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冻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98325发布日期:2019-03-02 01:33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冻钳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冻钳。



背景技术:

消融是治疗房颤的常见措施,其原理是在心脏组织创建一条或多条消融线,引起组织坏死,切断不正常的电信号传导,用于房颤的治疗。

消融过程中没法实时测量组织温度,对于消融效果没办法实时、直观的体现,容易在消融过程中造成消融不彻底或者消融过量损伤病人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冻钳,用于解决现有消融过程中,不能实时、直观地体现消融的程度,以及避免在消融过程中造成消融不彻底或者消融过量损伤病人的情况发生。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冷冻钳,包括钳本体、消融部以及测温部。钳本体具有第一钳夹部和第二钳夹部,其中,钳本体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为第一钳夹部和第二钳夹部相互靠近以实现夹持的状态;第二状态为第一钳夹部和第二钳夹部相互远离的状态。消融部设置于第一钳夹部上。测温部设置于第二钳夹部的靠近第一钳夹部的壁面。

上述方案中,冷冻钳用作进行消融的医疗器具,其中,钳本体为实施消融动作的载具,具体地,对需要处理的人体组织实施消融处理时,以钳本体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的切换,使得钳本体中的第一钳夹部和第二钳夹部能够对该组织实行夹紧的动作,即,第一状态时,第一钳夹部和第二钳夹部相互靠近以实现对预实施消融处理的组织的夹紧,待消融处理完成后,切换至第二状态,以便钳本体退出该组织,然后可以进行消融下一组织。其中,消融部和测温部设置于钳本体上,具体地,用于消融的消融部位于第一钳夹部上,当钳本体以第一状态夹紧人体组织时,第一钳夹部紧贴组织表面,故消融部能有效地对该组织实施消融处理,同时,用于测温的测温部亦随第二钳夹部紧贴组织表面,实时地对被消融部消融的组织测温,由于消融和测温均在钳本体夹紧人体组织的状态下工作的,故,消融的效率以及测温的实时、准确性得到了保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钳夹部的靠近第二钳夹部的端面限定消融面;消融部位于第一钳夹部的内部并被构造为与消融面进行热传导。

上述技术方案中,以第一钳夹部靠近第二钳夹部的端面为消融面,在钳本体夹紧人体组织时,该消融面直接接触人体组织,消融部置于第一钳夹部的内部,以热传导的方式,使得消融面具有消融的效果,其中,由于消融部是设置于第一钳夹部的内部的,故,使得消融部和第一钳夹部的共同占用的空间小,利于置入人体的内部并且方便消融的实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消融部包括设置于第一钳夹部内部的消融腔室;消融腔室被构造为与消融主机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消融部为位于第一钳夹部内部的腔室结构(消融腔室),节约了制造材料,并且降低了整个冷冻钳的重量,提高了该冷冻钳的操作性,与此同时,由于消融腔室是用于与消融主机连通地,故,在冷冻钳外,消融主机作为消融媒介的提供源使用,使得冷冻钳中的消融腔室接收由消融主机提供的消融媒介进行消融的,故,可通过操作消融主机来控制流入冷冻钳的消融媒介的流体参数来控制消融的效果,降低消融的风险,提高消融的精准度。

可选地,消融部还包括位于第一钳夹部的内部的进气管,进气管与消融腔室连通,进气管被构造为与消融主机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消融腔室和消融主机之间通过进气管连通,合理地布局了第一钳夹部和消融主机的之间管道,便于消融腔室与消融主机之间的连接,同时,由于管路的内置于第一钳夹部内,使得冷冻钳的空间占用率小。

可选地,消融腔室包括至少一个囊状空腔。

上述技术方案中,以囊状空腔设计消融腔室的结构,使得消融媒介能够在该囊状空腔中膨胀,以提高吸热的效果,从而提高消融的效果,并且,以至少一个囊状空腔设计消融腔室,能够使得消融腔室可以在无消融媒介循环的条件下,以膨胀吸热的方式,对人体组织进行短暂的消融,其中,需要说明是,该短暂的消融是指,以消融媒介进入消融腔室后,膨胀填满囊状空腔后,消融效果开始呈下降趋势的时间段,短暂的意义还有可以满足消融效果但不会过度消融伤害病人。

可选地,消融部还包括位于第一钳夹部内部的抽气管,抽气管与消融腔室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以抽气管实现消融媒介的循环,以消融媒介的循环,实现了消融的可持续性和高效性,通过消融媒介的不断注入和不断抽出,防止了温度过高消融不彻底和温度过低冷冻后粘连或损伤人体组织的情况发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测温部包括至少一个测温元件,至少一个测温元件嵌设于第二钳夹部的靠近第一钳夹部的端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以测温元件对人体消融中组织的后壁进行测温,保证了测量温度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并且,由于测温元件设嵌设于第二钳夹部的端面的,故其使得冷冻钳的空间占用率小。

进一步地,测温部包括三个灵敏热电偶,三个灵敏热电偶间隔分布;灵敏热电偶的导线置于第二钳夹部的内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测温部包括三个灵敏热电偶,其中,灵敏热电偶能有效准确地检测温度,并且能够以电信号的方式将温度数据输出,其可以与具有逻辑编辑功能的系统(具有逻辑编辑功能的系统,即,对信号进行识别和判断,例如plc控制系统(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时,通过显示屏,能够实时地显示该测量温度的数值,同时,三个灵敏热电偶,能够降低数据的误差。与此同时,灵敏热电偶的导线置于第一钳夹部内部,使得该灵敏热电偶线路布局合理,在保护灵敏热电偶的导线的情况下,还使得整个冷冻钳的体积小,安全性高。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冷冻钳,冷冻钳包括钳本体、消融部以及测温部。钳本体包括基体、第一钳夹部以及第二钳夹部,第二钳夹部固定于基体上,第一钳夹部与基体可滑动地配合,其中,钳本体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为第一钳夹部沿基体滑动并靠近第二钳夹部以实现夹持的状态;第二状态为第一钳夹部沿基体滑动并远离第二钳夹部的状态;消融部设置于第一钳夹部上;测温部设置于第二钳夹部的靠近第一钳夹部的壁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冷冻钳用作进行消融的医疗器具,其中,钳本体为实施消融动作的载具,具体地,对需要处理的人体组织实施消融处理时,以钳本体通过滑动的动作进行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的切换,使得钳本体中的第一钳夹部和第二钳夹部能够平滑稳定地对该组织实行夹紧的动作,即,第一状态时,第一钳夹部和第二钳夹部相互靠近以实现对预实施消融处理的组织的夹紧,待消融处理完成后,切换至第二状态,以便钳本体退出该组织。其中,消融部和测温部设置于钳本体上,具体地,用于消融的消融部位于第一钳夹部上,当钳本体以第一状态夹紧人体组织时,第一钳夹部紧贴组织表面,故消融部能有效地对该组织实施消融处理,同时,用于测温的测温部亦随第二钳夹部紧贴组织表面,实时地对被消融部消融的组织测温,由于消融和测温均在钳本体夹紧人体组织的状态下工作的,故,消融的效率以及测温的实时、准确性得到了保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钳本体还包括推杆和弹性件,推杆可滑动地与基体弹性配合,弹性件位于推杆和第一钳夹部之间,推杆的一端暴露于基体外;推杆在弹性件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具有使得处于第一状态的钳本体转换为第二状态的趋势。

上述技术方案中,以推杆加弹性连接的方式,控制钳本体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转换,使得在操作人员在需要将钳本体转换成第一状态时,推动推杆,驱动第一钳夹部靠近第二钳夹部,直至夹住消融组织。同时,若需要将钳本体转换成第二状态时,释放推杆与基体之间的弹性力,通过弹性件的弹性力,使得推杆以及与推杆连接的第一钳夹部在基体上滑动,远离第二钳夹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冷冻钳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冷冻钳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ⅲ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消融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冷冻钳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冷冻钳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弹性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弹性按钮与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钳夹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冷冻钳;11a-第一钳夹部;11b-第二钳夹部;11c-消融面;12-消融部;13-测温部;90-消融腔室;91-进气管;92-抽气管;93-囊状空腔;130-灵敏热电偶;20-冷冻钳;21-钳本体;21a-消融面;22-消融部;23-测温部;70-消融腔室;71-进气管;72-抽气管;73-主管道;80-滑槽;81-凹槽;82-限位孔;210-基体;211-第一钳夹部;212-第二钳夹部;213-推杆;214-弹性按钮;215-弹簧;216-弹簧;217-弹簧;230-灵敏热电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冻钳10,用于解决现有消融过程中,不能实时、直观地体现消融的程度,避免在消融过程中造成消融不彻底或者消融过量损伤病人的情况发生。

请参看图1,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中冷冻钳10的具体结构。

冷冻钳10包括钳本体、消融部12以及测温部13。钳本体具有第一钳夹部11a和第二钳夹部11b。其中,钳本体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为第一钳夹部11a和第二钳夹部11b相互靠近以实现夹持的状态;第二状态为第一钳夹部11a和第二钳夹部11b相互远离的状态。消融部12设置于第一钳夹部11a上。测温部13设置于第二钳夹部11b的靠近第一钳夹部11a的壁面。

其中,冷冻钳10用作进行消融的医疗器具,其中,钳本体为实施消融动作的载具,具体地,对需要处理的人体组织实施消融处理时,以钳本体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的切换,使得钳本体中的第一钳夹部11a和第二钳夹部11b能够对该组织实行夹紧的动作,即,第一状态时,第一钳夹部11a和第二钳夹部11b相互靠近以实现对预实施消融处理的组织的夹紧,待消融处理完成后,切换至第二状态,以便钳本体退出该组织,然后可以进行消融下一组织。其中,消融部12和测温部13设置于钳本体上,具体地,用于消融的消融部12位于第一钳夹部11a上,当钳本体以第一状态夹紧人体组织时,第一钳夹部11a紧贴组织表面,故消融部12能有效地对该组织实施消融处理,同时,用于测温的测温部13亦随第二钳夹部11b紧贴组织表面,实时地对被消融部12消融的组织测温,由于消融和测温均在钳本体夹紧人体组织的状态下工作的,故,消融的效率以及测温的实时、准确性得到了保证。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不对第一钳夹部11a与第二钳夹部11b之间的连接关系作出限制,例如,第一钳夹部11a与第二钳夹部11b之间可以以铰接形式进行连接,第一钳夹部11a与第二钳夹部11b之间可以以直线运动地形式实现相互的靠近或远离的效果的连接形式进行连接,其以能够实现钳本体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换即可。具体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示意可参看图1以及图2,图1中示出了钳本体位于第一状态时第一钳夹部11a和第二钳夹部11b的具体结构,图2示出了钳本体为第二状态时第一钳夹部11a和第二钳夹部11b的具体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不限定第一钳夹部11a和第二钳夹部11b的具体形状和面积,即,不限定第一钳夹部11a和第二钳夹部11b实现夹持的面的形状和面积,其满足临床需求即可,其形状可为长条形、弧线形或者扇形等。

进一步地,第一钳夹部11a的靠近第二钳夹部11b的端面限定消融面11c;消融部12位于第一钳夹部11a的内部并被构造为与消融面11c进行热传导。

其中,以第一钳夹部11a靠近第二钳夹部11b的端面为消融面11c,在钳本体夹紧人体组织时,该消融面11c直接接触人体组织,消融部12置于第一钳夹部11a的内部,以热传导的方式,使得消融面11c具有消融的效果,其中,由于消融部12是设置于第一钳夹部11a的内部的,故,使得消融部12和第一钳夹部11a的共同占用的空间小,利于置入人体的内部并且方便消融的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消融部12可直接作用于人体组织。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消融部12还可以以热传导的方式,使得第二钳夹部11b具有消融的效果并且消融部12还可以直接设置第二钳夹部11b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3,图3为图1中ⅲ处的放大图。消融部12包括设置于第一钳夹部11a内部的消融腔室90;消融腔室90被构造为与消融主机连通。

其中,消融部12为位于第一钳夹部11a内部的腔室结构(消融腔室90),节约了制造材料,并且降低了整个冷冻钳10的重量,提高了该冷冻钳10的操作性,与此同时,由于消融腔室90是用于与消融主机连通地,故,在冷冻钳10外,消融主机(输出消融用的冷冻流体的机器,例如atricure的冷冻消融主机,cryoicebox)作为消融媒介(冷冻流体)的提供源使用,使得冷冻钳10中的消融腔室90接收由消融主机提供的消融媒介进行消融的,故,可通过操作消融主机来控制流入冷冻钳10的消融媒介的流体参数来控制消融的效果,降低消融的风险,提高消融的精准度。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消融部12还包括位于第一钳夹部11a内部的进气管91,进气管91与消融腔室90连通,进气管91被构造为与消融主机连通。

其中,消融腔室90和消融主机之间通过进气管91连通,合理地布局了第一钳夹部11a和消融主机的之间管道,便于消融腔室90与消融主机之间的连接,同时,由于管路的内置于第一钳夹部11a内,使得冷冻钳10的空间占用率小。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消融部12还包括位于第一钳夹部11a的内部的抽气管92,抽气管92与消融腔室90连通。

其中,以抽气管92实现消融媒介的循环,以消融媒介的循环,实现了消融的可持续性和高效性,通过消融媒介的不断注入和不断抽出,防止了温度过高消融不彻底和温度过低冷冻后粘连或损伤人体组织的情况发生。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消融部12的一种具体结构。消融腔室90包括至少一个囊状空腔93。

其中,以囊状空腔93设计消融腔室90的结构,使得消融媒介能够在该囊状空腔93中膨胀,以提高吸热的效果,从而提高消融地效果,并且,以至少一个囊状空腔93设计消融腔室90,能够使得消融腔室90可以在无消融媒介循环的条件下,以膨胀吸热的方式,对人体组织进行短暂的消融,其中,需要说明是,该短暂的消融是指,以消融媒介进入消融腔室90后,膨胀填满囊状空腔93后,消融效果开始呈下降趋势的时间段,,短暂的意义还有可以满足消融效果但不会过度消融伤害病人。其中,短暂的意义还有可以满足消融效果但不会过度消融伤害病人。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消融部12还可以呈管状或者其他形状的结构。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测温部13包括至少一个测温元件,至少一个测温元件嵌设于第二钳夹部11b的靠近第一钳夹部11a的端面。

其中,以测温元件对人体消融中组织的后壁进行测温,保证了测量温度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并且,由于测温元件设嵌设于第二钳夹部11b的端面的,故其使得冷冻钳10的空间占用率小。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测温部13包括三个灵敏热电偶130,三个灵敏热电偶130间隔分布;灵敏热电偶130的导线置于第二钳夹部11b的内部。

其中,测温部13包括三个灵敏热电偶130,其中,灵敏热电偶130能有效准确地检测温度,并且能够以电信号的方式将温度数据输出,其可以与具有逻辑编辑功能的系统(具有逻辑编辑功能的系统,即,对信号进行识别和判断,例如plc控制系统(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时,通过显示屏,能够实时地显示该测量温度的数值,同时,三个灵敏热电偶130,能够降低数据的误差。与此同时,灵敏热电偶130的导线置于第二钳夹部11b内部,使得该灵敏热电偶130线路布局合理,在保护灵敏热电偶130的导线的情况下,还使得整个冷冻钳10的体积小,安全性高。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测温部13还可以包括其他测温元件,例如热电阻、热敏电阻等。

进一步地,请结合图5至图9,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冷冻钳20,冷冻钳20包括钳本体21、消融部22以及测温部23。

如图5和图6,图5示出了本实施例中冷冻钳20在第一视角下的具体结构。图6示出了本实施例中冷冻钳20在第二视角下的具体结构。

钳本体21包括基体210、第一钳夹部211以及第二钳夹部212,第二钳夹部212固定于基体210上,第一钳夹部211与基体210可滑动地配合,其中,钳本体21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为第一钳夹部211沿基体210滑动并靠近第二钳夹部212最终固定夹紧组织,以实现夹持的状态;第二状态为第一钳夹部211沿基体210滑动并远离第二钳夹部212的状态;消融部22设置于第一钳夹部211上;测温部23设置于第二钳夹部212的靠近第一钳夹部211的壁面。

其中,冷冻钳20用作进行消融的医疗器具,其中,钳本体21为实施消融动作的载具,具体地,对需要处理的人体组织实施消融处理时,以钳本体21通过滑动的动作进行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的切换,使得钳本体21中的第一钳夹部211和第二钳夹部212能够平滑、稳定、持续地对该组织实行夹紧的动作,即,第一状态时,第一钳夹部211和第二钳夹部212相互靠近以实现对预实施消融处理的组织的夹紧,待消融处理完成后,切换至第二状态,以便钳本体21退出该组织。其中,消融部22和测温部23设置于钳本体21上,具体地,用于消融的消融部22位于第一钳夹部211上,当钳本体21以第一状态夹紧人体组织时,第一钳夹部211紧贴组织表面,故消融部22能有效地对该组织实施消融处理,同时,用于测温的测温部23亦随第二钳夹部212紧贴组织表面,实时地对被消融部22消融的组织测温,由于消融和测温均在钳本体21夹紧人体组织的状态下工作的,故,消融的效率以及测温的实时、准确性得到了保证。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钳本体21还包括推杆213以及弹性件,推杆213可滑动地与基体210配合,推杆213和第一钳夹部211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推杆213的另一端暴露于基体210外;推杆213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具有使得处于第一状态的钳本体21转换为第二状态的趋势。

其中,以推杆213滑动加弹性力与基体210、第一钳夹部211的配合方式,控制钳本体21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转换,使得在操作人员在需要将钳本体21转换成第一状态时,推动推杆213,使得推杆213驱动第一钳夹部211靠近第二钳夹部212。若需要维持该第一状态,需要一外力保持第一钳夹部211和第二钳夹部212之间的位置关系。同时,若需要将钳本体21转换成第二状态时,释放推杆213与基体210之间的弹性力,通过弹性力,使得推杆213以及与推杆213连接的第一钳夹部211在基体210上滑动,远离第二钳夹部212。

可选地,请参考图6、图7以及图8,钳本体21还包括弹性按钮214,其中,图7示出了弹性按钮214的具体结构,图8示出了本实施例中弹性按钮214与推杆213的具体结构。

弹性按钮214的一端与基体210的内腔弹性抵靠(在图6中,可以看出弹性按钮214通过弹簧215弹性抵靠于基体210的内腔中的一凹槽处),弹性按钮214的另一端暴露于基体210表面开设的通孔中;

推杆213开设有滑槽80,弹性按钮214的周壁开设有与滑槽80滑动配合的凹槽81,当推杆213推动第一钳夹部211向第二钳夹部212靠近以实现钳本体21向第一状态的转换过程中时,弹性按钮214相对运动的推杆213的在推杆213的滑槽80中滑动,其中推杆213远离第一钳夹部211的一端开设有限位孔82,限位孔82连通滑槽80,当推杆213推动第一钳夹部211向第二钳夹部212靠近至一定位置时,弹性按钮214靠近该限位孔82,由于弹性按钮214的本体与基体210之间的弹簧215(其中,弹性按钮214具有弹簧215,如图6所示)弹性力的作用,使得弹性按钮214在弹性力的推动下弹入限位孔82中,此时,弹性按钮214的周壁(非凹槽81位置)在限位孔82中与推杆213发生抵靠,从而使得弹性按钮214与推杆213的相对位置固定,同时弹簧216(详见图6)的弹力维持了第一钳夹部211相对与第二钳夹部212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让钳本体21始终保持了第一状态,即,稳定的夹持状态。反之,由于弹性按钮214在限位孔82中弹出,使得,弹性按钮214弹出于基体210表面开设的通孔中,通过弹簧217(见图6)的弹力作用,使得弹性按钮214的凹槽81与推杆213的滑槽80配合,在推杆213与基体210之间的弹性力作用下,钳本体21向第二状态转换。

其中,通过上述设计,使得在冷冻钳20进行消融操作或使得冷冻钳20在退出工作时,方便操作人员操作,能够简易地实行钳本体21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的转换,并且,能有效地维持冷冻钳20的夹持状态,提高冷冻钳20的操作性。

进一步地,参考图9,图9示出了第一钳夹部211的具体结构。

第一钳夹部211的靠近第二钳夹部212的端面限定消融面21a;消融部22位于第一钳夹部211的内部并被构造为与消融面21a进行热传导。消融部22包括设置于第一钳夹部211内部的消融腔室70;消融腔室70被构造为与消融主机连通。消融部22还包括位于第一钳夹部211内部的进气管71,进气管71与消融腔室70连通,进气管71被构造为与消融主机连通。消融部22还包括位于第一钳夹部211内部的抽气管72,抽气管72与消融腔室70连通。

其中,以第一钳夹部211靠近第二钳夹部212的端面为消融面21a,在钳本体21夹紧人体组织时,该消融面21a直接接触人体组织,消融部22置于第一钳夹部211的内部,以热传导的方式,使得消融面21a具有消融的效果,其中,由于消融部22是设置于第一钳夹部211的内部的,故,使得消融部22和第一钳夹部211的共同占用的空间小,利于置入人体的内部并且方便消融的实施。消融部22为位于第一钳夹部211内部的腔室结构(消融腔室70),节约了制造材料,并且降低了整个冷冻钳20的重量,提高了该冷冻钳20的操作性,与此同时,由于消融腔室70是用于与消融主机连通地,故,在冷冻钳20外,消融主机(输出消融用的冷冻流体的机器,例如atricure的冷冻消融主机,cryoicebox)作为消融媒介(冷冻流体)的提供源使用,使得冷冻钳20中的消融腔室70接收由消融主机提供的消融媒介进行消融的,故,可通过操作消融主机来控制流入冷冻钳20的消融媒介的流体参数来控制消融的效果,降低消融的风险,提高消融的精准度。消融腔室70和消融主机之间通过进气管71连通,合理地布局了第一钳夹部211和消融主机的之间管道,便于消融腔室70与消融主机之间的连接,同时,由于管路的内置于第一钳夹部211内,使得冷冻钳20的空间占用率小。以抽气管72实现消融媒介的循环,以消融媒介的循环,实现了消融的可持续性和高效性,通过消融媒介的不断注入和不断抽出,防止了温度过高消融不彻底和温度过低冷冻后粘连或损伤人体组织的情况发生。

具体地,结合图5,进气管71和抽气管72均由第一钳夹部211的内部引至基体210的内部,并且进气管71和抽气管72以一主管道73引出冷冻钳20外,其与消融主机,通过消融主机的进气旋钮和抽气旋钮控制进出气的速度。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消融主机中的进气旋钮和抽气旋钮均为无级旋动模式,通过旋转调节进抽气大小。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图6,测温部23包括三个灵敏热电偶230,三个灵敏热电偶230间隔地嵌设于第二钳夹部212的靠近第一钳夹部211的端面。其中,测温部23包括三个灵敏热电偶230,其中,灵敏热电偶230能有效准确地检测温度,并且能够以电信号的方式将温度数据输出,其可以与具有逻辑编辑功能的系统(具有逻辑编辑功能的系统,即,对信号进行识别和判断,例如plc控制系统(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时,通过显示屏,能够实时地显示该测量温度的数值,同时,三个灵敏热电偶230,能够降低数据的误差。与此同时,灵敏热电偶230的导线置于第二钳夹部212内部,使得该灵敏热电偶230线路布局合理,在保护灵敏热电偶230的导线的情况下,还使得整个冷冻钳20的体积小,安全性高。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测温部23还可以包括其他测温元件,例如热电阻、热敏电阻等。

需要说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三个灵敏热电偶230进行数据输出以及数据处理,以数字的方式显示在一显示屏上,该显示屏能够被操作人员看到,并且,消融主机中数据亦可传输至该显示屏上,其中,进一步地是,为方便观看,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该显示屏可设置于冷冻钳20上,操作人员可直接在冷冻钳20上查看消融组织温度、消融时间、进/出气量的数据,从而及时调整,以及降低操作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