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46094发布日期:2019-01-28 13:36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胃癌(gastriccarcinoma)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首位,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压力增大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等原因,使得胃癌呈现年轻化倾向。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其中半数以上发生于胃窦部,胃大弯、胃小弯及前后壁均可受累。绝大多数胃癌属于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或出现上腹不适、嗳气等非特异性症状,常与胃炎、胃溃疡等胃慢性疾病症状相似,易被忽略,因此,尤其在贲门癌(benmenai)和食管癌,贲门癌(benmenai)是发生在胃贲门部,也就是食管胃交界线下约2cm范围内的腺癌。它是胃癌的特殊类型,应和食管下段癌区分。但是它又与其他部位的胃癌不同,具有自己的解剖学组织学特性和临床表现,独特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较差的外科治疗效果。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各国差异很大。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每年平均病死约15万人。男多于女,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食管癌典型的症状为进行性咽下困难,先是难咽干的食物,继而是半流质食物,最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这样就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贲门癌(benmenai)和食管癌的治疗显得非常重要,尤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药就显得更重要,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配方来治疗对于人威胁的贲门癌(benmenai)和食管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配方,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原料:代赭石、党参、天冬、当归、半夏、白芍、炒苏籽、竹茹、肉苁蓉和守宫并选取制备工具玻璃器皿、煮药灌、量筒和计时器;

s2,对选取的原料:代赭石、党参、天冬、当归、半夏、白芍、炒苏籽、竹茹、分别进行处理;

s3,对经过处理后的原料通过医药专用的称量仪器称取一定的重量并且分别放入已准备好的玻璃器皿中;

s4,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将入煮药灌内并且用计时器开始计时;

s5,煮药灌内水加热后向煮药灌内分别加入已经处理并且称量好的代赭石,守宫,煮沸30分钟;

s6,煮沸30分钟后,加入剩余原料:党参、天冬、当归、半夏、白芍、炒苏籽、竹茹和肉苁蓉;

s7,煎煮40分钟后,取汁300ml,早晚各一次,温服。

优选的,所述s2,代赭石处理步骤为:

s1,取净代赭石碎块,置无烟炉火上或适宜的容器中;

s2,用无烟武火加热煅至红透后,取出立即倒入醋内淬酥,如此反复煅淬数次,直至酥脆,取出干燥,每代赭石0.1kg,用醋0.03kg;

s3,碾成细粉为200-300目,每代赭石0.1kg,用醋0.03kg。

优选的,所述s3,称量仪器称取一定的重量代赭石25-35g;党参25-35g;天冬10-20g;当归10-14g;半夏5-15g;白芍10-20g;炒苏籽5-15g;竹茹5-15g;肉苁蓉10-20g;守宫10-20g。

优选的,所述s3,量筒量取水为500-1000ml。

优选的,所述s1,肉苁蓉选为肉苁蓉鲜干片即用新鲜肉苁蓉直接切片风干后的成品,所述守宫选为经过微火烤干的成品。

优选的,所述s2,党参、天冬、当归、半夏、白芍、炒苏籽和竹茹处理步骤均为:

s1,用筛选装置进行筛选;

s2,筛选目测拣选出外表颜色暗淡、有虫食过现象的中药;

s3,拣选后分别经过清水清洗2-3遍,并且将清洗后的原料分别放入防尘,透风的晾晒装置中,自然风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的党参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天冬性寒,味甘,微苦,具有养阴清热,润肺滋肾的功效,用于治阴虚发热、肺痈、消渴等病症;当归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抗癌、抗老防老、免疫之功效,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白芍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功效;竹茹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的功效;代赭石具有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之功效以及守宫进行比例的混合后,能够有效的治疗喷门癌、食道癌。

2.本发明中对中药的严格选材和严格的处理能够保证中药的最佳效果。

3.本发明中对中药的熬制采用量筒量取水和计时器计时熬制的时间,能够保证正确比例的配比和熬制的时间,能够使中药混合后熬制的药效达到最佳,并且能够有效的治疗喷门癌、食道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配方,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原料:代赭石、党参、天冬、当归、半夏、白芍、炒苏籽、竹茹、肉苁蓉和守宫并选取制备工具玻璃器皿、煮药灌、量筒和计时器;

s2,对选取的原料:代赭石、党参、天冬、当归、半夏、白芍、炒苏籽、竹茹、分别进行处理,起作用在于,处理后能够保证中药的最佳效果;

s3,对经过处理后的原料通过医药专用的称量仪器称取一定的重量并且分别放入已准备好的玻璃器皿中;

s4,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将入煮药灌内并且用计时器开始计时,起作用在于能够保证正确比例的配比和熬制的时间,能够使中药混合后熬制的药效达到最佳,并且能够有效的治疗喷门癌、食道癌;

s5,煮药灌内水加热后向煮药灌内分别加入已经处理并且称量好的代赭石,守宫,煮沸30分钟;

s6,煮沸30分钟后,加入剩余原料:党参、天冬、当归、半夏、白芍、炒苏籽、竹茹和肉苁蓉;

s7,煎煮40分钟后,取汁300ml,早晚各一次,温服。

所述s2,代赭石处理步骤为:

s1,取净代赭石碎块,置无烟炉火上或适宜的容器中;

s2,用无烟武火加热煅至红透后,取出立即倒入醋内淬酥,如此反复煅淬数次,直至酥脆,取出干燥,每代赭石0.1kg,用醋0.03kg;

s3,碾成细粉为200-300目,每代赭石0.1kg,用醋0.03kg,起作用在于,对中药的严格处理,能够保证中药的最佳效果。

所述s3,称量仪器称取一定的重量代赭石25-35g;党参25-35g;天冬10-20g;当归10-14g;半夏5-15g;白芍10-20g;炒苏籽5-15g;竹茹5-15g;肉苁蓉10-20g;守宫10-20g。

所述s3,量筒量取水为500-1000ml。

所述s1,肉苁蓉选为肉苁蓉鲜干片即用新鲜肉苁蓉直接切片风干后的成品,所述守宫选为经过微火烤干的成品,

所述s2,党参、天冬、当归、半夏、白芍、炒苏籽和竹茹处理步骤均为:

s1,用筛选装置进行筛选;

s2,筛选目测拣选出外表颜色暗淡、有虫食过现象的中药;

s3,拣选后分别经过清水清洗2-3遍,并且将清洗后的原料分别放入防尘,透风的晾晒装置中,自然风干。起作用在于,避免因为次品或者杂质影响到混合后的药效,能够保证中药的最佳效果。

实施例1:对经过处理后的原料通过医药专用的称量仪器称取一定的重量并且分别放入已准备好的玻璃器皿中,用量筒量取500ml的水,将入煮药灌内并且用计时器开始计时,煮药灌内水加热后向煮药灌内分别加入已经处理并且称量好的代赭石25g,守宫10g,煮沸30分钟,煮沸30分钟后,加入剩余原料:党参25g;天冬10g;当归10g;半夏5g;白芍10g;炒苏籽5g;竹茹5g;肉苁蓉10g;煎煮40分钟后,取汁300ml,早晚各一次,温服。

实施例2:对经过处理后的原料通过医药专用的称量仪器称取一定的重量并且分别放入已准备好的玻璃器皿中,用量筒量取500-1000ml的水,将入煮药灌内并且用计时器开始计时,煮药灌内水加热后向煮药灌内分别加入已经处理并且称量好的代赭石30g,守宫15g,煮沸30分钟,煮沸30分钟后,加入剩余原料:党参30g;天冬15g;当归12g;半夏10g;白芍15g;炒苏籽10g;竹茹10g;肉苁蓉15g;煎煮40分钟后,取汁300ml,早晚各一次,温服。

实施例3:对经过处理后的原料通过医药专用的称量仪器称取一定的重量并且分别放入已准备好的玻璃器皿中,用量筒量取500-1000ml的水,将入煮药灌内并且用计时器开始计时,煮药灌内水加热后向煮药灌内分别加入已经处理并且称量好的代赭石35g,守宫20g,煮沸30分钟,煮沸30分钟后,加入剩余原料:党参35g;天冬20g;当归14g;半夏15g;白芍20g;炒苏籽15g;竹茹15g;肉苁蓉20g;煎煮40分钟后,取汁300ml,早晚各一次,温服。

经过实验并且对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进行对比得出的实施例2中中药的重量比的混合经过处理和熬制对喷门癌、食道癌的治疗效果最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