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肝消脂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45954发布日期:2019-04-09 20:28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健肝消脂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



背景技术:

根据其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中医学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归属于胁痛、痞满、痰浊、肝癖等范畴。中医认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机与痰、湿、瘀等有关,痰浊、瘀血在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痰浊、瘀血在体内可发生痰瘀交阻或痰瘀互生,正如《诸病源候论·痰饮病诸候》所云:“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丹溪心法》亦言“痰夹瘀血,遂成窠囊”,说明痰瘀交阻,胶固不化,深匿伏藏,蕴久化热,蓄积成毒,暗耗肝体。有统计资料表明:近十多来年关于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文献,提示痰瘀互结是脂肪肝的主要证型,也是脂肪肝的基本病机。目前许多学者倾向于活血化痰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认为活血化瘀与化痰降浊结合可发挥协同作用,瘀消有利于痰去,痰去有利于瘀消,可提高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效果。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是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近20年来亚洲国家nafld患病率增长迅速且呈低龄化发病趋势,中国的上海、广州和香港等发达地区成人nafld患病率在15%左右。nafld已成为慢性肝病愈来愈重要的病因,严重危害公众健康,但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健肝消脂的药物组合物;第二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健肝消脂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第三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健肝消脂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剂;第四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健肝消脂的药物组合物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健肝消脂的药物组合物包括原料重量份的丹参10~20份、三七3~7份、莪术10~20份、山楂12~30份、黄芪12~30份、青皮5~15份、赤芍10~20份、姜黄10~20份、泽泻10~20份、菊花10~20份、荷叶10~20份和甘草5~15份,经前处理、三七粉碎、挥发油提取、挥发油包合、水溶浸膏提取和混合等步骤制备得到。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前处理、三七粉碎、挥发油提取、挥发油包合、水溶浸膏提取和混合等步骤,具体包括:

a、前处理:

精选药材,除去杂质;

b、三七粉碎

取精选后的三七,80℃以下烘干,粉碎,过筛,按配方所需重量称量,得三七粉a;

c、挥发油提取

取精选后的配方配比的莪术、姜黄和青皮混合,加入莪术、姜黄和青皮总重量2-5倍的水,水蒸汽蒸馏提取得到挥发油b、提取液c和药渣d;

d、挥发油包合

(1)取步骤c所得挥发油b,加挥发油b重量2-5倍的95%乙醇使溶解;

(2)称取所得挥发油b重量5-15倍的β环糊精,加水制成饱和溶液;

(3)在搅拌的情况下,向β环糊精的水饱和溶液中滴加入挥发油乙醇溶液,进行包合。包合温度为30-60℃,包合时间为2-4小时;

(4)包合溶液置0-5℃冷藏8-12小时,过滤,50℃以下干燥,得挥发油包合物e;

e、水溶浸膏提取

(1)将步骤c所得的药渣d与精选后的原料配方配比的丹参、山楂、黄芪、赤芍、泽泻、菊花、荷叶和甘草混合得到物料f,物料f中加入物料f重量8-10倍的水煎煮2-4次,每次1-3h,过滤,合并滤液得到物料g;

(2)将步骤c所得提取液c和步骤e(1)所得物料g混合,减压浓缩得到稠膏h;

(3)将稠膏h减压干燥,使成固体,控制水分含量≤8%,粉碎,得水溶性浸膏粉i;

f、混合

取步骤b所得三七粉a、步骤d所得挥发油包合物e和步骤e所得水溶性浸膏粉i混合均匀,灭菌,即得到目标物健肝消脂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健肝消脂的药物组合物中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采用常规制剂工艺,制成临床适用的剂型,包括但不限于汤剂、丸剂、颗粒、片剂、胶囊剂、合剂等。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健肝消脂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预防/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配方中丹参、三七、莪术、山楂为君,功以活血化痰;以黄芪、青皮、赤芍、姜黄、泽泻为臣,有益气行气活血、利湿化痰之效,进一步增强君药活血化痰之功,菊花、荷叶、甘草为佐使之品。君药中丹参善通行血脉,三七功可化瘀止血,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前三味药合为君药活血作用强,另重用山楂,行消食化浊,行气化痰之效,四药共奏活血化痰之治法;臣药中黄芪益气健脾,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再配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以泽泻利水消肿、渗湿化痰,姜黄活血行气、通气止痛进一步增强活血化痰之功效;佐药:菊花清肝解毒,荷叶利湿升阳;使药:甘草,调和诸药,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纵观该方药多活血化瘀、利湿化痰,并予益气行气、清肝、利湿等药既能巩固活血化痰之效,又各司其职达到治疗次要病症的目的,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痰瘀互结证者,可谓是有的放矢,直达病所。全方君臣佐使既主从有序,又各司其职,能直达病所,还统筹兼顾,为活血化痰、行气消浊之良方。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能较显著地减少血脂在肝脏的沉积和改善肝功能,以防治脂肪肝。

2、能有效地抑制肝细胞内氧应激-脂质过氧化损伤,显著改善脂肪肝病理变化;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减少脂质在肝脏沉积与减轻过氧化损伤改善脂肪肝。

3、可以有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尤其可以改善其胰岛素抵抗,也可以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移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腰围、体重、体质指数水平,改善气滞血瘀证症状。

4、治疗24周后,患者alt、tbil、tc、tg均有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后综合疗效判断,显效32例占64%,有效11例占22%,总有效率为86%。

5、急性毒性很小,通过灌胃给药,无法测出本发明配方的ld50,以小鼠每天最大给药量为400g/kg折合计算,为成人临床日用量的156倍,本发明配方组小鼠未见其他异常反应。证明本发明配方临床应用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所述的健肝消脂的药物组合物包括原料重量份的丹参10~20份、三七3~7份、莪术10~20份、山楂12~30份、黄芪12~30份、青皮5~15份、赤芍10~20份、姜黄10~20份、泽泻10~20份、菊花10~20份、荷叶10~20份和甘草5~15份,经前处理、三七粉碎、挥发油提取、挥发油包合、水溶浸膏提取和混合等步骤制备得到。

所述的健肝消脂的药物组合物包括原料重量份的丹参13~17份、三七5~8份、莪术13~17份、山楂16~25份、黄芪16~25份、青皮8~12份、赤芍16~25份、姜黄13~17份、泽泻10~20份、菊花10~20份、荷叶10~20份和甘草5~15份,经前处理、三七粉碎、挥发油提取、挥发油包合、水溶浸膏提取和混合等步骤制备得到。

本发明所述的健肝消脂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前处理、三七粉碎、挥发油提取、挥发油包合、水溶浸膏提取和混合等步骤,具体包括:

a、前处理:

精选药材,除去杂质;

b、三七粉碎

取精选后的三七,80℃以下烘干,粉碎,过筛,按配方所需重量称量,得三七粉a;

c、挥发油提取

取精选后的配方配比的莪术、姜黄和青皮混合,加入莪术、姜黄和青皮总重量2-5倍的水,水蒸汽蒸馏提取得到挥发油b、提取液c和药渣d;

d、挥发油包合

(1)取步骤c所得挥发油b,加挥发油b重量2-5倍的95%乙醇使溶解;

(2)称取所得挥发油b重量5-15倍的β环糊精,加水制成饱和溶液;

(3)在搅拌的情况下,向β环糊精的水饱和溶液中滴加入挥发油乙醇溶液,进行包合。包合温度为30-60℃,包合时间为2-4小时;

(4)包合溶液置0-5℃冷藏8-12小时,过滤,50℃以下干燥,得挥发油包合物e;

e、水溶浸膏提取

(1)将步骤c所得的药渣d与精选后的原料配方配比的丹参、山楂、黄芪、赤芍、泽泻、菊花、荷叶和甘草混合得到物料f,物料f中加入物料f重量8-10倍的水煎煮2-4次,每次1-3h,过滤,合并滤液得到物料g;

(2)将步骤c所得提取液c和步骤e(1)所得物料g混合,减压浓缩得到稠膏h;

(3)将稠膏h减压干燥,使成固体,控制水分含量≤8%,粉碎,得水溶性浸膏粉i;

f、混合

取步骤b所得三七粉a、步骤d所得挥发油包合物e和步骤e所得水溶性浸膏粉i混合均匀,灭菌,即得到目标物健肝消脂的药物组合物。

b步骤中所述的粉碎过筛为粉碎过100~200目筛。

f步骤中所述的灭菌为干热灭菌、紫外灭菌或微波灭菌。

本发明所述的健肝消脂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剂为所述的健肝消脂的药物组合物中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采用常规制剂工艺,制成临床适用的剂型,包括但不限于汤剂、丸剂、颗粒、片剂、胶囊剂、合剂等。

本发明所述的健肝消脂的药物组合物的应用为所述的健肝消脂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预防/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药物中的应用。

下面以具体实施案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制备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精选药材,除去杂质;取精选后的三七,80℃以下烘干,粉碎,过筛,按配方所需重量称量,得三七粉a;取精选后的配方配比的莪术、姜黄和青皮混合,加入莪术、姜黄和青皮总重量2-5倍的水,水蒸汽蒸馏提取得到挥发油b、提取液c和药渣d;取挥发油b,加挥发油b重量2-5倍的95%乙醇使溶解;称取所得挥发油b重量5-15倍的β环糊精,加水制成饱和溶液;在搅拌的情况下,向β环糊精的水饱和溶液中滴加入挥发油乙醇溶液,进行包合。包合温度为30-60℃,包合时间为2-4小时;包合溶液置0-5℃冷藏8-12小时,过滤,50℃以下干燥,得挥发油包合物e;将药渣d与精选后的原料配方配比的丹参、山楂、黄芪、赤芍、泽泻、菊花、荷叶和甘草混合得到物料f,物料f中加入物料f重量8-10倍的水煎煮2-4次,每次1-3h,过滤,合并滤液得到物料g;将提取液c和物料g混合,减压浓缩得到稠膏h;将稠膏h减压干燥,使成固体,控制水分含量≤8%,粉碎,得水溶性浸膏粉i;取三七粉a、挥发油包合物e和水溶性浸膏粉i混合均匀,灭菌,即得到目标物健肝消脂的药物组合物。

所述的健肝消脂的药物组合物中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采用常规制剂工艺,制成临床适用的剂型,包括但不限于汤剂、丸剂、颗粒、片剂、胶囊剂、合剂等。

具体的部分实施案例中原材料组成和相应重量份数见下表(单位:份):

试验例1

分别以实施例1~实施例10制备得到的药物组合物分别进行治疗脂肪肝临床观察,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50例患者,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最小者21岁,最大者62岁,平均年龄43.6±7.2岁,平均病程7.2±5.4a(5~18a),有乙型肝炎病史者3例,无肝炎病史47例,有饮酒史28例,肥胖者32例,50例患者alt≥48u/l,tbil≤50mmol/l,tc≥6.0mmol/l,tg≥1.8mmol/l,b超提示脂肪肝,所有病例都有不同程度肝区钝痛、隐痛或刺痛,伴有倦怠乏力,腹胀气,大便不调者26例。

治疗方法:一般治疗(1)适当休息,alt≥100u/l的患者以休息为主,alt≤100u/l或alt正常后,适当运动;(2)饮食以低脂、低碳水化合物为主,控制摄糖,多补充新鲜蔬菜;(3)禁止饮酒。50例患者均在上述基础上给服本发明汤剂。

观察指标:治疗前、1个疗程结束后分别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b超。

疗效标准:降脂效果参照《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疗效评定标准评定,即结合临床症状,肝功能、血脂、b超等综合判断。(1)显效:临床症状消失,alt、tbil正常,tc下降≥20%或tg40%;肝脏b超显示肝内回声前部明显减弱,后部衰减明显减轻,管道系统走向清晰,肝肾对比回声不强;(2)有效:临床症状好转,alt、tbil部分恢复,tc下降10%~19%或tg下降20%~39%,b超提示脂肪肝有好转;(3)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肝脏b超未见好转。

2、治疗结果

治疗前后alt、tbil及血脂变化情况见表1。

表1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血脂变化比较

治疗前后自身比较,t检验,p<0.01。治疗24周后,患者alt、tbil、tc、tg均有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综合疗效判断,显效32例占64%,有效11例占22%,总有效率为86%。

试验例2

分别以实施例1~实施例10制备得到的药物组合物分别进行治疗气滞血瘀型nafld临床试验,具体如下:

选择80例气滞血瘀型nafl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因中途病例脱落,实际73例,治疗组37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口服本发明实施例制备得到的药物组合物(5g/次,3次/d),对照组口服荷丹片(1.46g/次,3次/d),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肝脾ct比值、肝脏b超、血脂、肝脏功能酶学指标的改变。

结果:(1)本发明实施例制备得到的药物组合物治疗nafld总效果较好(治疗组有效率为81.1%;对照组有效率为58.3%),见下表2;

表2两组总疗效比较[n(%)]

(2)治疗组在改善证候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78.4%;对照组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3;

表3两组症候改善总有效率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治疗组在改善肝脏酶学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62.2%;对照组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4;

表4两组在改善肝脏酶学指标、血脂指标有效率的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4)治疗组在改善血脂总有效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5)治疗组在改善腹部b超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73.0%;对照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5;

表5两组改善腹部b超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6)治疗组在升高肝脾ct比值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6。

表6两组改善腹部ct疗效比较(例)

说明:由于受患者依从性影响,在本研究中完成治疗前后肝脾ct比值疗效观察例数较少,总共17例,其中治疗组8例,对照组9例。

结论:本发明实施例制备得到的药物组合物改善nafld患者中医证候、nafld严重程度、肝脏功能酶学指标、血脂指标效果较好,对nafld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改善肝脏酶学、肝脏b超、临床症状方面优于荷丹片,在改善肝脾ct比值及血脂作用方面与荷丹片疗效相当。

发明人认为肝郁、血瘀、痰浊三者贯穿于nafld病机变化的始终。肝主疏泄,既可疏通气血津液,又可促进脾胃消化。脂浊沉积于肝脏,影响肝的疏泄功能,一则导致气机郁滞,血行失畅,气血凝滞成瘀;二则影响津液的输布,津液停滞而成痰浊;三则影响脾升胃降,水谷精微不得上输心肺,横逆中焦,化生膏浊,沉积于肝,导致肝脏进一步受损。因此本发明结合本病病机及病理特点,提出以疏肝行气、活血化瘀、降脂消浊为治疗原则防治此病,发明了能够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的健肝消脂中药配方,由莪术、姜黄、三七、丹参、赤芍、黄芪等组成。本方寒热温清并用,攻补兼施,标本兼顾,主次分明,可达气运血行、瘀祛络通之效。

现代研究表明,莪术和姜黄中均含有姜黄素,研究证实姜黄素具有抗氧化、降脂、抗肝纤维化等作用,而且莪术油还具有良好的抗肝癌、改善微循环等作用。三七主要活性物质为三七总苷,具有抗衰老、抗氧化、抗纤维化、降脂作用。丹参具有改善肝脏局部微循环、增加肝血流量、降脂等作用,尤其可降低tg;黄芪具有保肝、降胆固醇作用。研究证实,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能有效地抑制营养性脂肪肝大鼠肝细胞内氧应激-脂质过氧化损伤,显著改善脂肪肝病理变化;同时还可以明显改善高脂血症性脂肪肝大鼠肝功能,降低血脂并能有效地用于防治高脂血症性脂肪肝。临床实验证实,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治疗nafld效果肯定,其中在改善证候积分及总有效率、改善肝脏功能酶学指标、脂肪肝严重程度方面优于荷丹片,在改善血脂、肝脾ct比值方面与荷丹片疗效相仿,总疗效优于荷丹片,值得推广应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