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穿刺针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95083发布日期:2019-06-13 15:56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腹腔穿刺针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腹腔穿刺针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腹腔腹水患者的治疗方法之一是采用穿刺针对腹腔空刺引出患者腹腔中的腹水,并通过穿刺针对腹腔注入利尿剂、抗感染药物等,对重患者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避免对患者进行重复穿刺,穿刺针一般保留在患者体内,由于穿刺针在患者体内与患者皮肤呈垂直状态,现有技术中,医护人员通常是用纱布和胶布固定住穿刺针,但有时固定不牢或患者稍微活动下就有可能使穿刺针脱出或变位,穿刺针还有可能重新插入,导致穿刺点的组织被挫伤,增加病人的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固定穿刺针,避免穿刺针脱出或变位或倾斜的腹腔穿刺针固定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腹腔穿刺针固定支架,包括腰带,腰带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腰带和第二腰带,第一腰带的一端与第二腰带的一端通过卡扣连接,第一腰带的另一端与第二腰带的另一端通过支撑件连接,支撑件成圆台形,支撑件上设置有与穿刺针适配的夹持孔,夹持孔沿支撑件的中心线分布,支撑件沿其中心线对半分成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与第一腰带连接,第二支撑架与第二腰带连接,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相对面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卡孔和卡钩,卡孔与卡钩构成卡接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卡扣为现有技术中较常见的连接部件,一般包括插接头和卡头,插接头上设置有弹片,弹片上设置有卡块,卡头上设置有与卡块限位卡接配合的通孔,插接头和卡头上均设置有连接孔,第一腰带和第二腰带均通过各自的连接孔分别与插接头和卡头连接,第一腰带和第二腰带的长度可调节,只要能实现两个带状物体连接,且长度能调节的卡扣结构均可,这样可适应不同身高体重的患者,穿刺针完成穿刺后,通过腰带环绕在患者的腰部,并与穿刺针的位置对应,将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上的夹持孔与穿刺针对齐,然后使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相合卡接,然后第一腰带和第二腰带的另一端通过卡扣连接,并调节腰带的长度,使其贴合患者的皮肤,这样就能将穿刺针与皮肤表面垂直,固定在规定的位置,无需人工帮扶或胶布固定,解放双手,且能防止穿刺针倾斜移位,提高检查或治疗的准确性和效果,更安全可靠,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夹持孔的内壁上铺设有橡胶垫,卡孔和卡钩设置在夹持孔的对应两侧,卡孔位于第一支撑架的两端,卡钩位于第二支撑架的两端,所述卡钩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架的相对面上,另一端折弯成钩部,钩部穿过卡孔卡接在第一支撑架的外周面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橡胶垫的设置是为了增加夹持孔内壁与穿刺针表面的摩擦力,有效避免穿刺针重新插入或脱出,卡孔和卡钩设置在支撑件的两端,分别靠近支撑件的上底面和下底面,这样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能连接的更牢固,优选的支撑件具有一定的高度,即夹持孔的长度大于或等于2cm,这样可增大夹持孔与穿刺针的接触面积,增大摩擦力,钩部为折弯设置,可相互压缩,钩部穿过卡孔后,钩部的一侧与另一侧相互分开,即在弹力的作用下,钩部的一侧向外弹开并与第一支撑架的外周面抵接,当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需要分开时,将钩部弹开的一侧往另一侧挤压,即可穿过卡孔脱出,达到拆卸的目的,结构简单,连接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挂孔,第一支撑架与第一腰带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二支撑架与第二腰带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腰带固定连接,另一端挂设在第一支撑架的挂孔上,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二腰带固定连接,另一端挂设在第二支撑架的挂孔上,第一支撑架与第一腰带构成可拆卸设置,第二支撑架与第二腰带构成可拆卸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挂孔用于与第一弹簧或第二弹簧连接,这样可方便拆卸,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设置是为了使腰带具有弹性,这样使得腰带不会过紧或过松,若腰带太松,就起不到固定穿刺针的作用,若腰带太紧,会造成嘞痕且容易引起患者的不适,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设置起到弹性调节的作用,且方便拆卸和穿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腰带的内侧和第二腰带的内侧均铺设有气囊,气囊沿第一腰带和第二腰带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气囊上连通有充气管,充气管的进气口上设置有防漏塞。

上述技术方案中,气囊的设置是为了提高舒适性,且能增大腰带内侧与皮肤的摩擦力,使腰带不容易转动或移位,原始状态的气囊内是不充气的,等穿戴好,并调整好位置后,再通过充气管充气,充气完成后,防漏塞塞到充气管的进气口上,防止漏气,给腰带提供张紧力,气囊可由橡胶垫代替,结构简单,提高舒适性和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腰带的外侧和第二腰带的外侧均设置有固定带,固定带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腰带或第二腰带的外侧,另一端通过魔术贴与第一腰带或第二腰带连接,所述充气管通过固定带固定在第一腰带或第二腰带的外侧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因充气管具有一定的长度,若悬空放置,不仅会随处晃动不方便,而且防漏塞容易被碰掉,固定带的设置可将充气管固定在腰带的侧边,固定带的两端均可通过魔术贴与腰带外侧链接,连接方便,成本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充气管的外周面上靠近进气口的位置处设置有凸环,固定带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上设置有与充气管适配的凹槽,充气管可置于该凹槽内,凸环与限位块构成限位配合,所述限位块位于固定带的一侧,固定带的另一侧覆盖在充气管的进气口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固定带覆盖在防漏塞上,这样可避免防漏塞被碰掉,凸环和限位块的限位配合使得充气管能稳定的固定在固定带上,不会脱落,限位块可以是橡胶材料制成,这样既能达到限位的作用,又能避免限位块压迫到患者,结构简单,即舒适又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外观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的A-A结构剖视图;

附图4为附图2的B-B结构剖视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外观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充气管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6所示,一种腹腔穿刺针固定支架,包括腰带1,腰带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腰带11和第二腰带12,第一腰带11的一端与第二腰带12的一端通过卡扣2连接,第一腰带11的另一端与第二腰带12的另一端通过支撑件3连接,支撑件3成圆台形,支撑件3上设置有与穿刺针适配的夹持孔31,夹持孔31沿支撑件3的中心线分布,支撑件3沿其中心线对半分成第一支撑架32和第二支撑架33,第一支撑架32与第一腰带11连接,第二支撑架33与第二腰带12连接,第一支撑架32和第二支撑架33的相对面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卡孔321和卡钩331,卡孔321与卡钩331构成卡接设置。卡扣2为现有技术中较常见的连接部件,一般包括插接头21和卡头22,插接头21上设置有弹片211,弹片211上设置有卡块2111,卡头22上设置有与卡块2111限位卡接配合的通孔221,插接头21和卡头22上均设置有连接孔,第一腰带11和第二腰带12均通过各自的连接孔分别与插接头21和卡头22连接,第一腰带11和第二腰带12的长度可调节,只要能实现两个带状物体连接,且长度能调节的卡扣2结构均可,这样可适应不同身高体重的患者,穿刺针完成穿刺后,通过腰带1环绕在患者的腰部,并与穿刺针的位置对应,将第一支撑架32和第二支撑架33上的夹持孔31与穿刺针对齐,然后使第一支撑架32和第二支撑架33相合卡接,然后第一腰带11和第二腰带12的另一端通过卡扣2连接,并调节腰带的长度,使其贴合患者的皮肤,这样就能将穿刺针与皮肤表面垂直,固定在规定的位置,无需人工帮扶或胶布固定,解放双手,且能防止穿刺针倾斜移位,提高检查或治疗的准确性和效果,更安全可靠,减轻患者的痛苦。

上述夹持孔31的内壁上铺设有橡胶垫311,卡孔321和卡钩331设置在夹持孔31的对应两侧,卡孔321位于第一支撑架32的两端,卡钩331位于第二支撑架33的两端,所述卡钩331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架33的相对面上,另一端折弯成钩部,钩部穿过卡孔321卡接在第一支撑架32的外周面上。橡胶垫311的设置是为了增加夹持孔31内壁与穿刺针表面的摩擦力,有效避免穿刺针重新插入或脱出,卡孔321和卡钩331设置在支撑件3的两端,分别靠近支撑件3的上底面和下底面,这样第一支撑架32和第二支撑架33能连接的更牢固,优选的支撑件3具有一定的高度,即夹持孔3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2cm,这样可增大夹持孔31与穿刺针的接触面积,增大摩擦力,钩部为折弯设置,可相互压缩,钩部穿过卡孔321后,钩部的一侧与另一侧相互分开,即在弹力的作用下,钩部的一侧向外弹开并与第一支撑架32的外周面抵接,当第一支撑架32和第二支撑架33需要分开时,将钩部弹开的一侧往另一侧挤压,即可穿过卡孔321脱出,达到拆卸的目的,结构简单,连接稳定。

上述第一支撑架32和第二支撑架33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挂孔322、332,第一支撑架32与第一腰带1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111,第二支撑架33与第二腰带12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121,所述第一弹簧111的一端与第一腰带11固定连接,另一端挂设在第一支撑架32的挂孔322上,第二弹簧121的一端与第二腰带12固定连接,另一端挂设在第二支撑架33的挂孔332上,第一支撑架32与第一腰带11构成可拆卸设置,第二支撑架33与第二腰带12构成可拆卸设置。挂孔322、332用于与第一弹簧111或第二弹簧121连接,这样可方便拆卸,第一弹簧111和第二弹簧121的设置是为了使腰带具有弹性,这样使得腰带1不会过紧或过松,若腰带1太松,就起不到固定穿刺针的作用,若腰带1太紧,会造成嘞痕且容易引起患者的不适,第一弹簧111和第二弹簧121的设置起到弹性调节的作用,且方便拆卸和穿戴。

上述第一腰带111的内侧和第二腰带121的内侧均铺设有气囊112、122,气囊112、122沿第一腰带11和第二腰带12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气囊112、122上连通有充气管1121、1221,充气管1121、1221的进气口上设置有防漏塞1122、1222。气囊112、122 的设置是为了提高舒适性,且能增大腰带1内侧与皮肤的摩擦力,使腰带1不容易转动或移位,原始状态的气囊112、122内是不充气的,等穿戴好,并调整好位置后,再通过充气管1121、1221充气,充气完成后,防漏塞1122、1222塞到充气管1121、1221的进气口上,防止漏气,给腰带1提供张紧力,气囊112、122可由橡胶垫代替,结构简单,提高舒适性和稳定性。

上述第一腰带11的外侧和第二腰带12的外侧均设置有固定带113、123,固定带113、123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腰带11或第二腰带12的外侧,另一端通过魔术贴与第一腰带11或第二腰带12连接,所述充气管1121、1221通过固定带113、123固定在第一腰带11或第二腰带12的外侧上。因充气管1121、1221具有一定的长度,若悬空放置,不仅会随处晃动不方便,而且防漏塞1122、1222容易被碰掉,固定带113、123的设置可将充气管1121、1221固定在腰带1的侧边,固定带113、123的两端均可通过魔术贴与腰带1外侧链接,连接方便,成本低。

上述充气管1121、1221的外周面上靠近进气口的位置处设置有凸环1121a、1221a,固定带113、123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块1131、1231,限位块1131、1231上设置有与充气管1121、1221适配的凹槽,充气管1121、1221可置于该凹槽内,凸环1121a、1221a与限位块1131、1231构成限位配合,所述限位块1131、1231位于固定带113、123的一侧,固定带113、123的另一侧覆盖在充气管1121、1221的进气口上。固定带113、123覆盖在防漏塞1122、1222上,这样可避免防漏塞1122、1222被碰掉,凸环1121a、1221a和限位块1131、1231的限位配合使得充气管1121、1221能稳定的固定在固定带113、123上,不会脱落,限位块1131、1231可以是橡胶材料制成,这样既能达到限位的作用,又能避免限位块1131、1231压迫到患者,结构简单,即舒适又使用。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或者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