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灸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4302发布日期:2019-05-17 20:19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艾灸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尤其涉及一种艾灸椅。



背景技术: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艾灸时,必须把握好燃烧的艾叶与人体的距离,若距离过近则容易造成人体的灼伤,现有的艾灸工具一般为艾灸棒,艾灸棒在使用时需要手持定位,对艾灸距离的控制不稳定且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控制艾灸距离且使用便捷的艾灸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艾灸椅,包括椅座、艾灸箱、盆架以及调节机构,所述椅座上设有通孔,所述艾灸箱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艾灸箱位于椅座的下方且艾灸箱的开口朝向椅座的通孔,所述盆架设置于艾灸箱的空腔内部,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轴、摇杆和传动杆,所述转轴穿设于艾灸箱的第一侧壁,且所述转轴与艾灸箱可转动连接,所述摇杆位于艾灸箱的外部且摇杆的一端与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杆位于艾灸箱的空腔内部且传动杆的一端与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与盆架的底端可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盆托和拉杆,所述盆托的底端与盆架的顶端可滑动连接,所述拉杆穿设于艾灸箱与第一侧壁相邻的第二侧壁上,所述拉杆的一端与盆托靠近第二侧壁的一侧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底部具有网孔的艾灸盆,所述艾灸盆架设于盆托。

进一步的,还包括椅脚和椅背,所述椅脚包括两只设于椅座一端的第一椅脚和两只设于椅座另一端的第二椅脚,所述椅背和两只第一椅脚或两只第二椅脚设置于椅座的同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椅背与两只第一椅脚或两只第二椅脚采用一体成型的工艺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艾灸箱的内壁上竖直设置有第一线轨,所述盆架通过第一线轨与艾灸箱可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盆架的底端设有与第一侧壁平行的第二线轨,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线轨与盆架可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盆架置于艾灸箱的空腔内部,转动摇杆,摇杆通过转轴带动传动杆转动,传动杆转动时带动盆架在艾灸箱的空腔内上下移动,进而调整盆架与椅座上表面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的艾灸椅,人体能够坐在椅座上进行艾灸,使用便捷,同时调节机构能够调节盆架和椅座之间的距离进而对艾灸距离进行调整,距离控制稳定且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艾灸椅的主视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艾灸椅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

1、椅座;2、艾灸箱;3、盆架;4、调节机构;5、盆托;6、拉杆;7、艾灸盆;8、网孔;9、第一椅脚;10、椅背;11、第二椅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将一端开口的艾灸箱2设置于椅座1的通孔下方,同时通过传动杆对艾灸箱2空腔内的盆架3进行高度调节。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艾灸椅,包括椅座1、艾灸箱2、盆架3以及调节机构4,所述椅座1上设有通孔,所述艾灸箱2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艾灸箱2位于椅座1的下方且艾灸箱2的开口朝向椅座1的通孔,所述盆架3设置于艾灸箱2的空腔内部,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转轴、摇杆和传动杆,所述转轴穿设于艾灸箱2的第一侧壁,且所述转轴与艾灸箱2可转动连接,所述摇杆位于艾灸箱2的外部且摇杆的一端与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杆位于艾灸箱2的空腔内部且传动杆的一端与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与盆架3的底端可滑动连接。

使用时,将盆架3置于艾灸箱2的空腔内部,转动摇杆,摇杆通过转轴带动传动杆转动,传动杆转动时带动盆架3在艾灸箱2的空腔内上下移动,进而调整盆架3与椅座1上表面之间的距离。

从上述描述可知,人体能够坐在椅座1上进行艾灸,使用便捷,同时调节机构4能够调节盆架3和椅座1之间的距离进而对艾灸距离进行调整,距离控制稳定且便于操作。

进一步的,还包括盆托5和拉杆6,所述盆托5的底端与盆架3的顶端可滑动连接,所述拉杆6穿设于艾灸箱2与第一侧壁相邻的第二侧壁上,所述拉杆6的一端与盆托5靠近第二侧壁的一侧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拉杆6将盆托5拉出艾灸箱2,便于盆托5内艾灸盆7和艾条的更换,操作便捷。

进一步的,还包括底部具有网孔8的艾灸盆7,所述艾灸盆7架3设于盆托5。

从上述描述可知,在艾灸盆7的底部设置网孔8,有利于艾灸盆7内的空气流通,是艾灸盆7内的艾条易于燃烧。

进一步的,还包括椅脚和椅背10,所述椅脚包括两只设于椅座1一端的第一椅脚9和两只设于椅座1另一端的第二椅脚11,所述椅背10和两只第一椅脚9或两只第二椅脚11设置于椅座1的同一端。

从上述描述可知,第一椅脚9和第二椅脚11能够提升艾灸椅的稳定性,同时便于艾灸箱2的安置,椅座1能够提升艾灸椅的使用舒适度。

进一步的,所述椅背10与两只第一椅脚9或两只第二椅脚11采用一体成型的工艺制成。

从上述描述可知,一体成型够进一步提升艾灸椅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艾灸箱2的内壁上竖直设置有第一线轨,所述盆架3通过第一线轨与艾灸箱2可滑动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盆架3通过第一线轨与艾灸箱2可滑动连接,使盆架3的上下移动更加稳定顺畅。

进一步的,所述盆架3的底端设有与第一侧壁平行的第二线轨,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线轨与盆架3可滑动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传动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线轨与盆架3可滑动连接,使传动杆在调节盆架3的高度时移动更加顺畅。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艾灸椅,包括椅座1、艾灸箱2、盆架3以及调节机构4,所述椅座1上设有通孔,所述艾灸箱2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艾灸箱2位于椅座1的下方且艾灸箱2的开口朝向椅座1的通孔,所述盆架3设置于艾灸箱2的空腔内部,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转轴、摇杆和传动杆,所述转轴穿设于艾灸箱2的第一侧壁,且所述转轴与艾灸箱2可转动连接,所述摇杆位于艾灸箱2的外部且摇杆的一端与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杆位于艾灸箱2的空腔内部且传动杆的一端与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与盆架3的底端可滑动连接,还包括盆托5、拉杆6和底部具有网孔8的艾灸盆7,所述盆托5的底端与盆架3的顶端可滑动连接,所述拉杆6穿设于艾灸箱2与第一侧壁相邻的第二侧壁上,所述拉杆6的一端与盆托5靠近第二侧壁的一侧连接,所述艾灸盆7架3设于盆托5,还包括椅脚和椅背10,所述椅脚包括两只设于椅座1一端的第一椅脚9和两只设于椅座1另一端的第二椅脚11,所述椅背10和两只第一椅脚9设置于椅座1的同一端,所述椅背10与两只第一椅脚9采用一体成型的工艺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为:

一种艾灸椅,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艾灸箱2的内壁上竖直设置有第一线轨,所述盆架3通过第一线轨与艾灸箱2可滑动连接,所述盆架3的底端设有与第一侧壁平行的第二线轨,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线轨与盆架3可滑动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艾灸椅,人体能够坐在椅座1上进行艾灸,使用便捷,同时调节机构4能够调节盆架3和椅座1之间的距离进而对艾灸距离进行调整,距离控制稳定且便于操作;盆架3通过第一线轨与艾灸箱2可滑动连接,使盆架3的上下移动更加稳定顺畅,传动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线轨与盆架3可滑动连接,使传动杆在调节盆架3的高度时移动更加顺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