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摄片辅助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92133发布日期:2019-04-03 04:03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踝关节摄片辅助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踝关节摄片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载荷关节,其生理功能要求较高,踝关节损伤不仅是骨性结构的紊乱,而且多伴有韧带和软组织的复合损伤,为了更好的评估踝关节的损伤情况,临床常常需要行正位、侧位和踝穴位摄片,尤其是踝穴位摄片非常重要,因为该位置摄片时没有骨骼的重叠和遮挡,能够最好的显示关节的解剖结构。

踝关节拉伤需拍摄x光片,但拍摄时患者脚踝固定到相应位置并保持不动很困难,导致医生可能的误诊。为解决这一问题,专利号为201721320259x的专利申请采用了一种应力关节扭伤成像辅助设备,通过调节万向装置固定踝关节的偏转角度,但是这一方案的问题在于,患者穿戴设备后,并不能直接达到摄片时的最佳拍摄角度。如图1所示,踝关节,由胫骨、腓骨下端的关节面与距骨构成,踝穴位是指这三者之间构成的间隙,当踝关节处于正位时,如图1所示,腓骨和距骨之间有重叠,看不清踝穴,因此,仍需要医生跟患者共同努力,通过反复调整旋转部进而将患者的脚踝朝向扭伤的反方向转动并固定,该过程繁琐、费时、不方便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踝关节损伤需拍摄x光片,但拍摄时患者将脚踝固定到相应位置并保持不动、不变形很困难,同时,拍摄角度调节过程繁琐费时,由此将造成医生可能的误诊。

由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踝关节摄片辅助设备,穿戴简单、方便,同时能够快速、准确的将踝关节固定成拍摄时所需的最佳拍摄角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一下技术方案:

一种踝关节摄片辅助设备,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与小腿贴合的固定部和与脚掌贴合的支撑部,所述固定部的下部与所述支撑部的一端相连,所述固定部上设有第一连接组件,所述支撑部上设有第二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向内偏转,可使足跟至脚尖内旋15-20°。

在临床中,脚踝韧带拉伤需拍摄x光片,但拍摄时要求患者将脚踝固定到相应位置并保持不动很困难,由此将导致医生可能的误诊。现有技术存在拍摄x光片的辅助设备,其通过万向装置调节踝关节的偏转角度,然后固定,但是这一方案的问题在于,患者穿戴设备后,并不能直接达到摄片时的最佳拍摄角度,仍需要医生跟患者共同努力,通过反复调整旋转部进而将患者的脚踝朝向扭伤的反方向转动并固定,该过程繁琐、费时、不方便操作。但是,当患者穿上本发明的踝关节摄片辅助设备后,踝关节能直接被固定到拍摄所需的角度,且穿戴简单、省时。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支撑部一体成形,采用3d打印技术打印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具有与患者小腿相契合的内部形状,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以充分贴合患者的小腿,增加患者的穿戴舒适度,固定部的上部向患者小腿延伸将使用者小腿后半部分覆盖。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可分别与固定部和支撑部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当采用可拆卸式连接时,固定部设有若干对可供第一连接组件对穿的槽孔结构,第一连接组件可分别穿过固定部上的若干对槽孔,或者采用上下交叉捆绑的方式,将固定部拉紧绑缚在患者小腿上;当采用固定连接时,固定部不设有槽孔结构,第一连接组件与固定部可采用铆钉或螺栓的方式固定连接。当采用可拆卸式连接时,支撑部设有若干对可供第二连接组件对穿的槽孔结构,第二连接组件可分别穿过支撑部上的若干对槽孔,或者采用上下交叉捆绑的方式,将固定部拉紧绑缚在患者小腿上;当采用固定连接时,支撑部不设有槽孔结构,第二连接组件与固定部可采用铆钉或螺栓的方式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可以为魔术贴、磁扣约束带或搭扣带,用于快速将小脚与固定部进行固定,防止二者产生相对位移;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可以为魔术贴、磁扣约束带或搭扣带,用于快速将脚部与支撑部进行固定,防止二者产生相对位移。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统称为连接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为脚踏板,所述脚踏板为与脚面匹配的半封闭结构。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支撑部的内侧设有内衬,该内衬可剥离更换,由此使得固定部与患者的小腿得以紧密贴合,同时增加患者的使用舒适度。采用内衬可剥离更换的方式,以满足医疗器械的卫生需求。

更优选地,所述内衬可以为海绵、硅胶或聚丙烯发泡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支撑部均为可透x光的材料,以便准确呈现踝穴位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支撑部可透x光的材料可以为尼龙材料、金属材料或者其他刚性、柔性材料。当为刚性材料时,设备具有足够的稳固性,更有利于将踝关节固定至正确位置,能够承受更强的应力作用;当为柔性材料时,设备具有较强的抗形变能力,同时能在一度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穿戴舒适度。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踝关节摄片辅助设备的固定部和支撑部之间相对偏转15-20°,当患者的脚部穿戴入设备后,易于快速、准确的实现自动保持踝关节摄片的最佳拍摄状态,在此状态下,患者的踝关节在x射线的照射下,踝穴位明显暴露,方便医生进行诊断,从而实现既方便患者穿戴又利于医生准确采集踝关节信息的目的,由此,避免了因动作不标准造成的误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常规位置的踝关节成像效果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踝关节摄片脚部偏转方向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踝穴位成像效果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踝关节摄片辅助设备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踝关节摄片辅助设备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1腓骨

2距骨

3胫骨

4本体

41固定部

411第一固定板

412第二固定板

413连接件

42支撑部

5连接组件

51第一连接组件

52第二连接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述,现有的应力关节扭伤成像辅助设备需通过万向装置调节踝关节的偏转角度,这一方案的问题在于,患者穿戴设备后,并不能直接达到摄片时的最佳拍摄角度。因此,仍需要医生跟患者共同努力,通过反复调整旋转部进而将患者的脚踝朝向扭伤的反方向转动并固定,该过程繁琐、费时、不方便操作。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踝关节摄片辅助设备,通过直接将辅助设备设计成踝关节拍摄所需的角度,从而使得患者穿戴上后,就能够快速、准确的将踝关节固定成拍摄时所需的最佳拍摄角度。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4,图4示出一种实施例的踝关节摄片辅助设备,包括本体4,本体4包括与小腿贴合的固定部41和与脚掌贴合的支撑部42,固定部41的下部与支撑部42的一端相连,固定部41与支撑部42一体成形,撑部相对于固定部41向内偏转,可使足跟至脚尖内旋15~20°,脚部偏转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2中,α为足跟至脚尖内旋的角度。此时,腓骨1和距骨2不再重叠,踝穴位充分暴露出来,以完整的显示踝关节的解剖间隙,从而能方便医生准确的评估踝关节的损伤情况,正常人的胫骨3、腓骨1和距骨2之间构成的间隙是等宽的,呈现如图3所示的状态;同时解决了目前临床中,大部分需要摄片检查的都是有外伤或手术后的踝关节,因为疼痛等原因,患者不能自主控制踝关节,即使能够自主活动踝关节的患者,也很难做到标准的内旋位置和角度,导致医生误诊的技术问题。

上述中的向内是指,以大腿一侧为内侧,脚部朝向大腿内侧一边偏转为向内偏转,以下不再赘述。

具体地,上述固定部41的内部具有与患者小腿形状相契合的半封闭结构,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以充分贴合患者的小腿,增加患者的穿戴舒适度,固定部41的上部向使用者小腿延伸将使用者小腿后半部分覆盖。固定部41开口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3对槽孔,使用一条或多条绑带穿过该3对槽孔,可将小腿固定在固定部41上,该第一连接组件51可以为魔术贴,磁力约束带或搭扣带,或其它任意形式,第一连接组件51可分别穿过固定部41上的若干对槽孔,或者采用上下交叉捆绑的方式,将固定部41拉紧绑缚在患者小腿上。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组件51为魔术贴,在固定部41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分别设有魔术贴,魔术贴分别穿过所述3对槽孔,使固定部41通过魔术贴能与小腿更好的固定,防止二者产生相对位移。作为一种更优的实施方式,固定部41内侧与皮肤接触的一面可设有柔软的内衬(图中未示出),该内衬可以为海绵、硅胶或聚丙烯发泡材料等,由此使固定部41与患者的小腿能产生更紧密的贴合,同时增加患者的使用舒适度,此外,为了满足医疗器械的卫生要求,该内衬可剥离更换。

支撑部42为与脚面匹配的半封闭结构,支撑部42的下部与固定部41相连,支撑部42和固定部41一体成形。支撑部42开口端的两侧设置有2对槽孔,用于设置第二连接组件52,第二连接组件52的设置方式同上述固定部41的设置方式,此处不再赘述。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中固定部41和支撑部42可采用不同的连接组件5,连接组件5的不同采用方式不构成其它技术方案与本发明的区别技术特征。本实施例中,支撑部42为脚踏板结构,采用与固定部41相同的连接组件5,为魔术贴,分别设于支撑部42的上部和下部,使得支撑部42与脚部通过魔术贴充分固定。作为一种更优的实施方式,脚踏板部件的内侧与皮肤接触的面设有内衬(图中未示出),且该内衬可剥离更换,另外脚背部为空,保证通过魔术贴能将患者的脚部固定即可,由此使得患者的脚部能更透气、舒适,且能节省材料的使用。

上述固定部41与支撑部42通过3d打印,一体成形,为了与拍摄所需相适应,该偏转角度为15°。相对于现有技术,当患者穿戴入本发明的装置中后,踝关节部就被直接固定成15°,此时,呈现拍摄时所需的最佳位置,踝穴位清楚的显示出来。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的踝关节摄片辅助设备,包括本体4,本体4包括与小腿贴合的固定部41和与脚掌贴合的支撑部42,固定部41的下部与支撑部42的一端相连,支撑部42相对于固定部41向内偏转,可使足跟至脚尖内旋15-20°,脚部偏转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2中,α为足跟至脚尖内旋的角度。此时,腓骨1和距骨2不再重叠,踝穴位充分暴露出来,以完整的显示踝关节的解剖间隙,从而能方便医生准确的评估踝关节的损伤情况,正常人的胫骨3、腓骨1和距骨2之间构成的间隙是等宽的,呈现如图3所示的状态;同时解决了目前临床中,大部分需要摄片检查的都是有外伤或手术后的踝关节,因为疼痛等原因,患者不能自主控制踝关节,即使能够自主活动踝关节的患者,也很难做到标准的内旋位置和角度,导致医生误诊的技术问题。

其中,固定部41包括第一固定板411和第二固定板412,第一固定板411、第二固定板412之间通过连接件413连接。第一固定板411、第二固定板412和连接件413共同包裹形成前后开放式的固定空间,该固定空间具有与患者小腿形状相契合的内部形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411、第二固定板412和连接件413一体成形,连接件413的材质与第一固定板411和第二固定板412的材质相同。在其它实施例中,连接件413还可以为与第一固定板411、第二固定板412独立的部件,即可以拆卸更换;连接件413的材质也可以与第一固定板411和第二固定板412不同。上述第一固定板411和第二固定板412为长条形的结构,第一固定板411和第二固定板412的长度相等,设于二者之间的连接件413形状为弧形,位于第一固定板411和第二固定板412的后侧,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以充分贴合患者的小腿,增加患者的穿戴舒适度。在第一固定板411和第二固定板412上设有第一连接组件51,该第一连接组件51可以为魔术贴,磁力约束带或搭扣带,或其它任意形式。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组件51为搭扣带,3对搭扣带分别固定在第一固定板411与第二固定板412上,分别设于固定部41的上部、中部和下部,使得固定部41通过搭扣带能与小腿更好的固定,防止二者产生相对位移。需要说明的是,搭扣带不一定处于与连接件413相对的位置。该设计在保证设备强度的同时,还减少了设备材料的使用量,从而降低了制作成本,而且减轻了设备本身的重量,方便患者使用,此外,第一固定部41和第二固定部41之间为镂空结构,从而增加了设备的透气性。作为一种更优的实施方式,固定部41内侧与皮肤接触的一面可设有柔软的内衬(图中未示出),该内衬可以为海绵、硅胶或聚丙烯发泡材料等,由此使得固定部41与患者的小腿得以紧密贴合,同时增加患者的使用舒适度,此外,该内衬可剥离更换。

上述的固定部41与支撑部42一体成形,支撑部42为与脚面匹配的半封闭结构,支撑部42的下部与固定部41相连,支撑部42和固定部41一体成形。支撑部42开口端设有第二连接组件52,第二连接组件52的设置方式同上述固定部41的设置方式,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支撑部42为脚踏板结构,采用与固定部41相同的连接组件5,为搭扣带,分别设于支撑部42的上部和下部,使得支撑部42与脚部通过搭扣带充分固定。同时,脚踏板部件的内侧与皮肤接触的面设有内衬(图中未示出),且该内衬可剥离更换,另外脚背部为空,保证通过搭扣带能将患者的脚部固定即可,由此使得患者的脚部能更透气、舒适,且能节省材料的使用。

上述固定部41与支撑部42通过3d打印,一体成形,为了与拍摄所需相适应,该偏转角度为20°。相对于现有技术,当患者穿戴入本发明的装置中后,踝关节部就被直接固定成20°,此时,呈现拍摄时所需的最佳位置,踝穴位清楚的显示出来。

通过以下说明进一步的认识本发明的特性及功能。

在使用本发明的踝关节摄片辅助设备时,将患者的脚放入固定部41和支撑部42中,脚掌踏于支撑部42上,小腿置于固定部41中,并通过连接组件5分别将小腿和脚掌牢牢固定住。此时,患者呈现最佳的拍摄状态,即胫骨3远端不动,足跟至脚尖内旋15°,而无需医生对患者的踝关节动作进行调整,或患者自行调整。

定位完成后,医生调节射线中心(中心线以踝关节上1cm为射线中心)即可进行x射线拍摄,成像即可清楚显示关节的解剖结构,医生进行下一步诊断。

另外,本发明的设备本身全采用可透x光的材料制成,方便踝关节x光片的成像。

本改进的目的在于形成能稳固固定患者脚部的脚踏板长度,而不在于形成与患者脚部长度完全吻合的脚踏板长度,以提高本装置的适用性。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