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口舌生疮,痈肿疔疮的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60665发布日期:2019-03-30 09:38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口舌生疮,痈肿疔疮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口舌生疮属于咽喉口腔疾病,具体病症包括口舌生疮、溃烂、局部疼痛等。而痈肿疔疮属于皮肤感染性疾病,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痈肿疔疮多发于颜面以及手足处,会导致患者出现肿胀,发热,疼痛,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很容易形成脓肿,不但会使患者非常的痛苦,而且还有可能诱发菌血症、败血症,危害患者生命。口舌生疮和痈肿疔疮的发病原因相同,均是由心脾积热、外感热邪、脾胃湿热、阴虚阳亢所致。虽然市面上用于治疗口舌生疮和痈肿疔疮的药物多种多样,但大多治标不治本,疗效不明显,不仅疗程长,副作用大,成本高,而且不能彻底治愈,甚至有的药物在使用后还会产生不适症状,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较大影响。目前临床上对口舌生疮和痈肿疔疮的治疗尚无理想的药物。针对现有药物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在治疗口舌生疮,痈肿疔疮的药物中的应用,旨在通过清热泻火祛毒的方法实现对治疗口舌生疮和痈肿疔疮的彻底根治,以减轻病人的痛苦,造福人民。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药物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口舌生疮,痈肿疔疮的药物,达到见效快、治愈率高、疗程短及无毒副作用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分可以被有相同或相似功效的中药代替,并且这些药材均可按照《全国中药炮制规范》或《中药大辞典》进行炮制。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口舌生疮,痈肿疔疮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人工牛黄0.5-2.5份、桔梗15-18份、猪牙皂1-4份、南板蓝根15-18份、冰片0.5-1.5份、山豆根25-30份、诃子11-15份、天花粉10-30份、连翘11-15份、广东土牛藤13-19份、珍珠层粉0.5-2份、了哥王26-32份、黄连11-13份、胖大海2.5-3.5份、玄参11-13份、蝉蜕9-11份、牛蒡提取物0.5-2.5份。

进一步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人工牛黄1-2份、桔梗16.5-17.5份、猪牙皂1.5-3.5份、南板蓝根16-17.5份、冰片0.7-1.3份、山豆根27-29份、诃子12-14份、天花粉15-28份、连翘12-14份、广东土牛藤14.5-17.5份、珍珠层粉0.9-1.8份、了哥王27-31份、黄连11.6-12.7份、胖大海2.8-3.3份、玄参11.5-12.5份、蝉蜕9.6-10.8份、牛蒡提取物0.8-2.2份。

进一步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人工牛黄1.3份、桔梗16.9份、猪牙皂1.7份、南板蓝根16.5份、冰片1份、山豆根27.5份、诃子12.6份、天花粉21份、连翘12.8份、广东土牛藤15.5份、珍珠层粉1.2份、了哥王28.5份、黄连12份、胖大海2.9份、玄参11.7份、蝉蜕10份、牛蒡提取物1.5份。

进一步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人工牛黄1.8份、桔梗17.2份、猪牙皂2.5份、南板蓝根17份、冰片1.2份、山豆根28.5份、诃子13.4份、天花粉26份、连翘13.4份、广东土牛藤16.5份、珍珠层粉1.6份、了哥王30份、黄连12.4份、胖大海3.1份、玄参12.1份、蝉蜕10.5份、牛蒡提取物2.1份。

进一步的,所述药物为口服给药制剂。

进一步的,所述药物选自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滴丸或软胶囊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牛蒡提取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称取牛蒡粉碎成粗粉,加水煎煮,煎煮液过滤后浓缩干燥,粉碎,即得牛蒡提取物。

进一步的,所述牛蒡提取物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称取牛蒡,粉碎成粗粉,加水煎煮2~3次,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干燥,粉碎,即得牛蒡提取物。

进一步的,所述药物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1)冰片研磨成细粉,人工牛黄及珍珠层粉分别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细粉a,待用;

(2)称取诃子研磨形成细粉b,待用;

(3)称取桔梗、猪牙皂、南板蓝根、山豆根、天花粉、连翘、广东土牛藤、了哥王、黄连、胖大海、玄参、蝉蜕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干,粉碎成细粉c,待用;

(4)称取牛蒡,粉碎成粗粉,加水煎煮2~3次,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干,粉碎成细粉,即得牛蒡提取物;

(5)将细粉b与牛蒡提取物混合均匀,加入细粉c中,混合均匀,再将细粉a与混合粉末混合均匀,得到细粉d;

(6)将细粉d经过常规工序直接或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型剂制成临床可接受的剂型。

使用方法:口服,成人一次2片,一日3次;小儿每日按体重8万单位/kg的量服用,一日3次。

本申请发明人经过大量研究发现,采用如上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制备得到的口服给药制剂可以有效治疗口舌生疮和痈肿疔疮,为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和治疗途径。特别是,配方中添加的人工牛黄、南板蓝根、山豆根、天花粉、珍珠层粉、了哥王、黄连、胖大海、玄参、蝉蜕及牛蒡提取物相互协同,使每种中药材均最大程度的发挥了疏风清热、泻火解毒的功效,而配方中的冰片、猪牙皂、广东土牛藤相互协同,很好的实现了活血祛瘀、收敛止血、消肿止痛等功效,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使病情能够得到及时控制,见效快。本发明公开的中药组合物不但能够对人体内部机能进行调理,而且具有促进患病部位快速愈合的效果,真正达到了标本兼治的目的。

本发明药物搭配合理,使用方便,长期临床实践表明,本发明具有明显疏风清热、泻火解毒的功效,利于使人体内部机能处于良好状态,从根本上上消除病源,对治疗口舌生疮和痈肿疔疮具有良好疗效,且副作用小,见效快,治愈率高。

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对350例口舌生疮、痈肿疔疮进行临床实验,口服用药2-3周即可达到痊愈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可以达到85%以上,治愈率高达63%以上。

典型病例:

患者黄某某,男,33岁,运输司机,患有口舌生疮,且由于生活作息不规律导致口舌生疮时常复发,在过去的治疗过程中换用过多种药物,均疗程长,疗效不明显,而且无法彻底去除体内的热毒湿毒达到彻底根治的目的,给患者造成了长期困扰。口服本发明的糖衣片两周,每天三次,一次2片,用药两周后完全痊愈,且一年内无复发,治疗效果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口舌生疮,痈肿疔疮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药物为口服给药制剂,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滴丸或软胶囊中的一种,本实施例将中药组合物制备成糖衣片,通过给患者口服糖衣片实现治疗口舌生疮,痈肿疔疮的效果。本实施例设置有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具体配方分别如下:

试验组1的口服给药制剂,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组份:

人工牛黄0.5份、桔梗15份、猪牙皂1份、南板蓝根15份、冰片0.5份、山豆根25份、诃子11份、天花粉10份、连翘11份、广东土牛藤13份、珍珠层粉0.5份、了哥王26份、黄连11份、胖大海2.5份、玄参11份、蝉蜕9份、牛蒡提取物0.5份。

试验组2的口服给药制剂,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组份:

人工牛黄2.5份、桔梗18份、猪牙皂4份、南板蓝根18份、冰片1.5份、山豆根30份、诃子15份、天花粉30份、连翘15份、广东土牛藤19份、珍珠层粉2份、了哥王32份、黄连13份、胖大海3.5份、玄参13份、蝉蜕11份、牛蒡提取物2.5份。

试验组3的口服给药制剂,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组份:

人工牛黄1份、桔梗16.5份、猪牙皂1.5份、南板蓝根16份、冰片0.7份、山豆根27份、诃子12份、天花粉15份、连翘12份、广东土牛藤14.5份、珍珠层粉0.9份、了哥王27份、黄连11.6份、胖大海2.8份、玄参11.5份、蝉蜕9.6份、牛蒡提取物0.8份。

试验组4的口服给药制剂,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组份:

人工牛黄2份、桔梗17.5份、猪牙皂3.5份、南板蓝根17.5份、冰片1.3份、山豆根29份、诃子14份、天花粉28份、连翘14份、广东土牛藤17.5份、珍珠层粉1.8份、了哥王31份、黄连12.7份、胖大海3.3份、玄参12.5份、蝉蜕10.8份、牛蒡提取物2.2份。

试验组5的口服给药制剂,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组份:

人工牛黄1.3份、桔梗16.9份、猪牙皂1.7份、南板蓝根16.5份、冰片1份、山豆根27.5份、诃子12.6份、天花粉21份、连翘12.8份、广东土牛藤15.5份、珍珠层粉1.2份、了哥王28.5份、黄连12份、胖大海2.9份、玄参11.7份、蝉蜕10份、牛蒡提取物1.5份。

试验组6的口服给药制剂,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组份:

人工牛黄1.8份、桔梗17.2份、猪牙皂2.5份、南板蓝根17份、冰片1.2份、山豆根28.5份、诃子13.4份、天花粉26份、连翘13.4份、广东土牛藤16.5份、珍珠层粉1.6份、了哥王30份、黄连12.4份、胖大海3.1份、玄参12.1份、蝉蜕10.5份、牛蒡提取物2.1份。

试验组1-6的口服给药制剂均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1)冰片研磨成细粉,人工牛黄及珍珠层粉分别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细粉a,待用;

(2)称取适量诃子研磨形成细粉b,待用;

(3)称取桔梗、猪牙皂、南板蓝根、山豆根、天花粉、连翘、广东土牛藤、了哥王、黄连、胖大海、玄参、蝉蜕加6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干,粉碎成细粉c,待用;

(4)称取牛蒡,粉碎成粗粉,加8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干,粉碎成细粉,即得牛蒡提取物;

(5)将细粉b与牛蒡提取物混合均匀,加入细粉c中,混合均匀,再将细粉a与混合粉末混合均匀,得到细粉d;

(6)将细粉d压制成片,包糖衣后即得糖衣片。

本品糖衣片去除糖衣后呈棕褐色,气芳香,味苦。

对照组1的口服给药制剂,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组份:

人工牛黄0.5份、桔梗15份、猪牙皂1份、南板蓝根15份、冰片0.5份、山豆根25份、诃子11份、天花粉10份、连翘11份、广东土牛藤13份、珍珠层粉0.5份、了哥王26份。即对照组1除不含有试验组1中的黄连、胖大海、玄参、蝉蜕、牛蒡提取物,其他成分和含量均与试验组1相同。

对照组1中的中药组合物也制备成糖衣片,对照组1的糖衣片制备方法与试验组1-6中所述糖衣片的制备方法相同,在此不做详细阐述。

选取210例口舌生疮患者作为试验对象,随机分成7组,每组30人,1-6组采用试验组1-6制备得到的糖衣片,第7组采用对照组1制备得到的糖衣片。对所有病患者均进行为期两周的治疗,每名患者每天口服糖衣片3次,一次2片,保持相同的用药时间,并对所述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确认复发次数,各组的治疗情况具体如表1所示。表中所述治愈是指口舌生疮病症完全消除,且一年内重新患上口舌生疮的次数为0次;所述有效是指口舌生疮症状有所好转,或虽然完全消除,但在一年内至少复发1次。

口舌生疮是一种口舌溃烂、出现局部疼痛的一种口腔黏膜疾病,发病时唇、颏、舌边缘、牙龈等处出现孤立的圆形成椭圆形成浅层小溃疡,有的同时多处发生,疼痛剧烈似烧灼,甚至伴有口燥,咽干、手心烫、失眠、多梦、舌苔剥落等现象。

由表1可以看出,试验组1-6对口舌生疮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持续用药两周,治愈率高达63%,总有效率高达85%以上,跟踪一年内不复发的患者占62.8%。与试验组1-6相比,对照组1不含有黄连、胖大海、玄参、蝉蜕、牛蒡提取物,治疗效果较差,治愈率仅有30%,总有效率达到70%,且一年内复发概率较大,不利于对口舌生疮的彻底根治,一定程度增加了治疗成本。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口舌生疮,痈肿疔疮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药物为口服给药制剂,本实施例中,采用中药组合物制备成胶囊剂,然后通过口服胶囊剂达到治疗口舌生疮的目的。本实施例设置有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具体配方分别如下:

本实施例试验组1-6的成分和含量均与实施例1中的试验组1-6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试验组1-6的口服给药制剂均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1)冰片研磨成细粉,人工牛黄及珍珠层粉分别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细粉a,待用;

(2)称取适量诃子研磨形成细粉b,待用;

(3)称取桔梗、猪牙皂、南板蓝根、山豆根、天花粉、连翘、广东土牛藤、了哥王、黄连、胖大海、玄参、蝉蜕加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干,粉碎成细粉c,待用;

(4)称取牛蒡,粉碎成粗粉,加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干,粉碎成细粉,即得牛蒡提取物;

(5)将细粉b与牛蒡提取物混合均匀,加入细粉c中,混合均匀,再将细粉a与混合粉末混合均匀,得到细粉d;

(6)将细粉d经过常规工序制成胶囊剂。

对照组1的口服给药制剂,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组份:

人工牛黄0.5份、桔梗15份、猪牙皂1份、南板蓝根15份、冰片0.5份、山豆根25份、诃子11份、天花粉10份、连翘11份、广东土牛藤13份、珍珠层粉0.5份、了哥王26份、黄连11份、胖大海2.5份、玄参11份、蝉蜕9份。即对照组1除不含有试验组1中的牛蒡提取物,其他成分和含量均与试验组1相同。

对照组2的口服给药制剂,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组份:

人工牛黄0.5份、桔梗15份、猪牙皂1份、南板蓝根15份、冰片0.5份、山豆根25份、诃子11份、天花粉10份、连翘11份、广东土牛藤13份、珍珠层粉0.5份、了哥王26份、牛蒡提取物0.5份。即对照组2除不含有试验组1中的黄连、胖大海、玄参、蝉蜕,其他成分和含量均与试验组1相同。

对照组1和对照组2中的中药组合物也制备成胶囊剂;对照组1和对照组2的胶囊剂制备方法与本实施例中试验组1-6所述胶囊剂的制备方法相同,在此不做详细阐述。

选取240例口舌生疮患者作为试验对象,随机分成8组,每组30人,1-6组采用试验组1-6制备得到的胶囊剂,第7组和第8组分别采用对照组1和对照组2制备得到的胶囊剂。对所有病患者均进行为期两周的治疗,每名患者每天口服胶囊剂3次,一次2片,保持相同的用药时间,并对所述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确认复发次数,各组的治疗情况具体如表2所示。表中所述治愈是指口舌生疮病症完全消除,且一年内重新患上口舌生疮的次数为0次;所述有效是指口舌生疮症状有所好转,或虽然完全消除,但在一年内至少复发1次。具体统计结果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试验组1-6对口舌生疮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持续用药两周,治愈率高达63%,总有效率高达86%以上,跟踪一年内不复发的患者占68.3%。与试验组1-6相比,对照组1不含有试验组1中的牛蒡提取物。对照组2不含试验组1中的黄连、胖大海、玄参、蝉蜕。对照组1和对照组2的总有效率虽然也可以达到90%以上,与试验组1-6的总有效率不相上下,但是对照组1和对照组2的治愈率偏低,对照组1的治愈率为46.7%,对照组2的治愈率为43.3%,均明显低于试验组1-6的治愈率,一年内复发的概率较大。这也进一步表明,由对照组1和对照组2中的中药组合物制备而成的胶囊剂虽然对口舌生疮具有一定效果,但是无法最大程度的发挥疗效,治愈效果不理想,无法真正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