总重量5倍的基质,基质为乳糖醇、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和卡拉胶按重量比5:1.5:0.7混合得到的混合物;于90℃化开45min,以液体石蜡为冷凝剂,滴制得到荆花胃康滴丸。实施例5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荆花胃康滴丸a、将土荆芥干药材与水团花干药材粉碎,按土荆芥:水团花=60:40的重量比混合,加入占原料体积5倍体积的质量浓度为50%的乙醇溶液,置于超声容器中,提取30min,采用生物膜过滤,收集滤液;b、将步骤a所得的滤液蒸馏,待水分挥发后得到土荆芥油和水团花油;c、在步骤b得到的土荆芥油和水团花油中加入10wt%的助溶剂,助溶剂组成为:按重量百分比计,丙二醇55%,吐温40%,泊洛沙姆5%;再加入5%的羟丙基-β-环糊精,加入占原料药总重量5倍的基质,基质为乳糖醇、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和卡拉胶按重量比5:1.5:0.7混合得到的混合物;于90℃化开45min,以液体石蜡为冷凝剂,滴制得到荆花胃康滴丸。对比例6不采用超声提取的方法制备荆花胃康滴丸对比例6中,除步骤a超声提取换成普通的提取外,其余操作步骤和参数同实施例3。对比例7不加入助溶剂制备荆花胃康滴丸对比例7中,除步骤c中不加入助溶剂外,其余操作步骤和参数同实施例3。对比例8不加入本发明助溶剂制备荆花胃康滴丸对比例8中,步骤c中加入助溶剂的组成为:按重量百分比计,菜籽油25%,明胶55%,甘油20%,其余操作步骤和参数同实施例3。对比例9不加入本发明助溶剂制备荆花胃康滴丸对比例9中,步骤c中加入助溶剂的组成为:按重量百分比计,丙二醇25%,吐温74%,泊洛沙姆1%,其余操作步骤和参数同实施例3。对比例10不加入羟丙基-β-环糊精制备荆花胃康滴丸对比例10中,除步骤c中不加入羟丙基-β-环糊精外,其余操作步骤和参数同实施例3。对比例11不采用本发明基质制备荆花胃康滴丸对比例11中,除步骤c基质为乳糖醇、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和卡拉胶按重量比6:1:1混合得到的混合物外,其余操作步骤和参数同实施例3。将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得到的荆花胃康滴丸进行性能测定。得到如下表1所示的结果。其中,所述的提取率、滴丸硬度和水中溶解时间都参考《中国药典》中的相关规定,模拟胃中容散时间的方法为:采用浓度为0.005%的盐酸水溶液浸泡,浸泡到滴丸开始变软,刚开始溶解的时间。表1不同方法制备得到的荆花胃康滴丸性能表土荆芥油和水团花油提取率(%)滴丸硬度水中溶解率(%)模拟胃中容散时间(min)实施例186硬9427实施例283硬9233实施例389硬9531实施例484硬9138实施例581硬8940对比例655硬8539对比例774硬34179对比例878硬57184对比例977较硬69176对比例1074软8651对比例1176硬8448现有的荆花胃康胶丸/软1184由上述实验结果可知: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荆花胃康滴丸硬度合适,满足滴丸制剂的要求,并且土荆芥油和水团花油提取率高,药品中有效成分含量高;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提高了荆花胃康滴丸在水中的溶解率,还减少了胃酸作用时间,生物利用度更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