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心肺复苏及协同控制功能的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6466发布日期:2019-04-20 05:32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具有心肺复苏及协同控制功能的担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担架,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心肺复苏、辅助呼吸、复苏效果监控的多功能担架,属于急救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担架是转运危重病人常用的急救设备,目前,常用的担架功能比较单一,在转运危重病人的过程中,仅仅就是一副担架。但是,在转运危重病人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病人进行心肺复苏以及给氧操作,理想的情况还希望能够在转运的过程中,对病人的心肺功能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从而进一步指导心肺复苏及给氧操作。

传统的呼吸机体积较大,不适宜携带,无法与担架相结合。人工按压心肺复苏专业性比较强,有时按压深度、频率达不到要求,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原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心肺复苏、给氧操作及协同控制功能的担架。该担架具有心肺复苏、辅助呼吸、复苏效果监控多功能,为危重病人转运过程中的各种操作提供科学、可靠、准确的支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心肺复苏及协同控制功能的担架,它包括担架本体、柔性粘合带、具有心肺按压功能的按压机构、氧气泵、呼吸面罩、心电监测用电极、显示屏、控制系统、锂电池;所述柔性粘合带设置在所述担架本体上部,靠近病人胸部处,在该柔性粘合带上设有可上下往复运动的所述按压机构,该按压机构与一驱动机构相连,该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按压机构上下往复运动,按压病人心脏;所述呼吸面罩设置在所述担架本体的上部,靠近病人头部处,该呼吸面罩通过导管与所述氧气泵相连;在所述担架本体的上部,靠近病人胸部设有所述心电监测电极,该心电监测电极与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控制系统相连,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并将病人的生命体征参数传输给控制系统,并显示在所述显示屏上。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还包括除颤电极;该除颤电极通过导线与所述锂电池和控制系统相连。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一微处理器,该微处理器通过arm数据总线与所述按压机构、氧气泵、心电监测电极、除颤电极、显示屏相连,根据病人的生命体征,驱动所述按压机构对病人进行心肺按压;必要时,协同控制所述除颤电极输出电压,对病人心脏进行除颤;必要时,协同控制所述氧气泵输出氧气,对病人进行给氧操作,辅助病人呼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有心肺复苏、给氧操作及协同控制功能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协同控制原理框图;

图3为本发明心肺复苏及复苏效果监控控制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除颤、辅助呼吸协同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结构及特征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对此处公开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不应该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其目的是使本发明的特征显而易见。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心肺复苏及协同控制功能的担架包括担架本体1、柔性粘合带2和4、具有心肺按压功能的按压机构3、氧气泵5、呼吸面罩6、心电监测用电极7、显示屏8、除颤电极9、控制系统10、锂电池11。

所述担架本体1由轻体材料制成,在担架本体的两侧设有护手套、保护带,在担架本体的两端设有握柄。

在担架本体1上部,靠近病人胸部设有柔性粘合带2和4,在柔性粘合带上设有可上下往复运动的按压机构3,该按压机构与一驱动机构(例如往复电机或电动推杆)相连,该驱动机构可驱动按压机构3上下往复运动,按压病人心脏。

在担架本体1的上部,靠近病人头部设有一呼吸面罩6,该呼吸面罩6通过导管与氧气泵5相连。在需要给病人吸氧时,启动该氧气泵,输出氧气,辅助病人呼吸。

在担架本体1的上部,靠近病人胸部设有心电监测电极7,该心电监测电极7与显示屏8和控制系统10相连,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并将病人的生命体征参数传输给控制系统,并显示在显示屏8上。

在担架本体1的两侧还设有除颤电极9,该除颤电极9通过导线与锂电池11和控制系统10相连。在必要时,给病人除颤,刺激病人心脏。

如图2所示,本发明控制系统10包括一微处理器,该微处理器通过arm数据总线与按压机构3、氧气泵5、心电监测电极7、除颤电极9、显示屏8相连,根据病人的生命体征,驱动按压机构3,对病人进行心肺按压;必要时,协同控制除颤电极9输出电压,对病人心脏进行除颤;必要时,协同控制氧气泵5输出氧气,对病人进行给氧操作,辅助病人呼吸。为便于医护人员操作,控制系统10通过显示屏8实时显示病人的生命体征参数,以及心肺按压深度。

图3为本发明心肺复苏及复苏效果监控控制原理框图。如图所示,当担架打开,病人被放置在担架上后,控制系统10即语音提示将病人固定在担架本体上,束紧柔性粘合带,将心电监测电极置于病人胸部,根据需要给病人带上呼吸面罩;控制系统10启动氧气泵辅助病人呼吸,同时,监测病人体征,根据病人的心脏跳动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启动往复按压机构3,对病人进行心肺复苏;如果需要对病人进行心肺复苏,设定复苏参数,启动驱动机构驱动按压机构对病人进行心肺复苏,并通过显示屏,显示病人心肺复苏效果,控制驱动机构的输出,进而控制按压机构3的按压深度,达到有效的心肺复苏。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按压机构和辅助呼吸用氧气泵及呼吸面罩可相互协同,按压一定次数后进行一次辅助呼吸。

心电监测电极监测按压效果,确定是否需要除颤,以便调节按压深度和频率、适时除颤,保证有效按压及复苏效果。如图4所示,控制系统10根据心电监测电极监测的病人体征参数,判读是否需要电极除颤,如果需要电极除颤,设定除颤次数;打开电源,除颤电极9带电刺激病人;在除颤的过程中,根据需要对病人施加辅助呼吸,并判读辅助呼吸的效果,必要性。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本发明集成了呼吸机、心肺复苏和心电监控的功能,并根据病人的复苏效果、生命体征协同控制对病人施加心肺复苏、心脏除颤和辅助呼吸,为危重病人转运过程中的各种操作提供科学、可靠、准确的支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心肺复苏及协同控制功能的担架,它包括担架本体,设置在担架本体上的柔性粘合带、按压机构、氧气泵、呼吸面罩、心电监测用电极、显示屏、控制系统、锂电池。控制系统通过ARM数据总线与各组成部件相连,根据病人的生命体征,驱动驱动机构,使按压机构对病人进行心肺按压;必要时,协同控制除颤电极输出电压,对病人心脏进行除颤;必要时,协同控制氧气泵输出氧气,对病人进行给氧操作,辅助病人呼吸。本发明集成了呼吸机、心肺复苏和心电监控的功能,根据病人的复苏效果、生命体征协同控制对病人施加心肺复苏、心脏除颤和辅助呼吸,为危重病人转运过程中的各种操作提供科学、可靠、准确的支持。

技术研发人员:牛刚;王华山;刘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牛刚
技术研发日:2018.12.27
技术公布日:2019.04.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