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连续施针的针灸埋线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76208发布日期:2019-03-08 23:45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连续施针的针灸埋线针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连续施针的针灸埋线针。



背景技术:

针灸埋线疗法是针灸的延伸,是利用线体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治疗疾病的一种临床技术。传统一次性或者循环利用的埋线针只能进行一次埋线,再进行装填以后才可继续埋线。并且还需要进行手动退针,过程较为繁琐且时间长,无法连续进行施针操作。

随着中医针灸接受度不断提高,针灸不断创新,出现了一种对穴位进行埋线新的方式。它在祖国医学的脏腑、气血、经络理论指导下,把羊肠线埋植在相应穴位和特定部位中,利用其对穴位的持续性刺激作用来治疗疾病,是针灸疗法在临床上的延伸和发展,是“内病外治”的疗法之一。其作用机理是将医用羊肠线或脐带线运用埋线针植入人体穴位或组织里,肠线在体内软化、分解、液化和吸收时,对机体产生的生理、物理及化学刺激长达20天或更长时间,从而对穴位产生一种缓慢、柔和、持久、良性的“长效针感效应”。穴位埋线疗法,每20-30天治疗一次,避免较长时间、每日针灸所带来的不便,可大大减少患者就诊次数。因而,埋线疗法这一种长效、低创痛的针灸疗法,也是当前最理想的穴位刺激疗法之一。近年来,随着此方法的改进及埋线工具的改良,应用于亚健康人群越来越多,如降脂减肥,美容养颜,抗精神抑郁,抗疲劳等,且通过众多的临床应用报道,可以看到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各系统疾病方面都有肯定的疗效,尤其对慢性、顽固性、免疫低下性疾病疗效显著。

传统一次性或者循环利用的埋线针只能进行一次埋线,再进行装填以后才可继续埋线;并且还需要进行手动退针,过程较为繁琐且时间长,无法连续进行施针操作;如此不仅会增加患者心理压力,还降低了医生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连续施针和自动脱线的针灸埋线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连续施针的针灸埋线针,包括针筒、针管、针芯以及储线轮;

所述针筒包括首端和尾端,所述首端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上设有限位孔,所述尾端设有针芯穿孔,所述针芯穿孔与所述限位孔在水平方向上共轴,所述针筒的中部开设有第一活动窗,所述针筒的上边沿开设有第二活动窗,所述第二活动窗在水平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活动窗的右侧,所述针筒的下边沿设有扳机,所述扳机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针筒的下边沿,所述扳机位于所述第二活动窗的正下方,所述扳机的右侧设有手柄,所述扳机通过扳机弹簧与所述手柄连接;

所述针管包括穿刺端、储线轮固定部和动力部,所述针管安装在所述针筒内,所述穿刺端穿设在所述限位孔内,所述储线轮固定部位于所述针筒的中部,所述动力部位于所述针筒的尾端;所述动力部包括针芯导引管、推板和动力弹簧,所述推板上设有针芯过孔,所述针芯导引管和所述动力弹簧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针芯过孔的两侧,所述推板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活动窗位于所述针筒的外侧,所述推板的另一端紧挨所述扳机且位于所述扳机的右侧;所述储线轮固定部包括左右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以及上下相对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穿刺端一体固定在所述第一侧边上部,所述针芯导引管一体固定在所述第二侧边上部,且所述穿刺端和所述针芯导引管与所述储线轮固定部的连接处均设有针芯过孔,所述穿刺端、所述针芯导引管和所述动力弹簧在水平方向上共中心轴;所述针芯穿过所述针芯穿孔和所述动力弹簧穿设于所述针芯导引管内;

所述储线轮上均匀分布有相同的储线孔,所述储线轮的中心穿设有转动轴,所述储线轮通过转动轴卡装在所述储线轮固定部上,位于最上部的所述储线孔与所述储线轮固定部两侧的针芯过孔共中心轴。

优选地,所述储线轮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转动轴的两端为可防止转动轴转动的多边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上均设有多边形储线轮固定孔。

优选地,所述储线孔为通孔,所述储线孔的孔径大于所述针芯的直径,所述储线孔内插装有封存好的羊肠线或生物蛋白线。

优选地,所述储线轮为花瓣形,对应每个所述储线孔的外侧均为圆弧形侧边,相邻两个所述圆弧形侧边相交处均向内凹陷。

优选地,所述储线轮固定部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的中部均设有向内的固定软板,所述固定软板为圆弧形。

优选地,所述针筒上设有可调节的限位阀,所述限位阀位于所述限位柱与所述储线轮固定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动窗的两侧设有用以取出所述储线轮的凸形槽。

优选地,所述针筒的中部两侧均设有相对的第一活动窗。

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动窗的上下方均设有限位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外侧设有保护针筒,可避免在操作时误伤,且降低了操作难度,比现有的埋线针更好把握埋线深度,且可自动退针,缩短了埋线时间,储线轮的设计,可以满足连续施针的需求,提高了埋线效率,可以使患者的体感更舒适一些,避免了长时间施针给患者造成的心里压力和身体疼痛,储线轮可更换,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可连续施针的针灸埋线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储线轮及储线轮固定部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储线轮固定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可连续施针的针灸埋线针,包括针筒1、针管2、针芯3以及储线轮4。

针筒1包括首端11和尾端12,首端11设有限位柱13,限位柱13上设有限位孔14,限位柱13用以限定穿刺端21的位置,且防止穿刺端21在埋线针未使用时露出针筒1而造成误伤;尾端12设有针芯穿孔15,针芯穿孔15与限位孔14在水平方向上共轴,用以保证限位孔14和针芯穿孔15在同一直线上,从而使针管2和针芯3能在同一直线上进而保证针芯3能顺利穿入穿刺端21内,针筒1的中部开设有第一活动窗16,针筒1的上边沿开设有第二活动窗17,第二活动窗17在水平方向上位于第一活动窗16的右侧,针筒1的下边沿设有扳机18,扳机18可旋转地安装在针筒1的下边沿,扳机18位于第二活动窗17的正下方,扳机18为半月形,扳机18的一半在针筒1内一半在针筒1外,扳机18的右侧设有手柄19,扳机18位于针筒1外的部分通过扳机弹簧20与手柄19连接,使用时手持手柄19扣动扳机18,用以释放针管2并使其射出。优选地,扳机18外侧设有保护罩181,用以防止不小心碰到扳机18使针管2射出造成误伤。

针管2包括依次连接的穿刺端21、储线轮固定部22和动力部,针管2安装在针筒1内,穿刺端21穿设在限位孔14内,穿刺端21端部为斜口尖锥形,用以便于穿刺入皮肤;储线轮固定部22位于针筒1的中部,动力部位于针筒1的尾端12;使用时,动力部用以推动整个针管2向前射出,穿刺端21穿出限位孔14,进行穿刺。动力部包括针芯导引管23、推板24和动力弹簧25,推板24上设有针芯过孔26,针芯导引管23和动力弹簧25分别固定连接在针芯过孔26的两侧,推板24的一端穿过第二活动窗17位于针筒1的外侧,用以埋线后从外侧拉动推板24,以便于将针管2收回;推板24的另一端紧挨扳机18且位于扳机18的右侧,用以控制推板24的位置,扣动扳机18,可以释放推板24,使针管2发射出去;储线轮固定部22包括左右相对的第一侧边221和第二侧边222以及上下相对的第三侧边223和第四侧边224,穿刺端21一体固定在第一侧边221上部,针芯导引管23一体固定在第二侧边222上部,且穿刺端21和针芯导引管23与储线轮固定部22的连接处均设有针芯过孔26,穿刺端21、针芯导引管23和动力弹簧25在水平方向上共中心轴,用以保证针芯3从针芯导引管23穿出时能顺利穿入穿刺端21;在未施针的情况下,针芯3穿过针芯穿孔15和动力弹簧25后穿设于针芯导引管23内。针芯3的尾部设有手持部31,以便于针芯3的推进。

储线轮4上均匀分布有相同的储线孔41,储线轮4的中心穿设有转动轴42,储线轮4通过转动轴42卡装在储线轮固定部22上,且在储线轮4安装在储线轮固定部22时,位于最上部的储线孔41与储线轮固定部22两侧的针芯过孔26共中心轴。优选地,储线轮4可转动地穿设在转动轴42上,转动轴42的两端为可防止转动轴42转动的多边形结构;多边形结构的固定性更好,不易滑动,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采用六边形结构固定,使转动轴固定性更好,避免在转动储线轮4是转动轴42随之转动。如图3所示,优选地,第一侧面221和第二侧面222上均设有多边形储线轮固定孔225;此处的多边形储线轮固定孔225与转动轴42两端的多边形结构相配套,且在多边形储线轮固定孔225外设有安装滑槽226,方便安装和拆卸更换;另外在储线轮4安装完成后转动轴42两端可安装套筒锁紧,避免其向外滑脱。

优选地,储线孔41为通孔,如此才能实现针管2前后的导通;储线孔41的孔径大于针芯3的直径,以便于针芯3能顺利穿过储线孔41;储线孔41内插装有封存好的羊肠线或生物蛋白线,使用时将穿刺端21插入皮肤后,将针芯3从尾端12往针管2内插入,通过储线轮固定部22右侧的针芯过孔26后插入储线孔41,将储线孔41内预先封存好的羊肠线或生物蛋白线推入穿刺端21,进而埋入相应穴位。

优选地,储线轮4为花瓣形,对应每个储线孔41的外侧均为圆弧形侧边43,相邻两个圆弧形侧边43相交处均向内凹陷。此结构可以让使用者更加清晰地分辨出每个储线孔41的位置,且能与固定软板227完美配合,给固定软板227提供操作空间。

优选地,储线轮固定部22的第三侧面223和第四侧面224的中部均设有向内的固定软板227,固定软板227为圆弧形,且两个固定软板227圆弧面相对,固定软板227的作用是用来固定储线轮4的位置,采用上下两块固定软板227可以从上下两端同时固定储线轮4,效果更好;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采用含有六个过线孔41的轴对称的过线轮4,正常使用埋线针时,将过线轮4上有羊肠线的过线孔41旋转到最顶部,上方的固定软板227与距离最近的圆弧形侧边43相切并卡在凹陷处,下方的固定软板227与下方的圆弧形侧边43相切且卡装在凹陷处,上下相对,将储线轮4固定,当进行一次埋线后,将针芯3拔出至针芯导引管23处,再顺时针旋转储线轮4,固定软板227自身的可变形特性使之随储线轮4转动而向外打开,当转过一个圆弧形侧边43后,固定软板227自动收回,再次卡住新的圆弧形侧边43,以此循环,直到所有羊肠线用完,将过线轮4取下,向外掰开并按住下方的固定软板227,安装新的过线轮4后再放开下方的固定软板227使其卡紧即可。

优选地,针筒1上设有可调节的限位阀51,限位阀51位于限位柱13与储线轮固定部22之间,由于不同患者的胖瘦不同,导致每个患者的施针深度不同,使用者可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调节埋线的深度。

优选地,第一活动窗16的两侧设有用以取出所述储线轮的凸形槽161。由于过线轮需要从第一活动窗16处安装或更换,所以第一活动窗16的开口面积需要大于储线轮4的径向切面面积,转动轴42的两端在储线轮4两侧突出,为了便于取出储线轮4,在第一活动窗16两侧设置凸形槽161,且凸形槽161位于第一活动窗16两侧的中部,以便于快捷取出和安装储线轮4。

优选地,针筒1的中部两侧均设有相对的第一活动窗16,针筒1两侧都有第一活动窗16,更方便转动储线轮4且便于其取出和安装。

优选地,第一活动窗16的上下方均设有限位块162,限位块162的作用是限定储线轮固定部22在针筒1内的位置,通过限位孔14和限位块162两个点的限定,使针管2在针筒1内能保证在同一直线上,且避免针管2在针筒1内晃动。

在未施针时,针管2处于被锁紧状态,即动力弹簧25压缩,扳机18位于针筒1内的部分位于推板24的左侧并抵住推板24的下端,扳机弹簧20将扳机18位于针筒1外的部分往左推,致使扳机18位于针筒1内的部分往右施力作用于推板18上,此时利用动力弹簧25对推板24的推力、扳机弹簧20对扳机18下部的推力以及扳机18对推板24的往右的作用力将针管2锁在针筒1内;在进行施针操作时,先将限位孔14处对准需施针的穴位,然后往后扣动扳机18,将针管2往前推,从而使穿刺端21射出穿刺到皮肤内,再将针芯3往前推,在针芯3穿过储线轮4上的储线孔41时将储线孔41内的的羊肠线或生物蛋白线推出,然后推出穿刺端21进而埋入患者体内;在埋好一根后,将穿刺端21从皮肤内拔出,向后拉动推板24,同时扣动扳机18使扳机18位于针筒1内的部分向前下压,待将推板24拉到第二活动窗17靠近尾端12的一侧时松开扳机18,使针管2复位,转动储线轮4,换一个有羊肠线的过线孔41后进行新一轮的操作。

本发明的一种连续施针的针灸埋线针,外侧设有保护针筒,可避免在操作时误伤,且降低了操作难度,比现有的埋线针更好把握埋线深度,且可自动退针,缩短了埋线时间,储线轮的设计,可以满足连续施针的需求,提高了埋线效率,可以使患者的体感更舒适一些,避免了长时间施针给患者造成的心里压力和身体疼痛,储线轮可更换,节约了成本。

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