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用口鼻气雾剂给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4748发布日期:2018-11-09 20:51阅读:11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给药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辅助用医疗气雾剂的口鼻气雾剂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气雾剂系指含药、乳液或混悬液与适宜的抛射剂共同装封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容器中,使用时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呈雾状物喷出,用于肺部吸入或直接喷至腔道粘膜、皮肤及空间消毒的制剂。但单独使用定量气雾剂存在一些不足,如使用技巧要求高,据有关资料统计成人正确使用率仅为7~8%,即使正确使用,吸入药量也仅有10%左右,药量不足影响疗效,也浪费药品。单独使用时90%药物残留在口腔和喉头,常造成口疮或声音斯哑。公告号为CN202036643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定量吸入器,包括储存罐,储存罐上部设置有吸嘴,吸嘴内安装有活瓣,该活瓣由两片软质塑胶片倾斜拼合而成,该软质塑胶片端部之间形成供气流通过的裂口,与软质塑胶片的倾斜面对应的吸嘴侧面开有出气口,这种定量吸入器在吸嘴的内安装有活瓣,能将病人吸气和呼气的气流分开,在呼气时软质塑胶片间的裂口合拢,气流不进入药物存储罐内,从出气口排出,这样提高药物的使用率,减少了药物的浪费,保障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疗用口鼻气雾剂给药装置,其通过一弹性阀膜以内外侧方式分别设置在给药腔与外界连通的外出气口和与集药罐连通的内出气口中,形成一单向阀结构,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疗用口鼻气雾剂给药装置,包括集药罐和设置在所述集药罐上端的吸嘴和设置在所述集药罐底端的进气座;所述吸嘴设有与所述集药罐顶端形成一给药腔的隔边;所述给药腔设有与所述集药罐连通的内进气口和与外界连通的内出气口;在所述内进气口和内出气口之间设有一弹性阀膜,所述弹性阀膜被所述隔边分隔成可选择覆盖所述内进气口的第一阀部和可选择覆盖在所述内出气口的第二阀部,所述第一阀部和第二阀部分别定位于所述给药腔的内侧和外侧。该技术方案通过该结构的单向阀将病人吸气和呼气的气流分开,形成药物的定量吸入,有效提高药物的使用率,保障了治疗效果。

为了提高气流顺畅地从内进气口导入给药腔,作为优选,所述内进气口呈环状设置在所述集药罐的顶端,在所述内进气口围合的中间设有一向下呈弧形向中心收缩的导流表面。

具体地,所述内进气口呈轴向贯通;所述内进气口包括靠近中心的第一沿口和远离中心的第二沿口;所述第一阀部从所述隔边延伸并搭接到所述第二沿口。该第一阀部从环形的内进气口的外周边向内周边延伸的结构,使得当药物气流从该内进气口进入时从第一沿口处推开第一阀部,并形成从内进气口向给药腔呈开口逐渐缩小的锥口,药物气流成集束进入患者体内,提高药物到达患处的准确率和利用率。

进一步地,所述内出气口呈径向贯通;所述内出气口包括靠近所述内进气口的第三沿口和远离所述内进气口的第四沿口;所述第二阀部从所述隔边延伸并搭接到所述第四沿口。该结构有效提高患者吸气时该第二阀部的关闭可靠性,同时也避免患者呼气气流的向外直通,有效减少药物的散失。

为了对弹性阀膜进行有效定位,使第二阀部有效覆盖在内出气口上,作为优选,在所述隔边上设有定位柱;所述弹性阀膜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柱对应适配的定位通孔,在所述集药罐的顶端设有与所述定位柱对应适配的定位沉孔;所述弹性阀膜通过所述定位柱定位固定在所述隔边和所述集药罐的顶端之间。

进一步地,不了使患者的呼气气流不会带动气雾药物直接喷出,避免影响患者自身或他人,所述吸嘴还设有外侧壁,所述外侧壁的外周上设有与所述内出气口对应的外气口。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有益效果是,通过一弹性阀膜以内外侧方式分别设置在给药腔与外界连通的内出气口的给药腔的外侧和与集药罐连通的内进气口的给药腔的内侧上,形成一更加合理的单向阀结构,使病人的吸气和呼气的气流分开,形成药物的定量吸入的同时有效聚焦药物气流,提高药物的使用率和准确率,保障了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吸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吸嘴、弹性阀膜和集药罐顶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集药罐1、罐体11、内进气口12、第一沿口121、第二沿口122、导流面13、定位沉孔14、卡槽15、环形凸台18、吸嘴2、吸口部21、内侧壁22、隔边221、定位柱222、内出气口23、第三沿口231、第四沿口232、给药腔24、外侧壁25、外气口251、卡扣252、进气座3、外进气口31、插接口32、气流通道33、螺旋面34、内座壁35、弹性阀膜4、第一阀部41、第二阀部42、定位通孔43、阀壁44、面罩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参见图1、图2和图3,一种医疗用口鼻气雾剂给药装置,包括集药罐1、设置在集药罐1上端的吸嘴2和设置在集药罐1底端的进气座3。在该集药罐1顶端设有内进气口12。该内进气口12呈环形的栅格状,在本实施例中,该内进气口12由三个扇形开口呈环形拼合组成,设有靠近中心的第一沿口121和远离中心的第二沿口122。在该内进气口12环形的中间部分从下端向下呈弧形向中心缩小延伸,形成一在外表面具有导流面13的子弹头状结构。该子弹头状的导流面13有效提高气流的流速,引导气流快速集束从该内进气口12进入。在该内进气口12的第二沿口122外周边设有一环形凸台18,在环形凸台18的顶面上设有呈周向均布的定位沉孔14。该吸嘴2上设有一向上延伸的吸口部21,在吸口部上插接有一面罩5。在吸嘴2的下面设有向下延伸的内侧壁22和定位于内侧壁22外侧的呈弧形延伸的外侧壁25。该内侧壁22的下端设有隔边221,在内侧壁22靠近隔边221设有呈周向均布的内出气口23。该内出气口23设有靠近隔边221的第三沿口231和远离隔边的第四沿口232。该吸嘴2通过内侧壁22的底端的隔边221与集药罐1顶端的环形凸台16形成一给药腔24。

在吸嘴2的隔边221与环形凸台18之间设有一弹性阀膜4。该弹性阀膜4呈圆形垫片状,在中间设有与第一沿口121对应的通孔,在通孔与边缘之间形成一覆盖内进气口12的第一阀部41。该弹性阀膜4边缘呈向上翻折延伸形成一阀壁44,在该阀壁上再对应内出气口23向上延伸形成一覆盖内出气口23的第二阀部42。在该第一阀部41靠近阀壁的环形位置上设有与定位沉孔14对应的定位通孔43。在隔边221上设有与定位通孔43对应的定位柱222。因此,依次从隔边221上的定位柱222、到弹性阀膜4的定位通孔43和再到集药罐1上的定位沉孔14,该吸嘴2使弹性阀膜4固定在集药罐1的顶端。该定位柱222、定位通孔43和定位沉孔14与内出气口23周向错位设置。第一阀部41从内进气口12的第二沿口122仅延伸搭接在第一沿口121上。弹性阀膜4的阀壁44贴紧在吸嘴2的内侧壁22的外面,第二阀部42覆盖从内出气口23的第三沿口231仅延伸搭接在第四沿口232上。也即,该弹性阀膜4一部分覆盖在内进气口12位于给药腔24内侧的一面,另一部分覆盖在给药腔24外侧的一面。该结构的单向阀设置,使得第一阀部41在药物气流作用下从内进气口14的第一沿口121处打开,形成的向上向中心集中的气流导入口,有效将药物气流集束送入患者气管,提高药物到达患处准确度和利用率。而第二阀部42在内出气口23从第四沿口232处打开,有效提高患者吸气时该第二阀部42的关闭可靠性,同时也避免患者呼气气流的向外直通,有效减少药物的散失。在本实施例中,该内出气口23为三个,每个出气口由两个小口呈栅格状组成,并向隔边221方向贯通。其第三沿口231实际上为与之配合的集药罐1的顶端。在外侧壁25上设有与内出气口23对应的外气口251。在本实施例中,该外气口251呈半圆口形。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该内进气口12呈轴向贯通,该内出气口23呈径向贯通。也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弹性阀膜4的第二阀部42与第一阀部41分设置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但在其它实施例中,该内出气口23也可与内进气口12贯通方向一致,呈上下平行布置;或内进气口12与内出气口23贯通方向一致呈径向内外布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理解本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内进气口12和内出气口23的相互位置关系可以有多种方式。

在集药罐1顶端的外周边上设有呈周向布置的卡槽15,在吸嘴2外侧壁25的底端外周边上设有与该卡槽15对应的卡扣252。

在集药罐1的底端设有进气座3。该进气座3在中间部分设有与气雾剂瓶的瓶口对接的插接口32。在进气座3底端的周边设有呈周向均布的外进气口31和由该外进气口31呈螺旋向集药罐1内延伸的气流通道33。该气流通道33包括螺旋面34、向集药罐1内延伸并围合在插接口32在集药罐1内延伸部分外的内座壁35和集药罐1侧壁与该内座壁35对应部分。使用时,患者将气雾剂瓶的瓶口从装置底部的插接口中插入,患者将嘴和鼻扣在面罩中,挤压气雾剂瓶并张嘴吸气,气雾剂瓶中的气雾药剂在进入集药罐中时,在从外进气口吸入的螺旋气流所包裹并在导流面的引导下推开第二阀部,并在第二阀部形成的锥口进一步集中后被患者吸入患处。患者继而通过内出气口和外气口完成呼气。

具体实施例是为了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的一种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变化,所有这些对所述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修改将包括在本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