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胆湿热型远视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47981发布日期:2018-12-11 23:45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远视的中药,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由肝胆湿热引起的远视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远视,中医病名。是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在视网膜之后形成焦点,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不能形成清晰的影象。病人主观感觉看远模糊,看近更模糊。用凸透镜矫正远视。轻度的远视,通过晶体的调节,主观感觉不明显。随着年龄的增大,调节力下降,视疲劳,视物模糊等症状慢慢表现出来。

虽然目前市面上也出现了很多中药治疗远视的配方,但是由于引起远视的原因是多种的,因此很多组方的针对性不强,并不能达到其宣传的疗效。并且很多组方以明目为主要治疗原则,这种方法在原则上是治标不治本的,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由肝胆湿热等原因而引起远视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成本低,针对性强,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的治疗由肝胆湿热引起的远视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一种治疗肝胆湿热型远视的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药物制备而成:9-15重量份数的地肤子,6-12重量份数的茵陈,3-6重量份数的玉米须,9-15重量份数的青叶胆,3-9重量份数的甘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治疗肝胆湿热型远视的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药物制备而成:12重量份数的地肤子,9重量份数的茵陈,4.5重量份数的玉米须,12重量份数的青叶胆,6重量份数的甘草。

治疗肝胆湿热型远视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将地肤子、玉米须除杂,晒干,备用;

步骤二:将茵陈除杂,搓碎或切碎,备用;

步骤三:将青叶胆除杂,喷淋清水,稍润,切段,晾干,备用;

步骤四:将甘草除杂,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备用;

步骤五:将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和步骤四中备用药物放入水中浸泡半小时,加适量水置砂锅内煎沸,煎沸后换小火煎30分钟后停火,冷却后捞出药渣即为成药。

疗程:每天一付药,7天为一疗程,需用4-24疗程。

具体的各个药物成分的药理为如下:

地肤子:辛、苦,寒;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茵陈:苦、辛,微寒;清湿热,退黄疸。

玉米须:甘、淡,平;利尿消肿,平肝利胆。

青叶胆:苦、甘,寒;清肝利胆,清热利湿。

甘草:甘,平;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本发明的功能及主治:本发明中地肤子清热利湿,为君药;茵陈加强地肤子清热利湿的功效,为臣药;玉米须、青叶胆二者合用疏肝利胆,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诸药协同后共奏清热利湿、疏肝利胆之功效。本方各药物虽共同起到清热利湿、疏肝利胆的作用,但是又各有侧重,诸药合用后才能起到上述功效。如在本方中,虽然玉米须、青叶胆合用后起疏肝利胆的功效,但是单独加入玉米须或青叶胆时组方疏肝利胆的作用并不明显,只有合用时发挥的疏肝利胆的作用才对肝胆湿热型远视的患者有明显疗效,玉米须、青叶胆合用后的功效远大于单独加入玉米须或青叶胆时功效的相加;并且青叶胆不仅与玉米须合用起疏肝利胆的功效,还能加强地肤子、茵陈清热利湿的功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根据中医药理论,采用辨证论治的理论进行中药组方筛选,配方科学合理,配置简单,无毒副作用,疗效短,见效快。本方以清热利湿、疏肝利胆为治疗原则,对于肝胆湿热型远视的患者,针对其湿热内蕴肝胆功能失常的病因,以清热利湿为主,以疏肝利胆为辅,整方具有清热利湿、疏肝利胆之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治疗肝胆湿热型远视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克数的药物制备而成:9克的地肤子,6克的茵陈,3克的玉米须,9克的青叶胆,3克的甘草。

治疗肝胆湿热型远视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将地肤子、玉米须除杂,晒干,备用;

步骤二:将茵陈除杂,搓碎或切碎,备用;

步骤三:将青叶胆除杂,喷淋清水,稍润,切段,晾干,备用;

步骤四:将甘草除杂,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备用;

步骤五:将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和步骤四中备用药物放入水中浸泡半小时,加适量水置砂锅内煎沸,煎沸后换小火煎30分钟后停火,冷却后捞出药渣即为成药。

疗程:每天一付药,7天为一疗程,需用4-24疗程。

实施例2:一种治疗肝胆湿热型远视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克数的药物制备而成:15克的地肤子,12克的茵陈,6克的玉米须,15克的青叶胆,9克的甘草。

治疗肝胆湿热型远视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将地肤子、玉米须除杂,晒干,备用;

步骤二:将茵陈除杂,搓碎或切碎,备用;

步骤三:将青叶胆除杂,喷淋清水,稍润,切段,晾干,备用;

步骤四:将甘草除杂,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备用;

步骤五:将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和步骤四中备用药物放入水中浸泡半小时,加适量水置砂锅内煎沸,煎沸后换小火煎30分钟后停火,冷却后捞出药渣即为成药。

疗程:每天一付药,7天为一疗程,需用4-24疗程。

实施例3:一种治疗肝胆湿热型远视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克数的药物制备而成:12克的地肤子,9克的茵陈,4.5克的玉米须,12克的青叶胆,6克的甘草。

治疗肝胆湿热型远视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将地肤子、玉米须除杂,晒干,备用;

步骤二:将茵陈除杂,搓碎或切碎,备用;

步骤三:将青叶胆除杂,喷淋清水,稍润,切段,晾干,备用;

步骤四:将甘草除杂,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备用;

步骤五:将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和步骤四中备用药物放入水中浸泡半小时,加适量水置砂锅内煎沸,煎沸后换小火煎30分钟后停火,冷却后捞出药渣即为成药。

疗程:每天一付药,7天为一疗程,需用4-24疗程。

实施例4:一种治疗肝胆湿热型远视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克数的药物制备而成:10克的地肤子,8克的茵陈,5克的玉米须,10克的青叶胆,5克的甘草。

治疗肝胆湿热型远视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将地肤子、玉米须除杂,晒干,备用;

步骤二:将茵陈除杂,搓碎或切碎,备用;

步骤三:将青叶胆除杂,喷淋清水,稍润,切段,晾干,备用;

步骤四:将甘草除杂,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备用;

步骤五:将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和步骤四中备用药物放入水中浸泡半小时,加适量水置砂锅内煎沸,煎沸后换小火煎30分钟后停火,冷却后捞出药渣即为成药。

疗程:每天一付药,7天为一疗程,需用4-24疗程。

以上对本发明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对组方的剂型作出各种变化,如对本发明的组方来说,可以制作成任何剂型,但是对于眼科患者来讲,将本组方制作为水煎剂或熏洗剂时治疗效果最佳。

本发明临床观察的结果如下:

本发明的中药的有效治愈率统计,疗效标准如下:

治愈:症状消失,体征恢复正常,可正常远视;

有效:症状减轻,体征有改善;

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变。

本发明治疗参与统计的患者共13例,其中:痊愈8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到92%以上。

典型病例:

周某某,男,14岁,不能久视,久视则双目发酸、胀痛,后经我处药物治疗,两个月后痊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