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肽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56884发布日期:2019-03-20 00:07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兽医医药加工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肽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是当前严重制约养猪业健康发展的主要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从病猪的鼻腔、粪便及尿中均可检测到病毒。各种日龄、品种的猪都可以感染此病毒,其中日龄在1月以内的仔猪和妊娠母猪是最易感猪群。发病母猪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绝食、发热,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妊娠母猪易发生流产,流产率可达50%~70%,死产率可达35%以上,木乃伊可达25%,部分新生仔猪产后1周内死亡率明显增高(40%~80%)。生长猪和育肥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统症状,少数病例可表现出咳嗽及双耳背面、边缘、腹部及尾部皮肤出现深紫色。感染猪易发生继发感染,并出现相应症状。猪只感染此病后,则有起病急,临床症状严重,极易传播扩散,以及病死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特点,对养殖业危害极大。目前针对猪蓝耳病主要是通过疫苗来预防,缺乏能够有效防治该病的药物。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以上技术现状,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肽,并提供其制备方法。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肽,其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经酶解制得:柴胡4-12份、荆芥4-12份、麻黄4-12份、当归2-6份、白芍2-6份、白术2-6份、防风2-6份;所述的酶为纤维素酶、淀粉酶和蛋白酶。本发明所选用的中药原料中,柴胡疏散退热、止疟疾、疏肝解郁,荆芥祛风、解热、凉血,麻黄利尿、镇咳、强心,当归润肠通便、活血化瘀、抗炎,白芍平肝止痛、补血作用,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防风解表祛风、胜湿、止痉,诸药合用,使药性互补,扬长避短,共奏消炎杀菌、活血化瘀之功效,对防治猪蓝耳病具有显著的效果。本发明仅选用七种中药原料,避免药味过多而产生药性相克及制备困难的问题,并且对猪蓝耳病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所选中药经酶解后,能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如柴胡皂苷、胡薄荷酮、麻黄碱、蒿本内脂、β-蒎烯、α-蒎烯、白芍苷、苍术醇、苍术酮、甘露醇和苦味苷等中药活性物质及多维多矿物质等,可最大程度从细胞内提取出来,从而使药效显著增强。药材中所含的蛋白质经酶解后生成分子量较小的肽,能与中药中的活性物质及多维多矿进行鳌合,形成螯合状态的活性肽,可减少活性物质之间的相互拮抗,使动物能够快速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达到快速治疗的目的。三酶联合降解,使中药中的多糖转化为低聚糖,动物更容易吸收利用。中药经酶解后还能产生一些新的活性物质,并降解有毒成分和过敏源,使产品更安全,吸收率更高,从而使防治效果较未酶解的中药显著提高。优选地,所述蛋白酶为中性蛋白酶,进一步优选为米曲霉产中性蛋白酶。优选地,所述纤维素酶为李氏木霉产纤维素酶,所述淀粉酶为黑曲霉产淀粉酶。优选地,所述纤维素酶的用量为所述中药原料总质量的0.8~1.2%,所述淀粉酶的用量为所述中药原料总质量的1~1.5%,所述蛋白酶的用量为所述中药原料总质量的1~1.5%。优选的蛋白酶对所选中药的蛋白质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能够得到活性更高的小分子肽,并且在中性条件下即可进行酶解,避免酸碱性条件对活性物质的影响。优选的各酶的用量能最大程度地降低酶之间的相互影响,保证酶解反应的充分进行。所述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肽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1)按所述重量份数称取各中药原料,加水煎煮得煎煮液;(2)将所述煎煮液降温至56~58℃,分别加入所述纤维素酶、淀粉酶和蛋白酶,搅拌酶解,然后升温灭酶,得酶解液;(3)将所述酶解液过滤,滤液经纯化干燥后得到所述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肽。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有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的生产。优选地,步骤(1)中,加水量为所述中药原料总质量的7~8倍,在90~95℃下煎煮7~8h。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酶解时间为3~4h,所述升温灭酶是在90~95℃下保持10~15min。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过滤采用卧螺离心机,所述纯化是将滤液用三相离心机离心,再经双效浓缩器浓缩,最后将浓缩液喷雾干燥得所述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肽。卧螺离心机适合粘稠液体的过滤,比板框过滤机效率更高,通过卧螺离心机初步过滤除去不溶物,然后通过三相离心机除去酶解液中的油脂和其它悬浮物,可以提高分离效率,提高产物中药肽的纯度。本发明中药肽还可以加入常规药学辅料制成各种剂型的药物,如散剂、口服液、颗粒剂、片剂、丸剂或膏剂等。本发明中药肽使用量少,仅为常规中药使用量的1/50~1/30,并且疗程短,可完全代替抗生素,治疗成本更低,而且不会使致病菌产生耐药性,猪肉中无任何药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1分别选取柴胡400g、荆芥800g、麻黄400g、当归600g、白芍200g、白术400g、防风200克,加入21l纯化水搅拌均匀,在90℃条件下,煎煮7h;然后降温至56℃,分别加入30g黑曲霉淀粉酶、30g米曲霉中性蛋白酶和24g李氏木霉产纤维素酶,搅拌酶解3.0h,再升温至90℃,保持10min灭酶;灭酶后先用卧锣离心机将酶解液过滤;再用三相离心机过滤纯化;滤液用双效浓缩器进一步浓缩至原体积的1/3;浓缩液经喷雾干燥后,即得到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肽产品。实施例2分别选取柴胡8kg、荆芥4kg、麻黄12kg、当归2kg、白芍4kg、白术6kg、防风4kg,加入300l纯化水搅拌均匀,在92℃条件下,蒸煮7.5h;然后降温至57℃,分别加入500g黑曲霉淀粉酶、600g米曲霉中性蛋白酶和400g纤维素酶,搅拌酶解3.5h,再升温至92℃,保持12min灭酶;灭酶后先用卧锣离心机过滤;再用三相离心机过滤纯化;滤液用双效浓缩器进一步浓缩;浓缩液分别喷雾干燥后,即得到治疗猪蓝耳病的中药肽产品。实施例3分别选取柴胡120kg、荆芥120kg、麻黄80kg、当归40kg、白芍60kg、白术20kg、防风60kg,加入4000l纯化水搅拌均匀,在95℃条件下,蒸煮8.0h;然后降温至58℃,分别加入7.5kg黑曲霉淀粉酶、7.5kg米曲霉中性蛋白酶和6kg纤维素酶,搅拌酶解4.0h,再升温至95℃,保持15min灭酶;灭酶后先用卧锣离心机过滤;再用三相离心机过滤纯化;滤液用双效浓缩器进一步浓缩;浓缩液分别喷雾干燥后,即得到治疗猪蓝耳病的中药肽产品。对比例1将实施例1中的白术替换成等量的黄芩,其余和实施例1相同,制得中药肽。对比例2将实施例1中的当归替换成等量的熟地,其余和实施例1相同,制得中药肽。为了体现本发明中药肽的效果,将其分别用于猪蓝耳病的预防和治疗实验,以上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得的中药肽用于预防猪蓝耳病时,每日用量为1mg/kg体重,用于治疗猪蓝耳病时,每日用量为5mg/kg体重。试验例1选择健康的体重为30kg左右的生长猪300头,分成六组,每组50头,分别给药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的中药肽,将各中药肽溶于饮用水中,猪只通过饮水服药,空白对照组正常饮水。给药7d后,在猪舍内喷洒猪蓝耳病病毒液,3d后统计感染率(出现以下猪蓝耳病症状为鉴定依据:精神萎靡,发热,呼吸急促困难),结果如表1所示。表1中药肽预防猪蓝耳病的效果组别猪只总头数感染头数感染率/%空白对照504284实施例150612实施例250510实施例350816对比例1501734对比例2502142由表1结果可见,本发明和对比例的中药肽都能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感染率,与对比例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制得的中药肽降低感染率的效果更优。试验例2某养猪场的仔猪于2017年8月出现精神萎靡、呼吸急促、腹式呼吸、皮肤充血呈蓝紫色等症状,选取病猪210头,分为七组,每组30头,空白对照组不给药,阳性对照组按照20mg/kg体重给予氟苯尼考,其余分别给予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的中药肽,给药5d后统计实验结果,结果见表2。表2中药肽治疗猪蓝耳病的效果组别病猪头数治愈头数死亡头数有效率/%空白对照3001513.3阳性对照3022193.3实施例130290100实施例230270100实施例330280100对比例13020480对比例23022383.3由表2的结果可见,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给药组均有显著疗效,对比例的中药肽较阳性对照组的抗生素效果稍差,而实施例1~3的中药肽则达到了比抗生素更优的效果,且用药过程中猪只无任何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用药后不易产生耐药性。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