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95111发布日期:2019-06-13 15:56阅读:1783来源:国知局
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液器。



背景技术:

输液器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医用耗材,目前公知的输液器中包含滴斗、三通滴管和乳胶帽,三通滴管三个接口分别连接上导管、滴斗和乳胶帽,用于输液时观察输液滴数和输液过程中追加药物。其中三通滴管为注塑产品,三通滴管加药接口上套有乳胶帽,乳胶帽与三通滴管加药端过盈配合以保证其密封性。

现有的输液器中由于乳胶帽的特点是弹力好,若输液器内的压力过大时,乳胶帽有可能会蹦出,同时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有可能人为拔掉乳胶帽而进行加药操作,破坏了输液器封闭环境,空气中病毒、细菌、微粒等污染药液,给输液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乳胶帽容易脱落或拔出的输液器。

一种输液器,包括依序连接的进气件、穿刺器、上导管、三通滴管、滴斗、下导管和静脉输液针,所述三通滴管包括固定管、与所述固定管外壁倾斜连接的斜接管、与所述斜接管连接的引导管、设于所述斜接管与所述引导管之间的限位环凸筋、套设在所述引导管上的乳胶帽,以及套设在所述乳胶帽和所述限位环凸筋上的收缩套管,当所述收缩套管被加热时收缩,以对所述限位环凸筋和所述乳胶帽进行包裹。

上述输液器,通过所述限位环凸筋、所述引导管、所述乳胶帽和所述收缩套管的设计,以使对所述收缩套管加热后,所述收缩套管收缩,收缩后所述收缩套管一端内径远比所述限位环凸筋外径小,从而所述收缩套管无法从所述限位环凸筋上脱出,所述收缩套管的另一端完全把所述乳胶帽抱住,以使成为一个整体,进而有效的防止了所述乳胶帽的脱落,更不易受压蹦出,连接更牢靠,结构更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环凸筋的截面为圆台型结构,面积大的端面与所述引导管连接、面积小的端面与所述斜接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环凸筋的圆台侧面上设有至少两个等距排列的脱模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乳胶帽与所述引导管之间为过盈配合,所述乳胶帽背向所述限位环凸筋接触的端面的外缘设为圆角。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管的两端设有连接管,与所述连接的连接管的末端延伸至所述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收缩套管采用PVC、PE、PP、PET、OPP、PVDC、POF 或EVA材料制成,所述收缩套管用于当被加热时进行收缩,以对所述限位环凸筋和所述乳胶帽进行包裹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收缩套管的壁厚范围为0.02~0.5mm,且所述收缩套管的内径比所述乳胶管的外径大0.1~2.0mm。

进一步地,所述下导管的末端和所述静脉输液针的顶端分别设有乳胶管和药液过滤器。

进一步地,所述下导管上设有流量调节器。

进一步地,所述斜接管与所述固定管之间的夹角大于30°且小于9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输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三通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斜接管、限位环凸筋和引导管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素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输液器100,包括依序连接的进气件10、穿刺器11、上导管12、三通滴管20、滴斗13、下导管14和静脉输液针15,所述三通滴管20包括固定管21、与所述固定管21外壁倾斜连接的斜接管31、与所述斜接管31连接的引导管32、设于所述斜接管31与所述引导管32之间的限位环凸筋33、套设在所述引导管32上的乳胶帽22,以及套设在所述乳胶帽22和所述限位环凸筋33上的收缩套管23,当所述收缩套管23 被加热时收缩,以对所述限位环凸筋33和所述乳胶帽22进行包裹,进而有效的防止所述乳胶帽22的脱落和拨离,提高了所述输液器100结构的稳定性。

优选的,请参阅图2和图4,收缩套管收缩前23a为圆柱形,为了便于当所述收缩套管23被加热时收缩以形成收缩套管收缩后23b,此时以对所述限位环凸筋33和所述乳胶帽22进行包裹,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环凸筋33的截面为圆台型结构,面积大的端面与所述引导管32连接、面积小的端面与所述斜接管31 连接,所述乳胶帽22背向所述限位环凸筋33接触的端面的外缘设为圆角。所述乳胶帽22与所述引导管32之间为过盈配合,便于所述乳胶帽22与所述引导管32之间的组装。

所述斜接管31用于延长所述限位连接部30的长度,有效的防止了所述限位连接部30与所述固定管21之间的干涉,所述引导管32用于引导所述乳胶帽 22的套设,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所述乳胶帽22与所述引导管32之间的组装效率,所述固定管21、所述斜接管31和所述引导管32均采用空心结构,所述限位环凸筋33采用中空圆台形结构,且所述限位环凸筋33的半径从所述引导管32朝向所述斜接管31依序减小,所述收缩套管23朝向所述固定管21的一侧套设在所述限位环凸筋33上,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所述收缩套管23与所述乳胶帽22之间结构的稳定性,防止了所述乳胶帽22的脱落。所述限位环凸筋33的圆台侧面上设有至少两个等距排列的脱模缺口,所述脱模缺口便于所述三通滴管20的在注塑过程中进行脱模。

所述固定管21的两端设有卡接管24,所述卡接管24的半径从与所述固定管21的连接处背向所述固定管21依序减小,所述卡接管24用于所述固定管21 与所述上导管12和所述滴斗13之间的连接固定,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所述固定管21与所述上导管12和所述滴斗13之间结构的稳定性,所述卡接管24的半径均分别小于所述滴斗13和所述上导管12的开口半径,且所述滴斗13和所述上导管12的开口半径均小于所述固定管21的半径。

优选的,所述斜接管31和所述乳胶帽22的半径均大于所述引导管32的半径,且所述收缩套管23的半径和长度大于所述乳胶帽22的半径和长度,所述下导管14的末端和所述静脉输液针15的顶端分别设有乳胶管17和药液过滤器 18。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导管14上设有流量调节器16,所述流量调节器16用于调节所述下导管14的输液速率,进而方便了医护人员的输液操作,所述斜接管31与所述固定管21之间的夹角大于30°且小于90°,且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接管24的末端延伸至所述滴斗13的内部,进而方便了医护人员对所述三通滴管20的滴液状态的观察。

所述收缩套管23套设在所述乳胶帽22和所述限位环凸筋33的外周,所述收缩套管23采用的材料是遇热易收缩的高分子材料,例如PVC、PE、PP、PET、 OPP、PVDC、POF或EVA等,所述收缩套管23的壁厚较薄,控制在0.02~0.5mm,所述收缩套管23的内径比所述乳胶管17的外径要大0.1~2.0mm,所述收缩套管 23用于当被加热时进行收缩,以对所述限位环凸筋33和所述乳胶帽22进行包裹固定。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对所述收缩套管23加热后,所述收缩套管23收缩,收缩后所述收缩套管23一端内径远比所述限位环凸筋33外径小,从而所述收缩套管23无法从所述限位环凸筋33上脱出,所述收缩套管23的另一端完全把所述乳胶帽22抱住,以使成为一个整体,此时医护人员也就无法将所述乳胶帽 22拔出,更不易受压蹦出,连接更牢靠,性能更稳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