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薄膜电极的医用导管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780107发布日期:2020-05-19 21:09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配置薄膜电极的医用导管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用设备的附属配件,特别是涉及用于介入体内的医用导管。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用于体内介入治疗的导管大多配置有电极,所述电极通常用导电金属材料制成,例如缠绕在导管外的不锈钢弹簧电极,现有技术电极结构不仅降低了导管整体的柔性,增加了插管操作的难度,而且硬质的电极在导管插拔操作时可能摩擦人体,对器官粘膜造成影响或损害,需要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完成操作,降低了操作效率,增加了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不影响导管柔性,减小摩擦系数的配置薄膜电极的医用导管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可以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设计、制造一种配置薄膜电极的医用导管,用于医疗电器设备,包括导管,附着在导管管壁上的至少一薄膜状导电线路、至少一薄膜状电极和至少一薄膜状导电触点,以及覆盖在导电线路上的绝缘薄膜。导电线路、电极和导电触点都是借助印刷工艺印制在导管的管壁上的导电油墨。导电油墨用包括导电金属材料成分或者碳质导电胶成分的油墨制成。绝缘薄膜是借助印刷工艺印制在导电线路上的绝缘油墨。绝缘油墨用包括绝缘材料成分的油墨制成。导电线路分别电连接电极和导电触点,导电触点电连接医疗电器设备的电连接端口从而使电信号通过导电触点和导电线路在电极和医疗电器设备之间传输。

具体地,所述导管上还设置有至少一套装在该导管上的球囊。对于被球囊套装而覆盖的导管部分,电极、导电触点和导电线路附着在球囊的囊壁上。

另外,所述导管包括主管,以及至少一支管。导管内设置有至少一管道腔。借助管道腔,支管与主管连通,或者,借助管道腔,两根以上的支管通过主管连通。所述电极附着在主管和支管中至少一根的管壁上,导电触点也附着在主管或者支管中至少一根的管壁上,导电线路沿着轴向附着在主管和支管中至少一根的管壁上,使电极和导电触点借助导电线路电连接。

更具体地,所述主管和/或支管上还设置有至少一套装在管壁上的球囊。对于被球囊套装而覆盖的管壁部分,电极、导电触点和导电线路附着在球囊的囊壁上。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提出一种配置薄膜电极的医用导管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导电金属材料或者碳质导电胶作为组成成分制成导电油墨;

将绝缘材料作为组成成分制成绝缘油墨;

借助印刷工艺在导管的管壁上印制导电油墨,从而在导管管壁上附着薄膜状的电极、导电线路和导电触点;导电触点用于电连接医疗电器设备的电连接端口,从而通过导电触点和导电线路在电极和医疗电器设备之间能够传输电信号;

借助印刷工艺在导电线路上印制绝缘油墨,从而在导电线路上覆盖薄膜状的绝缘薄膜。

导管设置有球囊时,配置薄膜电极的医用导管的制造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导电金属材料或者碳质导电胶作为组成成分制成导电油墨;

将绝缘材料作为组成成分制成绝缘油墨;

在导管上套装至少一球囊;

借助印刷工艺在导管的管壁上印制导电油墨,当遇到被球囊覆盖着的管壁时,导电油墨印制在球囊的囊壁上,从而导管被连续地附着薄膜状的电极、导电线路和导电触点;导电触点用于电连接医疗电器设备的电连接端口,从而通过导电触点和导电线路在电极和医疗电器设备之间能够传输电信号;

借助印刷工艺在导电线路上印制绝缘油墨,从而在导电线路上覆盖薄膜状的绝缘薄膜。

当导管设置分支结构时,配置薄膜电极的医用导管的制造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导电金属材料或者碳质导电胶作为组成成分制成导电油墨;

将绝缘材料作为组成成分制成绝缘油墨;

用互相连接的主管和至少一支管制成导管;主管内设置互相隔离的至少一管道腔,从而借助管道腔,支管与主管连通,或者,借助管道腔,两根以上的支管通过主管连通;

借助印刷工艺在主管和/或支管的管壁上印制导电油墨,从而在导管管壁上附着薄膜状的电极、导电线路和导电触点;导电触点用于电连接医疗电器设备的电连接端口,从而通过导电触点和导电线路在电极和医疗电器设备之间能够传输电信号;

借助印刷工艺在导电线路上印制绝缘油墨,从而在导电线路上覆盖薄膜状的绝缘薄膜。

当导管同时具有球囊和分支结构时,配置薄膜电极的医用导管的制造方法更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导电金属材料或者碳质导电胶作为组成成分制成导电油墨;

将绝缘材料作为组成成分制成绝缘油墨;

用互相连接的主管和至少一支管制成导管;主管内设置互相隔离的至少一管道腔,从而借助管道腔,支管与主管连通,或者,借助管道腔,两根以上的支管通过主管连通;

在主管和/或支管上套装至少一球囊;

借助印刷工艺在主管和/或支管的管壁上印制导电油墨,当遇到被球囊覆盖着的管壁时,导电油墨印制在球囊的囊壁上,从而导管被连续地附着薄膜状的电极、导电线路和导电触点;导电触点用于电连接医疗电器设备的电连接端口,从而通过导电触点和导电线路在电极和医疗电器设备之间能够传输电信号;

借助印刷工艺在导电线路上印制绝缘油墨,从而在导电线路上覆盖薄膜状的绝缘薄膜。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配置薄膜电极的医用导管及其制造方法”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发明在导管上用导电的油墨印制而成薄膜状的电极、导电线路和导电触点,不影响导管的柔性,且大大降低了导管与人体器官接触的摩擦系数,有效防止导管插拔对人体器官的粘膜及表层组织的损害,使导管插拔操作较现有技术难度降低,提高了操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配置薄膜电极的医用导管及其制造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正投影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a-a放大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d指示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b-b放大剖视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c-c放大剖视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e指示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正投影主视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f-f放大剖视示意图;

图9是图7所示g-g放大剖视示意图;

图10是图7所示h-h放大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本发明提出一种配置薄膜电极的医用导管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导电金属材料或者碳质导电胶作为组成成分制成导电油墨;

将绝缘材料作为组成成分制成绝缘油墨;

如图1至图10所示,借助印刷工艺在导管5的管壁上印制导电油墨,从而在导管5管壁上附着薄膜状的电极1、导电线路2和导电触点3;导电触点3用于电连接医疗电器设备的电信号端口,从而通过导电触点3和导电线路2在电极1和医疗电器设备之间能够传输电信号;

借助印刷工艺在导电线路2上印制绝缘油墨,从而在导电线路2上覆盖薄膜状的绝缘薄膜4。

所述印刷工艺是指能够将导电油墨牢固稳定地附着在导管5上,以及将绝缘油墨牢固稳定地附着在导线线路2上的工艺。本发明各实施例中,印刷工艺采用但不限于移印或者丝网印刷工艺。

基于上述制造方法本发明提出一种配置薄膜电极的医用导管,用于医疗电器设备。医疗电器设备例如心电起搏设备、各种治疗仪、生命体征监测设备等。该医疗电器设备上应当设置用于与电极之间传输电信号的电连接端口。如图1至图10所示,医用导管包括导管5,附着在导管5的管壁上的至少一薄膜状导电线路2、至少一薄膜状电极1和至少一薄膜状导电触点3,以及覆盖在导电线路上的绝缘薄膜4。电极1、导电线路2和导电触点3既能够附着在导管5的外管壁,也能够附着在导管5的内管壁。导电线路2、电极1和导电触点3都是借助印刷工艺印制在导管的管壁上的导电油墨。导电油墨用包括导电金属材料成分或者碳质导电胶成分的油墨制成。绝缘薄膜4是借助印刷工艺印制在导电线路2上的绝缘油墨。绝缘油墨用包括绝缘材料成分的油墨制成。导电线路2分别电连接电极1和导电触点3,导电触点3电连接医疗电器设备的电连接端口从而使电信号通过导电触点3和导电线路2在电极1和医疗电器设备之间传输。

本发明在导管5上用导电的油墨印制而成薄膜状的电极1、导电线路2和导电触点3,不影响导管5的柔性,且大大降低了导管5与人体器官接触的摩擦系数,有效防止导管插拔对人体器官的粘膜及表层组织的损害,使导管5插拔操作较现有技术难度降低,提高了操作效率。

本发明导管5是用于各种治疗和监测用的介入体内的导管。因用途各异,各种导管5的具体结构也有不同,由于本发明的电极1、导电线路2、导电触点3和绝缘薄膜4都是印制在导管5的管壁上,对导管5的结构没有改变,也不会影响其结构,因此,本发明方案适用于各种医用导管。以下仅以两个实施例说明在不同导管5结构上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例。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如图1至图6所示,导管5用做气管插管,导管5上还设置有至少一套装在该导管5上的球囊54。球囊54内应当设置有与导管5连通的空气腔。那么,可以根据用于治疗的病症或监测的部位在气管插管上设置电极1的位置,并根据实际情况相应设置导电线路2和导电触点3。那么,对于被球囊54套装而覆盖的导管5部分,应当设置在该导管部分的电极1、导电触点3和导电线路2就附着在球囊54的囊壁上,附着在球囊54的囊壁上的导电油墨是电极1、导电触点3和导电线路2中的哪一个,需要视导管5的实际用途而定。如图1至图6所示,在导管5的管壁和球囊54大的囊壁上印制了两条导电油墨,每条导电油墨包括沿导管轴线设置的导电线路2,以及分别设置在导电线路2两端的电极1和导电触点3。如图1至图3所示,电极1印制在球囊54的囊壁上。如图1和图4所示,在导电线路2上覆盖着绝缘薄膜4。如图1、图5和图6所示,导电触点3附着在导管5未设置球囊54的一端。图2、图4和图5的放大比例并不一致,电极1、导电线路2和导电触点3的厚度应当一致,且绝缘薄膜4的厚度也与导电线路2的厚度基本相同,从而印制在导管5上的导电油墨是平滑的;并且由于电极1、导电线路2、导电触点3和绝缘薄膜4的厚度远小于导管5的半径,绝缘薄膜4与电极1和导电触点3之间也没有能够引起明显体感的厚度过渡,因此,在进行导管5的插拔操作时,不会对人体器官的粘膜或者表层组织造成损害。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如图2、图4和图5所示,导管5内还设置有贯穿该导管5的管道腔53。

基于上述结构,所述配置薄膜电极的医用导管的制造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导电金属材料或者碳质导电胶作为组成成分制成导电油墨;

将绝缘材料作为组成成分制成绝缘油墨;

在导管5上套装至少一球囊54;

借助印刷工艺在导管5的管壁上印制导电油墨,当遇到被球囊54覆盖着的管壁时,导电油墨印制在球囊54的囊壁上,从而导管5被连续地附着薄膜状的电极1、导电线路2和导电触点3;导电触点3用于电连接医疗电器设备的电连接端口,从而通过导电触点3和导电线路2在电极1和医疗电器设备之间能够传输电信号;

借助印刷工艺在导电线路2上印制绝缘油墨,从而在导电线路2上覆盖薄膜状的绝缘薄膜4。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如图7至图10所示,导管5用做导尿管,包括主管51,以及至少一支管52。导管5内设置有至少一管道腔53。借助管道腔53,支管52与主管52连通,或者,借助管道腔53,两根以上的支管通过主管51连通。所述电极1附着在主管51和支管52中至少一根的管壁上,导电触点3也附着在主管51或者支管52中至少一根的管壁上,导电线路2沿着轴向附着在主管51和支管52中至少一根的管壁上,使电极1和导电触点3借助导电线路电2连接。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电极1、导电线路2和导电触点3都附着在主管51上,显然,电极1、导电线路2和导电触点3也可以设置在支管52上。当电极1有多个时,根据需要,可以将电极1分别设置在各支管52上,也可以将电极1既设置在主管51上,也设置在支管52上。图8至图10的放大比例并不一致,电极1、导电线路2和导电触点3的厚度应当一致,且绝缘薄膜4的厚度也与导电线路2的厚度基本相同。

基于上述结构,所述配置薄膜电极的医用导管的制造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导电金属材料或者碳质导电胶作为组成成分制成导电油墨;

将绝缘材料作为组成成分制成绝缘油墨;

用互相连接的主管51和至少一支管52制成导管5;主管5内设置互相隔离的至少一管道腔53,从而借助管道腔53,支管52与主管51连通,或者,借助管道腔53,两根以上的支管52通过主管51连通;

借助印刷工艺在主管51和/或支管52的管壁上印制导电油墨,从而在导管管壁上附着薄膜状的电极1、导电线路2和导电触点3;导电触点3用于电连接医疗电器设备的电连接端口,从而通过导电触点3和导电线路2在电极1和医疗电器设备之间能够传输电信号;

借助印刷工艺在导电线路2上印制绝缘油墨,从而在导电线路2上覆盖薄膜状的绝缘薄膜4。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如图7所示,导管5也设置有球囊结构,因而,所述主管51和/或支管52上还设置有至少一套装在管壁上的球囊。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不需要在球囊覆盖的管壁上设置电极1、导电线路2或导电触点3,当需要设置时,对于被球囊套装而覆盖的管壁部分,电极1、导电触点3和导电线路2附着在球囊的囊壁上。

基于上述结构,所述配置薄膜电极的医用导管的制造方法更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导电金属材料或者碳质导电胶作为组成成分制成导电油墨;

将绝缘材料作为组成成分制成绝缘油墨;

用互相连接的主管51和至少一支管52制成导管5;主管51内设置互相隔离的至少一管道腔53,从而借助管道腔53,支管52与主管51连通,或者,借助管道腔53,两根以上的支管52通过主管51连通;

在主管51和/或支管52上套装至少一球囊;

借助印刷工艺在主管51和/或支管52的管壁上印制导电油墨,当遇到被球囊覆盖着的管壁时,导电油墨印制在球囊的囊壁上,从而导管被连续地附着薄膜状的电极1、导电线路2和导电触点3;导电触点3用于电连接医疗电器设备的电连接端口,从而通过导电触点3和导电线路2在电极1和医疗电器设备之间能够传输电信号;

借助印刷工艺在导电线路2上印制绝缘油墨,从而在导电线路2上覆盖薄膜状的绝缘薄膜4。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