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部椎弓根断钉取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54161发布日期:2019-01-29 17:11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颈部椎弓根断钉取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断钉取出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颈部椎弓根断钉取出装置。



背景技术:

颈椎骨折愈合中,如果椎间并未融合,内固定装置又一直未拆除,长期的活动导致椎弓根钉金属疲劳断裂,椎弓根钉断裂,残端埋在椎弓根里很难取出,只能咬除椎弓根周围骨质慢慢显露。破坏椎弓结构,也很容易伤到周围神经。

基于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持久而有益的探索与反复的设计,并且进行了非有限次数的试验,终于找到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办法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和运行效率高,取出方便快捷,工具专用性强的颈部椎弓根断钉取出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颈部椎弓根断钉取出装置,包括手柄、取出杆和断钉取出部,手柄下部与取出杆上部固定连接,取出杆下部设置有断钉取出部;所述断钉取出部包括过渡部、支腿凹槽、左支腿和右支腿,所述过渡部为弧形,过渡部环绕取出杆一周,过渡部与左支腿和右支腿连接,左支腿和右支腿之间形成支腿凹槽,支腿凹槽为拱形,其宽度从上至下逐渐增大,左支腿和右支腿为锥形从上至下宽度逐渐减小。

所述手柄包括手握杆部和推动杆部,手握杆部为内凹弧状,手握杆部底部设置推动杆部,推动杆部为内凹状并由下凹线和上斜线组成。

所述手柄与取出杆上部通过螺纹结构连接。

所述螺纹结构包括内螺纹槽和螺杆外螺纹部,内螺纹槽开设于手柄下部中间位置,内螺纹槽为圆柱中空状且侧壁开设有内螺纹,螺杆外螺纹部设置于取出杆上部,螺杆外螺纹部直径与内螺纹槽直径一致,螺杆外螺纹部长度与内螺纹槽深度一致。

所述螺杆外螺纹部底部固定有螺杆外螺纹挡边,螺杆外螺纹挡边环绕螺杆外螺纹部一周,内螺纹槽外边缘固定内螺纹槽挡边,内螺纹槽挡边环绕内螺纹槽一周,螺杆外螺纹挡边与内螺纹槽挡边位置上下对应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加工生产容易,使用有效方便,整个过程对椎弓根结构的干扰和神经损伤产生的风险都相对较小。解决了椎弓根断钉的取出问题,有利于颈椎骨折的进一步愈合。内固定装置得到合理高效的拆除,解决了长期的活动导致椎弓根钉断裂的残端取出问题,有效的保护了椎弓结构,并对周围神经施加合理的保护。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断钉取出部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断钉取出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手柄1,手握杆部11,下凹线12,上斜线13,取出杆2,内螺纹槽21,内螺纹槽挡边22,螺杆外螺纹部23,螺杆外螺纹挡边24,断钉取出部3,过渡部31,支腿凹槽32,右支腿33,左支腿3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一种颈部椎弓根断钉取出装置,包括手柄1、取出杆2和断钉取出部3,手柄1下部与取出杆2上部固定连接,取出杆2下部设置有断钉取出部3;所述断钉取出部3包括过渡部31、支腿凹槽32、左支腿34和右支腿33,过渡部31为弧形,过渡部31环绕取出杆2一周,过渡部31与左支腿34和右支腿33连接,左支腿34和右支腿33之间形成支腿凹槽32,支腿凹槽32为拱形,其宽度从上至下逐渐增大,左支腿34和右支腿33为锥形从上至下宽度逐渐减小。

所述手柄1包括手握杆部11和推动杆部,手握杆部11为内凹弧状,手握杆部11底部设置推动杆部,推动杆部为内凹状并由下凹线12和上斜线13组成。所述手柄1与取出杆2上部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所述螺纹结构包括内螺纹槽21和螺杆外螺纹部23,内螺纹槽21开设于手柄1下部中间位置,内螺纹槽21为圆柱中空状且侧壁开设有内螺纹,螺杆外螺纹部23设置于取出杆2上部,螺杆外螺纹部23直径与内螺纹槽21直径一致,螺杆外螺纹部23长度与内螺纹槽21深度一致。所述螺杆外螺纹部23底部固定有螺杆外螺纹挡边24,螺杆外螺纹挡边24环绕螺杆外螺纹部23一周,内螺纹槽21外边缘固定内螺纹槽挡边22,内螺纹槽挡边22环绕内螺纹槽21一周,螺杆外螺纹挡边24与内螺纹槽挡边22位置上下对应设置。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3所示的一种颈部椎弓根断钉取出装置,包括手柄1、取出杆2和断钉取出部3,手柄1下部与取出杆2上部固定连接,取出杆2下部设置有断钉取出部3;断钉取出部3包括过渡部31、支腿凹槽32、左支腿34和右支腿33,所述过渡部31为弧形,过渡部31环绕取出杆2一周,具体的过渡部31的弧形结构可以使得取出杆2相对顺利的进入断钉取出部3以减少对椎弓的刺激,过渡部31与左支腿34和右支腿33连接,左支腿34和右支腿33之间形成支腿凹槽32,支腿凹槽32为拱形,其宽度从上至下逐渐增大,左支腿34和右支腿33为锥形从上至下宽度逐渐减小,具体的左支腿34和右支腿33底部端面为矩形状。

手柄1包括手握杆部11和推动杆部,手握杆部11为内凹弧状,手握杆部11的内凹设置使得手握手握杆部11时不易不滑落,手握杆部11底部设置推动杆部,推动杆部为内凹状并由下凹线12和上斜线13组成,推动杆部环绕手握杆部11一周设置,使用时在需要从上而下推动手柄时可以将大拇指按压手柄1上端部,食指放置于推动杆部,大拇指用力下压手柄1,食指在推动杆部用力共同作用于手柄1向下移动。

手柄1与取出杆2上部通过螺纹结构连接,螺纹结构包括内螺纹槽21和螺杆外螺纹部23,内螺纹槽21开设于手柄1下部中间位置,内螺纹槽21为圆柱中空状且侧壁开设有内螺纹,螺杆外螺纹部23设置于取出杆2上部,螺杆外螺纹部23直径与内螺纹槽21直径一致,螺杆外螺纹部23长度与内螺纹槽21深度一致,螺纹结构使得取出杆2可以根据情况进行选择,将不同规格的取出杆2与手柄1连接,更换方便,提高了本产品的使用适用性。

螺杆外螺纹部23底部固定有螺杆外螺纹挡边24,螺杆外螺纹挡边24环绕螺杆外螺纹部23一周,内螺纹槽21外边缘固定内螺纹槽挡边22,内螺纹槽挡边22环绕内螺纹槽21一周,螺杆外螺纹挡边24与内螺纹槽挡边22位置上下对应设置,具体的螺杆外螺纹挡边24宽度略大于内螺纹槽挡边22宽度,当螺杆外螺纹部23进入内螺纹槽21内时,螺杆外螺纹挡边24与内螺纹槽挡边22逐渐靠近,此时应放慢螺杆外螺纹部23进入内螺纹槽21的速度直至螺杆外螺纹挡边24与内螺纹槽挡边22贴合紧密,则停止旋转螺杆外螺纹部23,螺杆外螺纹挡边24与内螺纹槽挡边22一方面保证了螺杆外螺纹部23与内螺纹槽21的紧密连接,另一方面可以控制螺杆外螺纹部23进入内螺纹槽21的深度。

使用时先用磨钻把断钉残端打磨出两个小凹槽该过程为前期准备过程,选择合适尺寸的取出杆2,将螺杆外螺纹部23旋转进入内螺纹槽21,与手柄1固定后,手握着手握杆部11,带动手柄1移动,将断钉取出部3的右支腿33和左支腿34插入前述的两个小凹槽内,轻轻拧动断钉,整个过程对椎弓根结构的干扰和神经损伤产生的风险都相对较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