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远红外输血输液智能加温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2669发布日期:2019-02-19 18:44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石墨烯远红外输血输液智能加温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输血和输液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石墨烯远红外输血输液智能加温仪,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市场上的输液加温仪器,携带式的太过简单,稳定性差,不适合手术室或者icu重病房使用。固定式的,体积较大,安装受限。适合手术室和病房的不能活动上次所。

静脉输液是医疗场所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重力式输液及输液泵输液两种方式。重力式静脉输液是依靠药液与人体高度差产生的压力来驱动药液进入体内,使用手动调节轮夹来控制输液速度。输液泵依靠滚轮蠕动挤压输管来推动液体流动,输液速度不受液面高度和患者体位变化影响,可实现超低速至高速的大范围精确输液,常用于需要严格控制输液量和药量的情况,如抗心律失常药物,婴幼儿静脉输液或静脉麻醉等。重力式静脉输液与输液泵输液相比,虽然输液速度调节范围狭窄,难以精确控制,但因其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等优势,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输液方式。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对高质量医疗技术的渴望,临床上对静脉输液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重力式静脉输液的控制方式由医务人员根据经验手动调节,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容易造成医疗纠纷。由于不同患者病情有所差异,有些患者每日需输数组药液或因长时间连续输液,需要患者及其家属实时观察输液状况,当输液出现异常情况或输液即将结束时,如果床旁陪护人员或医护人员未能及时发现,易发生空气栓塞、凝血、堵针等意外,轻则延误治疗,给病人造成痛苦,重则发生不可弥补的医疗事故,静脉输液的智能化管理日趋迫切。

另一方面,近年来医学研究发现,输入与人体体温不相适应的药液,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康复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对于老人、幼儿、免疫力差的特殊患者群体。天气寒冷时,若输入液体温度较低可诱发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包括外周血管收缩、寒战应激、免疫功能降低、代谢异常、药物清除障碍等,导致并发症出现概率增大,因此恒温输液也逐渐得到了医学界的重视。

目前对静脉输液进行管理的设备有输液泵及静脉输管理器。输液泵以蠕动方式连续挤压充满液体的输管,推动管内液体向静脉内流动,主要用于精确输液。大部分的输液泵具有流量、流速、压力、气泡等参数的检测警等功能。但是输液泵结构复杂,价格昂贵,难以大范围推广使用,一般用于手术室及icu室,大部分没有加热功能。静脉输管理器主要用于对重力式静脉输液的监控,药液的动力仍要来源于药液与人体的高度差。静脉输管理器使用光电传感器检测滴速及流量,通过挤压输管管径来控制输液速度,不能改变原来的最大流速。在输液加热功能方面,有部分静脉输管理器集成了该功能,但大部分是以单独的产品出现;加热途径主要包括化学能加热、电能直接加热、水浴加热、微波加热等。

目前大部分的静脉输管理器都没有配置加热功能,现有的加热方式有各自的优缺点。微波加热具有升温速度快的特点,但微波照射是否对血液、药液造成破坏,目前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化学能加热器携带方便,但由于靠自身的化学物质反应放热,不能持续使用,只能适用于输液量少的情况;水浴加热器安全、加热速度快,可以满足大流量加热的需说但是结构复杂,需要特定的设备,因此一般只在大型的手术室使用;电热丝直接加热简单耐用,但输管受热面积不均匀,温度的稳定性难以控制,容易造成局部药液变质或气泡析出,带来风险。而且现有技术在加热位置的选择上,受设备尺寸限制,大部分的加热部位集中在莫非氏滴管附近,属于局部加热方式。当加热的药液离开热源流到人体时,大部分的热量会散失在低温的环境中,加热效率低。有些产品为了增加受热面积,在加热部位折叠缠绕更多的输管,缩短了与患者之间的距离,给其平常的活动造成不便。

smithsmedicalasd公司开发的hotline静脉输液加温仪使用了一种小型的三腔管结构,药液从中间管道通过,热水在周围的2个腔道内循环流动,加热长度可以直达患者静脉入口处,有效地提高了加热的效率及温度的稳定性。但是该技术需要连接一次性的三腔管道,增加了使用成本,与目前大量使用的静脉输管兼容性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输血输液加温仪的临床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墨烯输液输血智能加温仪,提供一种更稳定、更安全、更可靠、更高效、更灵活、更智能、更简单方便、触摸显示、触摸操作、语音提醒、石墨烯远红外加热增加疗效的、科学又能现代化接轨的,又不需要消耗特殊耗材的,适合范围广又能普及的输液加温仪。

本发明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输血输液智能加温仪,包括安装板、立杆、保温管、主机、输液瓶或输血瓶、针头、温度探头;立杆下端与安装板连接,立杆上端与输液瓶或输血瓶连接;安装板下端与固定座连接,固定座下端设有万向活动轮;主机与立杆活动连接;输液瓶或输血瓶连接输管,输管经过主机后进入保温管内;保温管设置在主机下端至针头的输管外周;保温管的末端有温度探头,输管与针头连接;

所述主机包括第一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cpu电路板、显示屏、流尽探头、滚泵、流入温度探头、流出温度探头、滴斗、按钮、空气探头和输管电子锁;第一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设置在主机中;滴斗连接两端的输管,滴斗上设有液位传感器探头和滴速监测探头;位于滴前端,流入温度探头、滚泵、流尽探头依次沿输管设置在主机中;位于滴斗后端,空气探头、流出温度探头、输管电子锁依次沿输管设置在主机中;第一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液位传感器探头、滴速监测探头、流入温度探头、滚泵、流尽探头、空气探头、流出温度探头和输管电子锁分别与cpu电路板连接;温度探头与cpu电路板连接;

保温管为中心设有空心槽的u型管;输管通过u型管的u型开口嵌入空心槽内。

为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目的,优选地,所述的主机与立杆活动连接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主机后侧设有立杆活动槽,立杆设置在立杆活动槽,主机上端固定半圈齿轮盘,半圈齿轮盘与立杆活动连接;半圈齿轮盘还与第一同步电机连接;第一同步电机、立杆和半圈齿轮盘形成左右调动装置;立杆中部背面设有齿条,第二同步电机通过连接杆与齿条活动连接;第二同步电机、推杆和齿条形成上下驱动装置;第二同步电机和第三同步电机分别与cpu电路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输液瓶或输血瓶通过挂钩与立杆上端连接;输液瓶或输血瓶设置在石墨烯加热箱内;石墨烯加热箱内设有第二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第二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通过连接线与cpu电路板连接;石墨烯加热箱正面设有可视窗口。

优选地,所述的保温管内设有探头控制线路孔,探头控制线路孔中设有探头控制线路;温度探头通过探头控制线路与cpu电路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主机正面设有显示屏,主机正面对相对面设有主机后盖,主机正面的右侧和左侧分别为右侧面和左侧面。

优选地,所述的流尽探头、滚泵、流入温度探头、第一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滴斗、空气探头、流出温度探头、输管电子锁都设有输管嵌入凹槽,都安装在主机的右侧面;按“s”型排列对齐;在主机后盖上设有立杆活动槽、数据输出接口、电池、存储硬盘、cpu电路板和第二同步电机。

优选地,所述的输管电子锁包括推杆、第三同步电机、压轮和电磁铁;第三同步电机和推杆连接;压轮和电磁铁连接;推杆和压轮活动连接,输管设置在压轮上;第三同步电机与cpu电路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安装板通过螺丝固定在固定座上,固定座下端设有4个万向活动轮。

优选地,所述的石墨烯远红外输血输液智能加温仪还包括存储硬盘、数据输出接口、电池、遥控器、显示屏和喇叭;所述的存储硬盘、数据输出接口、电池、遥控器、显示屏和喇叭分别与cpu电路板连接;显示屏旁边设有按钮,按钮与显示屏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保温管的直径优选为15mm;保温管的材质为nbr;存储硬盘为16tb的硬盘;所述的数据输出接口与外部通信设备连接;所述的流尽监测探头为非接触式无液传感器;所述的流入温度探头为红外线温度电子探头;所述第二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由5片260mm×180mm×200mm的石墨烯加热板组成。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以cpu电路板为控制核心,巧妙的将第一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第二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第一同步电机、第二同步电机、第三同步电机、电池、存储硬盘遥控器、显示屏、流尽探头、滚泵、流入温度探头、流出温度探头、滴斗、按钮、喇叭、空气探头、输管电子锁和温度感应探头等有关部件都与cpu电路板连接,首次实现全自动温控输液和输血,且操作稳定、安全、可靠、高效、灵活、智能。

2)本发明两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由各自电路模块控制并可分别调节温度,箱体加热温度在主机显示屏上独立显示,两处石墨烯加热会发射出8-15μm远红外光波,石墨烯加热非常稳定,温度可调并精准,加热速度快(秒热),加热时不会产生管内气泡,对患者不会生产危害。石墨烯发热电压在36伏以下的人体安全电压,非常安全可靠。石墨烯加热发射的8-15μm远红外光波,此光波誉为为“生命之光”,能有效激活身体细胞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分子,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具有良好的消炎、镇痛等健康理疗效果。

3)本发明立杆设有齿条,主机上设有同步电机配合实现主机在立杆上的高度上下合适位置的调动,电子遥控器的操作来调节主机所需要的高度,且同步电机配合实现主机180度的左右旋转。方便患者可以把主机显示面随时调整到患者可以看到的位置,同时可以用电子遥控器操作来实现调节所需要的方向和位置。医生可以患者都可以通过遥控器来实现。方便患者在卧床或者坐床等改变了位置和方向时,都可以通过遥控器操来调节主机显示屏面正对患者。

4)立杆可长短自由截取,安装板与立杆组合固定,安装板与底座用螺丝组合固定,底座下面设有万向活动轮。适合吊顶往下安装,适合固定安装,适合地面座立摆放,适合临时整体移动。适合手术室、抢救室、icu、输液室等和各种科室,满足临时输液的不同环境和不同安装方式的安转条件。适合中途暂停,和中途移动患者上厕所。

5)输液瓶下来首先设有电子流尽监测探头,当电子流尽监测探头探测到输管内无液体时,cpu将连接输管电子锁进行锁定,同时cpu将连接两处石墨烯加热盘暂停加热,滚泵立即暂停,并发出语音提醒和显示屏面显示提醒发生的状态,同时cpu自动记忆当前输液状态。当次输液完毕后,系统会自动提醒,以便及时通知护士更换或者拔针。同时在输液完毕后,输管自动锁闭,保护患者的血液不会倒流。

6)本发明滚泵设计方便患者随时掌握流速数据,流量数据,显示屏上看得到数据,同时可以直观看滴斗的滴速来给到患者一个流速直接概念。同时可以遥控器调节。流速调节的大小可以查看显示屏数显10~750ml/min,也可以看滴斗直观概念。cpu电路板36接受触摸屏显示屏和遥控器的当次总流量设定,达到设定值后自动暂停锁定输管、暂停加热,同时发出语音提示,同时显示屏显示当前状况,自动记忆当次输液状态。cpu电路板36自动存储每次输液的流量累计总量,并自动分类、分不同时段和不同患者存储。可以随时查询:分不同患者、分不同药液、分什么时段、分总量多少可以主机查询,也可以连接护士站、药房、医生值班室、就诊室等同时实时显示和查询。输液前,主机提醒医生将输入当次药瓶总量,通过流速大小cpu自动分析和计算出来当次输液的预计时间。让患者提前知道流速调到多少后同时反映出预计输液完毕的时间。输液过程中cpu自动分析当次已经输入的总量、还剩余的总量,预计还需要的时间参数,参数在显示屏实时显示。

7)流入温度探头为红外线温度电子探头,探测感应灵敏度为±0.1℃。流入温度探头对输液瓶原来温度进行安全检测并系统自动提醒,保证患者的安全性。防止输液瓶因外界加热源(比如太阳暴晒)造成温度过高,防止了患者医疗事故。

8)滴斗上方另设有非接触式的滴速监测探头,通过cpu智能对滚泵因当前参数所获得的滴速系统默认范围内值和当前滴速分析对比,同时自动排除输管锁的工作情况下,得出输管末端的是否被外物(被褥)所压,或者堵塞,或者患者发生位置(高度)改变造成输液缓慢。滴速监测探头所监测的滴速不作显示屏显示,只作为cpu内部分析管内液体压力作为参考值作用。发生管路压力过大时,cpu发出输管锁定信号,两处石墨烯停加热,滚泵立即暂停,通过cpu发出给显示屏时时显示和喇叭进行语音提示。同时cpu自动记忆当前输液状态,问题处理后自动回复运行状态。保障了输液的正常运行,如患者因睡着或者不小心压到了输管后,系统会自动提醒。或者当药瓶与患者的高度相差太小后,系统能及时提醒,并对患者有个安全的保障。

9)空气探头为超声波气泡传感器,超声波气泡传感器为非接触式探测,灵敏度高,精准可靠,安全。感应气泡直径大小为0.2mm,感应时间1毫秒。超声波气泡传感器与cpu连接。超声波气泡传感器监测气泡时立即通过cpu发出给显示屏提示、发出给喇叭语音提醒、发出给输管锁锁闭、发出给石墨烯加热盘暂停加热,发出给滚泵暂停。同时cpu自动记忆当前输液状态,待处理后系统自动恢复当次输液状态;能够对空气和极小的气泡精准的监测,并及时控制气泡不输入到患者,保障了患者的输液中发生气泡安全性。

10)输管电子锁用同步电机带动推杆给输管加压力实现锁闭或者打开和调节大小,加电磁铁压轮相互配合控制。障设备外界总电源突然断电后或者电源意外造成断电,能立即锁闭输管,保障患者的安全。并立即切入电池供电,同时会发出语音提醒。系统自动记忆当前的输液状态,处理后,自动恢复。

11)遥控器设有整机高低调节,整机180度转向调节、遥控急停(暂停)、流速调节、定量输液调节、加热温度调节、语音音量调节、遥控器为患者使用,每次任何调节和操作cpu都会进行详细记录和存储,方便患者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遥控调节,如有因操作不当造成事故的,可以翻开历史详细记录以便查询,保障医疗安全。

12)本发明设有系统硬件故障自检系统,对流尽探头硬件故障报警提示并自锁,对滚泵硬件故障报警提示并自锁,对流入温度探头、流出温度探头、末端温度探头硬件故障报警提示并自锁,对石墨烯加热硬件故障报警提示并自锁,对空气监测探头硬件故障报警提示并自锁,对输管锁硬件故障报警提示并自锁。保障患者不使用有故障的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石墨烯远红外输血输液智能加温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主机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主机侧面图。

图4为图1中的主机安装示意图。

图5为图1中保温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装置的输管电子锁结构图。

图7为图1中cpu电路板的电路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中示出:万向活动轮1、固定座2、安装板3、立杆4、保温管5、主机6、左右调动装置7、输液瓶8、主机盖9、电源线10、针头11、温度探头12、输管电子锁14、显示屏16、流出温度探头17、按钮18、空气探头19、滴斗20,液位传感器探头21,滴速监测探头22,第一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23、第一同步电机24、流尽探头25,滚泵26、滚泵蠕动轮27、流入温度探头28、固定块29、齿条30、数据输出接口31、主机后盖32、滚泵后面盖33、第二同步电机34、电池351、存储硬盘352、cpu电路板36、半圈齿轮盘37、遥控器38、探头控制线路39、空心槽40、u型管41、推杆42、第三同步电机43、压轮44、电磁铁45、石墨烯加热模块46、温度探头模块47、滴斗液面探头模块48、输管锁模块49、滴斗流速压力分析模块50、按键操作模块51、语音喇叭模块52、硬盘存储模块53、设备自检模块54、遥控器接受和发射模块55、整机位置调整模块56、流尽探头模块57、滚泵模块58、电源和电池供电模块59、cpu控制模块60、空气探头模块61、显示触摸屏模块62、石墨烯加热箱电路模块63、石墨烯加热箱64、可视窗口65、连接线66。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如此。

如图1所示,一种石墨烯远红外输血输液智能加温仪,包括安装板3、立杆4、保温管5、主机6、输液瓶或输血瓶8、针头11、温度探头12;立杆4下端与安装板3连接,立杆4上端与输液瓶或输血瓶8连接;安装板3下端与固定座2连接,固定座2下端设有万向活动轮1;主机6与立杆4活动连接;输液瓶或输血瓶8连接输管,输管经过主机6后进入保温管5内;保温管5设置在主机6下端至针头11的输管外周;保温管5的末端有温度探头12(靠近患者),输管与针头11连接。

如图2所示,主机6包括第一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23、cpu电路板36、显示屏16、流尽探头25、滚泵26、流入温度探头28、流出温度探头17、滴斗20、按钮18、空气探头19、输管电子锁14;第一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23设置在主机6中;滴斗20连接两端的输管,滴斗20上设有液位传感器探头21和滴速监测探头22;位于滴斗20前端,流入温度探头28、滚泵26、流尽探头25依次沿输管设置在主机6中;位于滴斗20后端,空气探头19、流出温度探头17、输管电子锁14依次沿输管设置在主机6中;第一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23、液位传感器探头21、滴速监测探头22、流入温度探头28、滚泵26、流尽探头25、空气探头19、流出温度探头17和输管电子锁14分别与cpu电路板36连接;主机正面设有显示屏16,主机正面对相对面设有主机后盖32,主机正面的右侧和左侧分别为右侧面和左侧面;优选流尽探头25、滚泵26、流入温度探头28、第一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23、滴斗20(智能分析管内压力)、空气探头19、流出温度探头17、输管电子锁14都安装在主机的右侧面;以上每个部件都设有输管嵌入凹槽,并依次排成“s”型。滴斗20可以通过显示屏16观察,患者都可以直接观看到滴斗的情况。

显示屏16优选为触摸显示屏;显示屏16与cpu电路板36连接;显示屏16旁边设有按钮18,按钮18与显示屏16连接;按钮18包括启动、关闭(急停并用)和输管排空气(按住启动和松开关闭)三个按钮。启动后由触摸屏16进行操作和设定。优选主机设有主机盖9,当输管嵌入后盖上盖保护输管保持在各部件的凹槽内。

如图1所示,优选安装板3通过螺丝固定在固定座2上,固定座2下端设有4个万向活动轮1,万向活动轮1的设计方便患者可以推动整个设备活动和上厕所等;立杆4可长短自由截取。

如图1所示,优选输液瓶或输血瓶8设置在石墨烯加热箱64内;输液瓶或输血瓶8通过挂钩与立杆4上端连接;石墨烯加热箱64正面设有可视窗口65,可视窗口65可以打开和关闭,方便换瓶;石墨烯加热箱64内设有第二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具体是石墨烯加热箱64优选设有260mm×180mm×200mm的5面石墨烯加热板,构成第二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第二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通过连接线66与cpu电路板36连接。石墨烯加热箱64内设有温度感应探头,有温度感应探头与cpu电路板36连接,可以实时显示当前温度。

如图3、图4所示,主机6与立杆4活动连接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主机6后侧设有立杆活动槽,立杆4设置在立杆活动槽内,主机6上端固定半圈齿轮盘37,半圈齿轮盘37与立杆4活动连接;半圈齿轮盘37还与第一同步电机24连接;第一同步电机24带动半圈齿轮盘37转动,半圈齿轮盘37使得主机6可以围绕立杆4左右180度转动。第一同步电机24、半圈齿轮盘37和立杆4形成左右调动装置7。立杆4中部背面设有齿条30,第二同步电机34通过连接杆与齿条30活动连接,连接杆推动主机6在立杆上下移动。第二同步电机34、推杆和齿条30形成上下驱动装置,第一同步电机24第二同步电机34和分别与cpu电路板36连接,第一同步电机24第二同步电机34受cpu电路板36,使得整个主机6可以围绕立杆6上下调调动和左右180度调动。电子遥控器38的操作来调节主机所需要的高度。

优选在主机后盖32上设有立杆活动槽、数据输出接口31、电池351、存储硬盘352、cpu电路板36和第二同步电机34。存储硬盘352与cpu电路板36连接。存储硬盘352优选为16tb的硬盘,可以存储远超过100位以上患者的所有相关用机情况和资料。cpu电路板36与数据输出接口31连接,数据输出接口与外部通信设备连接,实现石墨烯远红外输血输液智能加温仪的信息与护士站、药房、医生办公室、就诊室等同时共享。

如图6所示,输管电子锁14包括推杆42、第三同步电机43、压轮44和电磁铁45;第三同步电机43和推杆42连接;压轮44和电磁铁45连接;推杆42和压轮44活动连接,输管设置在压轮44上;优选电动推杆42和压轮44相对称在一条直线上。输管电子锁14用第三同步电机43带动推杆42给输管加压力实现锁闭或者打开和调节大小,加电磁铁45压轮44相互配合控制。第三同步电机43与cpu电路板36连接。输管电子锁收到cpu发出控制信号后,执行相应的命令。通电后,压轮44为常开,输管为全开状态,通过cpu电路板36调节第三同步电机43调节开度;或者由第三同步电机43带动推杆实42现。主机断电后,压轮44为常闭,不管推杆42什么开度下,输管都立即关闭。滚泵26设有滚泵蠕动轮27,通过滚泵蠕动轮27控制输管中液体流速;滚泵26还设有滚泵后面盖33,用于安装。

如图5所示,保温管5为中心设有空心槽40的u型管41;输管通过u型管41的u型开口嵌入空心槽40内;保温管5内设有探头控制线路孔39,探头控制线路孔39中设有探头控制线路,温度探头12通过探头控制线路与cpu电路板36连接。保温管5的直径优选为15mm。优选保温管5的材质为nbr,nbr材质具有抗拉力强、密度高、弯曲性好、弹性好、抗寒隔热能力强、不易老化、阻燃、手感超软、重量非常轻、保温效果非常好等优点。

第一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23、第二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第一同步电机24、第二同步电机34、第三同步电机43、电池351、存储硬盘352、遥控器38、显示屏16、流尽探头25、滚泵26、流入温度探头28、流出温度探头17、滴斗20、按钮18、喇叭、空气探头19、输管电子锁14和温度感应探头等有关部件都与cpu电路板36连接,通过cpu电路板36的功能模块控制,如图7所示,cpu电路板36主要包括cpu控制模块60和多个功能模块,cpu控制模块60分别与各个功能模块连接;功能模块包括整机位置调整模块56、流尽探头模块57、滚泵模块58、石墨烯加热模块46、石墨烯加热箱电路模块63、流入温度探头模块47、滴斗液面探头模块48、输管锁模块49、滴斗流速压力分析模块50、空气探头模块61、流出温度探头模块47、末端温度探头模块47、遥控器接受和发射模块55、按键操作模块51、喇叭语音模块52、显示触摸屏模块62、硬盘存储模块53、设备自检模块54以及电源和电池供电模块59。各个功能模块配合的cpu控制模块60实现的有关功能如下:

流尽探头25为输液瓶下的第一个电子监控环节,流尽监测探头25为非接触式无液传感器,灵敏度高,当电子流尽监测探头探测到输管内无液体时,cpu电路板36将连接输管电子锁14进行锁闭,第一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23和第二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暂停加热,滚泵26立即暂停,并发出语音提醒和显示屏面显示提醒发生的状态,同时cpu控制模块60自动记忆当前输液状态。

滚泵26与cpu电路板36连接后,cpu电路板36获得准确的流量和流速。滚泵26的蠕动动轮27以蠕动方式连续挤压充满液体的输管,精确稳定地推动管内液体向患者的静脉内流动。本发明输管的流速优选设有10~750ml/min和2.5~5.0ml/min(150和300毫升/小时)两种选择模式。如果以10~750ml/min的用户设置流速将血红细胞、胶体液等,第一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23和第二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默认加温到36.0℃~41.0℃温度。如果以2.5~5.0ml/min(150和300毫升/小时)的流速保持静脉通路打开,第一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23和第二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暂停,不提供液体加温。流量设定范围0~3000ml,流量和流速通过cpu控制模块60发出给显示屏时时显示和喇叭进行语音提示。cpu控制模块60接受遥控器38的调节控制。cpu电路板36接受触摸屏显示屏和遥控器38的当次总流量设定,达到设定值后自动暂停锁定输管、暂停加热,同时发出语音提示,显示屏显示当前状况,自动记忆当次输液状态。输液过程中cpu电路板36自动分析当次已经输入的总量、还剩余的总量,预计还需要的时间参数。参数在显示屏实时显示。cpu电路板36自动存储每次输液的流量累计总量,并自动分类、分不同时段和不同患者存储。

流入温度探头28优选为红外线温度电子探头,探测感应灵敏度为±0.1℃。流入温度探头的探测范围点优选为2℃~42.0℃。cpu控制模块60自动分析,当探测到低于2℃时或者高于42.0℃时,cpu控制模块60指示,滚泵26暂停,第一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23和第二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暂停加热,输管电子锁14立即锁闭,并发出语音提醒,显示屏显示提醒。

第一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23和第二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加热会发射出8-15μm远红外光波。优选第一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23和第二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的额定电压为1v~36v可调,电压为直流36v以下的人体安全电压,功率为12瓦,第一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23的加热盘槽直径优选为8cm。石墨烯加热盘与cpu连接控制,石墨烯加热盘所产生的温度20.0℃~41.0℃可调。第一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23和第二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通过cpu控制模块60接受遥控器38的调节,温度范围分别实时显示在显示屏上,温度以设定温度和实际温度和输液瓶箱温度分别显示。石墨烯加热非常稳定,温度可调并精准,加热速度快(秒热)。加热时不会产生管内气泡,对患者不会生产危害。石墨烯发热电压在36伏以下的人体安全电压,非常安全可靠。石墨烯加热发射的8-15μm远红外光波,此光波誉为为“生命之光”,能有效激活身体细胞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分子,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具有良好的消炎、镇痛等健康理疗效果。

滴斗上方另设有非接触式的滴速监测探头22。通过cpu控制模块60智能对滚泵因当前参数所获得的滴速系统默认范围内值和当前滴斗实际滴速分析对比,同时自动排除输管锁的工作情况下,得出输管末端的是否被外物(被褥)所压,或者堵塞,或者患者发生位置(高度)改变造成输液缓慢。滴速监测探头22所监测的滴速不作显示屏显示,只作为cpu控制模块60内部分析管内液体压力作为参考值作用。发生管路压力过大时,cpu控制模块60立即控制输管电子锁14锁闭,第一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23和第二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暂停加热,滚泵26立即暂停,通过cpu控制模块60发出给显示屏显示提示和喇叭进行语音提醒。同时cpu控制模块60自动记忆当前输液状态,问题处理后自动回复运行状态。滴斗20上设有液位传感器探头21,当发生超位时,通过cpu控制模块60发出给显示屏显示提示和喇叭进行语音提醒。同时输管电子锁14锁定关闭,第一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23和第二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暂停加热,滚泵26立即暂停,同时cpu控制模块60自动记忆当前输液状态,问题处理后自动回复运行状态。

空气探头19为超声波气泡传感器,超声波气泡传感器为非接触式探测,灵敏度高,精准可靠,安全。感应气泡直径大小为0.2mm,感应时间1毫秒。空气探头19监测气泡时立即通过cpu控制模块60发出给显示屏提示,发出给喇叭语音提醒,发出给输管电子锁14锁闭,发出给第一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23和第二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暂停加热,发出给滚泵26,滚泵26暂停,cpu控制模块60自动记忆当前输液状态,待处理后系统自动恢复当次输液状态。

流出温度探头17为红外线温度电子探头,探测感应灵敏度为±0.1℃。流出温度探头17探测范围点为:2℃~42.0℃。cpu控制模块60自动分析,当探测到温度低于2℃时或者高于42.0℃时,cpu控制模块60自动控制滚泵26暂停,第一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23和第二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暂停加热,输管电子锁14立即锁闭,并发出语音提醒,显示屏显示提醒。此温度默认为患者的设定温度,设定后cpu控制模块60自动调节第一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23和第二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加温到设定温度。

输管末端的温度探头12为热敏电阻温度电子探头,探测感应灵敏度为±0.1℃。温度探头12探测范围点为:20℃~41.0℃。cpu控制模块60自动分析,当探测到温度低于20℃时或者高于41.0℃时,cpu控制模块60自动控制滚泵26暂停,第一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23和第二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暂停加热,输管电子锁14立即锁闭,并发出语音提醒,显示屏显示提醒。此温度默认为患者的实际温度,由设定温度来控制实际温度最高值,设定后cpu控制模块60自动调节石第一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23和第二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加温到设定温度,实际温度默认最靠近设定温度。此温度在显示屏实时显示,超温后语音报警提醒,通过cpu控制模块60锁闭输管电子锁14,第一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23和第二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暂停加热,滚泵暂停。cpu控制模块60自动记忆当前输液状态,待处理后自动恢复。

遥控器具有整机高低调节、整机180度转向调节、遥控急停(暂停)、流速调节、定量输液调节、加热温度调节、语音音量调节功能。遥控器为患者使用,每次任何调节和操作cpu控制模块60都会进行详细记录和存储。

喇叭语音模块52设为直接语音提醒,语音为普通话和英语可选择。喇叭信号源由cpu控制模块60发出,通过喇叭播放,患者可医生都可以直接听出来当前状态和情况。

显示屏16优选为16位真彩色rgb显示、支持多种组态控件、带字库、支持bmp/jpg/jpeg/png图片格式、支持触摸唤醒功能、有休眠模式、支持软件升级、支持串口下载和sd卡下载、支持模拟调式。显示屏16与cpu电路板36连接,下载专题app配合使用。显示屏实时显示:设定温度,实际末端温度,当前流速,已经输液的时间,预计还需要的时间,定量输入的量值,设备发生当前状态和选择的模式,当前电池电量,设备链接当前状态。运行中,可触摸进入操作界面、进入设置界面、输入界面、查看界面。点击后自动扩展和提示。如发生调节或者问题和故障,显示屏优先跳出显示当前状态。

电池和电源供电模块59控制的电源为220v,50hz,电池351为12v直流蓄电池。电池可以更换。当主机通电后,主机优先使用外界220v电源,电池自动充电。无外界220v电源时设备不间断切入电池供电给cpu和显示屏和各电路模块工作电压。电池最长可使用时间为48小时。显示屏有实时的电池电量显示,电量不足将发出语音提示。

设备自检模块54设有系统硬件故障自检系统,对流尽探头硬件故障报警提示并自锁,对滚泵硬件故障报警提示并自锁,对流入温度探头、流出温度探头、末端温度探头硬件故障报警提示并自锁,对第一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23和第二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故障报警提示并自锁,对空气监测探头硬件故障报警提示并自锁,对输管锁硬件故障报警提示并自锁。

应用时,本发明的工作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主机电源通电,按开启按钮,设备自动进入自检,自检完毕后,自动语音提示,调整主机位置,显示屏面对患者。

(2)打开主机盖9,将输管首先嵌入滴斗槽内,然后将输管流入端依次嵌入第一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23→流入温度探头28→滚泵26→流尽探头25。输管流出端依次嵌入空气探头19→流出温度探头17→输管电子锁14→保温管5→最后穿过保温管末端,连接针头11,连接温度探头12,盖上主机盖9。

(3)将输液瓶或输血瓶8挂上立杆4的石墨烯加热箱里的挂钩上。将输管插入输液瓶或输血瓶8,按住输管排空气按钮,设备将自动快速导液和快速加热,直至针头11冒出液体后,医务人员松手后停止。

(4)实施穿刺扎针,操作屏上点击:输液,设备将建立输液工作通道。

(5)触摸屏输入患者相关资料:当次药液的总量、药液的名称、患者名字等。系统自动计时,全面监控。全面记录和存储。温度没有调动之前,系统自动默认36度。温度和流速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自我使用遥控器来调整。

(6)液体流尽后,系统自动监测流尽,自动关闭。同时滚泵停、加热盘停,输管锁锁定,语音提示和通知。输液完毕。处理后自动回复。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如此,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例如将其中的加热石墨烯盘换为传统的电加热或者水加热等,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