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红外保健面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29701发布日期:2019-04-17 03:19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远红外保健面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面膜,具体是指一种利用远红外和中医穴位理论而提出的一种远红外保健面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人体保健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生活压力、环境污染以及各种不同类型的化妆品的使用,导致人的脸部出现了一些皮肤问题:如堵塞毛孔、皮肤长斑、肿胀、发红、疼痛、瘙痒、出水泡等等;通过各种面膜对脸部进行保养就成为一种必要的保养措施。

传统的面膜主要被用于面部保湿、补水、美白和抗皱等功能,其主要的成分包含:水、抗氧化剂、增溶剂、保湿剂、增稠及、润肤剂、杀菌防腐剂及香精。但是,由于上述这些传统的面膜在使用中依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由于传统面膜使用的上述组成原料均为普通的营养保湿、润肤、杀菌化合物,极难快速得到理想的效果。因此,为了克服传统面膜的一些缺陷,近些年以来在面膜产品中又涌现出借助于远红外技术的新型面膜产品。这些远红外保健面膜产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其一,为中国专利文献cn104001267a为代表提出的“远红外强磁场穴位保健面膜”,该种远红外保健面膜的主要特点是将能产生远红外功能的远红外材料圆片和永磁体圆片镶嵌在保健面膜本体上设置的不通孔凹槽内,使这些圆片对准人体面部的相应经络穴位上;利用附属的外接电源激发托玛琳材料产生的远红射线产生的热能和永磁体圆片对脸部穴位产生养护理疗作用。

其二,文献中还公开了另外一些远红外保健面膜的技术方案,这一类远红外保健面膜同样选用依附在面膜上的托玛琳等材料作为远红外射线的发射源,但是同时还配有激发电源;利用附属的外接电源激发托玛琳材料产生的远红射线产生的热能。

其三,是将远红外材料与其它成份一起制作成面膜层,利用远红外材料散发的袁弘射线作用于人体面部,使人脸皮肤在利用面膜组成成份中的天然营养成份达到美容、改善肤质的同时,通过远红材料发射出的远红外线促进人体面部血液的微循环,达到活化组织细胞、改善脸部新陈代谢的作用;这一类技术方案可以以中国专利文献cn101357105a和cn104825342a为代表。

根据本申请人对远红外理疗材料的多年研究、以及对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深入了解,认为上述三种基本技术虽然能够由于作为面膜使用、也各有千秋;但是也各自存在以下不足:

对于这第一类技术方案而言,由于对设置远红外圆片的底膜上必须设置凹槽,因此这种底膜不仅存在一定的结构形态,而且由于人体的面部形态不一样,因此能否保证圆片设置点能适用于每一个人面部的穴位分布值得探讨,而且面膜的功效在于清洁和保养的是整个面部皮肤,不局限在脸部的几个穴位。

对于第三类技术方案涉及的远红外保健面膜,由于使用外接电源作为启动激发源,因此在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

此外,由于上述技术中采用的远红外陶瓷粉所产生的远红外波只有5-15um,发射率也仅在77-86﹪左右,而且所产生的负氧离子也只有2300-2600/cm3左右,所能达到的综合功效有限。

因此,寻求一种新的远红外材料作为更为理想的面膜添加材料,就成为本行业的一种期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具有更为良好远红外性能的远红外保健面膜

这种远红外保健面膜,包括面膜主体1和热塑性凝胶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膜主体1由掺有远红外超细粉及偶联剂的远红外纤维混纺面料织造而成;所述的远红外超细粉由粒径小于12000目的碧玺、砭石、磁石、和田玉四种超细粉料混合组成,同时在所述的远红外超细粉中各组成物料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碧玺25%、砭石35%、磁石20%、和田玉20%。

所述的远红外纤维混纺面料为掺有远红外超细粉的远红外莫代尔纤维、掺有远红外超细粉的远红外丽赛纤维、掺有远红外超细粉的远红外派丝特纤维、掺有远红外超细粉的远红外羊绒纤维、掺有远红外超细粉的远红外牛奶蛋白纤维中的任意一种纤维制成。

所述的远红外莫代尔纤维家纺内衣面料由60-80重量份莫代尔纤维和20-40重量份远红外纤维混纺织造而成;所述的远红外纤维为远红外丙纶纤维;所述的远红外丙纶纤维,由100重量份丙纶、2-5重量份远红外超细粉和0.02-0.06重量份偶联剂组成。

所述的偶联剂为异丙基三(二辛剂磷酸酰氧基)钛酸酯、1,2-硬酯酸甘油酯和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所述的偶联剂由下述组份按重量份组成:30-50份异丙基三(二辛剂磷酸酰氧基)钛酸酯、20-40份1,2-硬酯酸甘油酯、30-50份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所述的远红外丙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按配比确定的适量碧玺、砭石、磁石、和田玉混合料分碎至粒径为小于12000目的远红外超细粉;

2)将偶联剂与步骤(1)制得的远红外超细粉混合,得到改性的远红外超细粉;

3)将所述的已改性远红外超细粉与丙纶料共混,经挤出、切片、制得远红外丙纶切片;

4)将步骤(3)获得的远红外丙纶切片加热熔融,挤压,喷丝成型即得到远红外丙纶纤维。

所述的远红外丽赛纤维家纺内衣面料由60-80重量份丽赛纤维和20-40重量份远红外纤维混纺织造而成;所述的远红外纤维为远红外丙纶纤维;所述的远红外丙纶纤维,由100重量份丙纶、2-5重量份远红外超细粉和0.02-0.06重量份偶联剂组成。

所述的偶联剂为异丙基三(二辛剂磷酸酰氧基)钛酸酯、1,2-硬酯酸甘油酯和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所述的偶联剂由下述组份按重量份组成:30-50份异丙基三(二辛剂磷酸酰氧基)钛酸酯、20-40份1,2-硬酯酸甘油酯、30-50份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所述的远红外丙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按配比确定的碧玺、砭石、磁石、和田玉混合料分碎至粒径小于12000目的远红外超细粉;

2)将偶联剂与步骤(1)制得的远红外超细粉混合,得到改性的远红外超细粉;

3)将所述的已改性远红外超细粉与丙纶料共混,经挤出、切片、制得远红外丙纶切片;

4)将步骤(3)获得的远红外丙纶切片加热熔融,挤压,喷丝成型即得到远红外丙纶纤维。

所述的远红外派丝特纤维家纺内衣面料由60-80重量份派丝特纤维和20-40重量份远红外纤维混纺织造而成;所述的远红外纤维为远红外丙纶纤维;所述的远红外丙纶纤维,由100重量份丙纶、2-5重量份远红外超细粉和0.02-0.06重量份偶联剂组成。

所述的偶联剂为异丙基三(二辛剂磷酸酰氧基)钛酸酯、1,2-硬酯酸甘油酯和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所述的偶联剂由下述组份按重量份组成:30-50份异丙基三(二辛剂磷酸酰氧基)钛酸酯、20-40份1,2-硬酯酸甘油酯、30-50份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所述的远红外丙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按配比确定的适量碧玺、砭石、磁石、和田玉混合料分碎至粒径为小于12000目的远红外超细粉;

2)将偶联剂与步骤(1)制得的远红外超细粉混合,得到改性的远红外超细粉;

3)将所述的已改性远红外超细粉与丙纶料共混,经挤出、切片、制得远红外丙纶切片;

4)将步骤(3)获得的远红外丙纶切片加热熔融,挤压,喷丝成型即得到远红外丙纶纤维。

所述的远红外羊绒纤维家纺内衣面料由60-80重量份羊绒纤维和20-40重量份远红外纤维混纺织造而成;所述的远红外纤维为远红外丙纶纤维;所述的远红外丙纶纤维,由100重量份丙纶、2-5重量份远红外超细粉和0.02-0.06重量份偶联剂组成。

所述的偶联剂为异丙基三(二辛剂磷酸酰氧基)钛酸酯、1,2-硬酯酸甘油酯和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所述的偶联剂由下述组份按重量份组成:30-50份异丙基三(二辛剂磷酸酰氧基)钛酸酯、20-40份1,2-硬酯酸甘油酯、30-50份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所述的远红外丙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按配比确定的适量碧玺、砭石、磁石、和田玉混合料分碎至粒径为小于12000目的远红外超细粉;

2)将偶联剂与步骤(1)制得的远红外超细粉混合,得到改性的远红外超细粉;

3)将所述的已改性远红外超细粉与丙纶料共混,经挤出、切片、制得远红外丙纶切片;

4)将步骤(3)获得的远红外丙纶切片加热熔融,挤压,喷丝成型即得到远红外丙纶纤维。

所述的远红外牛奶蛋白纤维家纺内衣面料由60-80重量份牛奶蛋白纤维和20-40重量份远红外纤维混纺织造而成;所述的远红外纤维为远红外丙纶纤维;所述的远红外丙纶纤维,由100重量份丙纶、2-5重量份远红外超细粉和0.02-0.06重量份偶联剂组成。

所述的偶联剂为异丙基三(二辛剂磷酸酰氧基)钛酸酯、1,2-硬酯酸甘油酯和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所述的偶联剂由下述组份按重量份组成:30-50份异丙基三(二辛剂磷酸酰氧基)钛酸酯、20-40份1,2-硬酯酸甘油酯、30-50份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所述的远红外丙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按配比确定的适量碧玺、砭石、磁石、和田玉混合料分碎至粒径为小于12000目的远红外超细粉;

2)将偶联剂与步骤(1)制得的远红外超细粉混合,得到改性的远红外超细粉;

3)将所述的已改性远红外超细粉与丙纶料共混,经挤出、切片、制得远红外丙纶切片;

4)将步骤(3)获得的远红外丙纶切片加热熔融,挤压,喷丝成型即得到远红外丙纶纤维。

所述的面膜主体1上涂覆着一层面膜液,所述的面膜液由纯净水、远红外超细粉、抗氧化提取物、增溶剂、保湿剂、增稠剂、润肤剂、杀菌防腐剂和香精组成;并且所述的面膜液按以下重量份组成:纯净水5-10份;远红外超细粉0-3份;抗氧化提取物1-8份;增溶剂3-9份;保湿剂3-8份;增稠剂1-6份;润肤剂2-4份;杀菌防腐剂0.01-0.05份;香精0-1份。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提出的这种远红外保健面膜,与目前市场上普遍适用的远红外保健面膜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与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同功能保健胸罩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1、由于选用的远红外超细粉使用的四味矿物类中药材原料碧玺、砭石、磁石、和田玉四种天然矿物作为远红外射线的发生源,不仅材料易得,而且充分利用了这四种矿物材料的微细粉的相互作用下产生4-20um波长强度的远红外射线,在人体体表温度的作用下的远红外射线,不仅能起到扩张人体表皮毛囊的作用,同时也能有效增强涂布在人体表皮各种药膏有效成分的渗透作用。

2、由于选用的远红外超细粉使用的四味矿物类中药材原料碧玺、砭石、磁石、和田玉四种天然矿物组成的超细粉,同时能够产生2570-4200个/cm3的负氧离子,为面部表皮提供了丰富的负氧离子,这对于面部的养护是极为有用的。

3、借助于构成碧玺、砭石、磁石、和田玉四种天然矿物中各味中药材的药理作用,能使药中的有效成分借助于已扩张的毛孔及疏通的经络通道,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送达到患体的相应部位,起到事半功倍的治疗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3为采用2%远红外超细粉时的检测报告;

图4为采用5%远红外超细粉时的检测报告。

图中:1-面膜主体2-热塑性凝胶层3-面膜液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的这种具有远红外保健功能的胸罩,其创意的核心在于:其一,充分利用了碧玺、砭石、磁石、和田玉这四种材料所具备的天然中药材的药用性和各自具有独特的物理学的光电特性。

其中的碧玺学名电气石,不仅自身具有能量还能打通神经系统及促进气血循环、吸收辐射;同时碧玺具有生物电作用,其表面始终流动着与人体生物电基本吻合的0.06ma的微电流,因此具有随时补充和调节人体生物电的作用,对于疏通人体经络、起到康体保健作用是极为有用的。

其中的砭石是一种可以发出许多对人体有益的远红外射线和超声波脉冲的天然矿石,在中医学上具有促进人体微循环的作用。

磁石属于氧化物类矿物尖晶石一族的磁铁矿石,在我国传统中医中认为:磁石具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具有平肝、潜阳、聪耳明目;镇惊安神,纳气平喘的功效,主治肝阳眩晕,惊悸失眠、目昏翳障、耳鸣耳聋和肾虚喘逆的作用。

其二,将上述四种矿物原料的混合物构成的超细粉,在人体本身体温的作用的激发下,不仅能够产生4-20um波长强度的远红外射线,同时还能够产生出3570-4200个/cm3负氧离子。现代科学的研究已经表明:他阳光中波长5000-14000纳米强度的远红外射线是生物生存必不可少的因素。人们把这一段波长的远红外线称之为“生命光波”。这一段波长的光线与人体发射出来的远红外线的波长相近,能与生物体内的细胞的水分子产生最有效的“共振”,同时具备了渗透性能,能有效地促进动物及植物的生长。同时,这种远红外超细粉产生的负氧离子是一种带负电荷的空气微粒,它像食物中的维生素一样,对人的生命活动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所以有人称其为“空气维生素”,当这两种作用直接作用于女性乳房的相应部位上时,不仅能够加速乳房部分的血液流通和相应部位的人体经络的疏通,因此能够达到相应的健身强体的功效。

图1给出的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这种远红外保健面膜的断面结构示意图,该面膜使用时面膜主体1贴近人的脸面。这种远红外保健面膜包括面膜主体1和热塑性凝胶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膜主体1由掺有远红外超细粉及偶联剂的远红外纤维混纺面料织造而成;所述的远红外超细粉由粒径小于12000目的碧玺、砭石、磁石、和田玉四种超细粉料混合组成,同时在所述的远红外超细粉中各组成物料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碧玺25%、砭石35%、磁石20%、和田玉20%。

所述的远红外纤维混纺面料为掺有远红外超细粉的远红外莫代尔纤维、掺有远红外超细粉的远红外丽赛纤维、掺有远红外超细粉的远红外派丝特纤维、掺有远红外超细粉的远红外羊绒纤维、掺有远红外超细粉的远红外牛奶蛋白纤维中的任意一种纤维制成。

所述的远红外莫代尔纤维家纺内衣面料由60-80重量份莫代尔纤维和20-40重量份远红外纤维混纺织造而成;所述的远红外纤维为远红外丙纶纤维;所述的远红外丙纶纤维,由100重量份丙纶、2-5重量份远红外超细粉和0.02-0.06重量份偶联剂组成。

所述的偶联剂为异丙基三(二辛剂磷酸酰氧基)钛酸酯、1,2-硬酯酸甘油酯和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所述的偶联剂由下述组份按重量份组成:30-50份异丙基三(二辛剂磷酸酰氧基)钛酸酯、20-40份1,2-硬酯酸甘油酯、30-50份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所述的远红外丙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按配比确定的适量碧玺、砭石、磁石、和田玉混合料分碎至粒径为小于12000目的远红外超细粉;

2)将偶联剂与步骤(1)制得的远红外超细粉混合,得到改性的远红外超细粉;

3)将所述的已改性远红外超细粉与丙纶料共混,经挤出、切片、制得远红外丙纶切片;

4)将步骤(3)获得的远红外丙纶切片加热熔融,挤压,喷丝成型即得到远红外丙纶纤维。

所述的远红外丽赛纤维家纺内衣面料由60-80重量份丽赛纤维和20-40重量份远红外纤维混纺织造而成;所述的远红外纤维为远红外丙纶纤维;所述的远红外丙纶纤维,由100重量份丙纶、2-5重量份远红外超细粉和0.02-0.06重量份偶联剂组成。

所述的偶联剂为异丙基三(二辛剂磷酸酰氧基)钛酸酯、1,2-硬酯酸甘油酯和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所述的偶联剂由下述组份按重量份组成:30-50份异丙基三(二辛剂磷酸酰氧基)钛酸酯、20-40份1,2-硬酯酸甘油酯、30-50份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所述的远红外丙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按配比确定的碧玺、砭石、磁石、和田玉混合料分碎至粒径小于12000目的远红外超细粉;

2)将偶联剂与步骤(1)制得的远红外超细粉混合,得到改性的远红外超细粉;

3)将所述的已改性远红外超细粉与丙纶料共混,经挤出、切片、制得远红外丙纶切片;

4)将步骤(3)获得的远红外丙纶切片加热熔融,挤压,喷丝成型即得到远红外丙纶纤维。

所述的远红外派丝特纤维家纺内衣面料由60-80重量份派丝特纤维和20-40重量份远红外纤维混纺织造而成;所述的远红外纤维为远红外丙纶纤维;所述的远红外丙纶纤维,由100重量份丙纶、2-5重量份远红外超细粉和0.02-0.06重量份偶联剂组成。

所述的偶联剂为异丙基三(二辛剂磷酸酰氧基)钛酸酯、1,2-硬酯酸甘油酯和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所述的偶联剂由下述组份按重量份组成:30-50份异丙基三(二辛剂磷酸酰氧基)钛酸酯、20-40份1,2-硬酯酸甘油酯、30-50份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所述的远红外丙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按配比确定的适量碧玺、砭石、磁石、和田玉混合料分碎至粒径为小于12000目的远红外超细粉;

2)将偶联剂与步骤(1)制得的远红外超细粉混合,得到改性的远红外超细粉;

3)将所述的已改性远红外超细粉与丙纶料共混,经挤出、切片、制得远红外丙纶切片;

4)将步骤(3)获得的远红外丙纶切片加热熔融,挤压,喷丝成型即得到远红外丙纶纤维。

所述的远红外羊绒纤维家纺内衣面料由60-80重量份羊绒纤维和20-40重量份远红外纤维混纺织造而成;所述的远红外纤维为远红外丙纶纤维;所述的远红外丙纶纤维,由100重量份丙纶、2-5重量份远红外超细粉和0.02-0.06重量份偶联剂组成。

所述的偶联剂为异丙基三(二辛剂磷酸酰氧基)钛酸酯、1,2-硬酯酸甘油酯和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所述的偶联剂由下述组份按重量份组成:30-50份异丙基三(二辛剂磷酸酰氧基)钛酸酯、20-40份1,2-硬酯酸甘油酯、30-50份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所述的远红外丙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按配比确定的适量碧玺、砭石、磁石、和田玉混合料分碎至粒径为小于12000目的远红外超细粉;

2)将偶联剂与步骤(1)制得的远红外超细粉混合,得到改性的远红外超细粉;

3)将所述的已改性远红外超细粉与丙纶料共混,经挤出、切片、制得远红外丙纶切片;

4)将步骤(3)获得的远红外丙纶切片加热熔融,挤压,喷丝成型即得到远红外丙纶纤维。

所述的远红外牛奶蛋白纤维家纺内衣面料由60-80重量份牛奶蛋白纤维和20-40重量份远红外纤维混纺织造而成;所述的远红外纤维为远红外丙纶纤维;所述的远红外丙纶纤维,由100重量份丙纶、2-5重量份远红外超细粉和0.02-0.06重量份偶联剂组成。

所述的偶联剂为异丙基三(二辛剂磷酸酰氧基)钛酸酯、1,2-硬酯酸甘油酯和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所述的偶联剂由下述组份按重量份组成:30-50份异丙基三(二辛剂磷酸酰氧基)钛酸酯、20-40份1,2-硬酯酸甘油酯、30-50份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所述的远红外丙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按配比确定的适量碧玺、砭石、磁石、和田玉混合料分碎至粒径为小于12000目的远红外超细粉;

2)将偶联剂与步骤(1)制得的远红外超细粉混合,得到改性的远红外超细粉;

3)将所述的已改性远红外超细粉与丙纶料共混,经挤出、切片、制得远红外丙纶切片;

4)将步骤(3)获得的远红外丙纶切片加热熔融,挤压,喷丝成型即得到远红外丙纶纤维。

图2给出的是本发明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它是在图1所示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或延伸,该种面膜使用时,它的面膜液3的那一面贴覆在人的脸面上。所述的面膜主体1上涂覆着一层面膜液3,所述的面膜液由纯净水、远红外超细粉、抗氧化提取物、增溶剂、保湿剂、增稠剂、润肤剂、杀菌防腐剂和香精组成;并且所述的面膜液按以下重量份组成:纯净水5-10份;远红外超细粉0-3份;抗氧化提取物1-8份;增溶剂3-9份;保湿剂3-8份;增稠剂1-6份;润肤剂2-4份;杀菌防腐剂0.01-0.05份;香精0-1份。

在这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抗氧化剂提取物选自荞麦叶提取物、菊花提取物、芸香苷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的增溶剂选自三乙醇胺、peg-40氢化蓖麻油中的任一种。

所述的保湿剂选自pca盐、甘油、1,-3-丙二醇、羟乙基脲、甘油聚甲基丙烯酸酯、山梨糖醇、透明质酸、尿素或乳酸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所述的增稠剂包括丙烯酸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聚乙二醇、癸醇、、月桂醇、十六烷基硬脂醇、鲸蜡醇和硬脂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润肤剂选自植物油、矿物油、乳木果油、可可油、矿脂、胆固醇、硅胶或动物油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杀菌防腐剂选自羟苯甲酯、甲基异噻唑啉酮、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远红外磁疗面膜的制备方法为:

(1)在选用的远红外超细粉中加入选用的抗氧化提取物、增溶剂、升温至80-85℃备用;

(2)将纯净水、保湿剂加热至60-85℃,制备成水相;

(3)将步骤(1)制备的混合物缓慢地放入步骤(2)的水相流体中、进行均质处理3-5分钟,保温10分钟后搅拌降温至40℃;随后分别加入选用的增稠剂、润肤剂、杀菌防腐剂、香精;搅拌均匀后即成可用的远红外保健面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提出的这一种远红外保健面膜,它将目前普遍使用的一种润肤、杀菌和保湿功能的面膜的进一步创新和改进。由于这种远红外保健面膜额上层面膜液由纯净水、远红外超细粉、抗氧化提取物、增溶剂、保湿剂、增稠剂、润肤剂、杀菌防腐剂和香精组成;因此,当面膜直接接触需要保健的面部时,由于组成成分中直接掺有远红外超细粉,就能借助于远红外超细分具有特性、帮助上层面膜中的各种组成成分快速渗透到脸部表皮中,起到良好的面部护理效果。

以上仅是本申请人依据技术方案给出的实施例,并不代表本发明的全部。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参照本技术方案做出的不具备创造性的改进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