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肺癌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1172发布日期:2018-12-14 22:16阅读:2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肺癌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肺癌的中药。
背景技术
肺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随着工业化速度加快、环境污染加重、人口老龄化加剧,肺癌的癌症负担日益加重。目前,肺癌的控制已成为全世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在中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癌症之首,每年新增病例为65.10万人。治疗多是采用手术、放、化疗,或单独应用中药,起到增效、减毒、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等。进一步研究发现,部分中药能防治化学药物致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根据肺癌临床表现当属于中医学“肺积”“息贲”等范畴,中医药治疗多辨证治疗,缺乏专用于治疗肺癌的新中药,因此,加强针对肺癌的中药研究开发,对于提高临床防治水平和能力,延长生存时间,减少肺癌患者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药物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肺癌的中药,可有效解决临床上治疗肺癌效果不佳,生存周期短,死亡率高的问题。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肺癌的中药,该中药由重量计的:麦冬12-15份、鬼针草9-12份、皂刺3-6份、苏木3-6份和鬼箭羽6-9份制成,将麦冬、鬼针草、皂刺、苏木、鬼箭羽,加入10倍重量体积、质量浓度85%乙醇浸泡7天,每隔12h震荡一次,每次5-10min混匀,过滤,浓缩成50℃相对密度1.2-1.4的浓缩药液,将浓缩药液真空干燥,粉碎成过120目以上筛的细粉,即为成品。所述的重量体积是指固体以g计,液体以ml计。本发明原料丰富,组方科学合理,成本低,疗效确切,效果好,纯中药制剂,服用安全便捷,符合中医药组方理论,是治疗肺癌药物上的创新,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中药对肺癌a54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量效关系(%)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情况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中,一种治疗肺癌的中药,该中药由重量计的:麦冬12份、鬼针草9份、皂刺3份、苏木3份和鬼箭羽6份制成,将麦冬、鬼针草、皂刺、苏木、鬼箭羽,加入10倍重量体积、质量浓度85%乙醇浸泡7天,每隔12h震荡一次,每次5min混匀,过滤,用旋转蒸发仪浓缩成50℃相对密度1.2-1.4的浓缩药液,将浓缩药液放入真空干燥箱内干燥,粉碎成过120目以上筛的细粉,即为成品。实施例2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中,一种治疗肺癌的中药,该中药由重量计的:麦冬13份、鬼针草10份、皂刺4份、苏木4份、鬼箭羽7份制成,将麦冬、鬼针草、皂刺、苏木、鬼箭羽,加入10倍重量体积、质量浓度85%乙醇浸泡7天,每隔12h震荡一次,每次7min混匀,过滤,用旋转蒸发仪浓缩成50℃相对密度1.2-1.4的浓缩药液,将浓缩药液放入真空干燥箱内干燥,粉碎成过120目以上筛的细粉,即为成品。实施例3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中,一种治疗肺癌的中药,该中药由重量计的:麦冬14份、鬼针草11份、皂刺5份、苏木5份、鬼箭羽8份制成,将麦冬、鬼针草、皂刺、苏木、鬼箭羽,加入10倍重量体积、质量浓度85%乙醇浸泡7天,每隔12h震荡一次,每次8min混匀,过滤,用旋转蒸发仪浓缩成50℃相对密度1.2-1.4的浓缩药液,将浓缩药液放入真空干燥箱内干燥,粉碎成过120目以上筛的细粉,即为成品。实施例4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中,一种治疗肺癌的中药,该中药由重量计的:麦冬15份、鬼针草12份、皂刺6份、苏木6份、鬼箭羽9份制成,将麦冬、鬼针草、皂刺、苏木、鬼箭羽,加入10倍重量体积、质量浓度85%乙醇浸泡7天,每隔12h震荡一次,每次9min混匀,过滤,用旋转蒸发仪浓缩成50℃相对密度1.2-1.4的浓缩药液,将浓缩药液放入真空干燥箱内干燥,粉碎成过120目以上筛的细粉,即为成品。中医认为“虚、瘀、毒”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肺脾气虚、瘀毒内结是肺癌常见症候。肺癌是一个全身性疾病,而肿瘤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全身属虚,局部属实。“虚、毒、瘀”贯穿肺癌各个时期,其发病是正气先虚,邪毒乘虚而入干扰,肺脏失去正常生理功能,肺气膹郁,宣降失司,气机不畅,由气滞而血瘀,阻塞络脉,津液输布不利,雍结为痰,痰湿与瘀毒交阻,日久形成肺癌,此为因虚得病,因虚致实;虚是病之本,实为病之标;虚是全身性的,实为局部性的。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实则攻之”原则,益气扶正、散结攻毒是肺癌的主要治则治法。围绕该治法则,依据中医药理论,进行了药物筛选和组方。本发明紧扣肺癌的病机,以清热活血散瘀为治疗大法,中药复方中麦冬味甘,微苦,微寒,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止咳的功效。《神农本草经》将麦冬列为养阴润肺的上品,言其“久服轻身,不老不饥”;《本草分经》称麦冬“甘、微苦,微寒,具有润肺清心、泻热生津、化痰止呕、治嗽行水”。鬼针草为中国民间常用草药,性温,味苦,无毒,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的功效。《福建民间草药》:散瘀活血,消痈解毒;《泉州本草》:消瘀,镇痛,敛金疮。皂刺味辛,性温,具有消肿排毒,排脓,杀虫的功效,《本草崇原》称其:祛风化痰,败毒攻毒。苏木性平,味甘、咸,行血祛瘀,消肿止痛,《本草求原》:“治一切腰腹胁痛、痹痛、胀满呕吐之由于败血者,疗产后血肿血晕,产后气喘面黑欲死,虚劳血澼。”《药义明辨》:“祛一切凝滞留结之血。”鬼箭羽苦;辛;寒,具有活血血通经,解毒消肿之功效,以上五药相合,共凑润肺止咳、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及抑瘤生长之功能。本发明中药复方是基于肺癌癌病机,在整理和筛选古今治疗肺癌经验方及实验室研究基础上研发而成,具有润肺止咳、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及抑瘤生长之功能。主治:肺癌,中医辨证为瘀、毒证等,本发明中药复方体外实验具有良好的抗肺癌作用,且毒性小,相关资料如下:一、抗肺癌中药抑制肿瘤生长实验1.材料1.1药物本发明复方中药。细胞株:人肺癌细胞株a549细胞购自中科院上海细胞库。主要试剂:rpmi1640培养基,胎牛血清(gemini,批号a80e00g),mtt(solarbio,批号:6041051),dmso(amresco,批号:302a0334),胰蛋白酶-edta消化液(solarbio,批号:20160713)。主要仪器设备:heraeus细胞培养箱(德国kendro);倒置显微镜(zess),紫外分光光度计(biomate),sg-603生物安全柜(bake),elx800型酶标仪(bio-tek)。方法:2.1实验药物本发明复方中药,置-20℃冰箱保存。细胞培养:生长于含10%胎牛血清的1640培养液中,置于37℃、5%co2培养箱,每间隔48h更换一次培养基,试验时,细胞用消化液(含w=0.02%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和w=0.25%胰蛋白酶以1∶1比例配制)进行消化,并接种于96孔板中或φ100培养皿中。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作用量效关系:以1×104细胞/孔接种96孔平面培养板,于37℃,5%co2,饱和湿度的co2培养箱培养24小时。设对照组、中药组,每组6个复孔,药物剂量为25μg/ml、50μg/ml、100μg/ml、200μg/ml。继续培养48小时,去除培养上清,每孔加入0.5mg/ml的mtt100ml,继续培养4小时,小心吸去上清,并加入100μldmso溶解紫色沉淀,用酶标仪在波长为570nm(/630nm),测定od值。按公式:抑制率(%)=(1-实验孔平均a570/630值/对照孔平均a570/630值)×100%2.5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应用软件spss13.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应用该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和曲线拟合。实验结果3.1中药复方对肺癌a549细胞株生长和形态的影响显微镜下观察,对照组细胞贴壁生长,细胞界限清楚,核分裂相明显;中药复方组细胞轮廓非常明显,胞质极度粗糙,内充满多量颗粒状物质。中药复方对a549细胞生长的影响中药可抑制人肺癌细胞株a549细胞的生长,并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对细胞生长抑制呈现剂量-效应依赖关系(见表1,图1)。表1中药复方对a54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4.结论4.1中药复方体外实验有很好的抗肺癌效应;4.2中药复方抗肺癌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二、临床试验在药性试验确保安全的基础上,经临床试验效果非常好,有关资料如下:经对确诊的晚期肺腺癌56例进行本发明药物治疗,其中,年龄最小50岁,最大70岁,男女各半,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个月,每天服用本发明中药3次,每次1.5-2g,早中晚各1次,6个月为一疗程,经治疗后,肺癌病灶消失、缩小、稳定或缓慢发展,有效减轻了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经统计学处理,结果如下表:1、治疗后生存期生存期3-6个月6个月以上-1年1年以上-1.5年1.5年以上-2年2年以上人数2人5人17人26人6人2、生活质量改善情况:采用karnofsky评分标准分级100908070605040人数0人2人5人12人25人8人4人3、病灶客观指标改善情况由以上可以清楚的看出,本发明对肺腺癌可提高生存率,症状部分缓解高达57%以上,其效果之好是未曾预料到的,是治疗肺癌药物上的一大创新,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