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鸡传染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86989发布日期:2019-02-15 22:43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治疗鸡传染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染性鼻炎(infectiouscoryza,ic)是由副鸡嗜血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临床症状为鼻腔和窦的炎症,表现流涕、面部水肿和结膜炎。本病呈世界性分布,主要引起蛋鸡产蛋率的下降(10%~40%)、育成鸡生长停滞、肉鸡气囊炎导致屠宰加工中废弃增加等,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副鸡嗜血杆菌(avibacteriumparagallinarum)属于巴士杆菌科(pasteurellaceae)、禽杆菌属(avibacterium)。幼龄培养物为一种革兰氏阴性的小球杆菌,两极染色,不形成芽孢,无鞭毛,无荚膜,兼性厌氧,在含5%~10%二氧化碳的条件下生长较好。对营养的需求较高,需要有v因子才能生长良好。鲜血琼脂或巧克力琼脂可满足本菌的营养需求,培养24h可形成露珠样小菌落,不溶血。葡萄球菌等在生长过程中可产生v因子,在交叉划线培养时,在葡萄球菌菌落附近可长出副鸡嗜血杆菌菌落。本菌不发酵半乳糖、海藻糖,无过氧化物酶。

本菌有多个血清型,有a1、a2、a3、a4、b1、c1、c2、c3和c49个血清型,不同血清型的疫苗不能提供交叉保护。本菌致病力与多种因子有关。本病可感染各种年龄段的鸡,3~4周龄的鸡最易感,老鸡感染较为严重。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鸡及带菌鸡。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媒介主要是被本菌污染的饲料、饮水、飞沫和尘埃等。本病的发生于各种应激诱因有关,如鸡群拥挤、不同年龄的鸡混群饲养、通风不良、鸡舍内闷热或寒冷潮湿、氨气浓度过高、气候突变、缺乏维生素a、寄生虫感染严重等都能促使鸡群严重发病。鸡群接种禽痘疫苗或其他疫苗引起的全身反应,也常常是本病的诱因。本病多发生于秋、冬两季,而且传播较快,这可能与气候和饲养管理条件有关。

鼻腔和窦发生炎症者常表现流稀薄清液,后转为浆液粘性分泌物,有时打喷嚏;眼周及睑水肿,眼结膜炎、红眼和肿胀。采食及饮水减少,或有腹泻,体重减轻。仔鸡生长不良;成年母鸡产卵减少甚至停止;公鸡肉髯常见肿大。如炎症蔓延至下呼吸道,则呼吸困难并有啰音;如转为慢性和并发其他疾病,则鸡群中发出一种污浊的恶臭。病鸡常摇头欲将呼吸道内的粘液排出,最后常窒息而死。强毒菌株的感染病死率较高,无并发感染的发病率高而病死率低。若饲养管理不善,缺乏营养及感染其他疾病时,则病期延长,病情更为严重,病死率也增高。

环境净化对有效预防本病至关重要,在管理时应注意鸡舍的通风换气,避免密集饲养,经常进行带鸡消毒或在饮水中加入含氯消毒剂。平时加强对种鸡群的监测,阳性鸡随时淘汰。免疫接种选用多价灭活油剂疫苗。本菌对多种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有一定敏感性,常用庆大霉素、红霉素、土霉素、环丙沙星等。双氢链霉素和一些磺胺类药物有协同作用。但抗生素容易在肉、蛋奶中残留,造成食品安全隐患。为了能使传染性鼻炎得到很好的防控及解决由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带来的抗生素残留隐患,本发明根据中药医理发明了一种预防和治疗传染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可有效控制传染性鼻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抗生素治疗鸡传染性鼻炎易导致在肉、蛋中残留抗生素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不易残留的治疗传染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结合鸡感染传染性鼻炎出现的系列症状,中兽医辩症当属肺脾气虚,卫外不固,加之调摄不慎,反复感受风寒或风热之邪,内外相合而成。病久疾病深入于里,络脉不通,气滞血瘀,更鼻窍窒塞,顽固难愈。临床辨症主要分为风寒、风热两个症型。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用于治疗鸡传染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辛夷5-20份,知母4-18份,黄柏7-15份,沙参10-18份,木香5-12份,明矾2-10份,蔓荆子1-10份,羌活10-25份,川穹5-15份,荆芥3-10份,菊花5-25份,金银花10-20份,甘草5-20份,厚补3-10份,牛蒡子5-20份,淡竹叶8-15份。

上述的一种用于治疗鸡传染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辛夷10-15份,知母10-18份,黄柏10-15份,沙参12-18份,木香5-8份,明矾5-10份,蔓荆子1-5份,羌活15-25份,川穹8-15份,荆芥5-10份,菊花15-25份,金银花15-20份,甘草15-20份,厚补3-7份,牛蒡子10-20份,淡竹叶10-15份。

本方清热滋阴,疏风通窍。主治脑颡鼻脓,症见涕液稀白或呈豆腐渣样,恶臭,鼻部肿胀,叩之呈浊音,多为一侧性。本方症为脑颡鼻脓。额窦鼻腔受外伤或六淫之邪侵袭,邪毒郁积,化而成脓。知母苦寒而润,既能清热,又能滋阴养液,知母之寒凉,使其清热而不损脾胃之阳,共成辛寒清热之剂,知母之辛寒,肃清肺金,则阳明之热自解,实则泻子之理也,清肺滋阴解毒,以除上热,黄柏苦寒,善清下焦湿热,坚阴厚肠,下驱蛔虫,泄热止呕,清热燥湿。方中辛夷、荆芥、川穹、牛蒡子上通额窦鼻腔,疏散邪毒,为君药;臣以知母,金银花,淡竹叶,黄柏上行而清热解毒,羌活,金银花、菊花清泄内热;沙参润肺,木香调理气机,蔓荆子祛风止痛,明矾收敛固涩,均为佐药。甘草、厚补和中调药为使药。诸药相合,清热滋阴,疏风通窍。本方为治脑颡鼻脓的专用方。凡鼻窦炎、上鼻窦炎、上颌窦畜脓属肺热上蒸者,均可酌情加减运用。

一种用于治疗鸡传染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麻黄5-20份,沙参5-15份,附子5-10份,防风7-15份,苍耳子10-20份,木香3-10份,桂枝8-20份,蔓荆子5-15份,荆芥7-12份,杏仁5-15份,柴胡2-10份,独活5-15份,羌活5-15份,厚补10-15份,博落回5-10份。

上述的一种用于治疗鸡传染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组分的原料组成:麻黄15-20份,沙参5-10份,附子5-8份,防风10-15份,苍耳子10-15份,木香3-8份,桂枝8-15份,蔓荆子12-15份,荆芥7-10份,杏仁10-15份,柴胡5-10份,独活10-15份,羌活10-15份,厚补12-15份,博落回5-8份。

本方温经发汗,表里双解。方中麻黄发散太阳在表之邪,为君。附子温少阴在里之阳,沙参润肺,为臣。苍耳子主治风头寒痛,风湿周痹,四肢拘栾痛,祛风补益与麻黄、附子相伍,助阳发表,助阳散寒之功为佐。防风疏散风邪,蔓荆子祛风活血止痛,木香调理气机,为使,荆芥驱散邪毒,桂枝,杏仁,柴胡,独活,羌活,厚补,博落回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诸药相合为用,内温少阴之阳,外发太阳之表,助正而祛邪,于温经中解表,于解表中温阳。主治肾阳虚兼外感风寒,素体阳虚复感风寒之久咳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鸡传染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比例分别称取各原料,将原料放入煎药罐中,向罐中加入原料重量10倍量的纯净水浸泡2h;

(2)浸泡之后进行第一次煎煮,煎煮1h后进行过滤,留第一次煎煮滤液;向滤渣中再加入10倍量的纯净水进行二次煎煮,煎煮1h后过滤留第二次煎煮滤液;

(3)合并两次煎煮所得滤液,浓缩成浸膏,将所得浸膏进行干燥,喷成粉末;

(4)将滤渣烘干并粉碎,与滤液干燥所得粉末混合均匀,分装装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鸡传染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比例分别称取各原料,将原料放入煎药罐中,向罐中加入原料重量10倍量的60%乙醇浸泡2h;

(2)浸泡之后进行第一次煎煮,煎煮1h后过滤,留第一次煎煮滤液;再向滤渣中加入10倍量的60%乙醇进行二次煎煮,煎煮1h后过滤留第二次煎煮滤液;

(3)合并两次煎煮所得滤液,浓缩成浸膏,将所得浸膏进行干燥,喷成粉末;

(4)将滤渣烘干并粉碎,与滤液干燥所得粉末混合均匀,分装装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为纯中药制剂,与抗生素药物相比,中药具有纯天然、治未病、无毒副作用、无残留、无抗药性、彻底治愈等特点,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配伍合理,安全有效,且标本兼治,无复发,避免了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的药物残留,确保食品安全,适宜在畜牧生产中进行推广。两种中药合用对鸡传染性鼻炎预防和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对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对鼻腔和窦的炎症、流涕、面部水肿和结膜炎等具有较好的疗效,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大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鸡传染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该药用于治疗鸡风热型传染性鼻炎,包括以下原料:辛夷100g,知母100g,黄柏70g,沙参100g,木香50g,明矾20g,蔓荆子50g,羌活250g,川穹150g,荆芥30g,菊花150g,金银花150g,甘草50g,厚补100g,牛蒡子100g,淡竹叶150g。

制备方法:分别称取上述原料,将上述原料逐一粉碎,过200目筛,混合均匀制成中药粉末。

实施例2: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鸡传染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该药用于治疗鸡风热型传染性鼻炎,包括以下原料:辛夷200g,知母40g,黄柏150g,沙参120g,木香120g,明矾50g,蔓荆子100g,羌活150g,川穹50g,荆芥50g,菊花250g,金银花100g,甘草150g,厚补30g,牛蒡子50g,淡竹叶80g。

制备方法:分别称取上述原料,将所有原料放入煎药罐,向罐中加入原料重量10倍量的纯净水浸泡2h,然后煎煮1h,过滤得第一次煎煮滤液;再向滤渣中加入10倍量的纯净水煎煮1h,过滤的第二次煎煮滤液,将两次所得滤液合并,浓缩成浸膏,真空干燥,喷成粉末;再将滤渣烘干、粉碎,与滤液所得粉末混合均匀,分装装袋。

实施例3: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鸡传染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该药用于治疗鸡风热型传染性鼻炎,包括以下原料:辛夷50g,知母180g,黄柏100g,沙参180g,木香80g,明矾100g,蔓荆子10g,羌活100g,川穹80g,荆芥100g,菊花50g,金银花200g,甘草200g,厚补70g,牛蒡子200g,淡竹叶100g。

制备方法:分别称取上述原料,将所有原料放入煎药罐中,然后向罐中加入原料总重量10倍量的60%乙醇浸泡2h,然后煎煮1h,过滤得第一次煎煮滤液;再向滤渣中加入10倍量的60%乙醇继续煎煮1h,过滤的第二次煎煮滤液;将两次滤液合并浓缩成浸膏,真空干燥,喷成粉末;再将滤渣烘干粉碎,与滤液干燥所得粉末混匀,分装装袋。

实施例4: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鸡传染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该药用于治疗鸡风热型传染性鼻炎,包括以下原料:辛夷150g,知母100g,黄柏100g,沙参120g,木香80g,明矾50g,蔓荆子100g,羌活150g,川穹80g,荆芥50g,菊花150g,金银花200g,甘草150g,厚补30g,牛蒡子50g,淡竹叶80g。

制备方法:分别称取上述原料,将所有原料放入煎药罐,向罐中加入原料重量10倍量的纯净水浸泡2h,然后煎煮1h,过滤得第一次煎煮滤液;再向滤渣中加入10倍量的纯净水煎煮1h,过滤的第二次煎煮滤液,将两次所得滤液合并,浓缩成浸膏,真空干燥,喷成粉末;再将滤渣烘干、粉碎,与滤液所得粉末混合均匀,分装装袋。

实施例5: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鸡传染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该药用于治疗鸡风热型传染性鼻炎,包括以下原料:辛夷120g,知母150g,黄柏130g,沙参160g,木香60g,明矾70g,蔓荆子30g,羌活180g,川穹110g,荆芥70g,菊花210g,金银花170g,甘草180g,厚补50g,牛蒡子130g,淡竹叶120g。

制备方法:分别称取上述原料,将所有原料放入煎药罐中,然后向罐中加入原料总重量10倍量的60%乙醇浸泡2h,然后煎煮1h,过滤得第一次煎煮滤液;再向滤渣中加入10倍量的60%乙醇继续煎煮1h,过滤的第二次煎煮滤液;将两次滤液合并浓缩成浸膏,真空干燥,喷成粉末;再将滤渣烘干粉碎,与滤液干燥所得粉末混匀,分装装袋。

实施例6:为了验证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治疗鸡风热型传染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的有益效果,使用该中药组合物分别对一株标准副鸡嗜血杆菌菌株和9株临床分离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进行试验。试验方法如下:

(1)准确称取辛夷10g,知母10g,黄柏10g,沙参12g,木香8g,明矾5g,蔓荆子5g,羌活15g,川穹8g,荆芥5g,菊花15g,金银花15g,甘草15g,厚补7g牛蒡子10g,淡竹叶10g;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放入煎药罐,向罐中加入原料重量8倍量的蒸馏水煎煮沸腾后改用文火煎1h,期间始终保持8倍量水,用4层纱布过滤:残渣加6倍量水同法煎煮1h后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使其浓度为1g/ml。

(2)菌液的制备将副鸡嗜血杆菌接种至培养基,37℃静置培养24h。用灭菌空白培养基校正菌液浓度,使活菌数为1-2×108cfu/ml,备用。

(3)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inhibitionconcentration,mic)测定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进行,确定中药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inhibitionconcentration,mic)。取无菌的试管25支进行编号,每管加培养基2ml,在第一管内加入中药液2ml,取出2ml放入第二管,以此类推,直到第23管取出2.0ml弃去;第24管不加药液,作为阳性对照,第25管作为阴性对照,第25管加受试药液2.0ml,混匀后取出2.0ml弃去,不加细菌,作为阴性对照,各管平行3份。即药物的浓度为(1g/ml、500mg/ml、250mg/ml、125mg/ml、62.5mg/ml、31.25mg/ml、15.63mg/ml、7.81mg/ml、3.95mg/ml、1.98mg/ml、0.99mg/ml、0.49mg/ml、0.25mg/ml、0.12mg/ml、0.06mg/ml、0.03mg/ml、15.43μg/ml、7.71μg/ml、3.86μg/ml、1.93μg/ml、0.97μg/ml、0.48μg/ml、0.24μg/ml),在1~24管加入菌液10μl(108cfu/ml),每种药做3个平行,取其平均值,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48h,观察结果。无菌生长的区域为该药的最小的抑菌浓度(mic)。

(4)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bacteriocidalconcentration,mbc)测定

用无菌棉签分区划线法将mic终点浓度以上未生长细菌的各稀释管内培养物接种于培养基上,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观察结果。3次试验取平均值。

(5)结果见表1。

表1一种治疗鸡风热型传染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试验结果

由表1可知,本发明的用于治疗鸡风热型传染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对副鸡嗜血杆菌具有较好的疗效。

实施例7: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鸡传染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该药用于治疗鸡风寒型传染性鼻炎,包括以下原料:麻黄150g,沙参50g,附子80g,防风150g,苍耳子100g,木香100g,桂枝200g,蔓荆子50g,荆芥100g,杏仁100g,柴胡100g,独活100g,羌活150g,厚补100g,博落回80g。

制备方法:分别称取上述原料,将所有原料逐一粉碎,过200目筛,混合均匀制成中药粉末。

实施例8: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鸡传染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该药用于治疗鸡风寒型传染性鼻炎,包括以下原料:麻黄50g,沙参150g,附子100g,防风70g,苍耳子200g,木香80g,桂枝80g,蔓荆子150g,荆芥120g,杏仁50g,柴胡50g,独活150g,羌活50g,厚补150g,博落回100g。

制备方法:分别称取上述原料,将所有原料放入煎药罐,向煎药罐中加入原料重量10倍量的纯净水浸泡2h,然后煎煮1h,过滤得第一次煎煮滤液;再向滤渣中加入10倍量的纯净水煎煮1h,过滤的第二次煎煮滤液,将两次所得滤液合并,浓缩成浸膏,真空干燥,喷成粉末;再将滤渣烘干、粉碎,与滤液所得粉末混合均匀,分装装袋。

实施例9: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鸡传染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该药用于治疗鸡风寒型传染性鼻炎,包括以下原料:麻黄200g,沙参100g,附子50g,防风100g,苍耳子150g,木香30g,桂枝150g,蔓荆子120g,荆芥70g,杏仁150g,柴胡20g,独活50g,羌活100g,厚补120g,博落回50g。

制备方法:分别称取上述原料,将所有原料放入煎药罐,然后加入原料总重量10倍量的60%乙醇浸泡2h,然后煎煮1h,过滤得第一次煎煮滤液;再向滤渣中加入10倍量的60%乙醇继续煎煮1h,过滤的第二次煎煮滤液;将两次滤液合并浓缩成浸膏,真空干燥,喷成粉末;再将滤渣烘干粉碎,与滤液干燥所得粉末混匀,分装装袋。

实施例10: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鸡传染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该药用于治疗鸡风寒型传染性鼻炎,包括以下原料:麻黄170g,沙参70g,附子65g,防风120g,苍耳子130g,木香60g,桂枝120g,蔓荆子130g,荆芥90g,杏仁120g,柴胡70g,独活130g,羌活130g,厚补140g,博落回70g。

制备方法:分别称取上述原料,将所有原料放入煎药罐,向煎药罐中加入原料重量10倍量的纯净水浸泡2h,然后煎煮1h,过滤得第一次煎煮滤液;再向滤渣中加入10倍量的纯净水煎煮1h,过滤的第二次煎煮滤液,将两次所得滤液合并,浓缩成浸膏,真空干燥,喷成粉末;再将滤渣烘干、粉碎,与滤液所得粉末混合均匀,分装装袋。

实施例11:为了验证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治疗鸡风寒型传染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的有益效果,使用该中药组合物分别对一株标准副鸡嗜血杆菌菌株和9株临床分离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进行试验。试验方法如下:

(1)准确称取麻黄10g,沙参10g,附子8g,防风10g,苍耳子15g,木香8g,桂枝15g,蔓荆子12g,荆芥10g,杏仁10g,柴胡5g,独活10g,羌活10g,厚补12g,博落回8g;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放入煎药罐,向罐中加入原料重量8倍量的蒸馏水煎煮沸腾后改用文火煎1h,期间始终保持8倍量水,用4层纱布过滤:残渣加6倍量水同法煎煮1h后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使其浓度为1g/ml。

(2)菌液的制备将副鸡嗜血杆菌接种至培养基,37℃静置培养24h。用灭菌空白培养基校正菌液浓度,使活菌数为1-2×108cfu/ml,备用。

(3)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inhibitionconcentration,mic)测定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进行,确定中药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inhibitionconcentration,mic)。取无菌的试管25支进行编号,每管加培养基2ml,在第一管内加入中药液2ml,取出2ml放入第二管,以此类推,直到第23管取出2.0ml弃去;第24管不加药液,作为阳性对照,第25管作为阴性对照,第25管加受试药液2.0ml,混匀后取出2.0ml弃去,不加细菌,作为阴性对照,各管平行3份。即药物的浓度为(1g/ml、500mg/ml、250mg/ml、125mg/ml、62.5mg/ml、31.25mg/ml、15.63mg/ml、7.81mg/ml、3.95mg/ml、1.98mg/ml、0.99mg/ml、0.49mg/ml、0.25mg/ml、0.12mg/ml、0.06mg/ml、0.03mg/ml、15.43μg/ml、7.71μg/ml、3.86μg/ml、1.93μg/ml、0.97μg/ml、0.48μg/ml、0.24μg/ml),在1~24管加入菌液10μl(108cfu/ml),每种药做3个平行,取其平均值,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48h,观察结果。无菌生长的区域为该药的最小的抑菌浓度(mic)。

(4)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bacteriocidalconcentration,mbc)测定

用无菌棉签分区划线法将mic终点浓度以上未生长细菌的各稀释管内培养物接种于培养基上,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观察结果。3次试验取平均值。

(5)结果见表2。

表2一种治疗鸡风寒型传染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试验结果

由表2可知,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治疗鸡风寒型传染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对副鸡嗜血杆菌具有较好的疗效。

实施例12:临床应用效果

病例1:2017年6月19日,河南省某养鸡场有10栋3万只蛋鸡,其中2栋鸡舍的235日龄6000只蛋鸡发病,根据鸡场技术厂长描述,第一天发病仅20多只,第二天发病率突然上升,第三天波及全群,发病率为100%,死亡150多只。发病鸡眼睑肿胀,有个头部肿胀;鼻腔内有浆液性分泌物,鸡甩头有分泌物流出,鸡舍内夜间可听到喘鸣声,病鸡排黄白色或黄绿色稀粪,食欲减退;产蛋率下降。剖检变化可见鼻腔和鼻窦充血、红肿,有大量粘性分泌物;口腔、喉头、气管粘膜充血,有多量粘液、气囊浑浊,增厚,有的有干酪样物;肺脏淤血,呈黑红色;肝脏肿大,质脆。经病原分离、鉴定确诊为副鸡嗜血杆菌,风寒型鼻炎。用本发明一种用于治疗鸡风寒型传染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500g,兑水2吨,一日两次,让鸡自由饮用,连用5天,用药第2天鸡群病情减轻,饮食欲增加,第四天病情得到控制,产蛋量开始回升至正常。

病例2:2017年11月21日,河南省某鸡场饲养的6000只50日龄鸡发病。病鸡有喘鸣声,贪饮欲,体温升高,打喷嚏,发病第三天发病率达60%,死亡70余只,诊断为慢性呼吸道病。经分离、鉴定为副鸡嗜血杆菌,风热型。用本发明一种用于治疗鸡风热型传染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粉剂200g兑水1吨,连用5天,5天后症状消失,鸡群恢复正常。

病例3:2018年9月11日,河南省某鸡场18000只95日龄鸡发病。病鸡刚开始流浆液性鼻液,随后排脓性鼻液,面部水肿。经分离、培养诊断为传染性鼻炎,风热型。用本发明一种用于治疗鸡风热型传染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粉剂1kg兑水4吨,连用5天,4天后症状消失,鸡群恢复正常。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的较佳实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等同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