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黑眼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36098发布日期:2019-04-05 22:30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日化用品
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尤其涉及一种消除黑眼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黑眼圈是一个广泛存在的皮肤问题,根据其形成原因的不同,又可以分为色素型黑眼圈、血管型黑眼圈,其中血管型黑眼圈的发生频率最高且最为常见。人眼部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静脉血管,睡眠不足、外部压力以及生活环境等外在因素会导致血脂在血液中堆积,血液粘度增加,血小板聚集等,从而造成血液流动缓慢,血红细胞在真皮层血管中淤积,眼部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血红蛋白氧气含量较低,而血浆中的二氧化碳颜色较高,使血液呈暗红色,会使人眼部肌肤颜色加深,便形成了黑眼圈。正常人血管内皮细胞能通过控制血管的收缩与扩张、血栓形成及纤维蛋白溶解、控制血小板聚集,等调节人体的血流速度。,而血管内脂质过氧化会造成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从而影响其调节生理功能,使人体血液的正常流动受到影响。以往人们采用针灸、刮痧等物理疗法来缓解黑眼圈的症状,但类似的方法费时费力。例如,cn106344397a公开了一种去黑眼圈美容仪,该美容仪包括外支撑件以及与其配合连接的内支撑件,装嵌在内支撑件上的隔热件以及设置在所述隔热件上并与眼部贴合的美容件。将该美容仪贴合在双眼部,通过冷热交替祛除黑眼圈,但该方法作用时间短,且费时费力。cn102188360a公开了一种水蛭用于改善黑眼圈或眼袋的应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使用水蛭提取物作为主要成分,并选择性地添加了珍珠、决明子提取物、茯苓提取物。但该方法所用水蛭来源有限,不利于推广生产。cn102579972a公开了一种具有祛黑眼圈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由黄芪、葛根、枳实以及姜黄组成,通过长期使用添加有该中药组合物的化妆品能够起到促进眼部肌肤微循环的作用,但起效时间较长。cn1931125a公开了一种眼霜及其制备方法,该眼霜通过添加荔枝核提取物以使眼霜具有减少鱼尾纹和消除黑眼圈的作用,但荔枝核提取物需要消耗大量的荔枝核,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广应用。因此,研发一种能够消除黑眼圈,且作用时间长,起效时间短的消除黑眼圈的中药组合物具有重要的意义。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除黑眼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易被眼部皮肤吸收,可以改善眼部微循环环境、改善眼部血液微循环功效、抗凝血、抗氧化以及保护内皮细胞,从而有效地消除黑眼圈,还能够消除眼部皱纹,改善眼部皮肤状态。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除黑眼圈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包括: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包括了当归、丹参、白术、人参、干姜以及冰片。其中,当归、人参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微循环的功效;丹参富含丹参酮与丹参酚等有效成分,脂溶性的丹参酮能够改善眼部毛细血管的血液循环,同时能够起到抗菌和抗炎的效果,而水溶性的丹参酚则起到抗氧化、抗凝血、抗血栓、调血脂以及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白术与人参配合的保湿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眼部细纹;干姜的加入能够有效抑制炎症,还能够舒缓皮肤;冰片的加入能够改善眼部表皮内细胞膜的通透性,促进眼部皮肤对中药组合物中有效成分的吸收。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的干姜、丹参以及冰片能够舒缓眼部皮肤,增强眼部皮肤的通透性,从而增强眼部皮肤对中药组合物中有效成分的吸收,丹参、当归、白术与人参相互配合,可以改善眼部微循环环境、改善眼部血液微循环功效、抗凝血、抗氧化以及保护内皮细胞,从而有效地消除黑眼圈,还能够消除眼部皱纹,改善眼部皮肤状态。所述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如下原料制备得到:当归1-15份,例如可以是1份、2份、3份、4份、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或15份,优选为4-12份,进一步优选为8份;丹参1-10份,例如可以是1份、2份、3份、4份、5份、6份、7份、8份、9份或10份,优选为3-7份,进一步优选为5份;白术0.5-5份,例如可以是0.5份、1份、2份、3份、4份或5份,优选为2-4份,进一步优选为3份;人参0.5-5份,例如可以是0.5份、1份、2份、3份、4份或5份,优选为2-4份,进一步优选为3份;干姜0.2-2份,例如可以是0.2份、0.4份、0.6份、0.8份、1份、1.2份、1.5份、1.8份或2份,优选为0.6-1.5份,进一步优选为1份;冰片0.2-1份,例如可以是0.2份、0.3份、0.4份、0.5份、0.6份、0.7份、0.8份、0.9份或1份,优选为0.4-0.6份,进一步优选为0.5份。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中还包括有防腐剂。优选地,所述防腐剂包括苯氧乙醇、羟苯甲酯或乙二醇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典型但非限制性的组合包括苯氧乙醇与羟苯甲酯的组合,苯氧乙醇与乙二醇的组合或苯氧乙醇、羟苯甲酯与乙二醇的组合。优选地,所述防腐剂在中药组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0.05-1wt.%,例如可以是0.05wt.%、0.1wt.%、0.12wt.%、0.15wt.%、0.2wt.%、0.3wt.%、0.4wt.%、0.5wt.%、0.6wt.%、0.7wt.%、0.8wt.%、0.9wt.%或1wt.%,优选为0.12-0.5wt.%。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配方量混合当归、丹参、白术、人参与干姜,粉碎后过筛,加热提取,浓缩提取液得到混合原料浸膏;(2)步骤(1)所得混合原料浸膏加入含有配方量冰片的龙脑水进行溶解,得到中药组合物。本发明所述龙脑水为经过cn107746091a提供的方法处理后得到的龙脑水。优选地,步骤(1)所述过筛所用筛网的目数为80-150目,例如可以是80目、90目、100目、110目、120目、130目、140目或150目,优选为100-120目。优选地,所述提取所用提取剂包括水和/或乙醇。优选地,所述提取的温度为70-95℃,例如可以是70℃、75℃、80℃、85℃、90℃或95℃,优选为80-90℃。优选地,所述提取的次数为1-3次,例如可以是1次、2次或3次,优选为2次。优选地,每次提取的时间为1.5-2.5h,例如可以是1.5h、1.8h、2h、2.2h或2.5h,优选为1.8-2.2h。优选地,配方量的冰片在步骤(2)所述龙脑水中的质量分数为2-3wt.‰,例如可以是2wt.‰、2.1wt.‰、2.2wt.‰、2.3wt.‰、2.4wt.‰、2.5wt.‰、2.6wt.‰、2.7wt.‰、2.8wt.‰、2.9wt.‰或3wt.‰,优选为2.2-2.8wt.‰。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还包括在中药组合物中加入防腐剂的步骤。优选地,所述防腐剂包括苯氧乙醇、羟苯甲酯或乙二醇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典型但非限制性的组合包括苯氧乙醇与羟苯甲酯的组合,苯氧乙醇与乙二醇的组合或苯氧乙醇、羟苯甲酯与乙二醇的组合。优选地,所述防腐剂在中药组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0.05-1wt.%,优选为0.12-0.5wt.%,例如可以是0.05wt.%、0.1wt.%、0.12wt.%、0.15wt.%、0.2wt.%、0.3wt.%、0.4wt.%、0.5wt.%、0.6wt.%、0.7wt.%、0.8wt.%、0.9wt.%或1wt.%,优选为0.12-0.5wt.%。作为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的制备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配方量混合当归、丹参、白术、人参与干姜,粉碎后过80-150目筛网,70-95℃加热提取1-3次,每次提取的时间为1.5-2.5h,浓缩提取液得到混合原料浸膏;(2)步骤(1)所得混合原料浸膏加入含有配方量冰片的龙脑水进行溶解,得到中药组合物,配方量的冰片在步骤(2)所述龙脑水中的质量分数为2-3wt.‰,所得中药组合物中还添加有防腐剂,所述防腐剂在中药组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0.05-1wt.%。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用于制备眼部护理品的应用。优选地,所述眼部护理品包括眼霜和/或眼贴。优选地,所述眼部护理品中的中药组合物的质量分数为3-10wt.%,例如可以是3wt.%、4wt.%、5wt.%、6wt.%、7wt.%、8wt.%、9wt.%或10wt.%,优选为5-8wt.%。本发明所述的数值范围不仅包括上述例举的点值,还包括没有例举出的上述数值范围之间的任意的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的干姜、丹参以及冰片能够舒缓眼部皮肤,增强眼部皮肤的通透性,从而增强眼部皮肤对中药组合物中有效成分的吸收,丹参、当归、白术与人参相互配合,可以改善眼部微循环环境、改善眼部血液微循环功效、抗凝血、抗氧化以及保护内皮细胞,从而有效地消除黑眼圈,还能够消除眼部皱纹,改善眼部皮肤状态;(2)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便于操作,制备得到的中药组合物易被眼部皮肤吸收,可以改善眼部微循环环境、改善眼部血液微循环功效、抗凝血、抗氧化以及保护内皮细胞,从而有效地消除黑眼圈,还能够消除眼部皱纹,改善眼部皮肤状态,能够用于制备眼部护理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i)中药组合物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重量份数计,混合8份当归、5份丹参、3份白术、3份人参与1份干姜,粉碎后过110目筛网,85℃加热提取2次,每次提取的时间为2h,浓缩提取液得到混合原料浸膏;(2)步骤(1)所得混合原料浸膏加入龙脑水进行溶解,得到中药组合物,重量份数为0.5份的冰片在步骤(2)所述龙脑水中的质量分数为2.5wt.‰。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重量份数计,混合4份当归、3份丹参、2份白术、2份人参与0.6份干姜,粉碎后过100目筛网,80℃加热提取2次,每次提取的时间为2.2h,浓缩提取液得到混合原料浸膏;(2)步骤(1)所得混合原料浸膏加入龙脑水进行溶解,得到中药组合物,重量份数为0.4份的冰片在步骤(2)所述龙脑水中的质量分数为2.2wt.‰。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重量份数计,混合12份当归、7份丹参、4份白术、4份人参与1.5份干姜,粉碎后过120目筛网,90℃加热提取2次,每次提取的时间为1.8h,浓缩提取液得到混合原料浸膏;(2)步骤(1)所得混合原料浸膏加入龙脑水进行溶解,得到中药组合物,重量份数为0.6份的冰片在步骤(2)所述龙脑水中的质量分数为2.8wt.‰,所述中药组合物中还添加有苯氧乙醇,所述苯氧乙醇在中药组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0.05wt.%。实施例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重量份数计,混合1份当归、1份丹参、0.5份白术、0.5份人参与0.2份干姜,粉碎后过80目筛网,70℃加热提取3次,每次提取的时间为1.5h,浓缩提取液得到混合原料浸膏;(2)步骤(1)所得混合原料浸膏加入龙脑水进行溶解,得到中药组合物,重量份数为0.2份的冰片在步骤(2)所述龙脑水中的质量分数为2wt.‰,所述中药组合物中还添加有乙二醇,所述乙二醇在中药组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1wt.%。实施例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重量份数计,混合15份当归、10份丹参、5份白术、5份人参与2份干姜,粉碎后过150目筛网,95℃加热提取1次,每次提取的时间为2.5h,浓缩提取液得到混合原料浸膏;(2)步骤(1)所得混合原料浸膏加入龙脑水进行溶解,得到中药组合物,重量份数为1份的冰片在步骤(2)所述龙脑水中的质量分数为3wt.‰,所述中药组合物中还添加有羟苯甲酯,所述羟苯甲酯在中药组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0.3wt.%。对比例1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本对比例1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中除没有添加当归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2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本对比例2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没有添加丹参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3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本对比例3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没有添加白术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4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本对比例4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没有添加人参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5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本对比例5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没有添加干姜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6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本对比例6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没有添加冰片,即步骤(1)所得混合原料浸膏使用与龙脑水等质量的去离子水溶解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7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本对比例7除将当归替换为等量的何首乌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8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本对比例8除将丹参替换为等量的三七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9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本对比例9除将白术替换为等量的黄芪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10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本对比例10除将干姜替换为等量的覆盆子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11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本对比例11除将冰片替换为等量的金银花,即步骤(1)所得混合原料浸膏使用与龙脑水等质量的含有配方量金银花的水溶液溶解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12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本对比例12除步骤(1)中当归的重量份数为16份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13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本对比例13除步骤(1)中当归的重量份数为0.8份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14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本对比例14除步骤(1)中丹参的重量份数为11份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15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本对比例15除步骤(1)中丹参的重量份数为0.8份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16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本对比例16除步骤(1)中白术的重量份数为5.5份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17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本对比例17除步骤(1)中白术的重量份数为0.4份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18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本对比例18除步骤(1)中人参的重量份数为5.5份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19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本对比例19除步骤(1)中人参的重量份数为0.4份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20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本对比例20除步骤(1)中干姜的重量份数为2.2份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21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本对比例21除步骤(1)中干姜的重量份数为0.16份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22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本对比例22除步骤(1)中冰片的重量份数为1.2份,且龙脑水的用量不变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23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本对比例23除步骤(1)中冰片的重量份数为0.16份,且龙脑水的用量不变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ii)去黑眼圈眼贴膜应用例1本应用例提供了一种去黑眼圈贴膜,所述去黑眼圈贴膜中含有4wt.%甘油,5wt.%丁二醇,0.2wt.%黄原胶,0.2wt.%透明质酸,0.2wt.%尿囊素,0.2wt.%edta-na,1wt.%泛醇与6wt.%实施例1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余量为水。应用例2本应用例提供了一种去黑眼圈贴膜,所述去黑眼圈贴膜中含有4wt.%甘油,5wt.%丁二醇,0.2wt.%黄原胶,0.2wt.%透明质酸,0.2wt.%尿囊素,0.2wt.%edta-na,1wt.%泛醇与5wt.%实施例2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余量为水。应用例3本应用例提供了一种去黑眼圈贴膜,所述去黑眼圈贴膜中含有4wt.%甘油,5wt.%丁二醇,0.2wt.%黄原胶,0.2wt.%透明质酸,0.2wt.%尿囊素,0.2wt.%edta-na,1wt.%泛醇与8wt.%实施例3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余量为水。应用例4本应用例提供了一种去黑眼圈贴膜,所述去黑眼圈贴膜中含有4wt.%甘油,5wt.%丁二醇,0.2wt.%黄原胶,0.2wt.%透明质酸,0.2wt.%尿囊素,0.2wt.%edta-na,1wt.%泛醇与3wt.%实施例4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余量为水。应用例5本应用例提供了一种去黑眼圈贴膜,所述去黑眼圈贴膜中含有4wt.%甘油,5wt.%丁二醇,0.2wt.%黄原胶,0.2wt.%透明质酸,0.2wt.%尿囊素,0.2wt.%edta-na,1wt.%泛醇与10wt.%实施例5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余量为水。应用对比例1本应用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去黑眼圈贴膜,所述贴膜中除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1提供,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2本应用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去黑眼圈贴膜,所述贴膜中除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2提供,其余均与应用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3本应用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去黑眼圈贴膜,所述贴膜中除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3提供,其余均与应用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4本应用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去黑眼圈贴膜,所述贴膜中除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4提供,其余均与应用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5本应用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去黑眼圈贴膜,所述贴膜中除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5提供,其余均与应用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6本应用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去黑眼圈贴膜,所述贴膜中除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6提供,其余均与应用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7本应用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去黑眼圈贴膜,所述贴膜中除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7提供,其余均与应用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8本应用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去黑眼圈贴膜,所述贴膜中除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8提供,其余均与应用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9本应用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去黑眼圈贴膜,所述贴膜中除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9提供,其余均与应用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10本应用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去黑眼圈贴膜,所述贴膜中除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10提供,其余均与应用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11本应用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去黑眼圈贴膜,所述贴膜中除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11提供,其余均与应用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12本应用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去黑眼圈贴膜,所述贴膜中除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12提供,其余均与应用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13本应用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去黑眼圈贴膜,所述贴膜中除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13提供,其余均与应用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14本应用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去黑眼圈贴膜,所述贴膜中除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14提供,其余均与应用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15本应用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去黑眼圈贴膜,所述贴膜中除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15提供,其余均与应用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16本应用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去黑眼圈贴膜,所述贴膜中除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16提供,其余均与应用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17本应用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去黑眼圈贴膜,所述贴膜中除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17提供,其余均与应用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18本应用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去黑眼圈贴膜,所述贴膜中除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18提供,其余均与应用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19本应用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去黑眼圈贴膜,所述贴膜中除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19提供,其余均与应用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20本应用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去黑眼圈贴膜,所述贴膜中除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20提供,其余均与应用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21本应用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去黑眼圈贴膜,所述贴膜中除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21提供,其余均与应用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22本应用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去黑眼圈贴膜,所述贴膜中除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22提供,其余均与应用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23本应用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去黑眼圈贴膜,所述贴膜中除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23提供,其余均与应用例1相同。对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1-5、对比例1-23制备得到的中药组合物以及应用例1-5、应用对比例1-23进行测试。iii)抗凝血活性测试分别取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1-5,对比例1-23制备得到的中药组合物100μl,分别在取得的中药组合物中加入10μl凝血酶溶液(使用0.01mol/l、ph为7.2的磷酸缓冲液配置得到的浓度为10u/ml的凝血酶溶液),摇匀后,分别加入100μl纤维蛋白原溶液(质量分数为0.5wt.%),混匀后,室温静置,每隔0.5h观察,记录凝血时间,取磷酸缓冲溶液做空白对照(浓度为0.01mol/l,ph为7.2)。其中每个中药组合物测试3次,取凝血时间的平均值,持续观察24h。凝血时间如表1所示。表1样品名称凝血时间空白对照即刻凝固实施例1不凝固实施例2不凝固实施例3不凝固实施例4不凝固实施例5不凝固对比例15h对比例24.5h对比例321h对比例46h对比例512h对比例622h对比例7不凝固对比例8不凝固对比例9不凝固对比例10不凝固对比例11不凝固对比例12不凝固对比例13不凝固对比例14不凝固对比例15不凝固对比例16不凝固对比例17不凝固对比例18不凝固对比例19不凝固对比例20不凝固对比例21不凝固对比例22不凝固对比例23不凝固由表1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5提供的中药组合物抗凝血活性好,在24h内没有出现凝血现象。对比例1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没有添加当归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抗凝血活性测试时,5h时出现凝血现象。对比例2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没有添加丹参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抗凝血活性测试时,4.5h时出现凝血现象。对比例3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没有添加白术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抗凝血活性测试时,21h时出现凝血现象。对比例4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没有添加人参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抗凝血活性测试时,6h时出现凝血现象。对比例5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没有添加干姜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抗凝血活性测试时,12h时出现凝血现象。对比例6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没有添加冰片,即步骤(1)所得混合原料浸膏使用与龙脑水等质量的去离子水溶解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抗凝血活性测试时,22h时出现凝血现象。对比例7-11中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分别对当归、丹参、白术、干姜以及冰片进行了等量替换,在24小时的观察时间内,没有出现凝血现象。对比例12-23中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的当归、丹参、白术、人参、干姜以及冰片的重量份数虽然在本发明提供的重量份数范围之外,但在24h的观察时间内,没有出现凝血现象。iv)纤溶活性检测纤维蛋白平板的制备:在培养皿中加入9ml质量分数为0.5wt.%的纤维蛋白原溶液,再加入1ml浓度为10u/ml的凝血酶溶液(使用浓度为0.01mol/l、ph为7.2的磷酸缓冲溶液配制),混匀形成1mm厚的纤维蛋白凝块,在水平处放置1h,即可形成纤维蛋白平板。分别取本发明实施例1-5,对比例1-23提供的中药组合物20μl,分别滴到纤维蛋白平板上。将滴有中药组合物的纤维蛋白平板置于湿盒内,在37℃的恒温箱中放置4h,观察溶解圈直径,溶解圈直径越大,说明纤溶活性越好,取没有滴加中药组合物的纤维蛋白平板做空白对照,所得溶解圈直径的测试数据如表2所示。表2由表2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5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的溶解圈直径在10.3-11.2mm的范围内变化。对比例1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没有添加当归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纤溶活性测试时,其溶解圈直径为2.1mm,低于实施例1中的11.2mm。对比例2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没有添加丹参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纤溶活性测试时,其溶解圈直径为1.6mm,低于实施例1中的11.2mm。对比例3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没有添加白术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纤溶活性测试时,其溶解圈直径为6.7mm,低于实施例1中的11.2mm。对比例4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没有添加人参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纤溶活性测试时,其溶解圈直径为3.2mm,低于实施例1中的11.2mm。对比例5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没有添加干姜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纤溶活性测试时,其溶解圈直径为5.6mm,低于实施例1中的11.2mm。对比例6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没有添加冰片,即步骤(1)所得混合原料浸膏使用与龙脑水等质量的去离子水溶解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纤溶活性测试时,其溶解圈直径为7.9mm,低于实施例1中的11.2mm。对比例7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将当归替换为等量的何首乌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纤溶活性测试时,其溶解圈直径为9.6mm,低于实施例1中的11.2mm。对比例8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将丹参替换为等量的三七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纤溶活性测试时,其溶解圈直径为9.3mm,低于实施例1中的11.2mm。对比例9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将白术替换为等量的黄芪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纤溶活性测试时,其溶解圈直径为9.1mm,低于实施例1中的11.2mm。对比例10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将干姜替换为等量的覆盆子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纤溶活性测试时,其溶解圈直径为9.5mm,低于实施例1中的11.2mm。对比例11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将冰片替换为等量的金银花,即步骤(1)所得混合原料浸膏使用与龙脑水等质量的含有配方量金银花的水溶液溶解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纤溶活性测试时,其溶解圈直径为9.3mm,低于实施例1中的11.2mm。对比例12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步骤(1)中当归的重量份数为16份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纤溶活性测试时,其溶解圈直径为11mm,低于实施例1中的11.2mm,当归的添加量增加,成本增加,而纤溶活性降低,因此本发明中当归的重量份数最多为15份。对比例13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步骤(1)中当归的重量份数为0.8份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纤溶活性测试时,其溶解圈直径为3.5mm,低于实施例1中的11.2mm。对比例14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步骤(1)中丹参的重量份数为11份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纤溶活性测试时,其溶解圈直径为10.8mm,低于实施例1中的11.2mm,丹参的添加量增加,成本增加,而纤溶活性降低,因此本发明中丹参的重量份数最多为10份。对比例15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步骤(1)中当归的重量份数为0.8份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纤溶活性测试时,其溶解圈直径为2.8mm,低于实施例1中的11.2mm。对比例16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步骤(1)中白术的重量份数为5.5份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纤溶活性测试时,其溶解圈直径为10.7mm,低于实施例1中的11.2mm,白术的添加量增加,成本增加,而纤溶活性降低,因此本发明中白术的重量份数最多为5份。对比例17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步骤(1)中白术的重量份数为0.4份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纤溶活性测试时,其溶解圈直径为8.3mm,低于实施例1中的11.2mm。对比例18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步骤(1)中人参的重量份数为5.5份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纤溶活性测试时,其溶解圈直径为10.1mm,低于实施例1中的11.2mm,人参的添加量增加,成本增加,而纤溶活性降低,因此本发明中人参的重量份数最多为5份。对比例19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步骤(1)中人参的重量份数为0.4份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纤溶活性测试时,其溶解圈直径为7.3mm,低于实施例1中的11.2mm。对比例20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步骤(1)中干姜的重量份数为2.2份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纤溶活性测试时,其溶解圈直径为10.2mm,低于实施例1中的11.2mm,干姜的添加量增加,成本增加,而纤溶活性降低,因此本发明中干姜的重量份数最多为2份。对比例21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步骤(1)中干姜的重量份数为0.16份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纤溶活性测试时,其溶解圈直径为5.5mm,低于实施例1中的11.2mm。对比例22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步骤(2)中除步骤(2)龙脑水中含有的冰片的重量份数为1.2份,且龙脑水的用量不变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纤溶活性测试时,其溶解圈直径为10.6mm,低于实施例1中的11.2mm,冰片的添加量增加,成本增加,而纤溶活性降低,因此本发明中冰片的重量份数最多为1份。对比例23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步骤(2)中除步骤(2)龙脑水中含有的冰片的重量份数为1.2份,且龙脑水的用量不变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纤溶活性测试时,其溶解圈直径为6.6mm,低于实施例1中的11.2mm。v)抗氧化测试配置浓度为0.2mmol/l的dpph自由基溶液,溶剂为乙醇,4℃保存,分别取4ml浓度为0.2mmol/l的dpph自由基溶液,并分别独立地在自由基溶液中加入0.5ml本发明实施例1-5,对比例1-23提供的中药组合物,混合均匀后室温静置30min,分别独立地在517nm下测定吸光值ai(每组样品测定三次,取平均值),517nm下4ml浓度为0.2mmol/l的dpph自由基溶液的吸光值为ac(测定三次,取平均值),dpph自由基的去除率为:去除率=(1-ai/ac)×100%。dpph自由基去除率的测定结果如表3所示。表3由表3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5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的dpph自由基去除率在89.1-95.3%范围内变化。对比例1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没有添加当归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dpph自由基去除率测试时,其dpph自由基去除率为59.9%,低于实施例1中的95.3%。对比例2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没有添加丹参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dpph自由基去除率测试时,其dpph自由基去除率为52.3%,低于实施例1中的95.3%。对比例3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没有添加白术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dpph自由基去除率测试时,其dpph自由基去除率为77.4%,低于实施例1中的95.3%。对比例4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没有添加人参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dpph自由基去除率测试时,其dpph自由基去除率为71.5%,低于实施例1中的95.3%。对比例5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没有添加干姜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dpph自由基去除率测试时,其dpph自由基去除率为69.7%,低于实施例1中的95.3%。对比例6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没有添加冰片,即步骤(1)所得混合原料浸膏使用与龙脑水等质量的去离子水溶解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dpph自由基去除率测试时,其dpph自由基去除率为73.6%,低于实施例1中的95.3%。对比例7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将当归替换为等量的何首乌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dpph自由基去除率测试时,其dpph自由基去除率为86.8%,低于实施例1中的95.3%。对比例8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将丹参替换为等量的三七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dpph自由基去除率测试时,其dpph自由基去除率为87.7%,低于实施例1中的95.3%。对比例9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将白术替换为等量的黄芪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dpph自由基去除率测试时,其dpph自由基去除率为83.3%,低于实施例1中的95.3%。对比例10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将干姜替换为等量的覆盆子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dpph自由基去除率测试时,其dpph自由基去除率为86.4%,低于实施例1中的95.3%。对比例11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将冰片替换为等量的金银花,即步骤(1)所得混合原料浸膏使用与龙脑水等质量的含有配方量金银花的水溶液溶解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dpph自由基去除率测试时,其dpph自由基去除率为81.2%,低于实施例1中的95.3%。对比例12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步骤(1)中当归的重量份数为16份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dpph自由基去除率测试时,其dpph自由基去除率为92.8%,低于实施例1中的95.3%,当归的添加量增加,成本增加,而纤溶活性降低,因此本发明中当归的重量份数最多为15份。对比例13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步骤(1)中当归的重量份数为0.8份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dpph自由基去除率测试时,其dpph自由基去除率为74.1%,低于实施例1中的95.3%。对比例14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步骤(1)中丹参的重量份数为11份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dpph自由基去除率测试时,其dpph自由基去除率为91.3%,低于实施例1中的95.3%,丹参的添加量增加,成本增加,而纤溶活性降低,因此本发明中丹参的重量份数最多为10份。对比例15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步骤(1)中当归的重量份数为0.8份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dpph自由基去除率测试时,其dpph自由基去除率为66.4%,低于实施例1中的95.3%。对比例16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步骤(1)中白术的重量份数为5.5份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dpph自由基去除率测试时,其dpph自由基去除率为93.6%,低于实施例1中的95.3%,白术的添加量增加,成本增加,而纤溶活性降低,因此本发明中白术的重量份数最多为5份。对比例17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步骤(1)中白术的重量份数为0.4份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dpph自由基去除率测试时,其dpph自由基去除率为85.9%,低于实施例1中的95.3%。对比例18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步骤(1)中人参的重量份数为5.5份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dpph自由基去除率测试时,其dpph自由基去除率为94.7%,低于实施例1中的95.3%,人参的添加量增加,成本增加,而纤溶活性降低,因此本发明中人参的重量份数最多为5份。对比例19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步骤(1)中人参的重量份数为0.4份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dpph自由基去除率测试时,其dpph自由基去除率为88.5%,低于实施例1中的95.3%。对比例20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步骤(1)中干姜的重量份数为2.2份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dpph自由基去除率测试时,其dpph自由基去除率为91.3%,低于实施例1中的95.3%,干姜的添加量增加,成本增加,而纤溶活性降低,因此本发明中干姜的重量份数最多为2份。对比例21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步骤(1)中干姜的重量份数为0.16份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dpph自由基去除率测试时,其dpph自由基去除率为77.2%,低于实施例1中的95.3%。对比例22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步骤(2)龙脑水中含有的冰片的重量份数为1.2份,且龙脑水的用量不变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其进行dpph自由基去除率测试时,其dpph自由基去除率为89.6%,低于实施例1中的95.3%,冰片的添加量增加,成本增加,而纤溶活性降低,因此本发明中冰片的重量份数最多为1份。对比例23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除步骤(2)龙脑水中含有的冰片的重量份数为0.16份,且龙脑水的用量不变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其dpph自由基去除率为81.7%,低于实施例1中的95.3%。vi)中药组合物安全性测试对本发明实施例1-5提供的中药组合物进行安全性测试,受试者为9名男性与27名女性,受试者均无过敏性皮炎史,且在一个月内也未使用过刺激性产品。测试方法为封闭性斑贴试验方法,斑试器由北京科普仪器厂提供,分别独立地将0.025ml实施例1-5提供的中药组合物涂于斑试器的小室内,外用专用胶带贴敷于受试者背部,24h后移除斑试器,如有剩余中药组合物则用湿润的纸巾拭去,分别于0.5h、24h与48h时记录皮肤反应分级结果,皮肤反应分级标准参考《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皮肤反应分级结果如表4所示。表4由表4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5提供的中药组合物进行安全性测试时,在0.5h、24h与48h的实验时间内,36名受试者均未表现出不良反应,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对皮肤无刺激性。vii)人群试用报告对本发明应用例1-5、应用对比例1-23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进行受试者试用,市售去黑眼圈贴膜作为空白对照。受试者为眼部皮肤暗淡,有明显黑眼圈的受试者,受试者分为29组,每组10人。试用方法为每两天使用一次去黑眼圈贴膜,使用方法为洁面后将眼贴膜贴于眼部,15-20min后,除去膜布,将眼部皮肤擦拭干净,使用周期为4周,在测试周期内,停用其他眼部护理品。根据试用人眼部黑眼圈改善情况进行自评并将评分取平均值,其中满分为10分,为消除黑眼圈且眼部皮肤有光泽;最低为0分,为黑眼圈未改善,且眼部皮肤光泽度没有改善。评分结果如表5所示。表5由表5可知,本发明应用例1-5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的人群试用评分为9.1-10。应用对比例1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中的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1提供,该中药组合物除没有添加当归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1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的人群试用评分为3.3分,低于应用例1的10分。应用对比例2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中的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2提供,该中药组合物除没有添加丹参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2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的人群试用评分为4.1分,低于应用例1的10分。应用对比例3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中的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3提供,该中药组合物除没有添加白术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3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的人群试用评分为6.7分,低于应用例1的10分。应用对比例4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中的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4提供,该中药组合物除没有添加人参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4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的人群试用评分为5.6分,低于应用例1的10分。应用对比例5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中的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5提供,该中药组合物除没有添加干姜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5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的人群试用评分为5.4分,低于应用例1的10分。应用对比例6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中的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6提供,该中药组合物除没有添加冰片,即步骤(1)所得混合原料浸膏使用与龙脑水等质量的去离子水溶解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6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的人群试用评分为6.3分,低于应用例1的10分。应用对比例7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中的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7提供,该中药组合物除将当归替换为等量的何首乌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7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的人群试用评分为8.8分,低于应用例1的10分。应用对比例8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中的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8提供,该中药组合物除将丹参替换为等量的三七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8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的人群试用评分为8.6分,低于应用例1的10分。应用对比例9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中的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9提供,该中药组合物除将白术替换为等量的黄芪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9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的人群试用评分为8.1分,低于应用例1的10分。应用对比例10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中的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10提供,该中药组合物除将干姜替换为等量的覆盆子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10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的人群试用评分为8.4分,低于应用例1的10分。应用对比例11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中的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11提供,该中药组合物除将冰片替换为等量的金银花,即步骤(1)所得混合原料浸膏使用与龙脑水等质量的含有配方量金银花的水溶液溶解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11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的人群试用评分为8.3分,低于应用例1的10分。应用对比例12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中的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12提供,对比例12中除步骤(1)中当归的重量份数为16份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12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的人群试用评分为9.5分,低于应用例1的10分。应用对比例13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中的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13提供,对比例13中除步骤(1)中当归的重量份数为0.8份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13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的人群试用评分为4.4分,低于应用例1的10分。应用对比例14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中的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14提供,对比例14中除步骤(1)中丹参的重量份数为11份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14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的人群试用评分为9.1分,低于应用例1的10分。应用对比例15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中的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15提供,对比例15中除步骤(1)中丹参的重量份数为0.8份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15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的人群试用评分为5.6分,低于应用例1的10分。应用对比例16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中的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16提供,对比例16中除步骤(1)中白术的重量份数为5.5份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16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的人群试用评分为9.3分,低于应用例1的10分。应用对比例17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中的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17提供,对比例17中除步骤(1)中白术的重量份数为0.4份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17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的人群试用评分为7.4分,低于应用例1的10分。应用对比例18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中的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18提供,对比例18中除步骤(1)中人参的重量份数为5.5份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18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的人群试用评分为8.9分,低于应用例1的10分。应用对比例19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中的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19提供,对比例19中除步骤(1)中人参的重量份数为0.4份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19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的人群试用评分为6.3分,低于应用例1的10分。应用对比例20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中的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20提供,对比例20中除步骤(1)中干姜的重量份数为2.2份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20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的人群试用评分为9.1分,低于应用例1的10分。应用对比例21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中的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21提供,对比例21中除步骤(1)中干姜的重量份数为0.16份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21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的人群试用评分为7.4分,低于应用例1的10分。应用对比例22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中的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22提供,对比例22中除步骤(2)龙脑水中含有的冰片的重量份数为1.2份,且龙脑水的用量不变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22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的人群试用评分为9.2分,低于应用例1的10分。应用对比例23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中的中药组合物由对比例23提供,对比例23中除步骤(2)龙脑水中含有的冰片的重量份数为0.16份,且龙脑水的用量不变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应用对比例23提供的去黑眼圈贴膜的人群试用评分为8.1分,低于应用例1的10分。综上,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的干姜、丹参以及冰片能够舒缓眼部皮肤,增强眼部皮肤的通透性,从而增强眼部皮肤对中药组合物中有效成分的吸收,丹参、当归、白术与人参相互配合,可以改善眼部微循环环境、改善眼部血液微循环功效、抗凝血、抗氧化以及保护内皮细胞,从而有效地消除黑眼圈,还能够消除眼部皱纹,改善眼部皮肤状态;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便于操作,制备得到的中药组合物易被眼部皮肤吸收,可以改善眼部微循环环境、改善眼部血液微循环功效、抗凝血、抗氧化以及保护内皮细胞,从而有效地消除黑眼圈,还能够消除眼部皱纹,改善眼部皮肤状态,能够用于制备眼部护理品。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才能实施。所属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