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颈椎病预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85647发布日期:2019-02-15 22:37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日常颈椎病预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颈椎病技术领域,具体是日常颈椎病预防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在不断发展,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副产物:年轻人沉迷手机等电子设备,催生新一代低头族;加之长期伏案等习惯日趋常态化,颈椎病年轻化趋势愈演愈烈。

然而,人们所不知道的是,当今,颈椎病是诱导心脏病、猝死的关键因素。据国际权威医学机构数据统计,每100个猝倒死亡病症者中,有95%以上是由颈椎病引发的并发症。同时,颈椎病还诱导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甚至癌症等其它一系列疾病。长时间看电脑,久坐不动,不但会使椎间盘内压力增高,还使肌肉长期处于非协调受力状态,肌肉韧带受到牵拉劳损导致颈腰椎增生,严重时压迫神经根、椎动脉等引起一系列的不适或疼痛。

颈椎病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其发病原因多种多样,然而现今的年轻人颈椎病发病主要原因则是由于颈椎慢性劳损。慢性劳损是指超过正常生理活动范围最大限度或局部所能耐受时值的各种超限活动。因其有别于明显的外伤或生活、工作中的意外,因此易被忽视,但其对颈椎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等都有着直接重要的关系,此种劳损的产生与起因主要来自以下三种情况:不良的睡眠体位、不当的工作姿势、不适当的体育锻炼。故,现急需一种装置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以预防颈椎病,缓解劳损。

现有的颈椎病预防装置多是以电或磁刺激穴位以达到缓解疲劳的目的,然而,其效果并不明显,大量临床数据显示,在年轻人日益注重颈椎病防治的今天,很多年轻人在使用了现有的电刺激或电磁按摩的颈椎仪后依然患有颈椎病,且其中不乏病症较严重者。现有的某些按摩装置也采用物理抖动以模拟按摩的效果,但其抖动幅度通常无法有效控制,且其效果存在巨大弊端,虽在用户使用过后会产生一定的舒适感,但一段时间过后疲劳感反而会加剧。这种震动按摩的装置采用治标不治本的方式,在长期使用后反而会加剧慢性劳损。且,现有的颈椎按摩仪或治疗仪或仅针对颈部肌肉进行按摩,而往往忽略了颈椎周边的肌肉群包括肩部肌肉的按摩治疗。医院的推拿按摩科采用的按摩手段虽可有效的缓解颈椎及颈椎周边肌肉群的劳损,但在国内推拿按摩科作为偏门科室,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技术手段的医生相对庞大的患者群太过稀缺。且经常去医院进行按摩明显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且成本较高。故,需要一种装置,可模拟按摩推拿常见手段,对患者用户颈部、肩部及其周边肌肉群进行按摩,同时使用便捷,成本较低。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日常颈椎病预防装置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日常颈椎病预防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的效果差,治标不治本,长时间使用反而加快慢性劳损的问题。

本发明包括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下端设有腰部固定装置,所述的主体上端设有颈部按摩装置,所述主体上端左右相对的设有两个左右滑动连接在主体上的肩部按摩装置;

所述的颈部按摩装置包括两个固定连接在主体前端面的弧形滑轨,两个所述的弧形滑轨之间滑动连接有固定基座,所述的固定基座前端转动连接有主按摩辊,所述主按摩辊同轴固定连接有按摩辊从动皮带轮,所述固定基座后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槽,所述驱动槽后端转动连接有按摩辊驱动双皮带轮,所述的按摩辊驱动双皮带轮和所述的按摩辊从动皮带轮皮带连接,所述的主体后端面上下滑动连接有按摩齿条,所述的按摩齿条侧面固定连接有一端滑动置于所述驱动槽内的驱动键,所述按摩齿条下端啮合有转动连接在所述主体后端面的按摩齿轮,所述的按摩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所述的驱动轴同轴固定连接有按摩辊电机皮带轮,所述的驱动轴上套设有按摩辊下摆杆,所述的按摩辊下摆杆另一端转动铰接有按摩辊上摆杆,所述的按摩辊上摆杆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的按摩辊驱动双皮带轮的转轴上,所述的按摩辊上摆杆和按摩辊下摆杆铰接处转动连接有按摩辊张紧轮,所述的按摩辊驱动双皮带轮、按摩辊张紧轮和按摩辊电机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相连,所述的按摩辊张紧轮左右两侧均同轴固定连接有副按摩辊,所述的驱动轴通过固定连接在主体后端面的往复电机驱动。

优选的,所述的主体上端相对的设有两个和两个所述的肩部按摩装置分别固定连接的颈部固定装置;

所述的颈部固定装置包括颈部基座,所述颈部基座内侧面为和人体颈部弧度相同的弧面,所述颈部基座外侧面上下滑动连接有升降齿条,所述的升降齿条上端固定连接有下巴托板,所述的升降齿条旁啮合有转动连接在所述颈部基座上的升降从动齿轮,所述的升降从动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有升降从动皮带轮,所述的升降从动皮带轮通过皮带和转动连接在所述颈部基座上的升降驱动皮带轮相连,所述的升降驱动皮带轮通过颈部驱动结构和所述的往复电机相连。

优选的,所述的主体上端左右滑动连接有两个竖梁,两个所述的肩部按摩装置分别和两个所述的竖梁固定连接,所述的主体后端转动连接有定位调节螺杆,所述的定位调节螺杆为两头螺纹旋向相反的双头螺杆,所述的定位调节螺杆两端分别和两个所述的竖梁螺纹啮合,使定位调节螺杆转动可带动两个所述的竖梁以相反的方向在主体上滑动。

优选的,两个所述的肩部按摩装置均包括肩部基座,两个所述的肩部基座下端面均为和人体肩部弧度相似的弧面,两个所述的肩部基座后端分别上下滑动连接在两个所述竖梁上,两个所述的竖梁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齿条,两个所述的定位齿条后端分别啮合有转动连接在所述肩部基座后端的定位齿轮,两个所述的定位齿轮均同轴左右滑动连接有上下滑动连接在所述主体后端的定位轴,所述的定位轴和两个所述的定位齿轮键销连接,使两个所述的定位齿轮可在定位轴上左右滑动且定位轴转动可带动两个所述的定位齿轮转动。

优选的,所述的肩部基座内部前端转动连接有四个同轴固定连接的按摩前凸轮,四个所述的按摩前凸轮同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连接在所述肩部基座侧面的前从动齿轮;

所述的肩部基座内部后端转动连接有四个同轴固定连接的按摩后凸轮,四个所述的按摩后凸轮同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连接在所述肩部基座侧面的后从动齿轮;

所述的前从动齿轮的转轴上转动连接有肩部前摆杆,所述的后从动齿轮的转轴上转动连接有肩部后摆杆,所述的肩部前摆杆一端和肩部后摆杆一端相铰接,所述的肩部前摆杆和肩部后摆杆铰接处传动连接有按摩驱动齿轮,所述的按摩驱动齿轮通过两个转动连接在所述肩部前摆杆上的惰轮和所述的前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的按摩驱动齿轮通过一个转动连接在所述肩部后摆杆上的惰轮和所述的后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的按摩驱动齿轮通过固定连接在所述肩部基座上的驱动电机驱动。

优选的,四个所述的按摩前凸轮和四个所述的按摩后凸轮可在所述的肩部基座内前后滑动,四个所述的按摩前凸轮同轴固定连接有前定位块,四个所述的按摩后凸轮同轴固定连接有后定位块,所述的肩部基座侧面转动连接有穿过所述的前定位块和所述的后定位块的肩部螺杆,所述的肩部螺杆为两头螺纹旋向相反的双头螺杆,所述的肩部螺杆前端和所述的前定位块螺纹连接,所述的肩部螺杆后端和所述的后定位块螺纹连接,使所述的肩部螺杆转动可带动所述的前定位块和后定位块反向运动。

优选的,所述的升降驱动皮带轮同轴固定连接有升降驱动齿轮,所述的颈部基座外侧面转动连接有切换摆杆,所述的切换摆杆上端转动连接有可和所述的升降驱动齿轮啮合的升降传动齿轮,所述的升降传动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有升降传动皮带轮,所述的升降传动皮带轮转轴上转动连接有升降后摆杆,所述的升降后摆杆另一端铰接有升降前摆杆,所述的升降前摆杆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升降从动皮带轮的转轴上,所述的升降前摆杆和升降后摆杆的铰接处转动连接有升降张紧轮,所述的升降传动皮带轮、升降从动皮带轮和升降张紧轮之间通过皮带相连;

所述的切换摆杆下端固定连接有切换把手。

优选的,所述的颈部驱动结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主体后端的升降轴,所述的升降轴外同轴套设有两个可在所述升降轴上左右滑动的升降皮带轮,两个所述的升降皮带轮和所述的升降轴通过键销连接,使两个所述的升降皮带轮可在所述的升降轴上左右滑动且当升降轴转动时可带动两个升降皮带轮转动,两个所述的升降皮带轮分别和两个所述的升降驱动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

两个所述的升降皮带轮旁均设有滑动连接在升降轴上的皮带轮架,两个所述的皮带轮架可带动相应的升降皮带轮在所述的升降轴上左右滑动,两个所述的皮带轮架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的升降驱动皮带轮的转轴上;

所述的升降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升降驱动链轮,所述的升降驱动链轮通过链条和同轴固定连接在驱动轴上的升降从动链轮相连。

优选的,所述的腰部固定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滑动连接在所述主体下端的固定半环,所述的主体后端转动连接有腰部螺杆,所述的腰部螺杆为两头旋向相反的双头螺杆,所述的腰部螺杆两端分别和两个所述的固定半环螺纹连接,使所述的腰部螺杆转动时可带动两个所述的固定半环反向滑动。

优选的,所述的定位调节螺杆、所述的定位轴、两个所述的肩部螺杆、所述的腰部螺杆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把手。

本发明针对现有装置的效果差,无法按摩颈椎周边肌肉群,治标不治本,长时间使用反而加快慢性劳损的问题做出改进,增设包括下巴托板的颈部按摩装置用于对用户颈椎按摩,使本发明在按摩用户颈椎肌肉的同时,也能模拟专业按摩推拿中抬下巴同时按压颈椎的按摩手法,辅助用户恢复颈椎正常曲度,缓解肌肉疲劳;增设肩部按摩装置,使本发明可在按摩颈部的同时对肩部肌肉进行按摩,肩部按摩采用交错的凸轮以模拟专业按摩推拿中肩部肌肉依次挤压按摩的手法,便于缓解用户肩部肌肉的疲劳;增设腰部固定装置,将本装置的重力支撑点放置在用户腰胯部,从而有效的保护了用户肩颈部,减少了装置本身重量对用户肩颈部的负担。本装置结构简洁,通过模拟专业按摩推拿手段对用户肩颈部进行按摩,效果较为显著,成本低廉,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后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主按摩辊及其相关结构和主体关系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主按摩辊及其相关结构立体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主按摩辊及其相关结构立体示意图二。

图7为本发明主按摩辊及按摩辊从动皮带轮主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副按摩辊和按摩辊张紧轮主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颈部按摩装置、肩部按摩装置和竖梁立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肩部按摩装置立体示意图一。

图11为本发明肩部按摩装置立体示意图二。

图12为本发明前从动齿轮和多个按摩前凸轮交错关系立体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颈部按摩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颈部按摩装置和升降轴以及升降轴上相关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颈部基座右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15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本发明为日常颈椎病预防装置,包括主体1,参考图2,主体1为“王”字形框架,用于为后续结构提供固定基础,其具体形状也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或改变,本发明中主体1框架为不可调刚性框架,故本发明在生产使用时应针对不同身高的人群制作不同高度大小的主体1,以便于身高不同的人员使用,以身高范围为标准制作大小高度不同的主体1,其身高范围可以以每5公分为一个范围,也可以以每10公分为一个范围,或以其他数值分隔不同的范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下端设有腰部固定装置,所述腰部固定装置可将本发明固定在用户腰部,使本装置的大部分重量落在用户腰胯部,从而减少用户肩颈部因重力受到的本发明的压力,防止本发明在按摩预防的同时对用户的肩颈部造成压力,从而防止了本发明效果的减弱,所述的主体1上端设有颈部按摩装置,所述的颈部按摩装置用于按摩用户的颈部肌肉群,同时也可辅助用户矫正恢复颈椎正常曲度,所述主体1上端左右相对的设有两个左右滑动连接在主体1上的肩部按摩装置,所述的肩部按摩装置用于按摩用户的肩部,使用户肩部肌肉放松,缓解肩部肌肉疲劳;

所述的颈部按摩装置包括两个固定连接在主体1前端面的弧形滑轨2,两个所述的弧形滑轨2和人体颈部正常弧度相同,两个所述的弧形滑轨2之间滑动连接有固定基座3,参考图1、图5,固定基座3两侧固定连接有分别置于两个所述弧形滑轨2内的滑动键,使固定基座3能沿着两个所述的弧形滑轨2滑动,所述的固定基座3前端转动连接有主按摩辊4,即固定基座3沿着弧形滑轨2上下滑动,带动主按摩辊4以人体颈椎正常弧度滑动,从而起到按摩用户颈椎及颈椎肌肉的效果,所述主按摩辊4同轴固定连接有按摩辊从动皮带轮5,所述固定基座3后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槽6,所述驱动槽6后端转动连接有按摩辊驱动双皮带轮7,所述的按摩辊驱动双皮带轮7由两个直径相同的皮带轮同轴固定连接组成,所述的按摩辊驱动双皮带轮7和所述的按摩辊从动皮带轮5皮带连接,具体的,所述的按摩辊从动皮带轮5和按摩辊驱动双皮带轮7中的一个皮带轮皮带连接,即按摩辊驱动双皮带轮7转动可通过按摩辊从动皮带轮5带动主按摩辊4转动,使主按摩辊4在沿着弧形滑轨2上下滑动的同时,还可自转,使主按摩辊4在矫正用户颈椎弧度的同时,还可按摩用户的颈椎肌肉,所述的主体1后端面上下滑动连接有按摩齿条8,所述的按摩齿条8侧面固定连接有一端滑动置于所述驱动槽6内的驱动键9,所述按摩齿条8下端啮合有转动连接在所述主体1后端面的按摩齿轮10,即所述的按摩齿轮10转动可带动所述的按摩齿条8上下滑动,按摩齿条8上下滑动可通过置于所述驱动槽6内的驱动键9带动固定基座3上下滑动,同时,应固定基座3两侧固定连接的滑动键,固定基座3沿着弧形滑轨2滑动,即可实现通过按摩齿轮10的正反转控制主按摩辊4沿着弧形滑轨2的上下滑动,以达到矫正用户颈椎曲度的目的,所述的按摩齿轮10同轴固定连接有驱动轴11,参考图6,所述的驱动轴11同轴固定连接有按摩辊电机皮带轮12,所述的驱动轴11上套设有按摩辊下摆杆13,此处按摩辊下摆杆13套设在驱动轴11上仅用于为按摩辊下摆杆13提供定位,驱动轴11转动并不带动按摩辊下摆杆13转动,为实现此功能,降低驱动轴11和按摩辊下摆杆13之间的摩擦,可在按摩辊下摆杆13和驱动辊11转动连接处增设轴承,轴承内圈和驱动轴11固定连接,轴承外圈和按摩辊下摆杆13转动连接在驱动轴11的位置固定连接,以实现驱动轴11转动而按摩辊下摆杆13不动的功能,所述的按摩辊下摆杆13另一端转动铰接有按摩辊上摆杆14,所述的按摩辊上摆杆14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的按摩辊驱动双皮带轮7的转轴上,所述的按摩辊驱动双皮带轮7转轴同样只为按摩辊上摆杆14提供定位,为降低摩擦可在按摩辊上摆杆14和按摩辊驱动双皮带轮7转轴转动连接处同样的安装轴承,所述的按摩辊上摆杆14和按摩辊下摆杆13铰接处转动连接有按摩辊张紧轮15,所述的按摩辊驱动双皮带轮7、按摩辊张紧轮15和按摩辊电机皮带轮12之间通过皮带相连,具体的,按摩辊电机皮带轮12通过绕过按摩辊张紧轮15的皮带和按摩辊双皮带轮7的另一个皮带轮相连,即按摩辊电机皮带轮12转动可通过按摩辊张紧轮15和皮带带动按摩辊驱动双皮带轮7转动,从而带动按摩辊从动皮带轮5转动,以带动主按摩辊4转动,所述的按摩辊张紧轮15左右两侧均同轴固定连接有副按摩辊16,此处需注意的是,因所述的按摩辊驱动双皮带轮7和按摩辊电机皮带轮12之间的距离较远,故所述按摩辊下摆杆13、按摩辊上摆杆14的长度必然较长,因按摩辊张紧轮15需用于张紧按摩辊驱动双皮带轮7和按摩辊电机皮带轮12之间的皮带,故在按摩辊驱动双皮带轮7和按摩辊电机皮带轮12相距最远处时所述的按摩辊下摆杆13、按摩辊上摆杆14支架的夹角也必然需小于180°,即所述的按摩辊下摆杆13、按摩辊上摆杆14的铰接点必然需要向主体1前端或主体1后端突出,按摩辊张紧轮15也必然会向主体1前端或主体1后端突出,且在固定基座3向下滑动的过程中,按摩辊张紧轮15必然会更加的突出主体1前端或主体1后端以保证皮带的始终张紧,但受主体1后端其他结构的影响,按摩辊张紧轮15无法向后突出,则按摩辊张紧轮15必须向主体1前端突出,然而在实际使用时,用户的颈椎位于主体1前端,若按摩辊张紧轮15的突出过多,则会极大的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甚至对用户的颈椎造成伤害,同时,通过大量临床数据和调查统计发现,人体的颈椎末端受力最大,也最易发生劳损,故基于上述两点,本发明巧妙的在按摩辊张紧轮15左右两侧均同轴固定连接副按摩辊16,两个所述的副按摩辊16应均为圆柱状,且两个所述的副按摩辊16的直径均应大于按摩辊张紧轮15的最大直径,在主按摩辊4上下滑动按摩矫正用户颈椎曲度的时候,副按摩辊16在此过程中逐渐突出主体1前端,并对用户颈椎末端进行按摩,缓解用户颈椎末端疲劳,且在按摩辊电机皮带轮12通过绕过按摩辊张紧轮15的皮带带动按摩辊驱动双皮带轮7转动的过程中,按摩辊张紧轮15会同时转动,从而带动同轴固定连接的两个副按摩辊16转动,从而实现对用户颈椎末端肌肉的按摩,所述的驱动轴11通过固定连接在主体1后端面的往复电机17驱动,所述的往复电机17和外接电源相连,所述主体1也可固定安装电源,如锂电池,以便为往复电机17供电,为便于用户控制所述的往复电机17,可为本发明配置遥控器,并在往复电机17内集成控制模块,用户可用过遥控器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往复电机17启停,即所述的往复电机17可周期性正反转,其正转和反转时间相同,即往复电机17可通过驱动轴11带动按摩辊电机皮带轮12和按摩齿轮10正反转,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时,用户用过遥控器控制所述的往复电机17工作,往复电机17通过驱动轴11带动按摩齿轮10正反周期性转动,从而带动按摩齿条8上下往复运动,通过驱动键9、驱动槽6带动固定基座3沿着弧形滑轨2上下往复运动,以此带动主按摩辊4沿着弧形滑轨2上下往复运动,以此以颈椎的正确曲度矫正按摩用户的颈椎,同时往复电机17还可通过驱动轴11带动按摩辊电机皮带轮12转动,在固定基座3上下往复运动的过程中,通过按摩辊上摆杆14、按摩辊下摆杆13和按摩辊张紧轮15、皮带带动按摩辊驱动双皮带轮7转动,按摩辊驱动床皮带轮7转动通过皮带带和按摩辊从动皮带轮7带动主按摩辊4转动,从而在主按摩辊4上下往复运动的过程中正反转,以按摩用户的颈部肌肉,缓解用户颈椎周边肌肉的疲劳,同时在主按摩辊4上下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在按摩辊上摆杆14和按摩辊下摆杆13的作用下,副按摩辊16会随之突出与收回,并通过突出收回过程中的在颈椎末端附近的上下往复运动按摩用户的颈椎末端,从而实现对用户颈椎末端的专门针对性按摩,同时,在按摩辊电机皮带轮12通过绕过按摩辊张紧轮15的皮带带动按摩辊驱动双皮带轮7转动的过程中,按摩辊张紧轮15会同时转动,从而带动同轴固定连接的两个副按摩辊16转动,从而实现对用户颈椎末端肌肉的按摩。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按摩推拿科颈椎常见的按摩手法中,有一种手法需要按摩医师一手向上抬起用户下巴,一手向下滑动按摩用户颈椎,该手法可有效的缓解颈椎疲劳和僵硬,矫正颈椎曲度,本实施例为配合主按摩辊4的上下往复运动按摩颈椎,同时根据上述按摩手法设置颈部固定装置和抬起用户下巴的结构,以使本装置可同样的达成上述按摩手法的效果,具体的,

所述的主体1上端相对的设有两个和两个所述的肩部按摩装置分别固定连接的颈部固定装置,所述的颈部固定装置用于辅助颈椎按摩,也可用于矫正颈椎的左右偏斜;

所述的颈部固定装置包括颈部基座18,所述颈部基座18内侧面为和人体颈部弧度相同的弧面,即两个相对设置的颈部基座18在同时向主体1中部运动时,两个颈部基座18的弧面会结合成一个类圆,此类圆和人体脖子形状相同,以此可实现用于颈椎偏斜的矫正,所述颈部基座18外侧面上下滑动连接有升降齿条19,所述的升降齿条19上端固定连接有下巴托板20,所述下巴托板20上端面需和用户下巴接触,故为防止在使用时对用户造成伤害,提高用户使用时的舒适度,所述的下巴托板20上端面应为和人体下巴弧度相似的弧面,所述升降齿条19上下运动可带动下巴托板20上下运动,从而模拟按摩医师的按摩手段,所述的升降齿条19旁啮合有转动连接在所述颈部基座18上的升降从动齿轮21,所述的升降从动齿轮21同轴固定连接有升降从动皮带轮22,所述的升降从动皮带轮22通过皮带和转动连接在所述颈部基座18上的升降驱动皮带轮23相连,即所述的升降驱动皮带轮23周期性正反转可带动升降从动皮带轮22同步转动,从而通过升降从动齿轮21带动升降齿条19上下往复运动,实现周期性抬起用户下巴的功能,所述的升降驱动皮带轮23通过颈部驱动结构和所述的往复电机17相连,所述的颈部驱动结构可以是常见的传动结构,用于将往复电机17的动力传递给升降驱动皮带轮23,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时,往复电机17通过颈部驱动结构带动升降驱动皮带轮23周期性正反转,从而通过升降从动皮带轮22、升降从动齿轮和皮带带动升降从动齿轮21周期性正反转,从而带动升降齿条19上下往复运动,以实现下巴托板20周期性抬起用户下巴的过程,并和实施例一中的主按摩辊4上下往复运动向配合,以缓解用户颈椎疲劳和僵硬,矫正颈椎曲度。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为适应相同身高范围内的不同用户的不同肩宽,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结构,使所述的肩部按摩装置可在主体1上端左右滑动,以供用户根据自己的肩宽调整,具体的,所述的主体1上端左右滑动连接有两个竖梁24,两个所述的肩部按摩装置分别和两个所述的竖梁24固定连接,即两个所述的竖梁24左右滑动即可带动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竖梁24上的肩部按摩装置在主体1上端左右滑动,所述的主体1后端转动连接有定位调节螺杆25,所述的定位调节螺杆25为两头螺纹旋向相反的双头螺杆,所述的定位调节螺杆25两端分别和两个所述的竖梁24螺纹啮合,具体的,每个所述的竖梁24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竖梁驱动块,每个所述的竖梁驱动块上均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攻有螺纹,两个竖梁驱动块内的螺纹可分别和所述的定位调节螺杆25两端的螺纹相配合,使定位调节螺杆25转动可带动两个所述的竖梁24以相反的方向在主体1上滑动,用户在使用时,可通过转动定位调节螺杆25来调节两个所述的竖梁24的位置,使两个竖梁24以主体1正中央为准同步向远离主体1正中央或同步向靠近主体1正中央的运动,从而带动两个所述的肩部按摩装置同步运动,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肩宽。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肩部按摩装置的高度调节结构,用户根据自己身高选择不同的主体1高度大小的后,因主体1的大小高度设置多针对各个身高范围,而不用的用户自身的情况均不尽相同,本实施例的设置为便于用户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对肩部按摩装置的高度进行具体调整,需注意的是,此高度调整范围应相对较小,具体的,两个所述的肩部按摩装置均包括肩部基座26,在用户使用时,所述的肩部基座26需落在用户的肩部,两个所述的肩部基座26下端面均为和人体肩部弧度相似的弧面,以此使用户的肩部可放入肩部基座26内,以便于后续结构对用户肩部的按摩,两个所述的肩部基座26后端分别上下滑动连接在两个所述竖梁24上,两个所述的竖梁24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齿条27,两个所述的定位齿条27后端分别啮合有转动连接在所述肩部基座26后端的定位齿轮28,即所述定位齿轮28转动可沿着定位齿条27上下运动,从而带动肩部基座26上下滑动,以适应不同用户的具体需求,两个所述的定位齿轮28均同轴左右滑动连接有上下滑动连接在所述主体1后端的定位轴29,所述的定位轴29和两个所述的定位齿轮28键销连接,使两个所述的定位齿轮28可在定位轴29上左右滑动且定位轴29转动可带动两个所述的定位齿轮28转动,参考图4、图9,具体的,两个所述的定位齿轮28均套设在定位轴29上,两个所述的定位齿轮28可在定位轴29上左右滑动,两个所述定位齿轮28的作用滑动因为肩部基座26上下滑动在所述竖梁24上,竖梁24左右滑动可带动所述的肩部基座26左右滑动,而定位齿轮28转动连接在肩部基座26上,故定位齿轮28需在定位轴29上随肩部基座26左右滑动,同时,所述的定位轴29可在主体1后端面上上下滑动,所述的定位轴29上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的定位齿轮28内均固定连接有和所述的滑键,使定位轴29转动可带动两个定位齿轮28同步转动,同时两个定位齿轮28可在定位轴29上左右滑动,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时,当用户需要调节肩部基座26的高度时,只需转动所述的定位轴29即可,定位轴29转动带动两个所述的定位齿轮28转动,定位齿轮28转动后带动肩部基座26沿着定位齿条27上下运动,以此调节肩部基座26的高低,为防止肩部基座26在调节到合适的位置后因自动原因下滑,可在所述的定位轴29上增设常见的卡紧装置,以防止肩部基座26下滑,具体的卡紧结构可以是在定位轴29上同轴固定连接圆形卡板,并在主体1侧面转动连接卡紧螺母,当定位轴29调节到合适的位置后,旋紧卡紧螺母将圆形卡板压紧在主体1侧面,防止定位轴29下落,所述的卡紧装置也可以是其他常见的卡紧装置,以防止肩部基座26下滑。

实施例五,在按摩推拿科颈椎常见的按摩手法中,有一种手法需要按摩医师捏动用户肩部肌肉,以放松用户肩部肌肉,减缓肩部肌肉疲劳,和颈椎按摩向配合,整体减缓用户颈椎及周边肌肉群的疲劳,故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结构,以模拟按摩医师按摩用户肩部的动作和效果,用于在按摩和矫正用户颈椎的同时按摩用户的肩部,具体的,,所述的肩部基座26内部前端转动连接有四个同轴固定连接的按摩前凸轮30,四个所述的按摩前凸轮30同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连接在所述肩部基座26侧面的前从动齿轮31;四个所述的按摩前凸轮30交错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的前从动齿轮31转动可带动四个所述的按摩前凸轮30同步转动,且同一时间内只有一个按摩前凸轮30前端朝向肩部基座26内部;

所述的肩部基座26内部后端转动连接有四个同轴固定连接的按摩后凸轮32,四个所述的按摩后凸轮32同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连接在所述肩部基座26侧面的后从动齿轮33,四个所述的按摩后凸轮32交错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的后从动齿轮33转动可带动四个所述的按摩后凸轮33同步转动,且同一时间按摩后凸轮33前端朝向肩部基座26内部;

所述的前从动齿轮31的转轴上转动连接有肩部前摆杆34,所述的后从动齿轮33的转轴上转动连接有肩部后摆杆35,所述的肩部前摆杆34一端和肩部后摆杆35一端相铰接,所述的肩部前摆杆34和肩部后摆杆35铰接处传动连接有按摩驱动齿轮36,所述的按摩驱动齿轮36通过两个转动连接在所述肩部前摆杆34上的惰轮37和所述的前从动齿轮31相啮合,所述的按摩驱动齿轮36通过一个转动连接在所述肩部后摆杆35上的惰轮37和所述的后从动齿轮33相啮合,所述的按摩驱动齿轮36通过固定连接在所述肩部基座26上的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的驱动电机可以固定安装在所述的肩部前摆杆34上端或固定安装在肩部后摆杆35上端,具体的固定安装方式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也可以在肩部前摆杆34或肩部后摆杆35上端固定连接安装台,并在将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安装台上,所述驱动电机和外接电源相连,也可和固定安装在主体1上的电源相连,所述的按摩驱动齿轮36经驱动电机驱动可同时带动所述的前从动齿轮31和后从动齿轮33转动,因按摩驱动齿轮36和前从动齿轮31之间通过两个惰轮37传动,而按摩驱动齿轮36和后从动齿轮34之间通过一个惰轮37传动,故按摩驱动齿轮36转动带动前从动齿轮31和后从动齿轮33以相反的反向旋转,从而带动四个所述的按摩前凸轮30和四个所述的按摩后凸轮32之间反向旋转,以此实现模拟按摩科医师肩部按摩的效果,为便于用户操控,两个所述的驱动电机内部均集成有控制模块,所述的控制模块通过红外和所述遥控器相连,用户可通过遥控器控制两个驱动电机的启停,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时,用户通过遥控器控制左右两侧的肩部基座26上的驱动电机工作,带动按摩驱动齿轮36转动,从而通过所述的惰轮37带动所述的前从动齿轮31和后从动齿轮33转动,其中,前从动齿轮31顺时针转动,后从动齿轮33逆时针转动,带动两侧肩部基座26内的多个按摩前凸轮30和多个按摩后凸轮32转动,以达到模拟按摩医师按摩用户肩部的效果,用以放松用户的肩部肌肉群。

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为适应身高在同一范围内的不同用户的不同肩膀厚度,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结构,可调节所述的按摩前凸轮30和按摩后凸轮32之间的距离,从而使本发明可适应不同肩膀厚度,具体的,四个所述的按摩前凸轮30和四个所述的按摩后凸轮32可在所述的肩部基座26内前后滑动,具体的,四个所述的按摩前凸轮30和四个所述的按摩后凸轮32均通过凸轮轴同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的凸轮轴可在肩部基座26内前后滑动,参考图11、图12,四个所述的按摩前凸轮30同轴固定连接有前定位块38,四个所述的按摩后凸轮32同轴固定连接有后定位块39,所述的肩部基座26侧面转动连接有穿过所述的前定位块38和所述的后定位块39的肩部螺杆40,所述的肩部螺杆40为两头螺纹旋向相反的双头螺杆,所述的肩部螺杆40前端和所述的前定位块38螺纹连接,所述的肩部螺杆40后端和所述的后定位块39螺纹连接,使所述的肩部螺杆40转动可带动所述的前定位块38和后定位块39反向运动,即所述的肩部螺杆40转动,可带动所述的前定位块38和后定位块39同步向肩部螺杆40中部运动,或同步远离肩部螺杆中部运动,以此调节四个按摩前凸轮30和四个按摩后凸轮32之间的的距离,从而实现对不同肩膀厚度的适应,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时,用户只需转动肩部螺杆40,肩部螺杆40转动通过前定位块38和后定位块39调节四个按摩前凸轮30和四个按摩后凸轮32之间的距离,当肩部肌肉感到些微挤压感时停止转动即可。

实施例七,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结构,使用户可以有选择的决定是否需要在按摩颈椎的同时同步抬头,具体的,所述的升降驱动皮带轮23同轴固定连接有升降驱动齿轮41,所述的颈部基座18外侧面转动连接有切换摆杆42,所述的切换摆杆42上端转动连接有可和所述的升降驱动齿轮41啮合的升降传动齿轮43,切换摆杆42向前摆动可使所述的升降传动齿轮43脱离和所述的升降驱动齿轮41的啮合,切换摆杆42向后摆动可使升降传动齿轮43和所述的升降驱动齿轮41啮合,为便于升降传动齿轮43在颈部基座18侧面摆动,所述的颈部基座18侧面开设有和升降传动齿轮43运动轨迹相同的弧形槽,升降传动齿轮43的转轴置于弧形槽内,当切换摆杆42带动升降传动齿轮43摆动到弧形槽上端时,升降传动齿轮43和所述的升降驱动齿轮41啮合,为防止升降传动齿轮43因重力原因在和升降驱动齿轮41啮合时沿着弧形槽落下从而脱离啮合,参考图15,所述的弧形槽两端分别置于弧形槽最高点的两侧,使升降传动齿轮43和升降驱动齿轮41啮合时,受到的重力使升降传动齿轮43稳定的在弧形槽一端,所述的升降传动齿轮43同轴固定连接有升降传动皮带轮44,所述的升降传动皮带轮44转轴上转动连接有升降后摆杆45,所述的升降后摆杆45另一端铰接有升降前摆杆46,所述的升降前摆杆46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升降从动皮带轮22的转轴上,所述的升降前摆杆46和升降后摆杆45的铰接处转动连接有升降张紧轮47,所述的升降传动皮带轮44、升降从动皮带轮22和升降张紧轮47之间通过皮带相连,所述的升降传动齿轮43转动可带动升降传动皮带轮44同步转动,通过升降张紧皮轮47和皮带带动升降从动皮带轮22转动,从而通过升降从动齿轮21带动升降齿条19上下滑动,当升降传动齿轮43和升降驱动齿轮41脱离啮合时,升降从动齿轮21停止转动,升降齿条19受重力作用下落,升降后摆杆45和升降前摆杆46的设置是为了使转动连接在升降后摆杆45和升降前摆杆46铰接点的升降张紧轮47能时刻张紧升降传动皮带轮44和升降从动皮带轮22之间的皮带,防止皮带传动的失效;所述的切换摆杆42下端固定连接有切换把手48,以便于用户在使用时拨动切换摆杆42,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时,用户向前拉动切换把手48,切换摆杆42上端向后摆动,带动升降传动齿轮43和升降驱动齿轮41啮合,通过升降传动皮带轮44、升降张紧轮47和皮带带动升降从动皮带轮22转动,从而通过升降从动齿轮21带动升降齿条19上下运动,以完成在颈椎按摩的同时辅助用户抬头的过程,当用户只想按摩颈椎而不想同时抬头时,可向后推动切换把手48,使升降传动齿轮43和升降驱动齿轮41脱离啮合,此时升降齿条19即不在随升降驱动齿轮41的转动而运动。

实施例八,在实施例七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颈部驱动结构,使往复电机17工作可在带固定基座3上下运动和带动主按摩辊4转动的同时,还可同步带动下巴托板20上下往复运动,具体的,所述的颈部驱动结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主体1后端的升降轴49,所述的升降轴49外同轴套设有两个可在所述升降轴49上左右滑动的升降皮带轮50,两个所述的升降皮带轮50和所述的升降轴49通过键销连接,使两个所述的升降皮带轮50可在所述的升降轴49上左右滑动且当升降轴49转动时可带动两个升降皮带轮50转动,两个所述的升降皮带轮50分别和两个所述的升降驱动皮带轮23通过皮带连接,参考图4,因两个所述的颈部基座18分别固定连接在肩部基座26上,而两个所述的肩部基座26因分别上下滑动连接在两个左右滑动连接在主体1上的竖梁24上,故颈部基座18也可随着竖梁24左右滑动而滑动,故升降皮带轮50作为颈部基座18的驱动皮带轮也需要随之滑动,故两个所述的升降皮带轮50左右滑动连接在升降轴49上,同时升降轴49转动还需带动两个所述的升降皮带轮50同步转动,故所述的升降轴49上开设有长度和轴长相同的滑槽,并在两个升降皮带轮50内固定连接和滑槽配合的滑键,使升降轴49转动可带动两个所述的升降皮带轮50转动,同时,两个升降皮带轮还可在升降轴49上左右滑动,两个所述的升降皮带轮50旁均设有滑动连接在升降轴49上的皮带轮架51,两个所述的皮带轮架51可带动相应的升降皮带轮50在所述的升降轴49上左右滑动,两个所述的皮带轮架51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的升降驱动皮带轮23的转轴上,皮带轮架51的具体结构可参考图14,即所述的皮带轮架51滑动连接在升降轴49的一侧为u形,升降皮带轮50置于所述的皮带轮架51u形内,使皮带轮架51在升降轴49上左右滑动可带动升降皮带轮50随之同步滑动,所述的皮带轮架51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的升降驱动皮带轮23的转轴上,当所述的颈部基座18左右滑动并带动所述的升降驱动皮带轮23左右滑动时,在所述皮带轮架51的作用下,所述的升降皮带轮50随着升降驱动皮带轮23同步左右滑动,并通过皮带带动升降驱动皮带轮23转动;

所述的升降轴49上同轴固定连接有升降驱动链轮52,所述的升降驱动链轮52通过链条和同轴固定连接在驱动轴11上的升降从动链轮53相连,即所述的往复电机17工作带动驱动轴11转动,通过升降从动链轮53和链条带动升降驱动链轮52转动,升降驱动链轮52转动带动同轴固定连接的升降轴49转动,从而通过滑槽和滑键带动驱动皮带轮50转动,需注意的是,参考图4、图14,按摩医师在对用户进行颈椎按摩时,一手抬起用户下巴的同时,另一手从上至下滑动按摩用户的颈椎,故当往复电机17通过驱动轴11、按摩齿轮10、按摩齿条8带动主按摩辊4向下运动的同时,通过升降从动链轮53、升降驱动链轮53、升降轴49、升降皮带轮50、升降驱动皮带轮23、升降驱动齿轮41、升降传动齿轮43、升降传动皮带轮44、升降张紧轮47、升降从动皮带轮22、升降从动齿轮21、皮带和链条带动升降齿条19向上运动,以此带动下巴托板20向上运动,以此将用户的下巴托起,即所述的下巴托板20的运动方向和主按摩辊4的运动方向时刻相反,以此实现了对按摩医师按摩手法的模仿,便于颈椎曲度的矫正。

实施例九,在实施例八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腰部固定装置,可将本装置的主体1固定在用户的腰部,将本发明的重心下移并由腰部承重,降低用户肩部的承重,减少本发明对用户肩部的负担,具体的,所述的腰部固定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滑动连接在所述主体1下端的固定半环54,所述的固定半环54的弧度和人体腰部弧度相仿,使固定半环54可卡在用户腰部,所述的主体1后端转动连接有腰部螺杆55,所述的腰部螺杆55为两头旋向相反的双头螺杆,所述的腰部螺杆55两端分别和两个所述的固定半环54螺纹连接,具体的,参考图1、图3,两个所述的固定半环54后端均固定连接由腰部固定块,两个所述的腰部固定块上均开设有通孔,两个通孔内均攻有螺纹且其螺纹分别和所述腰部螺杆55两端的螺纹向配配合,使所述的腰部螺杆55转动时可带动两个所述的固定半环54反向滑动,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时,用户将腰部放在本发明的两个固定半环54之间,转动腰部螺杆55,两个所述的固定半环54向主体1中部同步移动,当用户感觉到两个固定半环54将腰部卡紧且未出现不适时,停止转动腰部螺杆55即可将本发明固定在用户腰部。

实施例十,在实施例九的基础上,为便于用户通过定位调节螺杆25、定位轴29、肩部螺杆40、腰部螺杆55调节相关结构的位置,本实施例在所述的定位调节螺杆25、所述的定位轴29、两个所述的肩部螺杆40、所述的腰部螺杆55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把手,以便于用户使用。

本发明在具体使用时,用户将腰部放在本发明的两个固定半环54之间,转动腰部螺杆55,两个所述的固定半环54向主体1中部同步移动,当用户感觉到两个固定半环54将腰部卡紧且未出现不适时,停止转动腰部螺杆55以此将本发明固定在用户腰部,并将整个装置固定在用户背部;

此时,用户转动定位调节螺杆25带动两个所述的竖梁24向主体1中间移动,并以此带动两个肩部基座26和两个颈部就走18同步向主体1中间移动,直至颈部基座18和用户颈部接触并将用户颈部固定时停止转动定位调节螺杆25;

之后,用户转动定位轴29,位轴29转动带动两个所述的定位齿轮28转动,定位齿轮28转动后带动肩部基座26沿着定位齿条27上下运动,以此调节肩部基座26的高低,当用户调节至合适高度后,通过卡紧装置将定位轴29卡紧即可,以防止肩部基座26下滑,此即完成本发明在用户身上的安装,使其可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体型;

此时,用户用过遥控器控制所述的往复电机17工作,往复电机17通过驱动轴11带动按摩齿轮10正反周期性转动,从而带动按摩齿条8上下往复运动,通过驱动键9、驱动槽6带动固定基座3沿着弧形滑轨2上下往复运动,以此带动主按摩辊4沿着弧形滑轨2上下往复运动,以此以颈椎的正确曲度矫正按摩用户的颈椎;

同时往复电机17还可通过驱动轴11带动按摩辊电机皮带轮12转动,在固定基座3上下往复运动的过程中,通过按摩辊上摆杆14、按摩辊下摆杆13和按摩辊张紧轮15、皮带带动按摩辊驱动双皮带轮7转动,按摩辊驱动床皮带轮7转动通过皮带带和按摩辊从动皮带轮7带动主按摩辊4转动,从而在主按摩辊4上下往复运动的过程中正反转,以按摩用户的颈部肌肉,缓解用户颈椎周边肌肉的疲劳,同时在主按摩辊4上下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在按摩辊上摆杆14和按摩辊下摆杆13的作用下,副按摩辊16会随之突出与收回,并通过突出收回过程中的在颈椎末端附近的上下往复运动按摩用户的颈椎末端,从而实现对用户颈椎末端的专门针对性按摩;

同时,在按摩辊电机皮带轮12通过绕过按摩辊张紧轮15的皮带带动按摩辊驱动双皮带轮7转动的过程中,按摩辊张紧轮15会同时转动,从而带动同轴固定连接的两个副按摩辊16转动,从而实现对用户颈椎末端肌肉的按摩;

同时,若用户需要抬头复制颈椎按摩,可向前拉动切换把手48,切换摆杆42上端向后摆动,带动升降传动齿轮43和升降驱动齿轮41啮合,通过升降传动皮带轮44、升降张紧轮47和皮带带动升降从动皮带轮22转动,从而通过升降从动齿轮21带动升降齿条19上下运动,以完成在颈椎按摩的同时辅助用户抬头的过程,此时,往复电机17通过驱动轴11、按摩齿轮10、按摩齿条8带动主按摩辊4向下运动的同时,通过升降从动链轮53、升降驱动链轮53、升降轴49、升降皮带轮50、升降驱动皮带轮23、升降驱动齿轮41、升降传动齿轮43、升降传动皮带轮44、升降张紧轮47、升降从动皮带轮22、升降从动齿轮21、皮带和链条带动升降齿条19向上运动,以此带动下巴托板20向上运动,以此将用户的下巴托起,即所述的下巴托板20的运动方向和主按摩辊4的运动方向时刻相反,以此实现了对按摩医师按摩手法的模仿,便于颈椎曲度的矫正;

同时,当用户需要按摩颈椎周边肩部肌肉时,用户通过遥控器控制左右两侧的肩部基座26上的驱动电机工作,带动按摩驱动齿轮36转动,从而通过所述的惰轮37带动所述的前从动齿轮31和后从动齿轮33转动,其中,前从动齿轮31顺时针转动,后从动齿轮33逆时针转动,带动两侧肩部基座26内的多个按摩前凸轮30和多个按摩后凸轮32转动,以达到模拟按摩医师按摩用户肩部的效果,用以放松用户的肩部肌肉群;

此时,若用户感觉肩部按摩装置按摩力度较轻或较重时,只需转动肩部螺杆40,肩部螺杆40转动通过前定位块38和后定位块39调节四个按摩前凸轮30和四个按摩后凸轮32之间的距离,用户可将四个按摩前凸轮30和四个按摩后凸轮32之间的距离调近以增加按摩力度,也可将四个按摩前凸轮30和四个按摩后凸轮32之间的距离调远以降低按摩力度。

本发明针对现有装置的效果差,无法按摩颈椎周边肌肉群,治标不治本,长时间使用反而加快慢性劳损的问题做出改进,增设包括下巴托板的颈部按摩装置用于对用户颈椎按摩,使本发明在按摩用户颈椎肌肉的同时,也能模拟专业按摩推拿中抬下巴同时按压颈椎的按摩手法,辅助用户恢复颈椎正常曲度,缓解肌肉疲劳;增设肩部按摩装置,使本发明可在按摩颈部的同时对肩部肌肉进行按摩,肩部按摩采用交错的凸轮以模拟专业按摩推拿中肩部肌肉依次挤压按摩的手法,便于缓解用户肩部肌肉的疲劳;增设腰部固定装置,将本装置的重力支撑点放置在用户腰胯部,从而有效的保护了用户肩颈部,减少了装置本身重量对用户肩颈部的负担。本装置结构简洁,通过模拟专业按摩推拿手段对用户肩颈部进行按摩,效果较为显著,成本低廉,实用性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