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组织穿刺125I粒子植入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40725发布日期:2019-01-16 07:31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脑组织穿刺125I粒子植入针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脑组织穿刺125i粒子植入针。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使用的125i粒子植入针的针头部分均为锐利尖头设计,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刺穿皮肤等坚韧组织完成粒子植入,在脑组织穿刺过程中,尖锐的针头容易损伤脑血管引起颅内出血,不适用于脑组织穿刺125i粒子植入。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脑组织穿刺125i粒子植入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脑组织穿刺125i粒子植入针,包括有针管及活动装设于针管内的针芯,针管头部平齐,长12cm,直径为1.2mm(18g),外表面标记有和针管实际长度一致的长度计量单位,表面每隔1cm均有刻度,附有游标;所述针芯头部圆钝,比针管长2mm。

优选地,所述针管呈中空结构,一端设有连接部,且连接部内侧向外凸设有与针管相连通的粒子植入仓。

优选地,所述针芯尾端固设有手柄,手柄上设有卡持块,且连接部上对应开设有卡持槽,手柄的卡持块可卡持装设于卡持槽内。

优选地,所述针芯、针管采用不锈钢材料,连接部、手柄、粒子植入仓均采用塑料材质。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使用时,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头颅ct扫描数据,根据既往的影像资料,在颅脑ct影像数据上确定手术面及三个辅助定位面将施行手术的那个面称为手术面,与手术面相邻的头颅其它3个面,称为辅助定位面;手术面分别通过3个轴与三个辅助定位面相连,三个辅助定位面之间通过平行的2个轴连接在一起;在x、y、z三维度空间内,手术面上的2个平行走向的轴在x维度空间上构成一个面,与z维度空间手术面上的α轴直角相交,两端是c、d两点,在y维度空间上连接辅助面的2个平行走向的轴构成的面,即为头颅的顶面,也同z维度空间手术面上的a轴直角相交,两端也在c、d两点上,在z维度空间上分别经过c、d两点的面,并同时垂直于x、y维度空间上的手术面和顶面,是另外两个辅助定位面,c、d两点是头颅表面上的两个角,a轴及另外四个轴将三维空间内的四个面连接在一起,构成了一体的“4面5轴2角”三维立体空间结构,三维空间内的5个轴构成了一个稳定的空间构架图5;

s2、确定定位器在手术面及三个辅助定位面覆盖的范围;其中,头颅的额面下界覆盖至眉弓以上区域,左、右颞面覆盖耳廓以上部分,枕面覆盖到枕骨粗隆以上部分,顶面根据需要选择覆盖范围;2个角及手术面上的3个轴要求全覆盖设计,辅助定位面及之间的2个轴覆盖1/2或者1/2以上的面积范围;

s3、定位器的空间再定位

在手术面和除顶面外其它2个辅助定位面上各选取一个点,颅内选取一个明显的相对固定的解剖标志,颅外的三个点分别和颅内一个点做连线,要求这四个点及连线在一个ct扫描层面上,以颅外3个点为定位孔中心,在定位器的相应面上制作定位导引架,外形同针道导引架,长度1.5~2cm,定位导引孔直径同脑穿刺125i粒子植入针外径,定位导引孔孔径要求插入脑穿刺125i粒子植入针后,粒子植入针不能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定位导引孔中自行脱出,;

s4、设计定位器每个面的结构

a、手术面:设计多个不同角度自头颅表面至脑瘤瘤体内的针道,以针孔为中心设计针道导引架,长度1cm,要求针道导引架集中设计在一个小的区域内;导引架区域的下方要求1-2cm的设计覆盖,该部分下方的手术面上要求向下向两侧有一个逐渐扩大的喇叭状开口的无覆盖设计区域,无覆盖区尽可能的不要影响到轴和角的覆盖,其余的手术面要求全覆盖;

b、针道导引架区:由所有的针道导引架构成,相对集中在一个小的区域内,相邻较近的导引架架体可以相互融合,不能影响导引孔,要求至少有3个针道,在ct同一扫描层面上能够看到从头颅表面到瘤体内的针道全程,并且能够测量出针道的实际长度,其它针道设计成非共面针道或在一个ct扫描层面上设计2个或者2个以上的针道,设计2个ct扫描层面的针道,其它设计成非共面针道;所述针道导引架由圆柱状的架体和中心的导引孔构成,针道导引孔直径和所述脑组织穿刺125i粒子植入针匹配;

s5、在针道导引架区设置圆柱形的穿刺活检导引架,活检导引架外形及长度同穿刺导引架,穿刺活检导引孔可根据活检针的直径设计,方便颅内肿瘤穿刺活检;

s6、应用3d打印机,将设计所得的脑瘤125i粒子植入定位器打印成一体成型的头颅表面构件,即得个体化脑空间125i粒子植入辅助定位器;

s7、将个体化脑空间125i粒子植入辅助定位器与头颅表面贴合完全复位,使得手术面上的点与头颅表面构件上的点完全重合;

s8、在针道导引架上的导引孔的引导下,采用所述脑组织穿刺粒子植入针进行脑组织穿刺,完成颅内疾病的治疗。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脑组织穿刺过程中可防止损伤脑血管引起颅内出血,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在脑组织穿刺过程中可防止损伤脑血管,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针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针管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针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针芯的剖面图。

图5为三维空间内的5个轴构成的一个稳定的空间构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脑组织穿刺粒子植入针,包括有针管1及活动装设于针管内的针芯2,针管1头部平齐,长12cm,直径为1.2mm18g,外表面标记有和针管实际长度一致的长度计量单位,表面每隔1cm均有刻度,附有游标;所述针芯2头部圆钝,比针管长2mm。所述针管1呈中空结构,一端设有连接部3,且连接部3内侧向外凸设有与针管1相连通的粒子植入仓4。所述针芯2尾端固设有手柄6,手柄6上设有卡持块5,且连接部3上对应开设有卡持槽,手柄6的卡持块5可卡持装设于卡持槽内。所述针芯、针管采用不锈钢材料,连接部3、手柄6、粒子植入仓4均采用塑料材质。

值得注意的是,植入针的针尾可以与任何18g125i粒子穿刺针的设计相同,或者自行设计与125i粒子枪配套的针尾

本具体实施使用时协同个体化脑空间125i粒子植入辅助定位器使用,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头颅ct扫描数据,根据既往的影像资料,在颅脑ct影像数据上确定手术面及三个辅助定位面将施行手术的那个面称为手术面,与手术面相邻的头颅其它3个面,称为辅助定位面;手术面分别通过3个轴与三个辅助定位面相连,三个辅助定位面之间通过平行的2个轴连接在一起;在x、y、z三维度空间内,手术面上的2个平行走向的轴在x维度空间上构成一个面,与z维度空间手术面上的α轴直角相交,两端是c、d两点,在y维度空间上连接辅助面的2个平行走向的轴构成的面,即为头颅的顶面,也同z维度空间手术面上的a轴直角相交,两端也在c、d两点上,在z维度空间上分别经过c、d两点的面,并同时垂直于x、y维度空间上的手术面和顶面,是另外两个辅助定位面,c、d两点是头颅表面上的两个角,a轴及另外四个轴将三维空间内的四个面连接在一起,构成了一体的“4面5轴2角”三维立体空间结构,三维空间内的5个轴构成了一个稳定的空间构架图5;

s2、确定定位器在手术面及三个辅助定位面覆盖的范围;其中,头颅的额面下界覆盖至眉弓以上区域,左、右颞面覆盖耳廓以上部分,枕面覆盖到枕骨粗隆以上部分,顶面根据需要选择覆盖范围;2个角及手术面上的3个轴要求全覆盖设计,辅助定位面及之间的2个轴覆盖1/2或者1/2以上的面积范围;

s3、定位器的空间再定位

在手术面和除顶面外其它2个辅助定位面上各选取一个点,颅内选取一个明显的相对固定的解剖标志如额窦上缘中点,颅外的三个点分别和颅内一个点做连线,要求这四个点及连线在一个ct扫描层面上,以颅外3个点为定位孔中心,在定位器的相应面上制作定位导引架,外形同针道导引架,长度1.5~2cm,定位导引孔直径同脑穿刺125i粒子植入针外径,定位导引孔孔径要求插入脑穿刺125i粒子植入针后,粒子植入针不能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定位导引孔中自行脱出;

s4、设计定位器每个面的结构

a、手术面:设计多个不同角度自头颅表面至脑瘤瘤体内的针道,以针孔为中心设计针道导引架,长度约1cm,要求针道导引架集中设计在一个小的区域内;导引架区域的下方要求1-2cm的设计覆盖,该部分下方的手术面上要求向下向两侧有一个逐渐扩大的喇叭状开口的无覆盖设计区域,无覆盖区尽可能的不要影响到轴和角的覆盖,其余的手术面要求全覆盖;

b、针道导引架区:由所有的针道导引架构成,相对集中在一个小的区域内,相邻较近的导引架架体可以相互融合,不能影响导引孔,要求至少有3个针道,在ct同一扫描层面上能够看到从头颅表面到瘤体内的针道全程,并且能够测量出针道的实际长度,其它针道可以设计成非共面针道。也可以在一个ct扫描层面上设计2个或者2个以上的针道,设计2个ct扫描层面的针道,其它设计成非共面针道。所述针道导引架由圆柱状的架体和中心的导引孔构成,针道导引孔直径和本发明的脑组织穿刺125i粒子植入针匹配;

s5、在针道导引架区设置圆柱形的穿刺活检导引架,活检导引架外形及长度同穿刺导引架,穿刺活检导引孔可根据活检针的直径设计,方便颅内肿瘤穿刺活检;

s6、应用3d打印机,将设计所得的脑瘤125i粒子植入定位器打印成一体成型的头颅表面构件,即得个体化脑空间125i粒子植入辅助定位器;

s7、将个体化脑空间125i粒子植入辅助定位器与头颅表面贴合完全复位,使得手术面上的点与头颅表面构件上的点完全重合;

s8、在针道导引架上的导引孔的引导下,采用本发明的脑组织穿刺125i粒子植入针进行脑组织穿刺,完成颅内疾病的治疗。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