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胆道镜引导保护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7228发布日期:2019-01-29 18:04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胆道镜引导保护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导保护管,尤其涉及一种胆道镜引导保护管。



背景技术:

胆道镜是胆道系统疾病检查和治疗的常用医疗器械,其器械有硬式镜和软式镜之分,硬式镜只能观察胆总管,而软式镜可以将内镜送至2~3级肝管,故目前多采用软式胆道镜。通常胆道镜通过手术切开的Trocar进入胆道系统,由于胆道镜较软,所以在手术过程中胆道镜前端不易移动;且胆道镜表面易损坏,用胆道镜夹持钳将胆道镜取出时,容易损伤胆道镜表面。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胆道镜引导保护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胆道镜引导保护管,包括一空心管,所述空心管包括直管和弯管,所述弯管由弯管端面处往后内径逐渐增大;设置胆道镜引导保护管方便胆道镜的放入和取出;该空心管前段弯管的设计便于胆道镜前端移动;该空心管前部一段由弯管端部往后内径逐渐增大的设计使空心管前端较小,后端内径较大,避免胆道镜前端在管口处晃动,影响胆道镜移动精度,同时方便胆道镜取放及减小胆道镜在取放及使用过程中和空心管之间的摩擦,减少胆道镜损伤风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心管由弯管端面至直管端面内径逐渐增大;使空心管管内部线条渐变平滑,进一步减少取放胆道镜过程中对胆道镜造成损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弯管相对于直管上翘,所述弯管端部的最高点不高于所述直管端部的最高点,避免为迎合弯管的弯曲在人体上开设过大的通道容纳空心管,同时也避免医护人员不易控制通道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直管端面内径为8-12mm,所述弯管端面内径为5.5-6.5mm,所述直管端面内径为10mm,所述弯管端面内径为6mm;直管端面内径为10mm是方便操作的最佳空心管直径;弯管端面内径为6mm,是避免胆道镜在空心管内晃动的最佳直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弯管端面相对于直管倾斜设置,所述弯管端面朝向和弯管弯曲方向相同;此种设置使医务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弯管的弯曲方向和弯管端面的方向趋向于朝向医务人员,更符合操作习惯;同时也避免胆道镜在手术过程中被弯管管口刮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弯管端面和直管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60度,所述弯管端面和直管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5,避免弯管切口过于尖锐而误伤人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胆道镜引导保护管的空心管内径从中间位置开始渐变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胆道镜引导保护管的空心管内径从中间位置开始渐变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胆道镜引导保护管的空心管内径从直管端部至弯管端部渐变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胆道镜引导保护管的空心管内径从直管端部至弯管端部渐变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胆道镜引导保护管的空心管内径从直管端部至弯管端部渐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空心管;11、直管;12、弯管;111、直管端部最高点;113、直管端面;121、弯管端部最高点;123、弯管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5对本实用新型一种胆道镜引导保护管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胆道镜引导保护管,包括一空心管1,所述空心管1包括直管11和弯管12,所述弯管12由弯管端面处123往后内径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中,伸入人体内的一端为前端;使用时,胆道镜放入空心管1中,然后再将胆道镜连同空心管1一起从Trocar伸入胆道系统进行手术,手术过程中,需要移动胆道镜前端的位置时,将空心管1旋转,空心管前部的弯管端面移动,从而带动胆道镜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管1由弯管端面123处至直管端面113处内径逐渐增大;使空心管1管内部线条渐变平滑,进一步减少取放胆道镜过程中对胆道镜造成损伤。

进一步的,所述弯管12相对于直管11上翘,所述弯管端部最高点121不高于所述直管端部最高点111;此处的“上”和“最高点”是指空心管1如图1所示平放状态下一般意义上的“上”和“最高点”。

进一步的,所述直管端面113内径为8-12mm,所述弯管端面123内径为5.5-6.5mm,所述直管端面113内径为10mm,所述弯管端面123内径为6mm;直管端面113内径为10mm是方便操作的最佳空心管1直径;弯管端面123内径为6mm,是避免胆道镜在空心管1内晃动的最佳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弯管端面123相对于直管11倾斜设置,所述弯管端面123朝向和弯管12弯曲方向相同;此种设置使医务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弯管12的弯曲方向和弯管端面123的方向趋向于朝向医务人员,更符合操作习惯;同时也避免胆道镜在手术过程中被弯管12管口刮伤。

进一步的,所述弯管端面123和直管11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60度,所述弯管端面123和直管11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5,避免弯管12切口过于尖锐而误伤人体。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