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床、医疗设备及医疗设备控制发射线圈移动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44685发布日期:2019-01-28 13:24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医疗床、医疗设备及医疗设备控制发射线圈移动的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医疗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医疗床、医疗设备及医疗设备控制发射线圈移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医疗设备包括医疗床及组装至医疗床的负载。比如,医疗设备可以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dsa)。其负载可以是床旁控制器。床旁控制器是控制设备急停、部件运动、上锁解锁、操作显示器必不可少的部分,距离手术医生近,要求防水,且在做不同的手术时,需要对床旁控制器的位置进行调整。目前普遍采用的从医疗床上使用一条或多条线缆给床旁控制器供电,同时进行信号的传输,连接器部分无法做到彻底的防水,线缆也限制了灵活性,而且影响外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医疗床、医疗设备及医疗设备控制发射线圈移动的方法,所述医疗床可对负载无线供电。

本申请提供一种医疗床,其可对连接至其上的负载进行无线供电,所述负载上安装有可以接收无线电能的副边接收线圈,所述医疗床上则安装有为所述副边接收线圈供电的发射线圈,在启动发射线圈进行无线电能供电前,移动所述发射线圈的位置,使之与所述副边接收线圈对齐。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所述发射线圈的位置,使之与所述副边接收线圈对齐,具体为:所述医疗床安装有马达、履带以及轴承,通过马达带动轴承转动以带动履带移动,再通过履带移动时带动发射线圈,使之与所述副边接收线圈对齐。

进一步地,在所述医疗床上进一步安装有与马达连接的控制电路以及与控制电路连接的检测器,通过所述检测器检测所述副边接收线圈与发射线圈间的相对位置,并将该位置信息反馈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控制马达带动履带移动,调整所述发射线圈的位置与副边接收线圈对齐。

进一步地,所述医疗床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发射线圈在所述滑槽内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器检测所述副边接收线圈与发射线圈间的相对位置,具体为:所述检测器安装在支架的一端,所述负载相对检测器安装于支架的另一端,通过检测与所述负载之间的距离,来检测所述副边接收线圈与发射线圈间的相对位置。

本申请的再一面提供一种医疗设备,包括上述医疗床及连接至所述医疗床的负载,所述负载上安装有副边接收线圈。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医疗设备控制发射线圈移动的方法,所述医疗设备包括上述医疗床以及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医疗床的负载,所述负载包括副边接收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检测所述负载的位置;及根据检测到的所述负载的位置,调整所述发射线圈的位置,使其与所述副边接收线圈位置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检测到的所述负载的位置,调整所述发射线圈的位置,包括:根据检测到的所述负载的位置,确定所述负载的移动;及随着所述负载的移动,移动所述发射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医疗设备包括检测器,所述检测器检测所述负载的位置,包括:通过所述检测器探测距离;根据探测的距离,以及所述负载连接到医疗床时与所述检测器之间的最大距离,确定所述负载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所述负载的位置,包括:在所述检测器探测的距离大于等于距离阈值时,确定所述负载从所述医疗床卸下,控制所述发射线圈断电;在所述检测器探测的距离小于所述距离阈值时,确定所述负载连接到所述医疗床;其中,所述距离阈值大于等于所述负载连接到医疗床时与所述检测器之间的最大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距离阈值等于所述最大距离与所述负载的长度之和。

本申请实施例的医疗床包括发射线圈,负载包括副边接收线圈,发射线圈通电后与副边接收线圈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使得副边接收线圈产生电流,以给负载无线供电,相对于使用线缆给负载供电,可以不受线缆的控制,灵活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医疗床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医疗床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医疗设备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医疗设备无线电能传输的原理图。

图5是本申请医疗设备的负载的位置检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医疗设备的发射线圈的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医疗床、医疗设备及医疗设备控制发射线圈移动的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医疗设备包括医疗床1及连接至医疗床1的负载2。所述负载2可相对所述医疗床1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负载2为床旁控制器,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此,所述负载2还可以是床平移控制器或者床旁多功能控制器。

医疗床1包括底座10、连接至底座10的面板11、连接至面板11的支架12、位于支架12内的发射线圈121以及与发射线圈121连接的线路13。所述面板11大致呈长方体状,所述面板11包括相对的上表面110与下表面111以及连接所述上表面11与下表面111的侧表面112。所述侧表面112的长度大于宽度。所述侧表面112的长度延伸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所述侧表面112的宽度延伸方向定义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第二方向。所述支架12呈t型,包括连接至所述侧表面112的连接部122以及与连接部122连接的延伸部123。所述延伸部123的相对两端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超出所述连接部122。所述线路13把工频交流电经整流滤波、高频逆变、原边补偿后传输到所述发射线圈121。所述医疗床1包括固定所述发射线圈121的副支架15。所述副支架15包括连接至所述线路13的第一副支架151以及自所述第一副支架151向一侧延伸的第二副支架152。所述发射线圈121平铺在所述第二副支架152上。所述支架12设有滑槽(未图示),所述副支架15在所述滑槽内移动。

重点参阅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医疗床1还包括马达16、履带17以及轴承18,马达带16动轴承18转动以带动履带17移动,履带17移动时带动所述电路13与所述发射线圈121移动。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此,所述电路13与所述发射线圈121还通过其他方式进行移动。

所述负载2包括呈t型的收容槽21以及靠近所述收容槽21设置的副边接收线圈22。当所述负载2组装至所述医疗床1的支架12后,所述支架12部分收容在所述收容槽21内。所述负载2在所述支架12上滑动。所述副边接收线圈22与所述发射线圈121平行设置。所述副边接收线圈22接收所述发射线圈121发出的电流,然后经过副边补偿以及整流滤波给负载2供电。所述副边接收线圈22,可以是单个,也可以设置为多个来提高无线电能传输的功率。

重点参照图4所示,发射线圈121通电后,发射线圈121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使得副边接收线圈22产生电流以给负载2供电,实现负载2的无线充电,相对于使用线缆给负载2供电,可以不受线缆的控制,灵活使用。为实现更稳定的供电,可以在负载2的内部安装充电电池,如锂离子电池。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医疗设备还采用蓝牙或者zigbee等技术,进行信号的无线传输。

重点参阅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医疗床1还包括连接至马达16的控制电路19以及连接至控制电路19的检测器191,所述检测器191检测所述负载2的位置,把位置信息反馈给控制电路19,进而控制马达16,马达16带动履带17移动,进而调整发射线圈121的位置,使其与副边接收线圈22对齐以及给发射线圈121通电。发射线圈121通电后与副边接收线圈22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使得副边接收线圈22产生电流,以给负载2供电。

重点参照图5与图6所示,本申请医疗设备控制发射线圈121移动的方法包括,所述检测器191检测所述负载2的位置,并将位置信息反馈给控制电路19,控制电路19控制马达16带动履带17移动,调整所述发射线圈121的位置并给所述发射线圈121通电。根据探测的距离s以及所述负载2连接到医疗床1时与所述检测器191之间的最大距离d,确定所述负载2的位置。在所述检测器191探测的距离s大于等于距离阈值时,确定所述负载2从所述医疗床1卸下,控制所述发射线圈121断电;在所述检测器191探测的距离s小于所述距离阈值时,确定所述负载2连接到所述医疗床1;其中,所述距离阈值大于等于所述负载2连接到医疗床1时与所述检测器191之间的最大距离d。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距离阈值等于所述最大距离d与所述负载2的长度l之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器191反馈信息给控制电路19以给所述发射线圈121通电,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此,例如,所述线路13接通电源后即可给所述发射线圈121通电,所述检测器191反馈信息给控制电路19仅调整所述发射线圈121的位置即可;或者在所述线路13中设置控制器来控制所述发射线圈121的通/断电。

本申请医疗床1的支架12包括发射线圈121,负载2包括副边接收线圈22,发射线圈121通电后与副边接收线圈22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使得副边接收线圈22产生电流,以给负载2供电,相对于使用线缆给负载2供电,可以不受线缆的控制,灵活使用;且发射线圈121可以随着负载的位置进行移动,只需要安装一个发射线圈121即可,节省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