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蚊虫叮咬修复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30047发布日期:2019-05-11 00:03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人皮肤外用制剂,属于日化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蚊虫叮咬修复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夏季天气火热,蚊虫肆虐,即使再小心防护,也很难避免不被叮咬。一般人被蚊子叮咬后,都出现红肿、痒、痛等症状,瘙痒使人不断抓挠,特别容易发生感染,对于疤痕体质极留下疤痕。

通常为了止痒,大多数人会在红肿部分皮肤上涂抹花露水、风油精等。其中,花露水刺激性成分含量较高,而儿童皮肤娇嫩,如果直接涂抹在皮肤上,会给儿童带来一些刺激,引起不适。风油精的主要成分之一樟脑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妇和儿童都不适宜使用。因此,需要一种适合宝宝、孕妇及敏感性皮肤使用的天然、温和、安全的蚊虫叮咬修复霜来驱蚊虫,舒缓皮肤发痒、红肿等症状。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止痒去红肿,有效保持皮肤弹性水润的蚊虫叮咬修复霜。

一种蚊虫叮咬修复霜,由如下百分比的原料制成:欧锦葵花提取物1-3%、地肤果提取物0.5-1.0%、库拉索芦荟1-5%、小球藻提取物0.5-1.5%、金银花1-5%、苦参提取物1-5%、花椒果提取物1-3%、欧蒲公英根茎/根提取物1-3%、透明质酸0.01-0.03%、甘油3-5%、丁二醇0.2-0.5%、聚二甲基硅氧烷2-6%、聚二甲基硅氧烷醇2-3%、c12-15醇苯甲酸酯0.1-0.6%、鲸蜡硬脂醇(和)椰油基葡糖苷1-2.5%、c20-22醇0.03-0.05%、尿囊素0.15%、甲基葡糖醇聚醚-200.2-0.3%、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0.05-0.6%、卡波姆0.05-0.35%、三乙醇胺0.05-0.35%、植物甾醇1-5%、羟苯甲酯钠0.01-0.02%、羟苯丙酯0.001-0.002%、苯氧乙醇0.3-0.6%、乙基己基甘油0.03-0.06%、香精0.01-0.03%,余量为去离子水。

为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由如下百分比的原料制成:欧锦葵花提取物2%、地肤果提取物0.8%、库拉索芦荟2%、小球藻提取物1%、金银花2%、苦参提取物2%、花椒果提取物2%、欧蒲公英根茎/根提取物2%、透明质酸0.02%、甘油4%、丁二醇0.3%、聚二甲基硅氧烷4%、聚二甲基硅氧烷醇2%、c12-15醇苯甲酸酯0.3%、鲸蜡硬脂醇(和)椰油基葡糖苷1.5%、c20-22醇0.03%、尿囊素0.15%、甲基葡糖醇聚醚-200.2%、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0.5%、卡波姆0.1%、三乙醇胺0.1%、植物甾醇1.5%、羟苯甲酯钠0.01%、羟苯丙酯0.001%、苯氧乙醇0.5%、乙基己基甘油0.05%、香精0.02%,余量为去离子水。

一种蚊虫叮咬修复霜,包括如下步骤:

(1)将去离子水、甘油、丁二醇、尿囊素、甲基葡糖醇聚醚-20、卡波姆、羟苯甲酯钠、三乙醇胺搅拌并加热至80-85℃,待充分溶解后,制得水相;

(2)将聚二甲基硅氧烷、鲸蜡硬脂醇(和)椰油基葡糖苷、聚二甲基硅氧烷醇、c12-15醇苯甲酸酯、植物甾醇、c20-22醇、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羟苯丙酯搅拌并加热至80-85℃,待充分熔化后,制得油相;

(3)先将步骤(1)制备的水相抽入乳化锅中,再步骤(2)制备的油相抽入乳化锅,调节温度至,均质5分钟;再将温度降至50℃以下,加苯氧乙醇、乙基己基甘油、香精、辛甘醇等成分,搅拌10分钟以上;再加欧锦葵花提取物、地肤果提取物、库拉索芦荟、小球藻提取物、苦参提取物、金银花、花椒果提取物、欧蒲公英根茎/根提取物、透明质酸等活性成分,搅至均一即得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蚊虫叮咬修复霜主要是针对过敏的皮肤,同时修复皮肤护理的产品,以鲸蜡硬脂醇(和)椰油基葡糖苷基质体系,乳化出来的产品更容易被皮肤吸收,从而增效了欧锦葵花提取物、地肤果提取物、库拉索芦荟、小球藻提取物、苦参提取物、金银花、花椒果提取物、欧蒲公英根茎/根提取物、透明质酸功效成分的活性,使得产品功效更明显。多种天然成分相互配合,协同增效,可以有效抑制肌肤发炎、具有灭菌、痛镇静、抗菌、消肿消炎、舒缓镇静的作用。本发明的蚊虫叮咬修复霜可单独涂抹皮肤使用,适用于面部、颈部、肩部等多个部位的皮肤,不仅可以杀菌止痒,还可以保护皮肤免受外界不良物的侵蚀,加强皮肤的屏障功能。

(2)本发明的蚊虫叮咬修复霜,成分天然、温和,不含有刺激性成分,完全符合国家颁布的《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版)中的各项指标,不含任何潜在危害,适合宝宝、孕妇、过敏性肤质的患者使用。

(3)本发明中欧锦葵花提取物具有镇静、消炎的功能,同时可以改善肌肤干燥,避免皮肤缺水、油水不均衡而造成过敏问题。地肤果提取物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用于风疹,湿疹,皮肤瘙痒。金银花提取物具有消炎、抗过敏的功效,防止肌肤组织受氧化侵害,保持肌肤屏障完整性。小球藻提取物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具有抗衰老作用。苦参提取物有清热燥湿,杀虫的功效,对皮肤瘙痒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花椒果提取物具有温中助阳,散寒燥湿,行气止痛,杀虫止痒之功效,且可作为天然绿色防腐剂。欧蒲公英根茎/根提取物可作为外用消炎药,对肌肤也具有一定的净化、消炎舒敏的功效。透明质酸具有较高的保湿性能,能保持皮肤表面湿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阐释。

实施例1

一种蚊虫叮咬修复霜,由如下百分比的原料制成:欧锦葵花提取物1%、地肤果提取物0.5%、库拉索芦荟1%、小球藻提取物0.5%、金银花1%、苦参提取物1%、花椒果提取物1%、欧蒲公英根茎/根提取物1%、透明质酸0.01%、甘油3%、丁二醇0.2%、聚二甲基硅氧烷2%、聚二甲基硅氧烷醇2%、c12-15醇苯甲酸酯0.1%、鲸蜡硬脂醇(和)椰油基葡糖苷1%、c20-22醇0.03%、尿囊素0.15%、甲基葡糖醇聚醚-200.2%、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0.05%、卡波姆0.05%、三乙醇胺0.05%、植物甾醇1%、羟苯甲酯钠0.01%、羟苯丙酯0.001%、苯氧乙醇0.3%、乙基己基甘油0.03%、香精0.01%,余量为去离子水。

本发明的蚊虫叮咬修复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将去离子水、甘油、丁二醇、尿囊素、甲基葡糖醇聚醚-20、卡波姆、羟苯甲酯钠、三乙醇胺搅拌并加热至80-85℃,待充分溶解后,制得水相;

(5)将聚二甲基硅氧烷、鲸蜡硬脂醇(和)椰油基葡糖苷、聚二甲基硅氧烷醇、c12-15醇苯甲酸酯、植物甾醇、c20-22醇、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羟苯丙酯搅拌并加热至80-85℃,待充分熔化后,制得油相;

(6)先将步骤(1)制备的水相抽入乳化锅中,再步骤(2)制备的油相抽入乳化锅,调节温度至,均质5分钟;再将温度降至50℃以下,加苯氧乙醇、乙基己基甘油、香精、辛甘醇等成分,搅拌10分钟以上;再加欧锦葵花提取物、地肤果提取物、库拉索芦荟、小球藻提取物、苦参提取物、金银花、花椒果提取物、欧蒲公英根茎/根提取物、透明质酸等活性成分,搅至均一即得成品。

实施例2

一种蚊虫叮咬修复霜,由如下百分比的原料制成:欧锦葵花提取物2%、地肤果提取物0.8%、库拉索芦荟2%、小球藻提取物1%、金银花2%、苦参提取物2%、花椒果提取物2%、欧蒲公英根茎/根提取物2%、透明质酸0.02%、甘油4%、丁二醇0.3%、聚二甲基硅氧烷4%、聚二甲基硅氧烷醇2%、c12-15醇苯甲酸酯0.3%、鲸蜡硬脂醇(和)椰油基葡糖苷1.5%、c20-22醇0.03%、尿囊素0.15%、甲基葡糖醇聚醚-200.2%、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0.5%、卡波姆0.1%、三乙醇胺0.1%、植物甾醇1.5%、羟苯甲酯钠0.01%、羟苯丙酯0.001%、苯氧乙醇0.5%、乙基己基甘油0.05%、香精0.02%,余量为去离子水。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实施例3

一种蚊虫叮咬修复霜,由如下百分比的原料制成:欧锦葵花提取物3%、地肤果提取物1%、库拉索芦荟5%、小球藻提取物1.5%、金银花3%、苦参提取物4%、花椒果提取物3%、欧蒲公英根茎/根提取物3%、透明质酸0.03%、甘油5%、丁二醇0.5%、聚二甲基硅氧烷6%、聚二甲基硅氧烷醇3%、c12-15醇苯甲酸酯0.6%、鲸蜡硬脂醇(和)椰油基葡糖苷2%、c20-22醇0.05%、尿囊素0.15%、甲基葡糖醇聚醚-200.3%、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0.6%、卡波姆0.351%、三乙醇胺0.35%、植物甾醇2%、羟苯甲酯钠0.02%、羟苯丙酯0.002%、苯氧乙醇0.6%、乙基己基甘油0.06%、香精0.03%,余量为去离子水。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实施例4效果评价

4.1本发明蚊虫叮咬修复霜的止痒、祛红肿效果评价

选择48名自愿者进行临床测试,年龄为16-42岁,其中,男性27人,女性21人。将48名自愿者安排在蚊虫较多的环境中2个小时,2小时后统计被蚊虫叮咬者,且皮肤出现局部瘙痒、红肿、丘疹两处以上的人数为33人,年龄为16-38岁,其中,男性18人,女性15人。将被蚊虫叮咬的33名自愿者出现局部瘙痒、红肿、丘疹的部位分为两部分,进行标注,其中一部分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蚊虫叮咬修复霜涂抹于患处,另一部分使用市售的修复霜涂抹患处进行对比。

自愿者根据使用感受对本发明的蚊虫叮咬修复霜及市售修复霜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其中,显效:在短时间内(5分钟以内)局部瘙痒、红肿、丘疹症状消失;有效:在20分钟内上述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无效:30分钟内上述症状未见好转。

表1.本发明蚊虫叮咬修复霜的止痒、祛红肿效果对照表

注:总有效率=(显效+有效)/该组总例数×100%

4.2本发明蚊虫叮咬修复霜的弹性保湿效果评价

选择自愿者136人进行临床测试,年龄在14-56岁,其中,男性49人,女性87人。将136名自愿者分为实验组1-3及对照组1,每组34人。实验组1-3分别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3对应的修复霜,对照组1使用市售修复霜。使用方法为每天早晚清洗脸部后在面部均匀涂抹,实验周期为28天。

实验周期结束后,收集136位自愿者使用修复霜后皮肤的弹性及保湿度的评价。评价指标分为五个等级,非常满意5分,满意4分,一般3分,不满意2分,非常不满意1分。自愿者的使用评分如下,其平均分越高代表满意度越高。

表2.本发明蚊虫叮咬修复霜的保湿度效果对照表

表3.本发明蚊虫叮咬修复霜的弹性效果对照表

由表1-3可知,本发明的蚊虫叮咬修复霜在止痒、去红肿、弹性、保湿度等方面,均高于市售产品,且本发明实施例2的效果最佳。在实验过程中肽,自愿者面部皮肤均没出现发红、发疹、起泡等皮肤过敏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微小的结构改动,如果对本发明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且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