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方苦豆子油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32534发布日期:2018-12-01 00:29阅读:6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涉及一种复方苦豆子油膏。

背景技术

皮肤病也是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常见病症,中医学认为,人体内有一些疾病可以通过皮肤反映出来,很多疾病是内脏疾病的外在表现,即皮肤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失调,血垢瘀阻、毒素累积所致。但,有些皮肤病则是因真菌、皮肤细菌感染等引起。总之,皮肤病是皮肤(包括毛发和甲)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后,其形态、结构和功能均发生变化,产生病理过程,并相应的产生各种临床先后表现。常见的皮肤病有银屑病、湿疹、皮炎、神经性皮炎、寻常疣、过敏性红疹、疥疮、青春痘、手足癣、甲癣、花斑癣、体癣、股癣等,这些皮肤疾病经常困扰人们的幸福生活,困扰着人们的心灵和精神。精确完善的治疗能使人们充满对生活的热爱和自信。现有的中药治疗皮肤病,其配方均有单一型或局限性,或是药材组成配伍不合理,或因在加工或炮制的过程中对其有效成分提取不完整或者提取不合理、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达不到深层治疗的效果,因而造成治疗不彻底容易复发。还有就现有的西药或中药在治疗皮肤病中不同程度的添加激素类或抗生素类药物,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或容易产生抗体,还有部分药物达不到治疗和修复病变部位的目的。就目前针对皮肤病常用的疗效局限不理想,治愈率低、反复发作,尤其是一些常见的如皮炎、神经性皮炎、痤疮、疥疮、汗斑、手足癣、甲癣、花斑癣、体癣、股癣等药效不明显,不仅能给患者造成精神压力和负担,同时还给患者增加经济负担。开发一种功效确切的纯中药制剂,以避免西药在治疗中的毒副作用,是本发明的主要目的。

本发明开发一种分别以苦豆子、苦豆子草与银杏外种皮加工制成一种复方苦豆子油膏,经检索未见有相关专利和有关文献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根据传统中医药学说和现代医药学理论,针对因皮肤病给患者造成的痛苦,研究开发一种药量小,无毒副作用或不良反应甚小的治疗皮肤病的油膏制剂,该油膏具有散风祛湿,消肿止痛、抗菌抗炎,止痒的功效,对湿疹、皮炎、皮肤瘙痒能起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为了实现本发明,具体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复方苦豆子油膏,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原料制成:在每千克复方苦豆子油膏中复方苦豆子油50-350g,余量为软膏基质,

其制备方法如下:(1)复方苦豆子油制备:取苦豆子、银杏外种皮和植物油按重量比为0.5:0.5:1比例配比,共入锅内,先加热至65℃恒温下浸泡48h,然后升油温至95℃,浸提50min,再升油温至125℃炸枯至药材表面呈褐色、内部焦黄色时,捞除残渣弃去,油液出锅,过100目筛,得复方苦豆子油液,保温70℃备用;(2)配制:取软膏基质置于耐高温容器内,经110℃干热灭菌15min,取出让其自然冷却至70℃,然后将复方苦豆子油加入到软膏基质中,充分搅拌均匀,分装,即得。

本发明优选的,一种复方苦豆子油膏,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原料制成:在每千克复方苦豆子油膏中复方苦豆子油100-300g,余量为软膏基质,

其制备方法如下:(1)复方苦豆子油制备:取苦豆子、银杏外种皮和植物油按重量比为0.5:0.5:1比例配比,共入锅内,先加热至65℃恒温下浸泡48h,然后升油温至95℃,浸提50min,再升油温至125℃炸枯至药材表面呈褐色、内部焦黄色时,捞除残渣弃去,油液出锅,过100目筛,得复方苦豆子油液,保温70℃备用;(2)配制:取软膏基质置于耐高温容器内,经110℃干热灭菌15min,取出让其自然冷却至70℃,然后将复方苦豆子油加入到软膏基质中,充分搅拌均匀,分装,即得。

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一种复方苦豆子油膏,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原料制成:在每千克复方苦豆子油膏中复方苦豆子油150-250g,余量为软膏基质,

其制备方法如下:(1)复方苦豆子油制备:取苦豆子、银杏外种皮和植物油按重量比为0.5:0.5:1比例配比,共入锅内,先加热至65℃恒温下浸泡48h,然后升油温至95℃,浸提50min,再升油温至125℃炸枯至药材表面呈褐色、内部焦黄色时,捞除残渣弃去,油液出锅,过100目筛,得复方苦豆子油液,保温70℃备用;(2)配制:取软膏基质置于耐高温容器内,经110℃干热灭菌15min,取出让其自然冷却至70℃,然后将复方苦豆子油加入到软膏基质中,充分搅拌均匀,分装,即得。

本发明更进一步优选的,一种复方苦豆子油膏,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原料制成:在每千克复方苦豆子油膏中复方苦豆子油200g,余量为软膏基质,

其制备方法如下:(1)复方苦豆子油制备:取苦豆子、银杏外种皮和植物油按重量比为0.5:0.5:1比例配比,共入锅内,先加热至65℃恒温下浸泡48h,然后升油温至95℃,浸提50min,再升油温至125℃炸枯至药材表面呈褐色、内部焦黄色时,捞除残渣弃去,油液出锅,过100目筛,得复方苦豆子油液,保温70℃备用;(2)配制:取软膏基质置于耐高温容器内,经110℃干热灭菌15min,取出让其自然冷却至70℃,然后将复方苦豆子油加入到软膏基质中,充分搅拌均匀,分装,即得。

上述所述的软膏基质是由以下方法制得:取羊脂50g,黄蜡50g,凡士林900g,依次熔化,搅匀,趁热用100目的铜筛过滤,冷却凝固即得。

上述所述的植物油为包括花生油,葵花籽油,菜籽油,麻油,豆油,玉米胚芽油,麦胚油,稻糠油,棕榈油,松籽油,瓜子油,棉籽油,火麻油,蓖麻油,核桃油,碧根果油,杏仁油,桃仁油,牡丹籽油,银杏油,红花籽油,黄荠油,椰子油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优选的是麻油,松籽油,红花籽油,核桃油,杏仁油中的任意一种。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麻油,红花籽油,核桃油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根据苦豆子和苦豆子全草的功效,还可以以苦豆子全草作为原料制成油膏制剂,其具体方法如下,一种复方苦豆子油膏,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原料制成:在每千克复方苦豆子油膏中复方苦豆子油50-350g,余量为软膏基质,

其制备方法如下:(1)复方苦豆子油制备:取苦豆子草、银杏外种皮和植物油按重量比为1:0.5:1比例配比,先将植物油和银杏外种皮置入锅内,加热至65℃恒温下浸泡48h,然后升油温至95℃,浸提50min,再升油温至125℃浸提5min,减弱火势,使油温降至95℃,再将苦豆子草加入到上述油液中,浸提25min,待苦豆子草焦枯而未炭化时,捞出药渣弃去,油液出锅,过100目筛,得复方苦豆子油液,保温70℃备用;(2)配制:取软膏基质置于耐高温容器内,经110℃干热灭菌15min,取出让其冷却至70℃,然后将复方苦豆子油加入到软膏基质中,充分搅拌均匀,分装,即得。

优选的一种复方苦豆子油膏,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原料制成:在每千克复方苦豆子油膏中复方苦豆子油100-300g,余量为软膏基质,

其制备方法如下:(1)复方苦豆子油制备:取苦豆子草、银杏外种皮和植物油按重量比为1:0.5:1比例配比,先将植物油和银杏外种皮置入锅内,加热至65℃恒温下浸泡48h,然后升油温至95℃,浸提50min,再升油温至125℃浸提5min,减弱火势,使油温降至95℃,再将苦豆子草加入到上述油液中,浸提25min,待苦豆子草焦枯而未炭化时,捞出药渣弃去,油液出锅,过100目筛,得复方苦豆子油液,保温70℃备用;(2)配制:取软膏基质置于耐高温容器内,经110℃干热灭菌15min,取出让其冷却至70℃,然后将复方苦豆子油加入到软膏基质中,充分搅拌均匀,分装,即得。

进一步优选的一种复方苦豆子油膏,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原料制成:在每千克复方苦豆子油膏中复方苦豆子油150-250g,余量为软膏基质,

其制备方法如下:(1)复方苦豆子油制备:取苦豆子草、银杏外种皮和植物油按重量比为1:0.5:1比例配比,先将植物油和银杏外种皮置入锅内,加热至65℃恒温下浸泡48h,然后升油温至95℃,浸提50min,再升油温至125℃浸提5min,减弱火势,使油温降至95℃,再将苦豆子草加入到上述油液中,浸提25min,待苦豆子草焦枯而未炭化时,捞出药渣弃去,油液出锅,过100目筛,得复方苦豆子油液,保温70℃备用;(2)配制:取软膏基质置于耐高温容器内,经110℃干热灭菌15min,取出让其冷却至70℃,然后将复方苦豆子油加入到软膏基质中,充分搅拌均匀,分装,即得。

更进一步优选的一种复方苦豆子油膏,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原料制成:在每千克复方苦豆子油膏中复方苦豆子油200g,余量为软膏基质,

其制备方法如下:(1)复方苦豆子油制备:取苦豆子草、银杏外种皮和植物油按重量比为1:0.5:1比例配比,先将植物油和银杏外种皮置入锅内,加热至65℃恒温下浸泡48h,然后升油温至95℃,浸提50min,再升油温至125℃浸提5min,减弱火势,使油温降至95℃,再将苦豆子草加入到上述油液中,浸提25min,待苦豆子草焦枯而未炭化时,捞出药渣弃去,油液出锅,过100目筛,得复方苦豆子油液,保温70℃备用;(2)配制:取软膏基质置于耐高温容器内,经110℃干热灭菌15min,取出让其冷却至70℃,然后将复方苦豆子油加入到软膏基质中,充分搅拌均匀,分装,即得。

上述所述的软膏基质是由以下方法制得:取羊脂50g,黄蜡50g,凡士林900g,依次熔化,搅匀,趁热用100目的铜筛过滤,冷却凝固即得。

上述所述的植物油为包括花生油,葵花籽油,菜籽油,麻油,豆油,玉米胚芽油,麦胚油,稻糠油,棕榈油,松籽油,瓜子油,棉籽油,火麻油,蓖麻油,核桃油,碧根果油,杏仁油,桃仁油,牡丹籽油,银杏油,红花籽油,黄荠油,椰子油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优选的是麻油,松籽油,红花籽油,核桃油,杏仁油中的任意一种。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麻油,红花籽油,核桃油中的任意一种。

苦豆子,别名苦豆根,苦甘草。为豆科植物苦豆子sophoraalopecuroidesl.的全草、根及种子。苦豆子性味苦寒。归心、肺经。有毒、具有清热利湿、止痛、杀虫功能。带根全草:适用于细菌性痢疾,阿粑痢疾,种子:适用于胃痛、滴虫性肠炎,白带过多;外用治疮疖,湿疹,顽癣(王国强,《全国中草药汇编(卷一)》,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2月,第3版,594-595页)。本发明采用的为苦豆子的种子和全草。

银杏外种皮是银杏树种子(即银杏)硬壳外面的部分,俗称白果衣,银杏种子的皮分肉质的外种皮、骨质的中种皮和膜质的内种皮,本发明采用的银杏外种皮是银杏种子的肉质外种皮。科学家经研究发现外种皮含有大量的氢化白果酸、白果酚和白果醇,还含有银杏黄素、异银杏黄素和多糖类成分,还有微量的银杏内酯。其作用性质与环磷酰胺及地塞米松等相似。银杏外种皮的多糖类可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对体液免疫过程中b淋巴细胞的产生和抗体形成有作用。具文献报道,银杏外种皮中的醇类中间体,对22种临床常见致病性真菌的抑制有效率为81%;0.1%氢化白果酸抑制25种临床常见致病性真菌的有效率为92%。据报道,银杏酸有较强的杀菌和抑制作用,对于葡萄球菌、化脓性球菌、甚至对于其它真菌有抑制作用,用它治疗真菌感染的湿癣有显著的作用。对病毒引起的脓胞疮疹、扁平疣有较好的疗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依据苦豆子的清热利湿、止痛、杀虫,外用于疮疖、湿疹、顽癣的药用功效,与具有较强抗菌作用的银杏外种皮组合,制成复方苦豆子油膏制品,能够有益地用于各种湿癣、顽癣、湿疹等皮肤病的治疗,具有临床效果好,疗效可靠的优势,经临床验证,治疗湿疹病例100例,采用局部涂药,一日二次,5天为一疗程,结果,一个疗程治愈36例,二个疗程治愈60例,2例好转,1例无效,治愈率96%,总有效率98%,无效1%。从临床应用中观察到,本发明制得的复方苦豆子油膏,无论是苦豆子或苦豆子全草,其治疗效果相当,均具有明显的消炎止痒,止痛的同一效果,本发明为银杏外种皮与苦豆子的联合应用找到了一种新的方法。本发明所采用的的银杏外种皮、苦豆子均为价格低廉的原料资源,因而,制备成本低,产品适宜大众选用,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复方苦豆子油膏的制备

(1)复方苦豆子油制备:取苦豆子500g、银杏外种皮500g与松籽油1000g共置锅内,先加热至65℃恒温下浸泡48h,然后升油温至95℃,浸提50min,再升油温至125℃,炸至药材表面呈褐色,内部焦黄色时,捞除残渣弃去,将油液出锅,过100目筛,得复方苦豆子油液,保温70℃备用;(2)配制:取软膏基质950g置于耐热搪瓷缸内,置于干热灭菌箱内,经110℃干热灭菌15min,取出让其自然冷却至70℃,然后将复方苦豆子油50g加入到软膏基质中,充分搅拌均匀,定量分装,即得;所述的软膏基质是由羊毛脂50g,黄蜡50g,凡士林900g,依次熔化,搅匀,趁热用100目的铜筛过滤,冷却凝固制得。

实施例2

复方苦豆子油膏的制备

(1)复方苦豆子油制备:取苦豆子500g、银杏外种皮500g与葵花籽油1000g共置锅内,先加热至65℃恒温下浸泡48h,然后升油温至95℃,浸提50min,再升油温至125℃,炸至药材表面呈褐色,内部焦黄色时,捞除残渣弃去,将油液出锅,过100目筛,得复方苦豆子油液,保温70℃备用;(2)配制:取软膏基质650g置于耐热搪瓷缸内,置于干热灭菌箱内,经110℃干热灭菌15min,取出让其自然冷却至70℃,然后将复方苦豆子油350g加入到软膏基质中,充分搅拌均匀,定量分装,即得;所述的软膏基质是由羊毛脂50g,黄蜡50g,凡士林900g,依次熔化,搅匀,趁热用100目的铜筛过滤,冷却凝固制得。

实施例3

复方苦豆子油膏的制备

(1)复方苦豆子油制备:取苦豆子500g、银杏外种皮500g与杏仁油1000g共置锅内,先加热至65℃恒温下浸泡48h,然后升油温至95℃,浸提50min,再升油温至125℃,炸至药材表面呈褐色,内部焦黄色时,捞除残渣弃去,将油液出锅,过100目筛,得复方苦豆子油液,保温70℃备用;(2)配制:取软膏基质700g置于耐热搪瓷缸内,置于干热灭菌箱内,经110℃干热灭菌15min,取出让其自然冷却至70℃,然后将复方苦豆子油300g加入到软膏基质中,充分搅拌均匀,定量分装,即得;所述的软膏基质是由羊毛脂50g,黄蜡50g,凡士林900g,依次熔化,搅匀,趁热用100目的铜筛过滤,冷却凝固制得。

实施例4

复方苦豆子油膏的制备

(1)复方苦豆子油制备:取苦豆子500g、银杏外种皮500g与麻油1000g共置锅内,先加热至65℃恒温下浸泡48h,然后升油温至95℃,浸提50min,再升油温至125℃,炸至药材表面呈褐色,内部焦黄色时,捞除残渣弃去,将油液出锅,过100目筛,得复方苦豆子油液,保温70℃备用;(2)配制:取软膏基质800g置于耐热搪瓷缸内,置于干热灭菌箱内,经110℃干热灭菌15min,取出让其自然冷却至70℃,然后将复方苦豆子油200g加入到软膏基质中,充分搅拌均匀,定量分装,即得;所述的软膏基质是由羊毛脂50g,黄蜡50g,凡士林900g,依次熔化,搅匀,趁热用100目的铜筛过滤,冷却凝固制得。

实施例5

复方苦豆子油膏的制备

(1)复方苦豆子油制备:取苦豆子500g、银杏外种皮500g与核桃油1000g共置锅内,先加热至65℃恒温下浸泡48h,然后升油温至95℃,浸提50min,再升油温至125℃,炸至药材表面呈褐色,内部焦黄色时,捞除残渣弃去,将油液出锅,过100目筛,得复方苦豆子油液,保温70℃备用;(2)配制:取软膏基质900g置于耐热搪瓷缸内,置于干热灭菌箱内,经110℃干热灭菌15min,取出让其自然冷却至70℃,然后将复方苦豆子油100g加入到软膏基质中,充分搅拌均匀,定量分装,即得;所述的软膏基质是由羊毛脂50g,黄蜡50g,凡士林900g,依次熔化,搅匀,趁热用100目的铜筛过滤,冷却凝固制得。

实施例6

复方苦豆子油膏的制备

(1)复方苦豆子油制备:取苦豆子500g、银杏外种皮500g与麻油1000g共置锅内,先加热至65℃恒温下浸泡48h,然后升油温至95℃,浸提50min,再升油温至125℃,炸至药材表面呈褐色,内部焦黄色时,捞除残渣弃去,将油液出锅,过100目筛,得复方苦豆子油液,保温70℃备用;(2)配制:取软膏基质850g置于耐热搪瓷缸内,置于干热灭菌箱内,经110℃干热灭菌15min,取出让其自然冷却至70℃,然后将复方苦豆子油150g加入到软膏基质中,充分搅拌均匀,定量分装,即得;所述的软膏基质是由羊毛脂50g,黄蜡50g,凡士林900g,依次熔化,搅匀,趁热用100目的铜筛过滤,冷却凝固制得。

实施例7

复方苦豆子油膏的制备

复方苦豆子油制备:分别取苦豆子草1000g、银杏外种皮500g和红花籽油1000g,先将红花籽油和银杏外种皮置入锅内,加热至65℃恒温下浸泡48h,然后升油温至95℃,浸提50min,再升油温至125℃,浸提5min,减弱火势,使油温降至95℃,再将苦豆子草加入至油液中,浸提25min,待苦豆子草焦枯而未炭化时,捞出药渣弃去,油液出锅,过100目铜筛,得复方苦豆子油液,保温70℃备用;(2)配制:取软膏基质750g置于耐热的塘瓷缸内,置于电热灭菌箱内,经110℃干热灭菌15min,取出让其冷却至70℃,然后将复方苦豆子油250g加入到软膏基质中,充分搅拌均匀,定量分装,即得;所述的软膏基质是由羊毛脂50g,黄蜡50g,凡士林900g,依次熔化,搅匀,趁热用100目的铜筛过滤,冷却凝固制得。

实施例8

复方苦豆子油膏的制备

复方苦豆子油制备:分别取苦豆子草1000g、银杏外种皮500g和麻油1000g,先将麻油和银杏外种皮置入锅内,加热至65℃恒温下浸泡48h,然后升油温至95℃,浸提50min,再升油温至125℃,浸提5min,减弱火势,使油温降至95℃,再将苦豆子草加入至油液中,浸提25min,待苦豆子草焦枯而未炭化时,捞出药渣弃去,油液出锅,过100目铜筛,得复方苦豆子油液,保温70℃备用;(2)配制:取软膏基质800g置于耐热的塘瓷缸内,置于电热灭菌箱内,经110℃干热灭菌15min,取出让其冷却至70℃,然后将复方苦豆子油200g加入到软膏基质中,充分搅拌均匀,定量分装,即得;所述的软膏基质是由羊毛脂50g,黄蜡50g,凡士林900g,依次熔化,搅匀,趁热用100目的铜筛过滤,冷却凝固制得。

实施例9

复方苦豆子油膏的制备

复方苦豆子油制备:分别取苦豆子草1000g、银杏外种皮500g和杏仁油1000g,先将杏仁油和银杏外种皮置入锅内,加热至65℃恒温下浸泡48h,然后升油温至95℃,浸提50min,再升油温至125℃,浸提5min,减弱火势,使油温降至95℃,再将苦豆子草加入至油液中,浸提25min,待苦豆子草焦枯而未炭化时,捞出药渣弃去,油液出锅,过100目铜筛,得复方苦豆子油液,保温70℃备用;(2)配制:取软膏基质750g置于耐热的塘瓷缸内,置于电热灭菌箱内,经110℃干热灭菌15min,取出让其冷却至70℃,然后将复方苦豆子油250g加入到软膏基质中,充分搅拌均匀,定量分装,即得;所述的软膏基质是由羊毛脂50g,黄蜡50g,凡士林900g,依次熔化,搅匀,趁热用100目的铜筛过滤,冷却凝固制得。

实施例10

复方苦豆子油膏的制备

复方苦豆子油制备:分别取苦豆子草1000g、银杏外种皮500g和核桃油1000g,先将核桃油和银杏外种皮置入锅内,加热至65℃恒温下浸泡48h,然后升油温至95℃,浸提50min,再升油温至125℃,浸提5min,减弱火势,使油温降至95℃,再将苦豆子草加入至油液中,浸提25min,待苦豆子草焦枯而未炭化时,捞出药渣弃去,油液出锅,过100目铜筛,得复方苦豆子油液,保温70℃备用;(2)配制:取软膏基质900g置于耐热的塘瓷缸内,置于电热灭菌箱内,经110℃干热灭菌15min,取出让其冷却至70℃,然后将复方苦豆子油100g加入到软膏基质中,充分搅拌均匀,定量分装,即得;所述的软膏基质是由羊毛脂50g,黄蜡50g,凡士林900g,依次熔化,搅匀,趁热用100目的铜筛过滤,冷却凝固制得。

实施例11

复方苦豆子油膏的制备

复方苦豆子油制备:分别取苦豆子草1000g、银杏外种皮500g和牡丹籽油1000g,先将牡丹籽油和银杏外种皮置入锅内,加热至65℃恒温下浸泡48h,然后升油温至95℃,浸提50min,再升油温至125℃,浸提5min,减弱火势,使油温降至95℃,再将苦豆子草加入至油液中,浸提25min,待苦豆子草焦枯而未炭化时,捞出药渣弃去,油液出锅,过100目铜筛,得复方苦豆子油液,保温70℃备用;(2)配制:取软膏基质950g置于耐热的塘瓷缸内,置于电热灭菌箱内,经110℃干热灭菌15min,取出让其冷却至70℃,然后将复方苦豆子油50g加入到软膏基质中,充分搅拌均匀,定量分装,即得;所述的软膏基质是由羊毛脂50g,黄蜡50g,凡士林900g,依次熔化,搅匀,趁热用100目的铜筛过滤,冷却凝固制得。

实施例12

复方苦豆子油膏的制备

复方苦豆子油制备:分别取苦豆子草1000g、银杏外种皮500g和碧根果油1000g,先将碧根果油和银杏外种皮置入锅内,加热至65℃恒温下浸泡48h,然后升油温至95℃,浸提50min,再升油温至125℃,浸提5min,减弱火势,使油温降至95℃,再将苦豆子草加入至油液中,浸提25min,待苦豆子草焦枯而未炭化时,捞出药渣弃去,油液出锅,过100目铜筛,得复方苦豆子油液,保温70℃备用;(2)配制:取软膏基质700g置于耐热的塘瓷缸内,置于电热灭菌箱内,经110℃干热灭菌15min,取出让其冷却至70℃,然后将复方苦豆子油300g加入到软膏基质中,充分搅拌均匀,定量分装,即得;所述的软膏基质是由羊毛脂50g,黄蜡50g,凡士林900g,依次熔化,搅匀,趁热用100目的铜筛过滤,冷却凝固制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