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物组合物、元气恢复汤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45985发布日期:2019-01-28 13:35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及该药物组合物制成的汤剂,具体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元气恢复汤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元气是一个中医的概念,它实际上就是指,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全身机体及各脏器功能健康状态的、综合的生理指标。元气也可以说就是人体生命力的综合指标。当人体虚弱时,人体的各个器官不一定会有器质性的改变,但会出现各个脏器功能下降的情况,用中医的话来讲就是元气不足。人在病后术后会如中医所述的损伤元气,出现身体疲劳、食欲不振、体虚欲脱、气短喘促、自汗肢冷、精神倦怠、津亏口渴、失眠多梦、健忘等症状,靠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恢复,周期长,且恢复期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其他疾病,对身体健康不利。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的提出,而研究设计一种药物组合物、元气恢复汤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药物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人参2~10份、红枣20~40份、山药10~20份、枸杞5~20份、银耳3~10份、桑葚5~20份、茯苓5~20份。进一步地,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人参2~8份、红枣25~35份、山药12~18份、枸杞5~15份、银耳3~8份、桑葚5~15份、茯苓5~15份。进一步地,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人参4份、红枣30份、山药15份、枸杞10份、银耳6份、桑葚10份、茯苓10份。进一步地,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包括10~30重量份的冰糖。进一步地,所述冰糖的量为18重量份。一种元气恢复汤,为本发明所述的任意一种药物组合的水煎提取物。一种本发明所述的元气恢复汤的制备方法,为水煎提取法,包括以下步骤:a.一次提取:将药物组合物和水以重量比为1:(8~15)的比例混合提取,提取时间为1~3小时;b.二次提取:将步骤a剩余的药渣与药物组合物原始重量6~15倍的水混合提取,提取时间为1~3小时;c.三次提取:将步骤b剩余的药渣与药物组合物原始重量6~15倍的水混合提取,提取时间为1~3小时。进一步地,步骤a中水的重量为药物组合物重量的12倍,步骤b中水的重量为药物组合物原始重量的10倍,步骤c中水的重量为药物组合物原始重量的10倍,水煎的压力条件为在一个大气压基础上加压1.5kpa~2kpa。进一步地,所述元气恢复汤的制备方法还包括灌装和杀菌步骤。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及元气恢复汤大补元气,养心安神,补气生津,补肺健脾,补充人体机能,全面提高人体免疫力,迅速消除疲劳,恢复精力,采用药食同源的原料,无副作用。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实施例如下表所示,单位:克。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实施例四实施例五人参210483红枣2040302535山药1020151218枸杞205101512银耳103687桑葚205101512茯苓205101512冰糖030182518一种元气恢复汤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一次提取:将药物组合物和水以重量比为1:(8~15)的比例混合提取,优选药物组合物和水以重量比为1:12,提取时间为1~3小时,优选1小时;b.二次提取:将步骤a剩余的药渣与药物组合物原始重量6~15倍的水混合提取,优选水的重量为药物组合物原始重量的10倍,提取时间为1~3小时,优选1小时;c.三次提取:将步骤b剩余的药渣与药物组合物原始重量6~15倍的水混合提取,优选水的重量为药物组合物原始重量的10倍,提取时间为1~3小时,优选1小时。本实施例中,水煎的压力条件为在一个大气压基础上加压1.5kpa~2kpa。所述元气恢复汤的制备方法还包括灌装和杀菌步骤,还包括急冻锁鲜工序,所述急冻锁鲜为将提取物在-35℃以下进行冷冻,实现快速冷冻的效果,本实施例优选冷冻温度为-40℃~-35℃。经50名不同年龄的人试验,本实施例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下面列举几个典型实例:1、刘某某,女,30岁,阑尾切除手术术后一周,浑身乏力,气短喘促,身体疲劳,服用实施例一制得的元气恢复汤五天,前述症状全部消失。2、王某某,男,42岁,胫骨骨折术后十天,身体疲劳,四肢寒冷,气短无力,服用实施例二制得的元气恢复汤一周,前述症状得到明显缓解。3、赵某某,男,56岁,胃溃疡愈后,四肢乏力,食欲不振,津亏口渴,易出虚汗,服用实施例三制得的元气恢复汤五天,前述症状全部消失。4、吴某某,女,37岁,肺炎愈后,四肢乏力,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易疲劳,服用实施例四制得的元气恢复汤五天,前述症状全部消失。5、商某某,男,49岁,外伤愈后,浑身乏力,气短喘促,身体疲劳,服用实施例五制得的元气恢复汤十天,前述症状全部消失。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