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护理床的抬腿运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5866发布日期:2019-04-13 00:49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电动护理床的抬腿运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动护理床。



背景技术:

电动护理床用于瘫痪病人或卧床老人的康复护理使用。开始主要用于医院,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动护理床也进入了普通百姓家庭,成为了居家养老新选择,使用者自己就可以通过遥控器操作床的各种功能,实现基本的坐立、翻身、如厕等日常活动,大大减轻了护理人员的负担。现在家庭需求护理床的潜力日益增加,以前是简易的护理床,后来加上护栏,餐桌;再后来加上大便孔,轮子;现在产生了很多集多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电动护理床,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护理水平,也为护理人员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尽管如此,在一些功能的设定上还需要更加具备人性化;如一些长期瘫痪病人或卧床老人,经常会因为体内血液流动不畅而产生皮疹、湿疹、压疮等问题,虽然目前部分护理床增设了翻身功能,但对于腿脚的辅助活动占时是没有这方面的设定的,导致即使病人可以下床走动了,也需要很长的一段康复训练才能正常行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电动护理床的抬腿运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电动护理床的抬腿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活动设置在床架上的至少两节依次铰接的抬腿推板和连接驱动抬腿推板弯折或展开的推板顶推机构,首节抬腿推板与床架铰接,推板顶推机构设置在抬腿推板下方,包括连接于床架上的电机装置、连接于电机装置和抬腿推板之间的连杆机构,通过电机装置和连杆机构带动抬腿推板动作,从而带动大腿和小腿部位运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床架的后部依次连接有三节抬腿推板,分别为第一抬腿推板、第二抬腿推板和第三抬腿推板,连杆机构包括与电机装置连接的摆动杆、套设于摆动杆上的铰接定位座、与铰接定位座连接的连杆、设置在第二抬腿推板底部的板座,板座与连杆铰接,铰接位设置在板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板座的端部设置有立面部,立面部对应设置在第二抬腿推板和第三抬腿推板的铰接位置的下方,使得第三抬腿推板能够以立面部为支撑弯折。

进一步地,连杆的一端连接于床架上,并设置在第一抬腿推板的下方,摆动杆的一端延伸向第三抬腿推板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主要由至少两节依次铰接的抬腿推板和连接驱动抬腿推板弯折或展开的推板顶推机构构成的抬腿运动结构,带动大腿运动和带动小腿部位运动,此功能能帮助长时间卧床的患者促进血液循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抬腿推板 1-1、第一抬腿推板 1-2、第二抬腿推板 1-3、第三抬腿推板 2、推板顶推机构 2-1、电机装置 2-2、连杆机构 2-21、摆动杆 2-22、铰接定位座 2-23、连杆 2-24、板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动护理床的抬腿运动装置,它包括活动设置在床架上的至少两节依次铰接的抬腿推板1和连接驱动抬腿推板弯折或展开的推板顶推机构2,首节抬腿推板与床架铰接,推板顶推机构设置在抬腿推板下方,包括连接于床架上的电机装置2-1、连接于电机装置和抬腿推板之间的连杆机构2-2,通过电机装置和连杆机构带动抬腿推板动作,从而带动大腿和小腿部位运动,抬腿高度为200mm、落腿深度为300mm,此功能能帮助长时间卧床的患者促进血液循环。本实施例中,床架的后部依次连接有三节抬腿推板1,分别为第一抬腿推板1-1、第二抬腿推板1-2和第三抬腿推板1-3,连杆机构2-2包括与电机装置连接的摆动杆2-21、套设于摆动杆上的铰接定位座2-22、与铰接定位座连接的连杆2-23、设置在第二抬腿推板底部的板座2-24,板座与连杆铰接,铰接位设置在板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板座的端部设置有立面部,立面部对应设置在第二抬腿推板和第三抬腿推板的铰接位置的下方,使得第三抬腿推板能够以立面部为支撑弯折。

进一步地,连杆的一端连接于床架上,并设置在第一抬腿推板的下方,摆动杆的一端延伸向第三抬腿推板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主要由至少两节依次铰接的抬腿推板和连接驱动抬腿推板弯折或展开的推板顶推机构构成的抬腿运动结构,带动大腿运动的推板为350mm宽,带动小腿部位运动的推板为300mm宽,能舒适地带动腿部运动,此功能能帮助长时间卧床的患者促进血液循环。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