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多糖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76015发布日期:2018-12-22 09:05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菌多糖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加工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食用菌多糖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家庭用的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制剂主要包含抗生素等成分,这些抗生素存在一定的潜在危害,经常使用抗生素,会造成细菌耐受并诱导出新型细菌。但是,抗生素的研发进度远不及新菌的演化速度,将来很可能造成细菌感染而无药可用。除此之外,现有的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制剂还不具备为创口愈合提供必要的营养的物质的缺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重视药物有效成分的来源,如果来源于天然动物或植物的成分,往往其副作用更小,会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

食用菌多糖是食用菌中主要的活性成分,被称为称为"生物反应调节物",具有生物反应调节物的特征,可做为免疫增强剂和免疫激活剂,同时食用菌多糖具有很高的渗透压、黏度和吸水性,且与皮肤能够很好的亲合,可以作为凝胶剂、润滑剂、絮凝剂等使用,能够用于制备医药材料、药物缓释剂和化妆品添加剂等。银耳多糖和香菇多糖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不仅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而且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多糖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解决现有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副作用大且不能提供伤口营养物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食用菌多糖凝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组分:复配多糖1~2份、甘油10~20份、卡波姆0.1~0.2份、edta-2na0.1~0.2份、水100~200份;所述复配多糖为银耳多糖和香菇多糖的组合物。

进一步,所述复配多糖中香菇多糖和银耳多糖的质量比为1:0.5~2。

进一步,所述复配多糖采用以下方法提取:

步骤1:将银耳和香菇烘干后粉碎成粉末,然后加入去离子水,于沸水浴中提取2h,过滤得到第一提取液和滤渣,向所述滤渣中加入去离子水,于沸水浴中提取2h,过滤得到第二提取液;所述粉末与去离子水的固液比为1g:(25~30)ml;

步骤2:将步骤1中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并离心收集上清,再将所述上清置于旋转蒸发器中,于90℃浓缩至原体积的1/4~1/5得到浓缩液;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浓缩液中加入无水乙醇,4℃沉淀12h,离心后收集沉淀物,然后将所述沉淀物真空干燥,即得到粗提物;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粗提取物溶于去离子水中,用sevag法去除溶液中的蛋白质,再向去除蛋白质的溶液中加入95%乙醇,快速搅拌,使多糖均匀沉淀,过夜,离心收集沉淀,将所述沉淀真空干燥得复配多糖。

所述食用菌多糖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edta-2na溶于蒸馏水中,搅拌下加入卡波姆,并于60℃水浴加速溶胀得到卡波姆胶液;

2)将复配多糖溶于水中,再加入甘油,搅拌均匀后得到多糖溶液;

3)将步骤1)制得的卡波姆胶液和步骤2制得的多糖溶液混合均匀,即得到食用菌多糖凝胶剂。

进一步,所述食用菌多糖凝胶剂中复配多糖的浓度为0.006~0.012g/ml。

所述食用菌多糖凝胶剂在促进伤口愈合上的应用。

香菇:民间“山珍”之称,甘、平、无毒,大益胃气,富含香菇多糖、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微生素,香菇多糖中的活性成分是具有分支的β-(1-3)-d-葡聚糖,主链由β-(1-3)-连接的葡萄糖基组成,沿主链随机分布着由β-(1-6)连接的葡萄糖基,呈梳状结构。香菇多糖具有抗病毒、抗肿瘤、调节免疫功能和刺激干扰素形成等作用。

银耳:有"菌中之冠"的美称,银耳多糖是一种酸性杂多糖,其主链结构是由α-(1→3)糖苷键连接的甘露聚糖,支链由葡萄糖醛酸和木糖组成。银耳多糖具有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及提升白细胞的作用,可显著提高实验动物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有促进非特异性免疫作用,提高免疫球蛋白、血清总补体的水平。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制备的食用菌多糖凝胶剂中包含甘露聚糖和β-葡聚糖,含量高达20%以上,甘露聚糖平均分子量在85~130万,最高可达到300万以上,无论在低湿度还是在高湿度条件下都具有相同的高保湿性,进一步,能提高皮肤电导率积分值,降低水释放常数,提高皮肤的屏障功能,具有修复表皮、增加表皮含水量的功能。β-葡聚糖可以全面激活人体免疫系统,活化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抵抗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并激发宿主的非特异性免疫用于肿瘤、感染病和创伤的治愈,将二者复配使用能够达到抑菌消炎和加速伤口愈合的作用。

2、本发明制备的多糖凝胶剂中,由于复配多糖分子链相互交织成网状,残基上含有大量的羟基,通过氢键,可以结合和保存许多水分子。同时复配多糖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薄膜,减少皮肤表面的水分蒸发。因此复配多糖的高吸水性和良好的成膜性完美结合,能为皮肤提供很好的保湿效果。另外,甘油分子中含有三个-oh,与水分子形成氢键,能起到良好的吸湿保湿作用,可增加凝胶中其它组分的溶解性。edta-2na是络合缓释剂能调节凝胶的酸碱性,所以多糖凝胶剂中各组分协同作用提高了凝胶剂的保湿性。

3、本发明制备的食用菌多糖凝胶剂亲和力好,渗透力强,透明性和生物相容性高,不含激素,对皮肤无毒、温和无刺激,无副作用,保湿效果好,稳定性良好,原料简单易得,成本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够促进皮肤创伤的快速修复,无副作用。更重要的是,该食用菌多糖凝胶剂中富含多糖、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和微生素等营养成分,能为伤口愈合提供营养物质,促进伤口的快速愈合。在医药、化妆品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随时间变化小鼠创面愈合变化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复配多糖的提取

步骤1:将银耳和香菇鲜品洗净切成小块,在干燥箱中放置6h~8h,烘干后用粉碎机粉碎成粉末,按料液比1:25(g/ml)加去离子水,然后在沸水浴中提取2h,过滤得到第一提取液和滤渣,向所述滤渣中加入去离子水,然后在沸水浴中提取2h,过滤得到第二提取液;

步骤2:将步骤1中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以4000r/min离心15min收集上清,再将所述上清置于旋转蒸发器中,于90℃浓缩至原体积的1/4~1/5得到浓缩液;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浓缩液中加入无水乙醇,4℃沉淀12h,离心后收集沉淀物,然后将所述沉淀物真空干燥,即得到粗提物;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粗提取物称取10g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加入25ml的sevag试剂(氯仿:正丁醇=4:1),置于恒温培养振荡器中振摇30min后,经离心机离心2min,弃去下层沉淀,将上层液体再加入相当于体积1/4的sevag试剂,重复上述过程7-8次,得到去除蛋白质的溶液。

步骤5:向步骤4得到去除蛋白质的溶液中加入95%乙醇,使乙醇的体积占所述溶液体积的75%,快速搅拌,使多糖均匀沉淀,过夜,离心收集沉淀,将所述沉淀真空干燥得复配多糖。

二、食用菌多糖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以下实施例按重量份数配比。

表1

1)各实施例按表1进行配料;

2)将edta-2na溶于蒸馏水中,搅拌下加入卡波姆,并于60℃水浴加速溶胀得到卡波姆胶液;

2)将复配多糖溶于水中,再加入甘油,搅拌均匀后得到多糖溶液;

3)将步骤1制得的卡波姆胶液和步骤2制得的多糖溶液混合均匀,即得到食用菌多糖凝胶剂。

三、性能验证

1、保湿性测定

配置了不同配比的复配多糖,然后分别放置于不同相对湿度的真空干燥箱中,测复配多糖的吸湿率和失水率,重复上述操作共3次。

失水率=m2/m1×100%

式中:

m2——失去的水分质量,g;

m1——放置前样品质量,g。

表1复配多糖在相对湿度为43%时在不同时间的吸湿率

由表1可知,复配多糖(香菇:银耳)在相对湿度为43%的情况下,吸湿率分别为:1:5(20.65%)>1:2(18.95%)>1:1(15.35%)>2:1(14.20%)>5:1(12.10%)。由此可以看出银耳多糖所占的比例越多,其复配多糖的吸湿率越好。

表2复配多糖在相对湿度81%时在不同时间的吸湿率

由表2可知,复配多糖在相对湿度为81%的情况下,吸湿率分别为1:5(36.05%)>1:2(31.60%)>1:1(23.60%)>2:1(21.20%)>5:1(18.70%),与其在相对湿度为43%的情况下的结果一致,银耳多糖比例越高,复配多糖吸湿率越好。

表3复配多糖在相对湿度43%时在不同时间的保湿率

由表3可知,香菇多糖与银耳多糖的质量比为1:2时,复配多糖在不同时间内的保湿率均最高,且保湿稳定性最好,在2h~10h之间无较大变化。

配置了不同比例保湿吸湿性较好的的复配凝胶剂,分别称取3g,放置于相对湿度43%的真空干燥箱中,测凝胶剂的失水率,重复上述操作共3次,结果如表4所示。

失水率=m2/m1×100%

式中:

m2——失去的水分质量,g;

m1——放置前样品质量,g。

表4食用菌多糖凝胶剂在相对湿度43%下的失水率

由表4可知,各食用菌多糖复配凝胶剂都比凝胶基质(未添加食用菌多糖)失水率低且差异显著(p<0.05),在香菇和银耳比为1:2(实施例3)时效果最好,且2~10h之间无较大变化。

2、凝胶剂的质量评定

2.1ph值测定

取供试品5g,加水50ml,用酸度计测定ph值是否处于人体正常皮肤表面ph值5.0~7.0之间。

2.2稳定性试验

取供试品10g分别装入两只离心管中,以转速4000r/min离心15min,是否分层,放置于室温30d,观察是否潮解。

2.3刺激性试验

取供试品,涂抹于人耳后一侧和手腕内侧,1h、4h、6h和8h后观察另一耳后和手腕,与不涂抹皮肤比较,对其有无影响。

表5

从表5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复配多糖凝胶剂ph值处于正常皮肤表面ph之间,涂抹人皮肤后无刺激性,无副作用,高度离心不分层,长时间放置不潮解,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三、复配多糖凝胶剂在促进伤口愈合上的应用

采用雄性健康小白鼠40只,8周龄,体长(10+0.5)cm,体重(15+3)g。在建立创伤模型之前,将小白鼠先适应性喂养5d。用剃须刀去掉小鼠背部体毛,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待第二天进行创伤建模。第二天,先用乙醚将小白鼠麻醉,后用医用酒精对其背部皮肤进行消毒,消毒后,先用镊子轻轻地挑起小鼠背部脊柱左侧0.5cm处皮肤表层,再用剪刀剪去一个直径为0.5cm的圆形全层皮肤,若创面直径大小不一,用刻度尺测量伤口大小,用数码相机记录下小鼠的皮肤伤口情况及大小。将小白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在患处涂抹75%医用酒精,共6只;第2组为阳性对照组,给小白鼠涂抹云南白药。第3和4组为实验组,分别涂抹实施例1及实施例2制备的食用菌多糖凝胶,待药物被伤口吸收后,将小鼠做好区分标记,放置于清洁笼内饲养,自由取食和饮水,之后每隔24h涂药一次,用量相同,持续7d。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术后3d,空白对照组、实验组以及阳性对照组创面均长出新生肉芽组织,并无水肿和分泌物,阳性对照组云南白药开始结痂,边缘开始翘起,其余均没开始结痂;术后5d,各组创面的肉芽组织均增多,创面面积肉眼观也明显缩小,实验组以及空白对照组创面均开始结痂,涂抹云南白药的伤口创面全部结痂;术后7d,各组创面面积均缩小明显,实验组以及空白对照组结痂均脱落,但阳性对照组云南白药结痂并未脱落,空白对照组伤口愈合后形成瘢痕组织,其余组伤口愈合后无瘢痕组织产生。

每次涂药时观察创面是否出现水肿和分泌物,开始形成结痂的时间及边缘翘起和结痂脱落的时间。小鼠进行创伤建模后的第1d、3d、5d、7d,分别测量出创面的直径,用数码相机记录创伤部位和数据,对照片进行观察分析并对数据进行整理。第七天时,根据之前的数据,通过计算得到创面愈合率,评价创面的愈合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p=(1-a1/a0)×100%式1

式中:

p——创面愈合率,%

a1——现有伤口面积,mm2

a0——原有伤口面积,mm2

分别测量小鼠术后1d、3d、5d、7d创面面积,分别记作s1、s3、s5、s7,最后计算出创面愈合率,记作p,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注:*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

由表6可知,对照组在术后7d,创面的愈合率为77.78%;阳性对照组云南白药的创面愈合率为84%;实验组涂抹实施例1和实施例2食用菌多糖凝胶创面愈合率为87.5%、92%。可见,本发明制备的食用菌多糖凝胶对小鼠皮肤伤口愈合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发明为限制,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