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炎止痛中药贴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36892发布日期:2019-02-22 20:48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药物研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炎止痛中药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颈椎病可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食管压迫型颈椎病。颈椎退行性改变是颈椎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其中椎间盘的退变尤为重要,是颈椎诸结构退变的首发因素,并由此演变出一系列颈椎病的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改变。颈椎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主要有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病变部位、组织受累程度及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临床资料显示该病发病率增加,发病人群年轻化,主要是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与普及,从事信息化产业的年轻人增多,年轻人多疏于锻炼,不注意颈椎部保养,工作强度和压力较大,伏案低头工作的时间较长,不注意颈部锻炼和保养。近年来已明确颈椎管内径,尤其是矢状径,不仅对颈椎病的发生与发展,而且与颈椎病的诊断、治疗、手术方法选择以及预后判定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有些人颈椎退变严重,骨赘增生明显,但并不发病,其主要原因是颈椎管矢状径较宽,椎管内有较大的代偿间隙。而有些患者颈椎退变并不十分严重,但症状出现早而且比较严重。

针对颈椎病,主要分为药物治疗、运动疗法、牵引治疗、手法按摩推拿疗法、理疗、温热敷等治疗方法,而物理疗法有利用各种机械的按摩疗法、热疗、磁疗等,只是局部治疗,而不能从整体上进行调整,效果不够理想。虽然也有内服药,但毒性大,不宜久服。每种治疗方案都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效果较为缓慢,若病情严重有神经根或脊髓压迫者,只能进行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创伤大、风险大,效果也十分不理想,患者不易接受。

所以,迫切需要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不含有激素,宜于长期使用的治疗颈椎病的药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消炎止痛中药贴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消炎止痛中药贴原料搭配科学合理,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无任何毒副作用,安全可靠,作用强,疗程短,见效快,且没有依赖性、耐药性,可有效治疗颈椎病等症状;所用原料均为天然中草药,不含任何激素,能够长期用于治疗颈椎病或腰椎病等症状。

为了能够达到上述所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消炎止痛中药贴,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开口箭100~150份、寻骨风130~180份、龙牙草130~180份、羌活125~175份、秦艽125~175份、巴豆125~175份、川芎70~120份、延胡索70~120份、桃仁70~120份、细辛105~155份、半枝莲105~155份、何首乌35~75份、当归30~80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消炎止痛中药贴,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开口箭110~140份、寻骨风140~170份、龙牙草140~170份、羌活135~165份、秦艽135~165份、巴豆135~165份、川芎80~110份、延胡索80~110份、桃仁80~110份、细辛115~145份、半枝莲115~145份、何首乌45~65份、当归40~70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消炎止痛中药贴,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开口箭125份、寻骨风155份、龙牙草155份、羌活150份、秦艽150份、巴豆150份、川芎95份、延胡索95份、桃仁95份、细辛130份、半枝莲130份、何首乌55份、当归55份。

进一步地,一种如上述所述的消炎止痛中药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重量份数称取开口箭、寻骨风、龙牙草、羌活、秦艽、巴豆,清洗、沥干表面水分后,烘干,加入开口箭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7~8h后,煮沸2.5~3h,回流提取,减压抽滤;再次加入6~8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h后,煮沸2~2.5h,回流提取,减压抽滤得到提取液和滤渣,合并两次提取液,过滤收集滤液,滤液经浓缩成60℃下相对密度为1.10~1.20的清膏;

(2)按照重量份数称取川芎、延胡索、细辛、当归和步骤(1)的滤渣,洗净后,加入川芎6~7倍量的乙醇溶液浸泡5h,在65~75℃下加热提取5~6h,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浓缩为65℃下相对密度为1.05~1.20的浸膏;

(3)将桃仁、半枝莲和何首乌洗净后,送入超微粉碎机中研磨成粉,加入步骤(1)的清膏和步骤(2)的浸膏,超声波混合,微波灭菌,制成药膏,并将药膏敷于消毒棉上,制得所述消炎止痛中药贴。

进一步地,在步骤(1),所述烘干是在65~70℃下将物料烘干至含水量为40~45%。

进一步地,在步骤(1),所述回流提取的温度为70~75℃,时间为4~5h。

进一步地,在步骤(1)及(2),所述浓缩是减压浓缩,浓缩的温度为70~75℃,压力为1~5mpa,时间为45~50min。

进一步地,在步骤(3),所述微波灭菌的频率为300~350hz,功率为350~400w,时间为25~30min。

进一步地,在步骤(3),所述超声波的频率为200~300hz,功率为400~500w,时间为20~30min。

进一步地,在步骤(3),所述研磨的压力为0.3~0.6mpa,温度为45~50℃,研磨成粉末的颗粒直径大小为30~60μm。

本申请所用各个原料功效如下:

开口箭:别名牛尾七、岩七、竹根七等,性味:味苦、辛,性寒;归经:归肺、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散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白喉,咽喉肿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胃痛,痈肿疮毒,毒蛇、狂犬咬伤。

寻骨风:别称白毛藤、烟袋锅、清骨风、白面风、黄木香,该种全株药用,性平、味苦,有祛风湿,通经络和止痛的功能,治疗胃痛、筋骨痛等,药性:辛,苦,平;归肝,胃经。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止痛。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骨拘挛;脘腹疼痛;跌打伤痛;外伤出血;乳痈及多种化脓性感染、腹痛,疟疾等症状。

龙牙草:该种嫩茎叶可食,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很强的抗癌功效,实为野味之佳品。龙芽草全草、根及冬芽入药。性味:苦涩、干。入肺、肝、脾经。有收敛止血、消炎、止痢、解毒、杀虫、益气强心的功能。主治吐血、咯血、衄血、尿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痢疾、胃肠炎、阴道滴虫、劳伤无力、闪挫腰痛,外用治痈疗疗疮。

羌活:味辛、苦,性温;归膀胱经、肾经;具有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之功效。

秦艽:味辛、苦,性微寒;归肝、胃、胆经;具有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退虚热之功效。

巴豆:中医药上以果实入药,性热,味辛,功能破积、逐水、涌吐痰涎,有助于治寒结便秘、腹水肿胀、寒邪食积所致的胸腹胀满急痛、大便不通、泄泻痢疾、水肿腹大、痰饮喘满、喉风喉痹、痈疽、恶疮疥癣。有小毒,须慎用。

川芎:是一种中药植物,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昔人谓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能。

延胡索(元胡):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具有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之功效。

桃仁,性味:苦、甘,平;归经:归心、肝、大肠经。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瘕瘕痞块,肺痈肠痈,跌扑损伤,肠燥便秘,咳嗽气喘。

细辛,又名:华细辛、小辛、少辛、盆草细辛等,性味:辛,温,有小毒;归经:归心、肺、肾经。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之功效。有祛风,散寒,行水,开窍等功效。常用于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等。细辛既能外散风寒,又能内祛阴寒,同时止痛、镇咳功效较佳。

半支莲全草入药,别称并头草、韩信草、赶山鞭、牙刷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抗癌等功能。性寒味酸,全草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等成分。有凉血解毒,散瘀止痛,消肿和清热利湿之功效。

何首乌,又名多花蓼、紫乌藤、夜交藤等。是蓼科蓼族何首乌属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块根肥厚,长椭圆形,黑褐色。其块根入药,可安神、养血、活络,解毒(截疟)、消痈;制首乌可补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是常见贵细中药材。

当归:味甘、辛、苦,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

本发明中药贴的使用方法为:使用时将中药贴敷于疼痛处,每天晚上睡前敷,每次敷的时间为2~7h,连续敷10d为一个疗程;病情严重者遵医嘱可每天早、晚各敷一次。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消炎止痛中药贴具有消炎消肿、活血化瘀、舒筋通络、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缓急止痛、祛风散寒、祛湿之功效,从而达到治疗颈椎病的目的,用于治疗颈椎病引起的四肢麻木、疼痛及活动受限等症状,疗效显著;用于肌表敷贴,能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

(2)本发明的消炎止痛中药贴原料搭配科学合理,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无任何毒副作用,安全可靠,作用强,疗程短,见效快,且没有依赖性、耐药性,可有效治疗颈椎病等症状;所用原料均为天然中草药,不含任何激素,能够长期用于治疗颈椎病或腰椎病等症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消炎止痛中药贴,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开口箭100份、寻骨风130份、龙牙草130份、羌活125份、秦艽125份、巴豆125份、川芎70份、延胡索70份、桃仁70份、细辛105份、半枝莲105份、何首乌35份、当归30份。

一种如上述所述的消炎止痛中药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重量份数称取开口箭、寻骨风、龙牙草、羌活、秦艽、巴豆,清洗、沥干表面水分后,烘干,加入开口箭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7~8h后,煮沸2.5~3h,回流提取,减压抽滤;再次加入6~8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h后,煮沸2~2.5h,回流提取,减压抽滤得到提取液和滤渣,合并两次提取液,过滤收集滤液,滤液经浓缩成60℃下相对密度为1.10~1.20的清膏;所述烘干是在65~70℃下将物料烘干至含水量为40~45%;所述回流提取的温度为70~75℃,时间为4~5h;

(2)按照重量份数称取川芎、延胡索、细辛、当归和步骤(1)的滤渣,洗净后,加入川芎6~7倍量的乙醇溶液浸泡5h,在65~75℃下加热提取5~6h,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浓缩为65℃下相对密度为1.05~1.20的浸膏;

(3)将桃仁、半枝莲和何首乌洗净后,送入超微粉碎机中研磨成粉,加入步骤(1)的清膏和步骤(2)的浸膏,超声波混合,微波灭菌,制成药膏,并将药膏敷于消毒棉上,制得所述消炎止痛中药贴;所述微波灭菌的频率为300~350hz,功率为350~400w,时间为25~30min;所述超声波的频率为200~300hz,功率为400~500w,时间为20~30min;所述研磨的压力为0.3~0.6mpa,温度为45~50℃,研磨成粉末的颗粒直径大小为30~60μm。

进一步地,在步骤(1)及(2),所述浓缩是减压浓缩,浓缩的温度为70~75℃,压力为1~5mpa,时间为45~50min。

实施例2

一种消炎止痛中药贴,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开口箭150份、寻骨风180份、龙牙草180份、羌活175份、秦艽175份、巴豆175份、川芎120份、延胡索120份、桃仁120份、细辛155份、半枝莲155份、何首乌75份、当归80份。

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一种消炎止痛中药贴,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开口箭110份、寻骨风140份、龙牙草140份、羌活135份、秦艽135份、巴豆135份、川芎80份、延胡索80份、桃仁80份、细辛115份、半枝莲115份、何首乌45份、当归40份。

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一种消炎止痛中药贴,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开口箭140份、寻骨风170份、龙牙草170份、羌活165份、秦艽165份、巴豆165份、川芎110份、延胡索110份、桃仁110份、细辛145份、半枝莲145份、何首乌65份、当归70份。

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一种消炎止痛中药贴,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开口箭125份、寻骨风155份、龙牙草155份、羌活150份、秦艽150份、巴豆150份、川芎95份、延胡索95份、桃仁95份、细辛130份、半枝莲130份、何首乌55份、当归55份。

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1

一种消炎止痛中药贴,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开口箭90份、寻骨风100份、龙牙草110份、羌活105份、秦艽115份、巴豆105份、川芎60份、延胡索50份、桃仁60份、细辛85份、半枝莲95份、何首乌25份、当归20份。

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

一种消炎止痛中药贴,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开口箭165份、寻骨风195份、龙牙草200份、羌活195份、秦艽185份、巴豆190份、川芎140份、延胡索135份、桃仁145份、细辛175份、半枝莲165份、何首乌90份、当归100份。

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下面结合临床资料及典型病例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进一步说明。

1、临床资料

从2017年11月~2018年11月选取颈椎病或腰椎病患者1400例,其中男性728例,女性672例,年龄36~76岁,病程1~12年,每种病例随机平均分为7组,每组200人,每组的颈椎病和腰椎病均为100例;其中,治疗组5组,分别采用本申请实施例1~5制得的消炎止痛中药贴进行治疗;对照组2组,分别采用对比例1和对比例2制得的消炎止痛中药贴进行治疗,每组患者的性别组成、年龄、病程无显著性差异。

2、治疗方法

用消炎止痛中药贴敷于患者患部疼痛处,每天晚上睡前敷,每次敷的时间为2~7h,连续敷10d为一个疗程;病情严重者遵医嘱可每天早、晚各敷一次。

3、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原有症状和体征消失,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

显效:主要原有症状明显得到缓解,体征大部分消失,颈、肢体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有效:原有症状减轻,颈、肢体功能部分恢复正常。

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

4、治疗结果:1~6个疗程后,治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治疗结果

由表1实验数据可知,本申请的消炎止痛中药贴在治疗腰椎病和颈椎病上疗效好,治愈率高达94%,有效率高达99%。

5、副作用及禁忌症

经过1000例患者的临床应用、观察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忌用。

6、典型病例

1.刘某,男,62岁,公务员,患有颈椎病5年,颈背疼痛,头重脚轻,后颈酸痛,左右肩关节活动时有疼痛感。使用本发明制备的消炎止痛中药贴1个疗程,颈椎病症状明显得到好转,又继续使用3个疗程,治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2.侯某,女,55岁,司机,患有颈椎病3年,肩颈疼痛,脖颈发僵,头晕恶心,视力模糊,耳鸣眩晕,失眠多梦,最近没精神上班,影响到工作。使用本发明制备的消炎止痛中药贴1个疗程,颈部疼痛、上肢无力症状消失,又继续使用2个疗程,治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3.邵某,男,60岁,软件开发员,患有颈椎病7年,腰部酸痛,上肢麻木疼痛,下肢酸麻,头晕头痛,曾做按摩、拔罐等治疗,但症状未见明显减轻,中西药服用也不少,但治疗效果不佳。连续使用本发明制备的消炎止痛中药贴2个疗程,颈椎病症状部分开始消失,头晕头痛基本没有,又继续使用3个疗效,治愈,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腰间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