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电流量设定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6203发布日期:2019-02-19 18:22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扫描诊断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电流量设定平台。



背景技术:

扫描诊断设备又称为ct,对检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较高,应用普遍。对颅内肿瘤、脓肿与肉芽肿、寄生虫病、外伤性血肿与脑损伤、脑梗塞与脑出血以及椎管内肿瘤与椎间盘脱出等病诊断效果好,诊断较为可靠。

因此,脑的x线造影除脑血管造影仍用以诊断颅内动脉瘤、血管发育异常和脑血管闭塞以及了解脑瘤的供血动脉以外,其他如气脑、脑室造影等均已少用。螺旋ct扫描,可以获得比较精细和清晰的血管重建图像,即cta,而且可以做到三维实时显示,有希望取代常规的脑血管造影。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当前扫描诊断设备中的x线管的管电流量的设定模式过于固化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电流量设定平台。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两个重要发明点:

(1)基于现场被扫描人员的年龄确定对应的x线管的管电流量,并对所述x线管进行相应的管电流量驱动动作,以使得现场辐射量与被扫描人员年龄相适应;

(2)在现场被扫描人员的年龄识别中,分别提取待处理图像和标准图像的枕形畸变度,对获得的枕形畸变度进行数值分析以选择自适应的枕形失真处理策略用于完成对待处理图像的自适应枕形失真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管电流量设定平台,所述平台包括:

扫描测量部件,包括测量电路、检测器、准直器和x线管,所述测量电路与所述检测器连接;机械旋转部件,包括驱动信号产生设备、驱动信号发送设备、机械驱动设备和实时旋转设备。

更具体地,在所述管电流量设定平台中:所述驱动信号发送设备分别与所述驱动信号产生设备和所述机械驱动设备连接,所述实时旋转设备与所述机械驱动设备连接。

更具体地,在所述管电流量设定平台中:所述检测器还与所述x线管连接,所述x线管与所述准直器连接,所述x线管设置在所述实时旋转设备上。

更具体地,在所述管电流量设定平台中,还包括:

参数设定设备,与特征验证设备连接,用于接收现场人员年龄,并基于所述现场人员年龄确定对应的所述x线管的管电流量;管电流量驱动设备,分别与所述x线管和所述参数设定设备连接,用于基于所述参数设定设备输出的管电流量对所述x线管进行相应的管电流量驱动动作;无线摄像设备,设置在所述实时旋转设备的附近,用于对所述实时旋转设备的旋转场景进行摄像操作,以获得相应的无线摄像图像;第一提取设备,与所述无线摄像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无线摄像图像,对所述无线摄像图像执行枕形畸变度解析,以获得第一枕形畸变度;第二提取设备,用于接收所述莱娜图,对所述莱娜图执行枕形畸变度解析,以获得第二枕形畸变度;参数比较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一提取设备和所述第二提取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枕形畸变度和所述第二枕形畸变度,并在所述第二枕形畸变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枕形畸变度时,发出第一控制指令,在所述第一枕形畸变度是所述第二枕形畸变度的三倍以上时,发出第三控制指令,以及在所述第一枕形畸变度是所述第二枕形畸变度的三倍到二倍之间时,发出第二控制指令;指令处理设备,与所述参数比较设备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时,激活枕形失真处理设备以对所述无线摄像图像执行枕形失真处理,并获得和输出对应的选择处理图像,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三控制指令时,激活枕形失真处理设备以对所述无线摄像图像执行两次枕形失真处理,并获得和输出对应的指令处理图像;特征验证设备,与所述指令处理设备连接,用于识别所述指令处理图像中的人体目标,对所述人体目标执行特征分析以确定所述人体目标对应的年龄以作为现场人员年龄输出;其中,所述指令处理设备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时,将所述无线摄像图像作为选择处理图像输出。

更具体地,在所述管电流量设定平台中,还包括:

枕形失真处理设备,用于在激活状态对输入图像执行一次或多次枕形失真处理,在非激活状态停止对输入图像的枕形失真处理。

更具体地,在所述管电流量设定平台中,还包括:

无线路由设备,与所述指令处理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指令处理图像,并将所述指令处理图像经过mpeg-4图像压缩编码后,无线分发压缩编码后的压缩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管电流量设定平台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扫描诊断设备能在一个横断解剖平面上,准确地探测各种不同组织间密度的微小差别,是观察骨关节及软组织病变的一种较理想的检查方式。在关节炎的诊断上,主要用于检查脊柱,特别是骶髂关节。

ct优于传统x线检查之处在于其密度分辨率高,而且还能做轴位成像。由于ct的密度分辨率高,所以软组织、骨与关节都能显得很清楚。加上ct可以做轴位扫描,一些传统x线影像上分辨较困难的关节都能ct图像上“原形毕露”。

由于骶髂关节的关节面生来就倾斜和弯曲,同时还有其他组织之重叠,尽管大多数病例的骶髂关节用x线片已可能达到要求,但有时x线检查发现骶髂关节炎比较困难,则对有问题的病人就可做ct检查。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搭建了一种管电流量设定平台,能够有效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示出的管电流量设定平台包括:

扫描测量部件,包括测量电路、检测器、准直器和x线管,所述测量电路与所述检测器连接;

机械旋转部件,包括驱动信号产生设备、驱动信号发送设备、机械驱动设备和实时旋转设备。

接着,继续对本发明的管电流量设定平台的具体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在所述管电流量设定平台中:所述驱动信号发送设备分别与所述驱动信号产生设备和所述机械驱动设备连接,所述实时旋转设备与所述机械驱动设备连接。

在所述管电流量设定平台中:所述检测器还与所述x线管连接,所述x线管与所述准直器连接,所述x线管设置在所述实时旋转设备上。

在所述管电流量设定平台中,还包括:

参数设定设备,与特征验证设备连接,用于接收现场人员年龄,并基于所述现场人员年龄确定对应的所述x线管的管电流量;

管电流量驱动设备,分别与所述x线管和所述参数设定设备连接,用于基于所述参数设定设备输出的管电流量对所述x线管进行相应的管电流量驱动动作;

无线摄像设备,设置在所述实时旋转设备的附近,用于对所述实时旋转设备的旋转场景进行摄像操作,以获得相应的无线摄像图像;

第一提取设备,与所述无线摄像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无线摄像图像,对所述无线摄像图像执行枕形畸变度解析,以获得第一枕形畸变度;

第二提取设备,用于接收所述莱娜图,对所述莱娜图执行枕形畸变度解析,以获得第二枕形畸变度;

参数比较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一提取设备和所述第二提取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枕形畸变度和所述第二枕形畸变度,并在所述第二枕形畸变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枕形畸变度时,发出第一控制指令,在所述第一枕形畸变度是所述第二枕形畸变度的三倍以上时,发出第三控制指令,以及在所述第一枕形畸变度是所述第二枕形畸变度的三倍到二倍之间时,发出第二控制指令;

指令处理设备,与所述参数比较设备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时,激活枕形失真处理设备以对所述无线摄像图像执行枕形失真处理,并获得和输出对应的选择处理图像,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三控制指令时,激活枕形失真处理设备以对所述无线摄像图像执行两次枕形失真处理,并获得和输出对应的指令处理图像;

特征验证设备,与所述指令处理设备连接,用于识别所述指令处理图像中的人体目标,对所述人体目标执行特征分析以确定所述人体目标对应的年龄以作为现场人员年龄输出;

其中,所述指令处理设备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时,将所述无线摄像图像作为选择处理图像输出。

在所述管电流量设定平台中,还包括:

枕形失真处理设备,用于在激活状态对输入图像执行一次或多次枕形失真处理,在非激活状态停止对输入图像的枕形失真处理。

在所述管电流量设定平台中,还包括:

无线路由设备,与所述指令处理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指令处理图像,并将所述指令处理图像经过mpeg-4图像压缩编码后,无线分发压缩编码后的压缩图像。

在所述管电流量设定平台中,还包括:

形态学处理设备、孤点检测设备、比例鉴别设备和图案检测设备,位于所述指令处理设备和所述特征验证设备之间。

在所述管电流量设定平台中:所述形态学处理设备与所述指令处理设备连接,用于对所述指令处理图像执行腐蚀处理,以获得腐蚀化图像,并对所述腐蚀化图像执行膨胀处理,以获得膨胀处理图像,并输出所述膨胀处理图像;

其中,所述孤点检测设备与所述形态学处理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膨胀处理图像,检测所述膨胀处理图像中的孤点数量,并在所述孤点数量超过限量时,发出再次处理命令;

其中,所述形态学处理设备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再次处理命令后,对所述膨胀处理图像再次执行先腐蚀后膨胀的处理,以获得再次处理图像。

在所述管电流量设定平台中:所述比例鉴别设备与所述形态学处理设备连接,用于基于预设亮度阈值对所述再次处理图像执行对象轮廓辨识,以获得所述再次处理图像中的一个或多个对象轮廓,并在对象轮廓围绕的面积占据所述再次处理图像面积的比例超过预设比例阈值时,确定所述对象轮廓对应的对象为有效对象;

其中,所述图案检测设备分别与所述特征验证设备和所述比例鉴别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再次处理图像中的一个或多个有效对象,并基于对象景深对所述一个或多个有效对象进行从大到小的排序,将对象景深排名最后的有效对象在所述再次处理图像中占据的图案作为有效图案替换所述指令处理图像输出给所述特征验证设备。

在所述管电流量设定平台中,还包括:

sd存储卡,与所述比例鉴别设备连接,用于预先存储所述预设亮度阈值和所述预设比例阈值;

其中,所述孤点检测设备还用于在所述孤点数量未超过限量时,发出一次处理命令;

其中,所述形态学处理设备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一次处理命令后,将所述膨胀处理图像作为再次处理图像。

另外,在所述管电流量设定平台中,可以采用ddr3显存替换所述sd存储卡。ddr3显存可以看作是ddr2的改进版,二者有很多相同之处,主要采用144pin球形针脚的fbga封装方式。不过ddr3核心有所改进:ddr3显存采用0.11微米生产工艺,耗电量较ddr2明显降低。此外,ddr3显存采用了“pseudoopendrain”接口技术,只要电压合适,显示芯片可直接支持ddr3显存。当然,显存颗粒较长的延迟时间(caslatency)一直是高频率显存的一大通病,ddr3也不例外,ddr3的caslatency为5/6/7/8,相比之下ddr2为3/4/5。客观地说,ddr3相对于ddr2在技术上并无突飞猛进的进步,但ddr3的性能优势仍比较明显:(1)功耗和发热量较小:吸取了ddr2的教训,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减小了能耗和发热量,使得ddr3更易于被用户和厂家接受。(2)工作频率更高:由于能耗降低,ddr3可实现更高的工作频率,在一定程度弥补了延迟时间较长的缺点,同时还可作为显卡的卖点之一,这在搭配ddr3显存的显卡上已有所表现。

(3)降低显卡整体成本:ddr2显存颗粒规格多为4mx32bit,搭配中高端显卡常用的128mb显存便需8颗。而ddr3显存规格多为8mx32bit,单颗颗粒容量较大,4颗即可构成128mb显存。

采用本发明的管电流量设定平台,针对现有技术中x线管的管电流量的设定模式过于固化的技术问题,通过基于现场被扫描人员的年龄确定对应的x线管的管电流量,并对所述x线管进行相应的管电流量驱动动作,以使得现场辐射量与被扫描人员年龄相适应;更重要的是,在现场被扫描人员的年龄识别中,分别提取待处理图像和标准图像的枕形畸变度,对获得的枕形畸变度进行数值分析以选择自适应的枕形失真处理策略用于完成对待处理图像的自适应枕形失真处理;从而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对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