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蜂花粉、活性炭的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86576发布日期:2019-02-15 22:41阅读:5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微生态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蜂花粉、活性炭的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的压力加大、熬夜、失眠和大量服用抗生素药物等因素,使很多人常常出现消化系统失调,引起便秘、消化不良等状况,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盲目地使用抗生素药物又容易进一步造成胃肠道内对人体健康起很大作用的菌群失衡,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对人体胃肠道菌群负面影响很小,而又能够快速消除便秘和消化不良状况的产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胃肠道有益的微生物,主要有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等,它的摄入能够改变肠道内固有菌群的结构或影响肠道菌群的代谢。益生菌主要是通过定植、占位、争夺营养和拮抗方式,抑制或减弱有害微生物在肠道内的繁殖,平衡肠道微生态,达到治愈或缓解多种肠道或肠道相关疾病,比如腹泻、便秘和肠易激综合征等。目前,国内外已开发出许多的益生菌保健产品,市售的大部分益生菌对宿主产生一种或几种特殊的功能基本都经过论证。大量的研究显示益生菌有助于许多的疾病治疗,包括改善腹泻、便秘和提高自身免疫力等、但是不同的具体菌株功效并不一样。

蜂花粉是一种含有多种糖、酶、有机酸、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核酸和矿物质等的天然产物。蜂花粉中含有大量的糖类物质,有利于肠道益生菌的生长。蜂花粉中的多种成分,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具有促进胃肠道蠕动、润肠通便的作用。因此,可用于各种类型的便秘。但是蜂花粉单独食用口感差。

活性炭是一种含有大量微孔的含碳物质,具有极强的吸附作用。口服活性炭能够通过吸附肠道内的代谢积累有毒物质、臭味物质、误食的外源有毒物质、毒素、病毒和有害微生物等,随粪便排出体外而在胃肠道不被吸收,使得肠道内更清洁,利于益生菌的竞争和定植,从而达到调节胃肠道的功能。活性炭在胃炎、消化不良和便秘等方面有调节消化机能作用,同时具有排毒功能。口服活性炭能够减轻肠内容物对肠壁的刺激,从而减少肠蠕动,达到止泻的作用,对已吸收的毒物,可加速毒物的清除。但是大量口服活性炭产生的胃部不适和便秘副作用,使其应用受限。

近年来益生菌复合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成为改善人体胃肠道微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未病防病已成为一种常态,无论是健康的人、腹泻病人还是便秘病人都可以服用。益生菌与多种物质复合可以起到协调促进作用,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的益生菌与具有润肠通便功能的蜂花粉和能够吸附胃肠道内各种毒物的活性炭组合能够很好地避免单独使用的缺陷,更有效的协同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含蜂花粉、活性炭的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能够解决便秘、腹泻问题,同时促进肠道营养物质吸收及排毒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蜂花粉、活性炭的益生菌组合物,包含以下原料:益生菌粉、蜂花粉、活性炭及辅助原料。

一种含蜂花粉、活性炭的益生菌组合物,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原料:益生菌粉1%-50%、蜂花粉1%-40%、活性炭0.1%-0.5%、辅助原料9.5%-97.9%。

进一步的,益生菌为双歧杆菌、乳杆菌、嗜热链球菌、酵母菌、红曲菌中的一种或几种。

更进一步的,双歧杆菌包括动物双歧杆菌、乳双歧杆菌、长双岐杆菌、婴儿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乳杆菌为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唾液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中的一种或几种。

更进一步的,所述益生菌粉为活菌,其活菌总数≥108cfu/g。

进一步的,蜂花粉包括油菜蜂花粉、山茶蜂花粉、荔枝蜂花粉、龙眼蜂花粉、荷花蜂花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活性炭包括能食用的竹炭粉、红松木炭粉、椰壳炭粉、桉木炭粉、橡木炭粉、赤松木炭粉、植物纤维炭粉、果壳炭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进一步的,辅助原料包括麦芽糊精、变性淀粉、膳食纤维、乳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益生菌组合物的形式包括粉剂,或胶囊剂。

一种含蜂花粉、活性炭的益生菌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蜂花粉的预处理:峰花粉经机械粉碎后过60~80目筛、利用60co-γ射线6kgy剂量进行辐照灭菌,在无菌的条件下将辐照样品快速转至真空干燥箱中,45~55℃烘干25~35min,使水分含量≤5wt%,水活度≤0.2,备用;

(2)辅助原料的预处理:辅助原料利用60co-γ射线6kgy剂量进行辐照灭菌,在无菌的条件下将辐照样品快速转至真空干燥箱中,并在45~55℃烘干25~35min,使水分含量≤5wt%,水活度≤0.2,备用;

(3)活性炭的预处理:活性炭利用60co-γ射线6kgy剂量进行辐照灭菌,在无菌的条件下将辐照样品快速转至真空干燥箱中,并在45~55℃烘干25~35min,使水分含量≤5wt%,水活度≤0.2,备用;

(4)益生菌粉的预混匀:按比例称取所需的益生菌粉,并将称取的益生菌粉置于粉末混合机中混合10min~20min;

(5)在步骤(4)制备的益生菌粉中按比例加入步骤(2)预处理的辅助原料中,在粉末混合机中进行15min~35min充分混匀;然后按比例加人步骤(1)中预处理的蜂花粉,在粉末混合机中进行15min~35min充分混匀;再按比例加入步骤(3)预处理的活性炭,在粉末混合机中进行15min~35min充分混匀,即可获得粉状组合物;

(6)真空干燥:对步骤(5)获得的组合物粗品进行在4~28℃条件下,真空干燥5min~25min;

(7)干燥后的样品制成粉状或胶囊形式的组合物。

进一步的,步骤(1)中蜂花粉在50℃烘干30min。

进一步的,步骤(2)中活性炭在50℃烘干30min。

进一步的,步骤(3)中辅助原料在50℃烘干30min。

进一步的,步骤(4)中将称取的益生菌粉置于粉末混合机中混合15min。

进一步的,步骤(5)中混合时间都为20min。

进一步的,步骤(6)中,对步骤(5)获得的组合物粗品在25℃条件下,真空干燥20min。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组合物是由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作用的益生菌与具有润肠通便功能的蜂花粉和具有吸附毒素清肠功能的活性炭组合而成。本发明所含有的蜂花粉对益生菌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活性炭能清除肠道有害物质;蜂花粉和活性炭与益生菌协同作用,有效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且达到防治肠道疾病的目的,有益于便秘、腹泻及消化不良的缓解和治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蜂花粉、活性炭分别在液体培养中对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生长的影响

将菌株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分别接种到含不同质量百分比浓度活性炭或蜂花粉的乳酸菌液体培养基中,37℃厌氧培养28h。将菌液10倍系列稀释,选择10-4~10-7四个稀释度分别接种到乳酸菌固体培养基上,继续37℃厌氧培养48h,数平板活菌数,以空白对照中繁殖生长的活菌数为100%,计算不同质量百分比浓度活性炭或蜂花粉中的繁殖活菌数的生长率(表1)。

表1蜂花粉、活性炭对不同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液体状态下,蜂花粉对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质量百分比0.5%以内的活性炭对乳双岐杆菌生长有促进作用;而质量百分比0.25%和0.5%活性炭对嗜酸乳杆菌和动物双歧杆菌有抑制作用,其中质量百分比0.1%的活性炭对这些菌株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实施例2蜂花粉和活性炭组合在液体培养基中对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生长的影响

根据实施例1,选择质量百分比0.25%、0.5%的蜂花粉,分别与质量百分比0.1%、0.25%和0.5%的活性炭组合,添加到乳酸菌培养液中,37℃厌氧培养28h。将菌液10倍系列稀释,选择10-4~10-7四个稀释度分别接种到乳酸菌固体培养基上,继续37℃厌氧培养48h,数平板活菌数,以空白对照中繁殖生长的活菌数为100%,计算不同质量百分比浓度活性炭或蜂花粉中的繁殖活菌数的生长率(表2)。

表2蜂花粉和活性炭组合对不同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液体状态下,蜂花粉与活性炭组合,一定程度能够消除活性炭对菌株的抑制作用,其中质量百分比0.1%的活性炭与质量百分比0.5%的蜂花粉的组合物,消除活性炭对菌株抑制作用的效果明显。表明,活性炭与蜂花粉组合,能有效消除活性炭对菌株抑制作用,从而实现蜂花粉能促进益生菌的生长;活性炭能清除肠道有害物质,二者之间的协同作用。

实施例3含蜂花粉、活性炭的益生菌组合物

一种含蜂花粉、活性炭的益生菌组合物,包含以下原料:益生菌粉、蜂花粉、活性炭及辅助原料。其中益生菌粉为双歧杆菌、乳杆菌、嗜热链球菌、酵母菌、红曲菌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双歧杆菌为动物双歧杆菌、乳双歧杆菌、长双岐杆菌、婴儿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乳杆菌为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唾液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中的一种或几种;蜂花粉为油菜蜂花粉、山茶蜂花粉、荔枝蜂花粉、龙眼蜂花粉、荷花蜂花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活性炭为能够食用的竹炭粉、红松木炭粉、椰壳炭粉、桉木炭粉、橡木炭粉、赤松木炭粉、植物纤维炭粉、果壳炭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辅助原料为麦芽糊精、变性淀粉、膳食纤维、乳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具体组合物如下:

含蜂花粉、活性炭的益生菌组合物a: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原料:动物双歧杆菌(1011cfu/g)10%、油菜蜂花粉40%、竹炭粉0.25%、变性淀粉35%和膳食纤维14.75%。

含蜂花粉、活性炭的益生菌组合物b: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原料:乳双歧杆菌(1011cfu/g)10%、嗜酸乳杆菌(1011cfu/g)10%、油菜蜂花粉30%、红松木炭粉0.25%、麦芽糊精29.75%和膳食纤维20%。

含蜂花粉、活性炭的益生菌组合物c: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原料:动物双歧杆菌(1011cfu/g)5%、嗜酸乳杆菌(1011cfu/g)5%、油菜蜂花粉40%、椰壳炭粉0.25%和乳粉39.75%。

含蜂花粉、活性炭的益生菌组合物d: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原料:短双歧杆菌(1011cfu/g)5%、红曲菌5%、山茶蜂花粉40%、桉木炭粉0.25%、变性淀粉35%和膳食纤维14.75%。

含蜂花粉、活性炭的益生菌组合物e: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原料:长双歧杆菌(1011cfu/g)10%、保加利亚乳杆菌(1011cfu/g)10%、荔枝峰花粉30%、橡木炭粉0.25%、麦芽糊精29.75%和膳食纤维20%。

含蜂花粉、活性炭的益生菌组合物f: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原料: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原料:婴儿双歧杆菌(1011cfu/g)5%、鼠李糖乳杆菌(1011cfu/g)5%、龙眼蜂花粉40%、赤松木炭粉0.25%和乳粉39.75%。

含蜂花粉、活性炭的益生菌组合物g: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原料:嗜热链球菌(1011cfu/g)5%、酵母菌(1011cfu/g)5%、荷花蜂花粉40%、植物纤维炭粉0.25%和乳粉39.75%。

实施例4一种含蜂花粉、活性炭与益生菌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实施例3中的组合物,以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1)蜂花粉的预处理:峰花粉经机械粉碎后过60目筛、利用60co-γ射线6kgy剂量进行辐照灭菌,在无菌的条件下将辐照样品快速转至真空干燥箱中,并在50℃烘干30min,使水分含量5wt%,水活度0.2,备用;

(2)辅助原料的预处理:辅助原料利用60co-γ射线6kgy剂量进行辐照灭菌,在无菌的条件下将辐照样品快速转至真空干燥箱中,并在50℃烘干30min,使水分含量5wt%,水活度0.2,备用;

(3)活性炭的预处理:活性炭利用60co-γ射线6kgy剂量进行辐照灭菌,在无菌的条件下将辐照样品快速转至真空干燥箱中,并在50℃烘干30min,使水分含量5wt%,水活度0.2,备用;

(4)益生菌粉的预混匀:按比例称取所需的益生菌粉,并将称取的益生菌粉置于粉末混合机中混合15min;

(5)在步骤(4)制备的益生菌粉中按比例加入步骤(2)预处理的辅助原料,在粉末混合机中进行20min充分混匀;然后按比例加人步骤(1)中预处理的蜂花粉,在粉末混合机中进行20min充分混匀;再按比例加入步骤(3)预处理的活性炭,在粉末混合机中进行20min充分混匀,即可获得粉状组合物;

(6)真空干燥:对步骤(5)获得的组合物粗品25℃条件下,真空干燥20min。

(7)经干燥后,组合物a、b、c、d制成粉状,组合物e、f制成胶囊形式。

实施例5含蜂花粉、活性炭与益生菌组合物的稳定性试验

对实施例4制备的组合物a、b和c分别考察它们4℃存放不同时间的活菌数稳定性,结果见表3。

表3含蜂花粉、活性炭复合益生菌组合物中的活菌数量(,n=10)

结果表明,在24个月之内,组合物a、组合物b和组合物c中的活菌数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基本不变,稳定性优良。表明蜂花粉与活性炭对益生菌的活性无不良影响,三者之间能同时存在,协同发挥作用。

实施例6含蜂花粉、活性炭的益生菌组合物的体外抗菌实验

对实施例4制备的组合物a、b和c分别考察它们的体外抑菌活性,同时考察蜂花粉和活性炭本身对致病菌的抑菌能力,结果见表4。

表4组合物的体外抑菌活性

注:—表示没有作用

结果表明,活性炭对三种致病菌都有抑制作用;而蜂花粉则对三种致病菌均无抑制作用;活性炭和蜂花粉组合后的抑制作用与单独用活性炭的作用变化不明显;但是组合物a、组合物b和组合物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三种致病菌的抑制作用有所增加。因此,蜂花粉、活性炭与益生菌形成组合物,在肠道中对致病菌有抑制作用,能够达到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