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疼痛感的治疗牙龈炎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91013发布日期:2019-01-22 18:50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牙科药物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无疼痛感的治疗牙龈炎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牙龈炎是指牙龈龈缘和龈乳头充血、浸润、渗出的炎症病变,是口腔科门急诊常见病,牙龈炎是牙龈组织的炎症,以牙龈出血为主要特征,一般在刷牙、吮吸及咀嚼硬物时容易出血,牙龈呈鲜红或紫红色,肿胀或松软,表面发亮,局部有牙石、软垢、牙菌斑积聚,优势牙龈缘糜烂,挤压龈缘有少量脓液排出,并可出现龈乳头水肿和牙龈沟加深,甚至形成牙龈脓肿。

临床上治疗牙龈炎多采用牙周基础治疗,同时配合全身或局部应用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而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在作用于牙龈时常常产生刺激性作用,使得牙龈部位出现疼痛,导致患者刷十分难受,同时长期使用抗生素有可能导致菌群失调,产生耐药性等不良后果,而药物局部浓度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疼痛感的治疗牙龈炎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疼痛感的治疗牙龈炎药物,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原料:葡萄糖酸锌2-10份、冰片1-5份、麝香草酚1-4份、酒精30-50份、抗菌剂3-9份、中药组合物提取液20-40份、聚赖氨酸3-7份、壳聚糖粉末4-10份、消炎剂5-9份、丙氨酰谷氨酰胺1-5份、缓和剂3-9份、地塞米松磷酸钠2-6份、表面活性剂3-9份、氯化十六烷基吡啶1-4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原料:葡萄糖酸锌4-8份、冰片2-4份、麝香草酚2-3份、酒精35-45份、抗菌剂4-8份、中药组合物提取液25-35份、聚赖氨酸4-6份、壳聚糖粉末6-8份、消炎剂6-8份、丙氨酰谷氨酰胺2-4份、缓和剂5-7份、地塞米松磷酸钠3-5份、表面活性剂4-8份、氯化十六烷基吡啶2-3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原料:葡萄糖酸锌6份、冰片3份、麝香草酚2.5份、酒精40份、抗菌剂6份、中药组合物提取液30份、聚赖氨酸4-6份、壳聚糖粉末7份、消炎剂7份、丙氨酰谷氨酰胺3份、缓和剂6份、地塞米松磷酸钠4份、表面活性剂6份、氯化十六烷基吡啶2.5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药组合物提取液包括半夏提取液、茜草提取液、肿节风提取液、枸骨叶提取液、金银花提取液和鹿茸草提取液,其重量比为1:1:2:1:2:1。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抗菌剂为羟苯乙酯,所述消炎剂为纳米银、柠檬酸锌和纳米锌,其重量比1:2:1;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尿素,所述缓和剂为硼酸。

一种所述的无疼痛感的治疗牙龈炎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葡萄糖酸锌、冰片、丙氨酰谷氨酰胺和氯化十六烷基吡啶分别通过粉碎机粉碎至80-100目,然后至于一部分的酒精中溶解,得到溶液a;

s2:将中药组合物提取液、消炎剂和麝香草酚投入共沸锅中,加热至85~100℃,得到溶液b;

s3:地塞米松磷酸钠、氯化十六烷基吡啶和壳聚糖粉末注入剩余的酒精中,并以搅拌转速300-500r/min和温度45℃下混合,得到溶液c;

s4:将溶液a、溶液b和溶液c依次注入反应釜内搅拌混合,并煮沸溶解,然后静置冷却;

s5:将缓和剂、表面活性剂和抗菌剂放入投入共沸锅内,再进行过滤,获得滤液,即得产品。

所述步骤s1中的一部分酒精为酒精总量的40%。

所述缓和剂、表面活性剂和抗菌剂投入共沸锅前需先混合均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通过消炎剂、丙氨酰谷氨酰胺和聚赖氨酸杀死牙龈处的病菌,而抗菌剂、地塞米松磷酸钠和壳聚糖粉末相互配合作用对杀菌和抑制病菌滋生和感染具有显著的效果,同时而中药组合物提取液可以减缓药物对口腔溃疡处皮肤的刺激性,有效减缓其疼痛效果。本发明药物治疗牙龈炎具有较好的效果,减缓药物作用时的疼痛感,有助于牙龈炎的康复,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无疼痛感的治疗牙龈炎药物,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原料:葡萄糖酸锌2份、冰片1份、麝香草酚1份、酒精30份、抗菌剂3份、中药组合物提取液20份、聚赖氨酸3份、壳聚糖粉末4份、消炎剂5份、丙氨酰谷氨酰胺1份、缓和剂3份、地塞米松磷酸钠2份、表面活性剂3份、氯化十六烷基吡啶1份。

所述中药组合物提取液包括半夏提取液、茜草提取液、肿节风提取液、枸骨叶提取液、金银花提取液和鹿茸草提取液,其重量比为1:1:2:1:2:1。

所述抗菌剂为羟苯乙酯,所述消炎剂为纳米银、柠檬酸锌和纳米锌,其重量比1:2:1;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尿素,所述缓和剂为硼酸。

一种所述的无疼痛感的治疗牙龈炎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葡萄糖酸锌、冰片、丙氨酰谷氨酰胺和氯化十六烷基吡啶分别通过粉碎机粉碎至80-100目,然后至于一部分的酒精中溶解,得到溶液a;

s2:将中药组合物提取液、消炎剂和麝香草酚投入共沸锅中,加热至85℃,得到溶液b;

s3:地塞米松磷酸钠、氯化十六烷基吡啶和壳聚糖粉末注入剩余的酒精中,并以搅拌转速300r/min和温度45℃下混合,得到溶液c;

s4:将溶液a、溶液b和溶液c依次注入反应釜内搅拌混合,并煮沸溶解,然后静置冷却;

s5:将缓和剂、表面活性剂和抗菌剂放入投入共沸锅内,再进行过滤,获得滤液,即得产品。

所述步骤s1中的一部分酒精为酒精总量的40%。

所述缓和剂、表面活性剂和抗菌剂投入共沸锅前需先混合均匀。

实施例二:

一种无疼痛感的治疗牙龈炎药物,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原料:葡萄糖酸锌4份、冰片2份、麝香草酚2份、酒精35份、抗菌剂4份、中药组合物提取液25份、聚赖氨酸4份、壳聚糖粉末6份、消炎剂6份、丙氨酰谷氨酰胺2份、缓和剂5份、地塞米松磷酸钠3份、表面活性剂4份、氯化十六烷基吡啶2份。

所述中药组合物提取液包括半夏提取液、茜草提取液、肿节风提取液、枸骨叶提取液、金银花提取液和鹿茸草提取液,其重量比为1:1:2:1:2:1。

所述抗菌剂为羟苯乙酯,所述消炎剂为纳米银、柠檬酸锌和纳米锌,其重量比1:2:1;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尿素,所述缓和剂为硼酸。

一种所述的无疼痛感的治疗牙龈炎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葡萄糖酸锌、冰片、丙氨酰谷氨酰胺和氯化十六烷基吡啶分别通过粉碎机粉碎至80-100目,然后至于一部分的酒精中溶解,得到溶液a;

s2:将中药组合物提取液、消炎剂和麝香草酚投入共沸锅中,加热至100℃,得到溶液b;

s3:地塞米松磷酸钠、氯化十六烷基吡啶和壳聚糖粉末注入剩余的酒精中,并以搅拌转速350r/min和温度45℃下混合,得到溶液c;

s4:将溶液a、溶液b和溶液c依次注入反应釜内搅拌混合,并煮沸溶解,然后静置冷却;

s5:将缓和剂、表面活性剂和抗菌剂放入投入共沸锅内,再进行过滤,获得滤液,即得产品。

所述步骤s1中的一部分酒精为酒精总量的40%。

所述缓和剂、表面活性剂和抗菌剂投入共沸锅前需先混合均匀。

实施例三:

一种无疼痛感的治疗牙龈炎药物,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原料:葡萄糖酸锌6份、冰片3份、麝香草酚2.5份、酒精40份、抗菌剂6份、中药组合物提取液30份、聚赖氨酸4-6份、壳聚糖粉末7份、消炎剂7份、丙氨酰谷氨酰胺3份、缓和剂6份、地塞米松磷酸钠4份、表面活性剂6份、氯化十六烷基吡啶2.5份。

所述中药组合物提取液包括半夏提取液、茜草提取液、肿节风提取液、枸骨叶提取液、金银花提取液和鹿茸草提取液,其重量比为1:1:2:1:2:1。

所述抗菌剂为羟苯乙酯,所述消炎剂为纳米银、柠檬酸锌和纳米锌,其重量比1:2:1;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尿素,所述缓和剂为硼酸。

一种所述的无疼痛感的治疗牙龈炎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葡萄糖酸锌、冰片、丙氨酰谷氨酰胺和氯化十六烷基吡啶分别通过粉碎机粉碎至80-100目,然后至于一部分的酒精中溶解,得到溶液a;

s2:将中药组合物提取液、消炎剂和麝香草酚投入共沸锅中,加热至100℃,得到溶液b;

s3:地塞米松磷酸钠、氯化十六烷基吡啶和壳聚糖粉末注入剩余的酒精中,并以搅拌转速400r/min和温度45℃下混合,得到溶液c;

s4:将溶液a、溶液b和溶液c依次注入反应釜内搅拌混合,并煮沸溶解,然后静置冷却;

s5:将缓和剂、表面活性剂和抗菌剂放入投入共沸锅内,再进行过滤,获得滤液,即得产品。

所述步骤s1中的一部分酒精为酒精总量的40%。

所述缓和剂、表面活性剂和抗菌剂投入共沸锅前需先混合均匀。

实施例四:

一种无疼痛感的治疗牙龈炎药物,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原料:葡萄糖酸锌8份、冰片4份、麝香草酚3份、酒精45份、抗菌剂8份、中药组合物提取液35份、聚赖氨酸6份、壳聚糖粉末8份、消炎剂8份、丙氨酰谷氨酰胺4份、缓和剂7份、地塞米松磷酸钠5份、表面活性剂8份、氯化十六烷基吡啶3份。

所述中药组合物提取液包括半夏提取液、茜草提取液、肿节风提取液、枸骨叶提取液、金银花提取液和鹿茸草提取液,其重量比为1:1:2:1:2:1。

所述抗菌剂为羟苯乙酯,所述消炎剂为纳米银、柠檬酸锌和纳米锌,其重量比1:2:1;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尿素,所述缓和剂为硼酸。

一种所述的无疼痛感的治疗牙龈炎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葡萄糖酸锌、冰片、丙氨酰谷氨酰胺和氯化十六烷基吡啶分别通过粉碎机粉碎至80-100目,然后至于一部分的酒精中溶解,得到溶液a;

s2:将中药组合物提取液、消炎剂和麝香草酚投入共沸锅中,加热至100℃,得到溶液b;

s3:地塞米松磷酸钠、氯化十六烷基吡啶和壳聚糖粉末注入剩余的酒精中,并以搅拌转速450r/min和温度45℃下混合,得到溶液c;

s4:将溶液a、溶液b和溶液c依次注入反应釜内搅拌混合,并煮沸溶解,然后静置冷却;

s5:将缓和剂、表面活性剂和抗菌剂放入投入共沸锅内,再进行过滤,获得滤液,即得产品。

所述步骤s1中的一部分酒精为酒精总量的40%。

所述缓和剂、表面活性剂和抗菌剂投入共沸锅前需先混合均匀。

实施例五:

一种无疼痛感的治疗牙龈炎药物,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原料:葡萄糖酸锌10份、冰片5份、麝香草酚4份、酒精50份、抗菌剂9份、中药组合物提取液40份、聚赖氨酸7份、壳聚糖粉末10份、消炎剂9份、丙氨酰谷氨酰胺5份、缓和剂9份、地塞米松磷酸钠6份、表面活性剂9份、氯化十六烷基吡啶4份。

所述中药组合物提取液包括半夏提取液、茜草提取液、肿节风提取液、枸骨叶提取液、金银花提取液和鹿茸草提取液,其重量比为1:1:2:1:2:1。

所述抗菌剂为羟苯乙酯,所述消炎剂为纳米银、柠檬酸锌和纳米锌,其重量比1:2:1;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尿素,所述缓和剂为硼酸。

一种所述的无疼痛感的治疗牙龈炎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葡萄糖酸锌、冰片、丙氨酰谷氨酰胺和氯化十六烷基吡啶分别通过粉碎机粉碎至80-100目,然后至于一部分的酒精中溶解,得到溶液a;

s2:将中药组合物提取液、消炎剂和麝香草酚投入共沸锅中,加热至100℃,得到溶液b;

s3:地塞米松磷酸钠、氯化十六烷基吡啶和壳聚糖粉末注入剩余的酒精中,并以搅拌转速500r/min和温度45℃下混合,得到溶液c;

s4:将溶液a、溶液b和溶液c依次注入反应釜内搅拌混合,并煮沸溶解,然后静置冷却;

s5:将缓和剂、表面活性剂和抗菌剂放入投入共沸锅内,再进行过滤,获得滤液,即得产品。

所述步骤s1中的一部分酒精为酒精总量的40%。

所述缓和剂、表面活性剂和抗菌剂投入共沸锅前需先混合均匀。

对比例1

与实施例3相比,不含地塞米松磷酸钠和聚赖氨酸,其他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例2

与实施例3相比,不含中药组合物提取液,其他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例3

与实施例3相比,不含中药组合物提取液、地塞米松磷酸钠和聚赖氨酸,其他与实施例3相同。

动物级试验:取60只小鼠,雌雄各半,体重25-30克,按体重随机分成四组给药组小鼠,然后将带有刺激牙龈炎的药物涂于各小鼠牙龈处,在各个小鼠牙龈后,在小鼠口服并涂抹实施例三和对比例1-3制备的药液,连续涂抹7天,观察其舔足反应以及明显好转的情况,其结果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实施例三制备的药液对治疗牙龈炎具有明显的效果,同时在抗炎和镇痛方面更为显著效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