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99009发布日期:2019-01-14 20:06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



背景技术:

目前,注射器是医疗卫生领域常用的器械,处于无菌、卫生安全的需求,使用过的注射器应于报废。但出于某种目的,注射器经常被回收再利用,进而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和损害。基于上述原因,注射器如何能够避免被重复使用进而杜绝交叉感染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现有市场上的一次性注射器在使用后,由于不具有完全自毁的功能,因而部分结构有被再次使用的可能;甚至有些一次性注射器由于自毁功能上的缺陷,虽然一次使用后注射器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破坏,但注射器整体仍可被再次使用患者极易被感染或传染疾病。

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1220022的现有技术在2009年4月15日公开了一种密封型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由:针杆、针筒、针头座、针头和针头套所组成,针杆安装于针筒中,针头座安装于针筒上,针头安装于针头座中,针头套套于针头上,针杆上设置有针杆头,针杆头上设置有针杆头密封和针头座拉出孔,该专利采用在针杆的针杆头上设置弹性密封结构的形式,来实现针杆与针筒之间良好密封,同时又能一次使用后就自毁,达到人体用药安全的目的,可以彻底解决现有一次性注射器针杆与针筒之间容易泄漏和人体用药不安全的问题。但该注射器在使用前,其针筒的筒体底部必须保留一段空间,针杆上的针杆头不可推到底,否则在注射器要使用时,当针杆拉出来要吸入药液时,就会将针头座和针头拉出,直接自毁而无法使用,造成浪费。因此存在着使用不便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本发明能够在注射过程中持续对针筒内壁造成破坏,使注射器在注射完成后即被损坏,真正达到了一次性使用的目地。并且,在使用前也不需要在针筒底部保留空间,提高了使用方便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筒、针杆和自毁机构,所述针杆包括活塞、环台、按手、圆柱状杆体和固定设置在杆体四周的肋片,环台和按手分别固定在杆体的两端,环台的内径位于针筒内径与杆体内径之间,活塞通过环台设置在针筒内;所述针杆内开设有通道,所述通道包括开设在环台侧面并与针筒内壁相对的破坏端和开设在杆体端部的挤压端;所述自毁机构包括挤压杆、尖锐部和弹性元件,所述尖锐部设置在通道的破坏端,所述挤压杆设置在通道的挤压端,所述弹性元件设置在尖锐部与挤压杆之间;使用时,挤压杆与弹性元件配合挤压尖锐部破坏针筒内壁。

所述挤压杆的一端设有与弹性元件配合的定位套,另一端设置有外径小于按手外径的挤压板。

所述环台与杆体之间的通道弧形过渡,所述弹性元件设置在通道的弧形部。

所述尖锐部包括压块和固定在压块上的至少一块斜刀片。

所述针筒上还设置有壁厚小于针筒壁厚的易破区域,所述易破区域设置在活塞被挤压到底后尖锐部所对应区域。

所述易破区域径向设置在针筒的筒壁上,且易破区域的长度为针筒圆周长度的1/4。

采用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相当于在现有针筒的针杆内设置了包括挤压杆、尖锐部和弹性元件的自毁机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向按手施加拉力即可向外拉动针杆并向针筒内吸取注射液,通过向挤压杆施加压力即可带动活塞挤压注射液实施注射。其中,在通过按手向外拉动针杆的过程中,由于弹性元件的原因,在未向挤压杆施加力的前提下,不论针杆在针筒内如何运动,均不会对针筒内壁造成破坏,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而在通过挤压杆带动活塞挤压注射液进行注射的过程中,由于压力是越来越大的,因此尖锐部受力将伸出通道对针筒内壁造成破坏,或在针筒内壁上形成沟槽,或刺破针筒内壁,保证了注射器只能一次性使用。另外,本发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拉动按手即可实现注射液的吸入,通过挤压杆即可同时实现注射液的注射和针筒内壁的破坏,具有不会改变现有注射方式的优点。

2、本发明在挤压杆的一端设有与弹性元件配合的定位套,另一端设置有外径小于按手外径的挤压板,通过定位套能够防止挤压杆在通道内晃动或移动,便于准备控制自毁机构,通过挤压板有利于挤压力的准确控制。

3、本发明将弹性元件设置在通道的弧形部,使得挤压杆的力能够有效地传递给尖锐部。

4、本发明中的尖锐部包括压块和固定在压块上的至少一块斜刀片,该结构具有破坏效果好的优点。

5、本发明在针筒上还设置有壁厚小于针筒壁厚的易破区域,且易破区域设置在活塞被挤压到底后尖锐部所对应区域,该结构能够在活塞被挤压到底后对针筒内壁造成进一步的破坏,即刺穿针筒内壁,有效地保证针筒不能被再次使用。

6、本发明将易破区域的长度设为针筒圆周长度的1/4,能够在保证针筒本身质量及强度的前提下,达到注射后有效破坏针筒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针筒,2、活塞,3、环台,4、按手,5、杆体,6、通道,7、挤压杆,8、尖锐部,9、弹性元件,10、定位套,11、挤压板,12、易破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包括针筒1、针杆和自毁机构,所述针杆包括活塞2、环台3、按手4、圆柱状杆体5和固定设置在杆体5四周的肋片,环台3和按手4分别固定在杆体5的两端,环台3的内径位于针筒1内径与杆体5内径之间,活塞2通过环台3设置在针筒1内;所述针杆内开设有通道6,所述通道6包括开设在环台3侧面并与针筒1内壁相对的破坏端和开设在杆体5端部的挤压端;所述自毁机构包括挤压杆7、尖锐部8和弹性元件9,所述尖锐部8设置在通道6的破坏端,所述挤压杆7设置在通道6的挤压端,所述弹性元件9设置在尖锐部8与挤压杆7之间;使用时,挤压杆7与弹性元件9配合挤压尖锐部8破坏针筒1内壁。

本实施例中,所述挤压杆7的一端设有与弹性元件9配合的定位套10,以防止挤压杆7在通道6内自由移动或晃动;另一端设置有外径小于按手4外径的挤压板11,以便于通过挤压板11向挤压杆7施加挤压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台3与杆体5之间的通道6弧形过渡,所述弹性元件9设置在通道6的弧形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尖锐部8包括压块和固定在压块上的至少一块斜刀片。

本实施例中,所述自毁机构中除了斜刀片外,其余部件均优先由医用塑料材质制成,弹性元件9可为塑料弹簧。

本实施例的在使用时包括两个步骤,具体如下:

1、吸液步骤,先通过按手4带动活塞2向针筒1底部运动,将针筒1内的空气挤出,然后再拉动按手4,将注射液吸入针筒1内,再略微挤压按手4,挤掉针筒1内多余的空气。

2、注射步骤,将针尖插入目标点位,通过挤压板11向挤压杆7施加推力,挤压杆7带动活塞2将注射液注射入目标体内,在该过程中,挤压杆7通过弹性元件9使尖锐部8上的斜刀片伸出破坏端并对针筒1内壁造成破坏。注射完成后,针筒1内壁上有沟槽或被刺穿,实现了注射即自毁,保证了注射器不能被再次使用。

实施例2

一种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包括针筒1、针杆和自毁机构,所述针杆包括活塞2、环台3、按手4、圆柱状杆体5和固定设置在杆体5四周的肋片,环台3和按手4分别固定在杆体5的两端,环台3的内径位于针筒1内径与杆体5内径之间,活塞2通过环台3设置在针筒1内;所述针杆内开设有通道6,所述通道6包括开设在环台3侧面并与针筒1内壁相对的破坏端和开设在杆体5端部的挤压端;所述自毁机构包括挤压杆7、尖锐部8和弹性元件9,所述尖锐部8设置在通道6的破坏端,所述挤压杆7设置在通道6的挤压端,所述弹性元件9设置在尖锐部8与挤压杆7之间;使用时,挤压杆7与弹性元件9配合挤压尖锐部8破坏针筒1内壁。

本实施例中,所述挤压杆7的一端设有与弹性元件9配合的定位套10,以防止挤压杆7在通道6内自由移动或晃动;另一端设置有外径小于按手4外径的挤压板11,以便于通过挤压板11向挤压杆7施加挤压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台3与杆体5之间的通道6弧形过渡,所述弹性元件9设置在通道6的弧形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尖锐部8包括压块和固定在压块上的至少一块斜刀片。

本实施例中,所述针筒1上还设置有壁厚小于针筒1壁厚的易破区域12,所述易破区域12设置在活塞2被挤压到底后尖锐部8所对应区域。其中,易破区域12在针筒1上呈弧形状,易破区域12径向设置在针筒1的筒壁上,且易破区域12的长度为针筒1圆周长度的1/4。进一步的,易破区域12所对应针筒1内壁的内径与针筒1的内径大小一致,仅易破区域12的外表面低于针筒1的外表面,相当于是在针筒1的外表面上有一弧形凹陷带。

本实施例的在使用时包括两个步骤,具体如下:

1、吸液步骤,先通过按手4带动活塞2向针筒1底部运动,将针筒1内的空气挤出,然后再拉动按手4,将注射液吸入针筒1内,再略微挤压按手4,挤掉针筒1内多余的空气。

2、注射步骤,将针尖插入目标点位,通过挤压板11向挤压杆7施加推力,挤压杆7带动活塞2将注射液注射入目标体内,在该过程中,挤压杆7通过弹性元件9使尖锐部8上的斜刀片伸出破坏端并对针筒1内壁造成破坏。进一步的,当针筒1内的注射液注射完后,即活塞2位于针筒1的最底端时,此时尖锐部8刚好与易破区域12相对应,由于易破区域12的壁厚小于针筒1壁厚,而往往在注射到最后时,施加在挤压杆7上的推力又较大,因此尖锐部8能够很容易地刺破易破区域12。注射完成后,针筒1内壁上有沟槽或被刺穿,实现了注射即自毁,保证了注射器不能被再次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