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灸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1547发布日期:2019-03-22 22:13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灸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中医针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灸针装置。



背景技术: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

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

现有的针灸针都是直接一个针装在布袋或者暴露的空气中,且反复在人体使用,如果消毒不当,极易发生交叉感染,或者针灸针被污染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针灸针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灸针装置,包括:针灸针;

所述针灸针置于封闭的塑料管内,所述塑料管的管壁上设有至少一处刻痕;所述塑料管可从所述刻痕位置掰开,取出所述塑料管内的所述针灸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针灸针包括针柄和针头,所述针柄上设有卡紧部,所述塑料管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卡紧部相配合的固定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塑料管的内壁设有与所述针柄相配合的阻止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塑料管的管壁上设有四处所述刻痕,自左至右分别将所述塑料管分为左端部、第一管部、第二管部、第三管部和右端部;所述第二管部的右端内壁设有所述固定部,所述第三管部的左端内壁设有所述阻止部;

所述针灸针自左至右分别为针头和针柄,所述针柄的左端设有所述卡紧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卡紧部与所述固定部相配合时,所述针头完全置于所述第二管部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紧部为s型环状凸起,所述s型环状凸起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针柄的外径、最小外径小于所述针柄的外径;

所述固定部为环状均布的多个方型凸起块,多个所述方型凸起块构成的通道的口径大于所述针柄的外径且小于所述s型环状凸起的最大外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方型凸起块的数量为3个。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阻止部为环状均布的多个角型凸起块,所述角型凸起块自左至右呈收缩状,多个所述角型凸起块构成的通道的最大口径大于所述针柄的外径、最小口径小于所述针柄的外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角型凸起块的数量为3个。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塑料管的管壁上设有两处所述刻痕,自左至右分别将所述塑料管分为左端部、第一管部和右端部,所述针灸针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管部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将针灸针置于塑料管内,避免了针灸针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且本发明的针灸针属于一次性使用产品(同一用户可反复多次使用),避免了针灸针交叉感染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针灸针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针灸针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分解图;

图4为图1的a-a的截面图;

图5为图1中b-b的截面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公开的针灸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分解图。

图中:

10、塑料管;11、刻痕;12、左端部;13、右端部;14、第一管部;15、第二管部;16、第三管部;17、固定部;18、阻止部;20、针灸针;21、针柄;22、针头;23、卡紧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灸针装置,包括:针灸针和塑料管;

针灸针置于封闭的塑料管内,塑料管的管壁上设有至少一处刻痕;塑料管可从刻痕位置掰开,取出塑料管内的针灸针。

本发明将针灸针置于塑料管内,避免了针灸针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且本发明的针灸针属于一次性使用产品,不同用户使用时需更换针灸针,同一用户可反复多次使用;避免了针灸针交叉感染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针灸针装置,其适用于长针灸针,包括:塑料管10和针灸针20,针灸针20置于封闭的塑料管10内;其中:

本发明的塑料管10的管壁上设有四处刻痕11,塑料管10可从刻痕11位置处掰开;刻痕11自左至右分别将塑料管10分为左端部12、第一管部14、第二管部15、第三管部16和右端部13。

本发明的针灸针20自左至右分别为针头22和针柄21,针柄12的左端设有卡紧部23;本发明第二管部15的右端内壁设有与卡紧部23相配合的固定部17,第三管部16的左端内壁设有与针柄21相配合的阻止部18;当卡紧部与固定部相配合时,针头完全置于第二管部内。

具体的:

如图3、4所示,本发明的卡紧部23为s型环状凸起,s型环状凸起的最大外径大于针柄的外径、最小外径小于针柄的外径;本发明的固定部17为环状均布的多个方型凸起块,多个方型凸起块构成的通道的口径大于针柄21的外径且小于s型环状凸起的最大外径。

进一步,本发明方型凸起块的数量为3个。

如图3、5所示,本发明的阻止部18为环状均布的多个角型凸起块,角型凸起块自左至右呈收缩状,多个角型凸起块构成的通道的最大口径大于针柄的外径、最小口径小于针柄21的外径。

进一步,本发明角型凸起块的数量为3个。

如图1-5所示,本发明的针灸针装置使用时:

先折断第二管部15与第三管部16之间的刻痕,针柄21的右端卡紧在阻止部18上,向右拉动第三管部16和右端部13,待针灸针20的针头22全部进入第二管部15后,折断第二管部15与第一管部14之间的刻痕,从而将针灸针20从塑料管10中无损伤取出;同时,本发明设置固定部17可防止针灸针20被完全拉出;且针灸针20取出后,针柄21处的卡紧部23可固定在第二管部15的固定部17上,在针柄21上套有第二管部15进行使用。

进一步,本发明也可将左端部12与第一管部14设为一体,将右端部13与第三管部16设为一体,共省去左端部12与第一管部14之间的刻痕以及右端部13与第三管部16之间的刻痕。同时,也可根据需求设置不同数量的刻痕。

实施例2:

如图6-7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针灸针装置,其适用于短针灸针,包括:塑料管10和针灸针20,针灸针20置于封闭的塑料管10内;其中:

塑料管10的管壁上设有两处刻痕11,自左至右分别将塑料管分为左端部12、第一管部14和右端部13,针灸针20的长度大于第一管部14的长度;本发明的针灸针20自左至右分别为针头22和针柄21。

如图6-7所示,本发明的针灸针装置使用时:

折断第一管部14与右端部13之间的刻痕11,取出针灸针20。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