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吸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87868发布日期:2019-02-15 22:48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移动式吸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中的吸氧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吸氧系统。



背景技术:

医疗单位主要采用鼻插管方式供病人吸氧,这种方法存在四个方面问题,一、肺泡氧分压较低,溶解于体内血氧张力难以达到治疗效果。二、供氧过程呈持续性,无论是病人吸气还是呼气过程都处在供氧状态,大部分氧气会被浪费。三、供氧设施无法移动,供氧装置的位置固定。四、多数供给病人的氧气和病人呼出的氧气都直接弥散在病房内,会导致室内氧浓度过高而存在安全隐患。

诸多疾病存在组织细胞严重缺氧状态,此时采用鼻插管吸氧方法很难产生疗效;鼻插管吸氧方法需由病房医疗带的供氧终端敞开式供氧方式,无法根据人体的呼吸节律自动供氧或自动停止供氧,只要病人开始吸氧,供氧就必须呈持续性。这种方法会导致大量的氧气不能被病人吸入体内,真正吸入肺泡内的氧气有限,很难发挥氧气的治疗作用;供氧终端以固定方式固定在病房医疗带上,如果病床需要移动或者在走廊加床接收病人时,就很难使用这种吸氧方法;由于供氧为敞开式连续性,而人体吸气却为间断性,因此,供氧过程会有大部分氧气不能进入肺泡内而弥散在病房内;人体吸入肺泡的氧气也不是完全能被人体血液所吸收,其中大部分氧气又被人体呼出体外,这部分氧气也是直接弥散在病房内。上述两部分氧气集中在弥散在病房内,会导致病房环境中的氧浓度增高,房间氧浓度过高会因某些电器产生火种,或人为地携带某些火种而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吸氧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移动使用的吸氧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式吸氧系统,包括中心供氧系统、中心吸引系统、病房移动式吸氧装置和吸氧面罩组件。中心供氧系统用于供给氧气,中心吸引系统用于吸收处理病人呼出的废氧,病房移动式吸氧装置底部带有便捷轻巧的移动轮子,吸氧面罩组件可使人体肺泡气氧分压提高到650mmhg以上、血氧氧张力提高到600mmhg以上,可将病人呼出的废氧全部排到室外,所述病房移动式吸氧装置通过氧气管道分别于中心供氧系统和中心吸引系统相连通,所述病房移动式吸氧装置包括吸氧调节器和排氧调节器。

所述吸氧面罩组件包括吸氧面罩、三通阀箱、吸氧波纹管和排氧波纹管;

所述三通阀箱包括换气管,呼气管和吸气管,三个管子的一端相互连通,换气管的另一端设有呼吸换气口,呼气管的另一端设有呼气口,吸气管的另一端设有吸气口,三通阀箱的呼吸换气口与吸氧面罩相连通,吸气口与吸氧调节器之间通过吸氧波纹管连通,吸气口与排氧调节器之间通过排氧波纹管连通。

还包括病房医疗带,病房医疗带设有插拔阀,中心供氧系统通过氧气管道与相对应的病房医疗带上的插拔阀连通,中心吸引系统通过氧气管道与相对应的病房医疗带上的插拔阀连通。

所述病房移动式吸氧装置还包括与吸氧调节器相连通的供氧插头和与排氧调节器相连通的吸引插头,与吸氧调节器相连通的供氧插头和中心供氧系统通过氧气管道与相对应的病房医疗带上的插拔阀连通,与排氧调节器相连通的吸引插头和中心吸引系统通过氧气管道与相对应的病房医疗带上的插拔阀连通。

所述移动式吸氧装置还包括供氧控制阀、供氧流量仪、排氧控制阀和排氧流量仪;

所述氧插头、供氧控制阀、供氧流量仪和吸氧调节器通过气管按顺序依次连接,吸引插头、排氧流量仪、排氧控制阀和排氧调节器通过气管按顺序依次连接。

所述供氧插头和供氧控制阀直接通过可伸缩耐压软管连通,吸引插头和排氧流量仪直接通过可伸缩耐压软管连通。

移动式吸氧装置利用可伸可缩式软管和软管末端的插头与病房供氧的插拔阀进行连接供氧。移动式吸氧装置配有的供氧阀开启时,病人即可携带面罩进行吸氧,吸氧装置另配有供氧压力表,以便方便医护人员或病人了解吸氧装置的供氧压力;吸氧装置内设有吸氧调节器,为了控制吸氧时间,移动式吸氧装置特设置一个时间继电器,借此控制或记录病人的吸氧时间。

移动式吸氧装置配有供氧阀,只有供氧阀开启时,病人才具备携带面罩和波纹管连接的吸氧调节器进行吸氧的条件。移动式吸氧装置配的供氧压力表和氧气流量计,以便方便医护人员或病人观察吸氧量和吸氧动态;移动式吸氧装置配有的排氧阀,排氧阀开启时,病人即具备通过携带面罩和排氧波纹管将呼气的废氧排出。移动式吸氧装置另配有的负压压力表和供氧压力表,以便方便医护人员或病人了解吸氧装置的供氧与负压压力;移动式吸氧装置内设有利用可伸可缩式软管和软管末端的插头与病房医疗带上的吸引插拔阀进行连接排氧。吸氧装置配的排氧流量计,以便方便医护人员或病人观察排氧量和吸氧动态。

所述三通阀箱内呼气口和吸气口的管路内壁设有单向阀片组件,所述单向阀片组件包括橡胶通气孔基座、橡胶模片和柱体的胶条;

所述橡胶通气孔基座中心设有贯穿上下端面的通孔,通孔与上下端面边缘之间设有环形矩阵排列并贯穿上下端面的多个通气孔,通气孔的形状可以为圆形、长方形、椭圆形等多种形状,最佳的为扇形,扇形的呼靠近端面外边,橡胶通气孔基座的外侧表面与呼气管路的内壁完全密封贴合,并且固定在呼气管路的内壁上,橡胶通气孔基座的外侧表面吸气管路的内壁完全密封贴合,并且固定在吸气管路的内壁上。

所述胶条垂直设置在橡胶模片一端外表面中部,胶条侧表面与橡胶通气孔基座中心通孔过盈配合,膜片通过中间的胶条插入橡胶通气孔基座的中心圆孔内,由于橡胶的弹性作用使之插入容易退出难,除非用力将膜片的连接条拉出来,所述橡胶模片设有胶条的外表面与橡胶通气孔基座一端面贴合并且覆盖橡胶通气孔基座上全部通气孔,橡胶通气孔基座上安装一个硅胶膜片,橡胶膜片是一个由橡胶加工的超薄膜片,只要有气流通过,膜片就会翘起来,同时,依靠这个膜片阻挡气流,橡胶基座发挥支撑膜片进行气流止回的作用。

所述三通阀箱呼气口管路内的单向阀片组件,橡胶模片设置在呼气口与橡胶通气孔基座之间,所述三通阀箱吸气口管路内的单向阀片组件,橡胶通气孔基座设置在吸气口与橡胶模片之间。

人体携带面罩吸氧与呼气,吸气时,吸气口橡胶膜片随气流向上翻起,气流通过吸气口的橡胶通气孔基座进入面罩,同时,呼气口的橡胶膜片覆盖住呼气口的橡胶通气孔基座的孔口;呼气时,呼气口的橡胶膜片随气流向下翘起,气流通过呼气口的橡胶通气孔基座呼出面罩,同时,吸气口的橡胶膜片覆盖住吸气口的橡胶通气孔几座的孔口。如此周而复始。

所述橡胶膜片是一个由橡胶加工的超薄膜片,橡胶模片的厚度为0.2-0.4mm。

优选的,所述橡胶模片的厚度为0.3mm效果最佳。

所述橡胶通气孔基座端面面积和波纹管内的断面积等于,橡胶通气孔基座上全部通气孔的面积总与橡胶通气孔基座端面面积的比为3-5:6。

优选的,所述橡胶通气孔基座上全部通气孔的面积总与橡胶通气孔基座端面面积的比为2:3。

三通阀箱内的单向阀片组件就像一个供氧活门,病人吸气时,供氧活门自动开启供氧,病人呼气时,供氧活门自动关闭供氧;吸氧调节器设置自动排氧活门,病人呼气时,排氧活门自动开启排氧,病人吸气时,排氧活门自动关闭排氧。排氧调节器可将病人呼出的废氧利用中心吸引系统全部排出病房。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呈持续性供氧的过程中,病人吸气与呼气过程中,不会造成大部分氧气处在浪费状态,呼出的废氧利用中心吸引系统全部排出病房,不会产生氧气在病房中弥散,根据病人的呼吸节律自动供氧,根据病人需要可自由移动病人吸氧位置,因此,不会产生氧气浪费额外消耗氧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移动式吸氧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三通阀箱和吸氧面罩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单向阀片组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橡胶通气孔基座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橡胶模片和胶条部分的主视图。

图7是本发明橡胶模片和胶条部分的俯视图。

图中:

1、中心供氧系统2、插拔阀3、供氧插头

4、可伸缩耐压软管5、供氧控制阀6、供氧流量仪

7、吸氧调节器8、吸氧波纹管9、三通阀箱

10、吸氧面罩11、排氧波纹管12、排氧调节器

13、排氧控制阀15、排氧流量仪16、吸引插头

18、中心吸引系统19、病房医疗带20、移动式吸氧装置

21、单向阀片组件22、橡胶通气孔基座23、橡胶模片

24、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7所示,本发明一种移动式吸氧系统,包括中心供氧系统1、中心吸引系统18、病房移动式吸氧装置20和吸氧面罩组件,所述病房移动式吸氧装置20通过氧气管道分别于中心供氧系统1和中心吸引系统18相连通,所述病房移动式吸氧装置20包括吸氧调节器7和排氧调节器12;

所述吸氧面罩组件包括吸氧面罩10、三通阀箱9、吸氧波纹管8和排氧波纹管11;

所述三通阀箱9包括换气管,呼气管和吸气管,三个管子的一端相互连通,换气管的另一端设有呼吸换气口,呼气管的另一端设有呼气口,吸气管的另一端设有吸气口,三通阀箱9的呼吸换气口与吸氧面罩10相连通,吸气口与吸氧调节器7之间通过吸氧波纹管8连通,吸气口与排氧调节器12之间通过排氧波纹管11连通;

所述三通阀箱9内呼气口和吸气口的管路内壁设有单向阀片组件21,所述单向阀片组件包括橡胶通气孔基座22、橡胶模片23和柱体的胶条24;

所述橡胶通气孔基座22中心设有贯穿上下端面的通孔,通孔与端面边缘之间设有环形矩阵排列并贯穿上下端面的多个通气孔,橡胶通气孔基座22的外侧表面分别与呼气管路和吸气管路的内壁固定贴合;

所述胶条24垂直设置在橡胶模片23一端外表面中部,胶条24侧表面与橡胶通气孔基座22中心通孔过盈配合,所述橡胶模片23设有胶条24的外表面与橡胶通气孔基座22一端面贴合并且覆盖橡胶通气孔基座22上全部通气孔;

所述三通阀箱9呼气口管路内的单向阀片组件21,橡胶模片23设置在呼气口与橡胶通气孔基座22之间,所述三通阀箱9吸气口管路内的单向阀片组件21,橡胶通气孔基座22设置在吸气口与橡胶模片23之间。

还包括病房医疗带19,病房医疗带19设有插拔阀2,中心供氧系统1通过氧气管道与相对应的病房医疗带19上的插拔阀2连通,中心吸引系统18通过氧气管道与相对应病房医疗带19上的插拔阀2连通。

所述移动式吸氧装置20还包括供氧插头3、供氧控制阀5、供氧流量仪6、排氧控制阀13、排氧流量仪15和吸引插头16;

所述供氧插头3、供氧控制阀5、供氧流量仪6和吸氧调节器7通过气管按顺序依次连接,吸引插头16、排氧流量仪15、排氧控制阀13和排氧调节器12通过气管按顺序依次连接。

供氧插头3和和中心供氧系统1通过氧气管道与相对应的病房医疗带19上的插拔阀2插接。吸引插头16和中心吸引系统18通过氧气管道与相对应的病房医疗带19上的插拔阀2插接。

所述氧插头3和供氧控制阀5直接通过可伸缩耐压软管4连通,吸引插头16和排氧流量仪15直接通过可伸缩耐压软管4连通。

所述橡胶模片23的厚度为0.3mm。

所述橡胶通气孔基座22上全部通气孔的面积总与橡胶通气孔基座22端面面积的比为2:3。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