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黄饮片的炮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23371发布日期:2019-03-16 00:03阅读:792来源:国知局
一种麻黄饮片的炮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麻黄药材炮制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麻黄饮片的炮制方法。



背景技术:

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sinicastapf、中麻黄ephedraintermediaschrenketc.a.mey.或木贼麻黄ephedraequisetinabge.的干燥草质茎。

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生麻黄发汗散寒,利水消肿力强,多用于表寒实证和风水浮肿;蜜麻黄味甘微苦、性温偏润,辛散发汗作用缓和,增强了其宣肺平喘止咳之功。多用于表证较轻,而肺气壅阻,咳嗽气喘的患者。

麻黄蜜制最早见于宋《本草衍义》:“剪去节,半两,以蜜一匙同炒良久”。明《普济方》:“去节,蜜炒令香紫色为度”,《本草品汇精要》:“去节,合蜜炒”。清《医宗金鉴》有“蜜炒”、“蜜炙”的方法,《得配本草》有“蜜拌炒”。蜜炙法现今广泛应用。

《中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蜜麻黄炮制方法为: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淋于麻黄段中拌匀,闷润,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不粘手时,取出,放凉。

目前蜜麻黄传统炮制工艺操作多凭药工经验进行、缺乏统一的工艺技术参数,产品质量评价以感官为主,缺乏定量的内控指标参数,造成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难以适应规模化生产的需要。仅凭经验判断炮制程度,无法控制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各批次间质量的稳定性。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完全标准化操作的针对麻黄饮片的炮制方法,该炮制方法对于炮制过程中涉及的温度、时间等众多操作参数进行了优化,将整个炮制方法制定出了一个标准化的操作办法,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出现,而且该方法通过优化操作参数,降低了炮制对麻黄有效成分的破坏的问题出现,可提高麻黄饮片的质量,并提高了其产品的稳定性,为后续的炮制实施提供了可参考的操作办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前后步骤衔接紧密,值得广泛推广进行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麻黄饮片的炮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蜂蜜100-120℃加热炼制至满锅起鱼眼泡,用手捻之有粘性,两指间无长白丝出现时,得到炼蜜;

(b)将炼蜜与麻黄搅拌闷润后,320-340℃条件下炒制15-18min,摊开放凉即可。

现有技术中,《中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蜜麻黄炮制方法为: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淋于麻黄段中拌匀,闷润,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不粘手时,取出,放凉。

目前蜜麻黄传统炮制工艺操作多凭药工经验进行、缺乏统一的工艺技术参数,产品质量评价以感官为主,缺乏定量的内控指标参数,造成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难以适应规模化生产的需要。仅凭经验判断炮制程度,无法控制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各批次间质量的稳定性。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麻黄饮片的炮制方法,该炮制方法中对于干燥的温度,闷润的时间、炒制的的温度、时间都进行了精细的设计,这样炮制后的麻黄饮片的质量有了保证,各个批次药材的质量稳定性能够保持在同一个水平,尤其是药材本身的有效成分不仅含量高,而且可以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不会随着操作工艺的不断进行导致有效成分的流失,因此该方法值得更为广泛的进行推荐应用,可以形成更为广阔的经济效益。

优选地,作为进一步可实施的方式,所述步骤(b)中,麻黄与炼蜜搅拌之前,将所述麻黄切段切成10-15mm的长段;

优选地,切段采用直线往复式切药机。

优选地,作为进一步可实施的方式,所述步骤(b)中,炼蜜与麻黄搅拌闷润之前,将所述炼蜜采用水稀释。

优选地,作为进一步可实施的方式,所述步骤(b)中,所述炼蜜与所述水的质量比为为1:(0.3-0.8)。

优选地,作为进一步可实施的方式,所述步骤(b)中,添加的炼蜜与麻黄的质量比为(0.1-0.3):1之间。

优选地,作为进一步可实施的方式,所述步骤(b)中,闷润的时间为12-24h。

优选地,作为进一步可实施的方式,所述步骤(b)中,炒制在滚筒炒药机中进行;

优选地,滚筒炒药机在使用前先进行预热。

优选地,作为进一步可实施的方式,所述步骤(b)中,切段后的麻黄还包括如下步骤:采用16目的筛网进行筛选去除杂质。

优选地,作为进一步可实施的方式,麻黄药材预先进行挑选,以除去药材中的杂质。

通过将炮制方法中的各个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后,可以使得产品的质量更为优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麻黄饮片的炮制方法,对于炮制过程中涉及的温度、时间等众多操作参数进行了优化,将整个炮制方法制定出了一个标准化的操作办法,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出现;

(2)本发明的麻黄饮片的炮制方法通过优化操作参数,降低了炮制对麻黄有效成分的破坏的问题出现,可提高麻黄饮片的质量,并提高了其产品的稳定性,为后续的炮制实施提供了可参考的操作办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前后步骤衔接紧密,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验例1的10批蜜麻黄的uplc指纹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麻黄的炮制方法按照如下步骤操作进行:

1)将麻黄药材放在操作台上,挑出杂质及非药用部分后装到清洗合格的周转箱中,摆放整齐。

2)使用直线往复式切药机将麻黄切成15mm的长段。

3)将切制后的麻黄置于洁净的操作台上,选用16目筛筛去药屑,挑出杂质。

4)将蜂蜜置锅内,加热至慢慢沸腾后,保持微沸状态,除去泡沬及上浮蜡质,用不锈钢罗筛滤除杂质,再调节温度为100℃,至满锅起鱼眼泡,用手捻之有粘性,两指间无长白丝出现时,迅速出锅。

5)取炼蜜加适量温开水稀释(炼蜜:水的质量比=1:0.8),加入麻黄中,(麻黄与炼蜜的质量比为1:0.1),搅拌均匀,闷润12h使蜜汁逐步渗入药物内部,将药物倒入炒药机内,设置炒药温度320-330℃,炒药时间17-18min,翻炒至不粘手,药物表面呈深黄色时,取出,放凉后及时装入透明袋密封。

实施例2

麻黄的炮制方法按照如下步骤操作进行:

1)将麻黄药材放在操作台上,挑出杂质及非药用部分后装到清洗合格的周转箱中,摆放整齐。

2)使用直线往复式切药机将麻黄切成10mm的长段。

3)将切制后的麻黄置于洁净的操作台上,选用16目筛筛去药屑,挑出杂质。

4)将蜂蜜置锅内,加热至慢慢沸腾后,保持微沸状态,除去泡沬及上浮蜡质,用不锈钢罗筛滤除杂质,再调节温度为100℃,至满锅起鱼眼泡,用手捻之有粘性,两指间无长白丝出现时,迅速出锅。

5)取炼蜜加适量温开水稀释(炼蜜:水的质量比=1:0.3),加入麻黄中,(麻黄与炼蜜的质量比为1:0.3),搅拌均匀,闷润24h使蜜汁逐步渗入药物内部,将药物倒入炒药机内,设置炒药温度340℃,炒药时间15-16min,翻炒至不粘手,药物表面呈深黄色时,取出,放凉后及时装入透明袋密封。

实施例3

麻黄的炮制方法按照如下步骤操作进行:

1)将麻黄药材放在操作台上,挑出杂质及非药用部分后装到清洗合格的周转箱中,摆放整齐。

2)使用直线往复式切药机将麻黄切成12mm的长段。

3)将切制后的麻黄置于洁净的操作台上,选用16目筛筛去药屑,挑出杂质。

4)将蜂蜜置锅内,加热至慢慢沸腾后,保持微沸状态,除去泡沬及上浮蜡质,用不锈钢罗筛滤除杂质,再调节温度为100℃,至满锅起鱼眼泡,用手捻之有粘性,两指间无长白丝出现时,迅速出锅。

5)取炼蜜加适量温开水稀释(炼蜜:水的质量比=1:0.5),加入麻黄中,(麻黄与炼蜜的质量比为1:0.25),搅拌均匀,闷润20h使蜜汁逐步渗入药物内部,将药物倒入炒药机内,设置炒药温度330℃,炒药时间17min,翻炒至不粘手,药物表面呈深黄色时,取出,放凉后及时装入透明袋密封。

实施例4

麻黄的炮制方法按照如下步骤操作进行:

1)将麻黄药材放在操作台上,挑出杂质及非药用部分后装到清洗合格的周转箱中,摆放整齐。

2)使用直线往复式切药机将麻黄切成14mm的长段。

3)将切制后的麻黄置于洁净的操作台上,选用16目筛筛去药屑,挑出杂质。

4)将蜂蜜置锅内,加热至慢慢沸腾后,保持微沸状态,除去泡沬及上浮蜡质,用不锈钢罗筛滤除杂质,再调节温度为100℃,至满锅起鱼眼泡,用手捻之有粘性,两指间无长白丝出现时,迅速出锅。

5)取炼蜜加适量温开水稀释(炼蜜:水的质量比=1:0.6),加入麻黄中,(麻黄与炼蜜的质量比为1:0.35),搅拌均匀,闷润22h使蜜汁逐步渗入药物内部,将药物倒入炒药机内,设置炒药温度330℃,炒药时间16min,翻炒至不粘手,药物表面呈深黄色时,取出,放凉后及时装入透明袋密封。

比较例1

麻黄的炮制方法按照如下步骤操作进行:

1)将麻黄药材放在操作台上,挑出杂质及非药用部分后装到清洗合格的周转箱中,摆放整齐。

2)使用直线往复式切药机将麻黄切成15mm的长段。

3)将切制后的麻黄置于洁净的操作台上,选用16目筛筛去药屑,挑出杂质。

4)将蜂蜜置锅内,加热至慢慢沸腾后,保持微沸状态,除去泡沬及上浮蜡质,用不锈钢罗筛滤除杂质,再调节温度为100℃,至满锅起鱼眼泡,用手捻之有粘性,两指间无长白丝出现时,迅速出锅。

5)取炼蜜加适量温开水稀释(炼蜜:水的质量比=1:1),加入麻黄中,(麻黄与炼蜜的质量比为1:0.3),搅拌均匀,闷润12h使蜜汁逐步渗入药物内部,将药物倒入炒药机内,设置炒药温度250℃,炒药时间17-18min,翻炒至不粘手,药物表面呈深黄色时,取出,放凉后及时装入透明袋密封。

实验例1

用上述实施例1的工艺参数炮制10批麻黄药材,炮制后的蜜麻黄饮片水溶性浸出物较麻黄药材有大幅度提高,见表1。10批蜜麻黄饮片uplc指纹图谱一致性较好、批次间质量稳定,具体指纹图谱见附图1。

表1麻黄蜜制前后水溶性浸出物对比表

实验例2

用上述实施例2的工艺参数炮制10批麻黄药材,炮制后的蜜麻黄饮片水溶性浸出物较麻黄药材有大幅度提高,见表2。10批蜜麻黄饮片uplc指纹图谱一致性较好、批次间质量稳定,具体指纹图谱与实验例1的结果比较类似。

表2麻黄蜜制前后水溶性浸出物对比表

实验例3

用上述比较例1的工艺参数炮制10批麻黄药材,炮制后的蜜麻黄饮片水溶性浸出物较麻黄药材有大幅度提高,见表3。10批蜜麻黄饮片uplc指纹图谱一致性较差、批次间质量不稳定。

表3麻黄蜜制前后水溶性浸出物对比表

实验例4

将本发明实施例4以及比较例1炮制方法得到的麻黄在药效上进行比较:

通过豚鼠枸橼酸引咳试验,对麻黄蜜制前后宣肺平喘,止咳作用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生麻黄组对豚鼠咳嗽次数有一定减少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对咳嗽潜伏期具有一定延长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实施例4的蜜麻黄组可明显减少豚鼠咳嗽次数,延长咳嗽潜伏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比较例1的蜜麻黄组也是对咳嗽次数有一定的减少趋势,效果稍好于生麻黄组,但是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见表4。

表4.各组动物5min内咳嗽次数(n=10)

与正常组比较,*p<0.05。

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应意识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许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因此,这意味着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包括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化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