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38432发布日期:2019-01-16 07:15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艾灸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保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艾灸器。



背景技术: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正确运用灸疗法可以对人体各种疑难病症均可有疗效,其副作用极小而且费用低,是标本兼治的传统医学精华。

传统的艾灸疗法通常使用燃烧艾条对人体相应部位进行熏灸,常见施灸方式包括:雀啄灸和回旋灸,雀啄灸是灸条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回旋灸是艾灸条在皮肤上做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传统的艾灸疗法的具有一下缺陷:1.需要专门的医师施治,不利于人们随时的进行艾灸;2.医师长时间的手持艾条施灸运动容易疲劳,艾灸时间短,效率底下,故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艾灸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具有方便人们随时进行艾灸而且更加省力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艾灸器,包括:

密布有通孔的底座;

可拆卸式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筒体;

设于所述筒体远离所述底座一端的盖体;

安装在所述筒体内的安装板;

沿筒体延伸方向滑移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的滑座;

设于筒体内用于固定艾条的安装块;

部分设于所述滑座上用于驱动安装块旋转的第一驱动组件;

以及设于筒体内用于驱动滑座做往复滑动的第二驱动组件。

实现上述方案的艾灸器,筒体可拆卸安装在底座上,安装板安装在筒体中,滑座滑移安装在安装板上,第一驱动组件部分安装在滑座上,盖体设在远离所述底座一端,当人们需要进行艾灸时,手动取下底座,然后把点燃的艾条固定到安装块上,然后再把底座复原并放置到人体待治疗部位,启动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带动安装块和艾条旋转以模拟回旋灸疗法,第二驱动组件带动滑座和第一驱动组件在安装板上做往复滑动以模拟雀啄灸疗法,燃烧艾条产生的热量通过通孔散发到人体待治疗部位,而艾条燃烧产生的艾灰会掉落上底座的表面上,即防止艾灰烫伤皮肤又使皮肤清洁卫生;该艾灸器结构简单新颖、自动化程度高,完全可以取代人工的艾灸方式,方便人们随时进行艾灸而且提高了艾灸的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安装在所述滑座内、输出轴伸出所述滑座外的第一伺服电机;

以及装配在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输出轴上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安装块相装配。

实现上述方案的艾灸器,第一伺服电机安装在滑座内,伸出滑座外的输出轴装配有连接件,启动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连接件转动,从而连接件带动安装块转动,进而带动安装在安装块内的艾条也随着连接件转动,实现了艾条旋转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

固定在所述筒体内的升降电机;

安装在所述升降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

以及固定在所述滑座一侧的、与所述齿轮相啮合的齿条。

实现上述方案的艾灸器,启动升降电机,升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啮合齿条从而带动滑座升降运动,达到了艾条做升降运动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盖体包括:

设置在所述筒体上的、表面开设有多个排烟孔的端盖;

以及设置在所述端盖内侧用于过滤艾条燃烧产生烟雾的过滤件。

实现上述方案的艾灸器,当艾条燃烧产生烟雾时,烟雾向上飘散通过过滤件从排烟孔排出,过滤件可以过滤掉烟雾中的颗粒,使排出的气体无色无味,避免艾灸过程中产生的烟雾对人体的不良影响,端盖即可以防止外界的杂质进入到筒体中,也可以与筒体一起起到保护筒体内部结构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艾灸器还包括:设于所述筒体远所述离底座一端、用于排烟的排风扇。

实现上述方案的艾灸器,当艾条燃烧产生烟雾时,自然状况下烟雾的排出速度较慢,然而烟雾中含有大量的热量,不及时排出通体外,在筒体内聚集大量的热量会加速艾灸器老化甚至损坏艾灸器,排风扇工作时,加速吸出筒体中的烟雾,提高了排烟的效率,间接延长了艾灸器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安装有与所述升降电机电连接的、用于检测人体待治疗部位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实现上述方案的艾灸器,当人们利用艾灸器进行艾灸时,升降电机带动艾条燃烧的一端对准人体待治疗部位以进行熏灸,但是在熏灸的过程中,当艾条燃烧产生的热量导致人体待治疗部位温度过高时,温度传感器会对升降电机发出电信号,导致升降电机转动并带动艾条远离人体待治疗部位,从而对人们皮肤进行保护。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远离所示筒体的一侧环设有开口且呈喇叭状的环形框。

实现上述方案的艾灸器,由于艾条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没有方向的向四周散发,所以只有一部分热量会通过通孔散发到人体待治疗部位,开口呈喇叭状的环形框有效的罩住了透过通孔的热量,延长了热量与待治疗部位的接触时间,提高了治疗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上开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上设有透明板。

实现上述方案的艾灸器,一方面,人们可以通过观察口观察艾条的燃烧进度,以便及时更换艾条,另一方面,透明板既可以隔挡外界杂质又透光以方便人们观察。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外表面两侧向内侧倾斜凹陷以使所述端盖中间位置处形成凸起部,所述排烟孔设置在所述凸起部上。

实现上述方案的艾灸器,端盖外表面两侧向内侧倾斜凹陷,一方面,以便烟雾更集中的聚集到凸起部处,然后通过排烟孔排出,另一方面,方便人手拿捏凸起部然后取出端盖,优化了客户体验。

进一步地,实现上述方案的艾灸器,所述底座侧面环设有防滑纹路。

实现上述方案的艾灸器,当需要更换艾条时,人们拿捏住底座侧面然后取下底座,底座侧面环设的防滑纹路增大了底座侧面的摩擦系数,从而增大了人手和底座侧面之间的摩擦力,达到了防止人手打滑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筒体可拆卸安装在底座上,安装板安装在筒体中,滑座滑移安装在安装板上,第一驱动组件部分安装在滑座上,盖体设在远离所述底座一端,当人们需要进行艾灸时,手动取下底座,然后把点燃的艾条固定到安装块上,然后再把底座复原并放置到人体待治疗部位,启动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带动安装块和艾条旋转以模拟回旋灸疗法,第二驱动组件带动滑座和第一驱动组件在安装板上做往复滑动以模拟雀啄灸疗法,燃烧艾条产生的热量通过通孔散发到人体待治疗部位,而艾条燃烧产生的艾灰会掉落上底座的表面上,即防止艾灰烫伤皮肤又使皮肤清洁卫生;该艾灸器结构简单新颖、自动化程度高,完全可以取代人工的艾灸方式,方便人们随时进行艾灸而且提高了艾灸的效率;

其二,当艾条燃烧产生烟雾时,烟雾向上飘散通过过滤件从排烟孔排出,过滤件可以过滤掉烟雾中的颗粒,使排出的气体无色无味,避免艾灸过程中产生的烟雾对人体的不良影响,端盖即可以防止外界的杂质进入到筒体中,也可以与筒体一起起到保护筒体内部结构的作用;

其三,由于艾条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没有方向的向四周散发,所以只有一部分热量会通过通孔散发到人体待治疗部位,开口呈喇叭状的环形框有效的罩住了透过通孔的热量,延长了热量与待治疗部位的接触时间,提高了治疗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具体以爆炸图展示;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盖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端盖翻转180度,具体以爆炸图展示;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隐藏盖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以第一视角展示;

图5是图4中安装板和滑座爆炸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隐藏盖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以第二视角展示;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隐藏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隐藏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2、安装板;3、滑座;31、滑块部;32、中空部;4、第一驱动组件;41、第一伺服电机;42、连接件;421、圆盘;422、夹子;5、艾条;6、第二驱动组件;61、升降电机;62、齿轮;63、齿条;64、丝杆;65、第一固定块;66、第二伺服电机;67、微型气缸;68、第二固定块;7、盖体;71、端盖;711、排烟孔;712、凸起部;713、卡嵌槽;72、过滤件;721、过滤网;7211、卡嵌片;722、活性炭过滤棉;8、排风扇;9、温度传感器;10、距离传感器;110、环形框;120、观察口;1201透明板;130、筒体;140、安装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具体实施例一:

一种艾灸器,结合图1和图2所示,包括:底座1、安装板2、滑座3、第一驱动组件4、艾条5、第二驱动组件6、盖体7、排风扇8、温度传感器9、距离传感器10、环形框110、观察口120、筒体以及安装块。

底座1呈圆柱形状且内壁上设有与筒体一端相适配的螺纹,底座1与筒体通过螺纹连接达到了可拆卸的目的,底座1上还密布有通孔,通孔呈圆形;筒体呈圆柱形状,筒体靠近底座1的一端也设有与底座1相适配的螺纹,筒体可拆卸式安装在底座1上;盖体7也螺纹装配在筒体远离底座1一端;安装板2呈矩形形状,安装板2中间设有滑槽且垂于底座1固定在筒体内;滑座3的包括:滑块部31和中空部32,滑块卡嵌在滑槽内并沿着筒体延伸方向来回滑移;安装块呈圆柱形状且内部中空,艾条5的一端插嵌在安装块中固定,插拔的安装方式结构简单,方便更换新的艾条5;第一驱动组件4部分固定在滑座3的中空部32内,第一驱动组件4与安装块连接用于驱动安装块旋转;第二驱动组件6设于筒体内且与滑座3一侧连接,第二驱动组件6用于驱动滑座3沿着筒体延伸方向做往复滑动运动。筒体可拆卸安装在底座1上,安装板2安装在筒体中,滑座3滑移安装在安装板2上,第一驱动组件4部分安装在滑座3上,盖体7设在远离底座1一端,当人们需要进行艾灸时,手动取下底座1,然后把点燃的艾条5插嵌到安装块上,然后再把底座1复原并放置到人体待治疗部位,启动第一驱动组件4和第二驱动组件6,第一驱动组件4带动安装块和艾条5旋转以模拟回旋灸疗法,第二驱动组件6带动滑座3、第一驱动组件4、安装块以及艾条5在安装板2上做往复滑动以模拟雀啄灸疗法,艾条5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通孔散发到人体待治疗部位进而对人体产生理疗作用,而艾条5燃烧产生的艾灰会掉落上底座1的表面上,即防止艾灰烫伤皮肤又使皮肤清洁卫生;该艾灸器结构简单新颖、自动化程度高,完全可以取代人工的艾灸方式,方便人们随时进行艾灸而且提高了艾灸的效率。

筒体上开设有长椭圆形状的观察口120,观察口120上设有透明板。一方面,人们可以通过观察口120观察艾条5的燃烧进度,以便及时更换艾条5,另一方面,透明板既可以隔挡外界杂质又透光以方便人们观察。

环形框110由橡胶制成,具有一定的延展性,环形框110的开口呈喇叭状,环形框110安装在底座1远离筒体的一侧上。由于艾条5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没有方向的向四周散发,所以只有一部分热量会通过通孔散发到人体待治疗部位,开口呈喇叭状的环形框110有效的罩住了透过通孔的热量,延长了热量与待治疗部位的接触时间,提高了治疗的效果。

温度传感器9安装在底座1上,温度传感器9与升降电机61电连接用于检测人体待治疗部位温度。当人们利用艾灸器进行艾灸时,升降电机61带动艾条5燃烧的一端对准人体待治疗部位以进行熏灸,但是在熏灸的过程中,当艾条5燃烧产生的热量导致人体待治疗部位温度过高时,温度传感器9会对升降电机61发出电信号,导致升降电机61转动并带动艾条5远离人体待治疗部位,从而对人们皮肤进行保护。

艾灸器还包括:距离传感器10,距离传感器10安装在底座1上用于控制第一驱动组件4和第二驱动组件6的启闭。当人们拿捏艾灸器使底座1靠近人体皮肤时,距离传感器10探测到皮肤到到距离传感器10之间的距离小于预定数值时,对第一伺服电机41和升降电机61发出电信号,使第一伺服电机41和升降电机61开始工作,当距离传感器10探测到皮肤到到距离传感器10之间的距离大于预定数值时,对第一伺服电机41和升降电机61发出电信号,使第一伺服电机41和升降电机61停止工作,距离传感器10避免人工启闭开关,方便人们操作,优化了客户体验。

结合图1和图3所示,盖体7包括:端盖71和过滤件72,端盖71螺纹安装在筒体的另一端上,端盖71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呈圆形的排烟孔711,端盖71的内壁上设有四个卡嵌槽713;过滤件72包括:过滤网721和设在过滤网721上的多层活性炭过滤棉722,过滤网721内壁上设有四个与卡嵌槽713相适配的卡嵌片7211,过滤件72旋转固定在端盖71内侧用于过滤艾条5燃烧产生的烟雾。当艾条5燃烧产生烟雾时,烟雾向上飘散通过过滤件72从排烟孔711排出,过滤件72可以过滤掉烟雾中的颗粒,使排出的气体无色无味,避免艾灸过程中产生的烟雾对人体的不良影响,端盖71即可以防止外界的杂质进入到筒体中,也可以与筒体一起起到保护筒体内部结构的作用。

端盖71外表面两侧向内侧倾斜凹陷以使端盖71中间位置处形成凸起部712,排烟孔711均匀整齐排列在凸起部712上。端盖71外表面两侧向内侧倾斜凹陷,一方面,以便烟雾更集中的聚集到凸起部712处,然后通过排烟孔711排出,另一方面,方便人手拿捏凸起部712然后取出端盖71,优化了客户体验。底座1侧面环设有防滑纹路。当需要更换艾条5时,人们拿捏住底座1侧面然后取下底座1,底座1侧面环设的防滑纹路增大了底座1侧面的摩擦系数,从而增大了人手和底座1侧面之间的摩擦力,达到了防止人手打滑的目的。

艾灸器还包括:排风扇8,排风扇8设于筒体远离底座1一端与过滤件72之间,排风扇8用于加速排烟。当艾条5燃烧产生烟雾时,自然状况下烟雾的排出速度较慢,然而烟雾中含有大量的热量,不及时排出通体外,在筒体内聚集大量的热量会加速艾灸器老化甚至损坏艾灸器,排风扇8工作时,加速吸出筒体中的烟雾,提高了排烟的效率,间接延长了艾灸器的使用寿命。

结合图4和图5所示,第一驱动组件4包括:第一伺服电机41和连接件42。第一伺服电机41安装在滑座3的中空部32内,第一伺服电机41的输出轴伸出中空部32外布置;连接件42包括:套设在第一伺服电机41输出轴上的圆盘421,以及一端套设在圆盘421上,另一端套设在安装块上的夹子422,连接件42与底座1水平布置,第一伺服电机41输出轴转动带动圆盘421转动,圆盘421带动夹子422和安装块做圆周运动,从而安装块带动艾条5做圆周运动。第一伺服电机41安装在滑座3内,伸出滑座3外的输出轴装配有连接件42,启动第一伺服电机41,第一伺服电机41的输出轴带动连接件42转动,从而连接件42带动安装块转动,进而带动安装在安装块内的艾条5也随着连接件42转动,艾条5靠近皮肤的一端距皮肤1.5-3厘米,艾灸条在皮肤上做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实现了艾条5旋转的效果。

结合图6所示,第二驱动组件6包括:升降电机61、齿轮62以及齿条63。与底座1平行布置的升降电机61固定在筒体内;齿轮62套着在升降电机61的输出轴上;齿条63与底座1垂直固定在滑座3的一侧,齿条63与齿轮62相啮合。启动升降电机61,升降电机61的输出轴带动齿轮62转动,齿轮62啮合齿条63从而带动滑座3沿着滑槽做升降运动,达到了艾条5做升降运动的目的。

具体实施例二:

一种艾灸器,结合图7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驱动组件6包括:丝杆64、第一固定块65以及第二伺服电机66。第二伺服固定在筒体内且垂直与底座1布置;丝杆64旋转固定在第二伺服电机66的输出轴上;第一固定块65一侧与滑座3固定,第一固定块65滑动装配在丝杠上随着丝杆64的转动而往复运动。启动第二伺服电机66,第二伺服电机66的输出轴带动丝杆64旋转,丝杆64带动第一固定块65和滑座3在安装板2的滑槽中往复运动,达到了带动艾条5做升降运动的目的。

具体实施例三:

一种艾灸器,结合图8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驱动组件6包括:微型气缸67和第二固定块68。第二固定块68一侧与滑座3固定,微整气缸设置在筒体内且垂直与底座1布置,微整气缸的输出轴与第二固定块68连接以带动第二固定块68往复运动。当启动微型气缸67,微型气缸67的输出轴伸缩从而带动第二固定块68和和滑座3在安装板2的滑槽中往复运动,达到了带动艾条5做升降运动的目的。

以上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