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疾患口腔内扩张及穴位刺激电子脉冲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99277发布日期:2019-01-14 20:09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面瘫疾患口腔内扩张及穴位刺激电子脉冲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脉冲技术刺激人体反射点及用于物理治疗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面瘫疾患口腔内扩张及穴位刺激电子脉冲治疗仪。



背景技术:

面神经炎俗称面神经麻痹(即面神经瘫痪),面神经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不受年龄限制,多以单侧发病为主,个别有双侧同时发病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患者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目前,该病的发生机制目前仍不太明确,多数人认为该病的发生与病毒引起非化脓性炎症,侵袭面神经,导致该部位支配面神经的供血血管发生痉挛,血液供应减少,从而出现面神经周围组织缺血后引起神经水肿情况,个别患者由于面神经管发育不良内腔隙狭窄,从而在缺血的情况下面神经水肿受压,神经营养供应障碍而出现神经脱髓鞘损伤,进而面神经失去对面部肌肉的支配。虽然引起面神经炎的病因有多种,此病大多数可以治愈,分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西医多采用抗病毒、激素、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治疗方法,该方法仅对急性期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对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没有显著的疗效,不能到达治疗的目的。中医多采用针灸治疗,但患者因为针刺的疼痛恐惧而畏惧治疗,同时针灸治疗仅能针对人体外部穴位,无法对口腔内部穴位进行刺激,影响治疗效果,甚至有人放弃针灸治疗而终身不愈。现有的针对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仪器较少,只有按摩、单一的电刺激,效果简单,且对急性期的治疗没有针对性;对恢复期不能解决患者面部表情肌的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相结合的问题,功能不足,不能满足患者恢复要求;在后遗症期针灸及现在临床使用的简单康复仪器已经不能达到治疗后遗症的症状群。比如面部肌肉萎缩、面肌痉挛、联带运动、面部倒错、表情严重不对称、面部麻木发凉等症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面瘫疾患口腔内扩张及穴位刺激电子脉冲治疗仪,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面瘫疾患口腔内扩张及穴位刺激电子脉冲治疗仪,包括电脉冲发生控制器、电极贴片和扩张气囊,电脉冲发生控制器的电信号输出电缆的另一端联接了电极贴片和扩张气囊上的电极触点,手动充气球通过气压导管连接至扩张气囊。其中的电脉冲发生控制器是由电源模块、cpu核心模块和电压脉冲开关模块构成,电源模块一路供电至cpu核心模块,另一路供电至电压脉冲开关模块、再通过电信号输出电缆分别联接至电极贴片和电极触点,且电压脉冲开关模块由cpu核心模块程序控制。其中的扩张气囊是通过气压导管连接手动充气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电极贴片是由电脉冲发生控制器通过电信号输出电缆联接的一对正负电极片构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与手动充气球通过气压导管连接的扩张气囊是弹性的椭圆球体,在椭圆球体的一面设有联接电信号输出电缆的电极触点。相对的另一面贴有支撑气囊塑形的硅胶垫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其中的电源模块是由充电电路经过低功耗开关控制电路和电压转换电路组合构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cpu核心模块的cpu核心芯片的输出端分别联接了电压脉冲开关模块、tft显示器、蜂鸣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电压脉冲开关模块是由升压控制电路和6路开关切换及脉冲输出电路串联构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6路开关切换及脉冲输出电路通过电信号输出电缆分别联接至电极贴片和电极触点。

本发明的面瘫疾患口腔内扩张及穴位刺激电子脉冲治疗仪,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气囊充气扩张疗法、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表面肌电触发肌肉强化电刺激,对面部肌肉的重新训练和对面部肌肉的功能性刺激,促使面部肌肉做正常收缩和扩张训练,促进面肌萎缩康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患者的面肌功能。在面部穴位刺激的基础上增加了口内的穴位刺激,并结合口内气囊的扩张、收缩运动,帮助患者做被动运动,能有效的解决面部表情肌的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相结合的问题。针对病情选择刺激的穴位,并可根据患者需求调控口内、外的肌肉及穴位刺激的方式和强度,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适用于面瘫的各个时期,使各个阶段的疗效达到最佳,功能转换灵活、操作方便,更具有针对性,填补治疗面瘫及康复的技术空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面瘫疾患口腔内扩张及穴位刺激电子脉冲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电源模块的电路图;

图4是充电电路的电路图;

图5是低功耗开关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6是电压转换电路的电路图;

图7是cpu核心模块的电路图;

图8升压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9~14是脉冲开关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面瘫疾患口腔内扩张及穴位刺激电子脉冲治疗仪,包括电脉冲发生控制器1、电极贴片2和扩张气囊3,电脉冲发生控制器1的电信号输出电缆4的另一端联接了电极贴片2和扩张气囊3上的电极触点5。电极贴片2是由电脉冲发生控制器1通过电信号输出电缆4联接的一对正负电极片构成,电极贴片2可以安放在任何一个口外穴位上,比如阳白穴、四白穴、丝竹空穴、翳风穴、颧髎穴、地仓穴、阳白穴等。扩张气囊3是弹性的椭圆球体,在椭圆球体的一面设有联接电信号输出电缆4的电极触点5,相对的另一面贴有支撑气囊塑形的硅胶垫片9,扩张气囊3是通过气压导管7连接手动充气球6。扩张气囊3可针对口腔内穴位进行电刺激,使用时,将扩张气囊3置于患者口腔内,针对各个时期进行电刺激治疗,运用不同的波形、频率结合的扩张气囊3的鼓、缩使面部肌肉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的同时灵活的进行电刺激,达到调整面部的肌群的效果,口内穴位和口外穴位的电流及刺激方式使穴位刺激治疗更加全面。在患者急性期,扩张气囊3的伸缩能够带动面部肌群做被动运动,达到改善面神经分支根部的血液循环,营养神经,恢复肌肉的功能;在患者恢复期,扩张气囊3的鼓缩能够使患者完成面部肌肉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相结合;在患者后遗症期,充盈的扩张气囊3使面部肌肉充分拉伸,舒缓肌肉。口内电刺激与口外电刺激相结合达到效果更加灵活、疗效倍增的目的。另外口内设计相较于传统针刺可以随意调控患者口内的肌肉及穴位,外部刺激没有被动运动而口内可以帮助患者做被动运动,同时针对肌肉选择刺激的穴位,定位更加准确。同时面瘫的各个时期均可使用,功能转换灵活,操作方便,更具有针对性。

本装置的电脉冲发生控制器1是由电源模块10、cpu核心模块11和电压脉冲开关模块12构成,电源模块10一路供电至cpu核心模块11,另一路供电至电压脉冲开关模块12、再通过电信号输出电缆4分别联接至电极贴片2和电极触点5,且电压脉冲开关模块12由cpu核心模块11程序控制。其中的电源模块是由充电电路经过低功耗开关控制电路和电压转换电路组合构成。充电电路中的u1模块充电管理r51电阻控制充电电流给电池p3充电;电压转换电路是由u3、l2、d2、r61、r65等元件组成升压电路,将充电电路供给的3.7v电压升到dc5v后,给cpu核心模块11和电压脉冲开关模块12提供稳定的电压,并通过低功耗开关控制电路控制电量的供给,即低功耗开关控制电路的6、7脚与cpu核心芯片3、4脚联接。其中的cpu核心模块11的cpu核心芯片的输出端分别联接了电压脉冲开关模块12、tft显示器、蜂鸣器。cpu核心芯片的型号为stc15w4k56s4,电压脉冲开关模块与cpu核心芯片相对应的i/o接口对应连接,cpu核心芯片控制电压脉冲开关模块输出不同形式的脉冲。cpu核心芯片驱动tft显示器显示开关模块的开关频率及相对应的信息和驱动蜂鸣器电路发出相应的提示音。其中的电压脉冲开关模块为双极性输出控制电路包括晶体管、负载和单极性输入双极性输出的双极性控制电路,是由升压控制电路和6路开关切换及脉冲输出电路串联构成,6路开关切换及脉冲输出电路通过电信号输出电缆4分别联接至电极贴片2和电极触点5。升压控制电路包括l1电感、d1二极管、c2高压电容和q17mos管,由电源管理模块输出的5v电压给l1电感充电,再由cpu核心芯片输出的pwm控制q17mos管的通断后,l1电感一直工作在充放电模式,形成所需的脉冲电压输出供给6组电压脉冲开关模块。6路开关切换及脉冲输出电路通过连接插件与电极贴片和硅胶鼓气囊连接,并在cpu的io口输出不同的时间指令下而形成不同频率的脉冲电信号,例:当ch1+收到高电平ch1-收到低电平时,q5、q1导通,q9截止,pole1输出正脉冲电;当ch2+收到低电平ch2-收到高电平时,q6、q2截止,q10导通,pole2输出负脉冲电;从而pole1和pole2形成一组完整的脉冲电输出。由cpu的io口输出不同的时间指令,从而形成不同频率的脉冲电信号。其中升压控制电路的bat接口和cpu核心芯片上的vddtft接口均与电压转换电路上的vddttf接口相联接,cpu核心芯片上vddmcu接口与电压转换电路上的vddmcu相联接,升压控制电路的boostout接口与6路开关切换及脉冲输出电路boostout相联接,升压控制电路boost-pwm与cpu核心芯片boost-pwm相联接。使用时,电脉冲发生控制器1上安装有与cpu核心芯片相联接的功能按键,可通过功能按键上设有的脉冲加强键和脉冲减弱键调节脉冲刺激的强弱,可通过功能按键上设有的脉冲模式选择键调节脉冲的输出频率,可通过功能按键上设有的时间控制键调节每次脉冲治疗的具体时限。

面神经炎在急性期(发病1周以内),临床表现为:眼睑闭合不全、眼睑裂增大、鼻唇沟变偏、变浅或者消失、口角歪斜、口角下垂、口角流涎、鼓腮不能、不能吹口哨、食物咀嚼会滞留在口内、口角歪斜等。此期肌肉完全瘫痪,面部表情肌的主动运动减弱或消失。可通过调节扩张气囊3的充盈程度,使面部表情肌得到充分拉伸,将扩张气囊3置于患者口腔内,对扩张气囊3进行充气、放气使面部做被动的鼓腮和放松等机械运动,同时用电极片对口外进行电刺激,主要穴位有颧繆、地仓、大迎、颊车电刺激,波形可以用快慢不同的频率,锤击电刺效果可随机调整电流的强度,使面部表情肌产生收缩、舒张等兴奋抑制的效果,产生机械效应和电效应。

面神经炎在恢复期(发病1周至1个月以内),部分患者的面神经恢复能够做一定的主动运动,比如鼓腮、吹气等动作,但不完整并没有完全恢复。在此过程中令患者做主动运动,随着扩张气囊3的充气和放气的节奏,使面部表情肌产生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相结合效果。同时整个过程中运用不同的电流强度和频率刺激,使患者的肌肉得到兴奋和抑制的刺激,可进行口内单独的刺激、口内和口外的相结合同时刺激及外部单独刺激,使面部的表情肌在主、被动运动中得到各种频率、强度的穴位电刺激,从而使治疗疗效达到最佳。

面神经炎在后遗症期(发病3个月至半年以上),患者处于局部肌肉僵硬,不容易恢复的状态,比如连带运动即眨眼的时候口唇一起运动,肌肉萎缩、肌肉痉挛,面部患病一侧的嘴角下垂的状态反而比健康一侧还要往上提。这一时期面部患病一侧的肌肉萎缩,导致面部变小。扩张气囊3充气的过程中使萎缩的肌肉得到充分的拉伸,并在拉伸的同时,使患者做眨眼动作,使患病的一侧面部得到充分扩张,扩张气囊3充气使面部患病一侧的肌肉呈鼓腮的状态下就不存在眨眼动作时联带嘴角抽动,使联带运动中嘴角下垂的这种肌肉短缩的状况也能够得到改善。面部肌肉的萎缩使患病一侧的肌肉纤维较健康一侧的肌肉短且挛缩,在扩张气囊3充气的情况下使肌肉得到充分拉伸后恢复正常,并在充气时进行电刺激,使肌肉在电刺激的作用下产生舒张和收缩从而得到恢复。这一时期的治疗可以充气、放气灵活运用,使面部肌肉在主、被动运动相结合的情况下,并在在电刺激不同的频率下做拉伸收缩的往复运动。该仪器的电刺激中的各种波形使患者这种紧张的状态得以舒缓,在一定的时间内反复做鼓气和放气运动使患者的局部肌肉得到充分拉伸。并且在此过程中又缓解局部的肌肉紧张程度,使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得到充分结合,加强疗效。

本发明的面瘫疾患口腔内扩张及穴位刺激电子脉冲治疗仪,结合气囊的扩张和收缩使面部肌肉产生扩张和放松的同时更好的配合电刺激治疗。选择口内安放时将扩张气囊3对应地仓穴、迎香穴、颧髎穴、大迎穴、颊车穴等穴位进行口内的电刺激;选择口内和口外穴位相结合,口外极片可以安放在口外任何一个需要的穴位上,比如阳白穴、四白穴、丝竹空穴等穴;选择口外穴位,选择相对应的穴位如翳风穴、颧髎穴、地仓穴、阳白穴等,这三种电极极片的电流及刺激方式使电刺激使穴位刺激治疗更加全面,更加广泛。单纯从电极刺激角度方面较其他仪器相比更加全面、有效、灵活。具体治疗效果如下:

(1)通过充气的气囊牵拉上唇肌扩张,牵拉颧肌,咬肌扩张,牵拉口轮匝肌,提口角肌扩张,牵拉颊肌,咬肌,笑肌扩张;

(2)电脉冲刺激口腔内穴位帮助恢复面部神经及肌肉功能。如四白穴、迎香穴迎香穴带动提上唇肌运动;

(3)刺激颧繆穴带动颧肌,咬肌运动。刺激大迎穴,颊车穴带动颊肌,笑肌运动;

(4)刺激地仓穴带动口轮匝肌,笑肌,口角提肌运动;

(5)通过电脉冲刺激外部阳白穴带动额肌,皱眉肌,眼轮匝肌运动;

(6)刺激下关穴带动颊肌,咬肌,笑肌运动。刺激牵正穴可带动咬肌,颊肌,运动。刺激翳风穴,改善面神经分支根部的血液循环,从而改善了面神经的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的供血,营养神经,恢复肌肉的功能;

(7)通过牵拉运动,可以带动面部各肌肉运动,脉冲刺激增强肌力及肌肉运动,对面部肌肉的重新训练和对面部肌肉的功能性刺激,可实现面部肌肉正常收缩,恢复肌肉功能;

(8)通过扩张鼓腮运动可改善面部肌肉病处的血液循环,疏通经脉,调理气血,增加血液循环,改善面部缺血缺氧状态,提高面部神经的兴奋性,促进面肌萎缩康复,有益于面神经和肌肉功能的恢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