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眼部艾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4046发布日期:2019-08-16 22:15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眼部艾灸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眼部艾灸器。



背景技术:

灸疗是一种在人体基本特定部位燃烧艾绒,通过艾绒燃烧后所释放的热力、药力以及特殊波长的红外线刺激穴位体表,促进经络调整,激发人体对抗疾病的自愈能力,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治疗方法。其机制首先与局部火的温热刺激有关。正是这种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还可引起大脑皮质抑制性物质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

眼部的疾病的艾灸治疗常常很不方便,既要考虑到艾绒燃烧后所释放的热力、药力以及特殊波长红外线的效能发挥,又要规避和防范对眼球的灼烧。现有的眼部艾灸器通常为头戴式两孔结构,使用者在使用时将艾灸器上的两个灸孔分别对准自己的双眼,利用艾灸器上设有的系带等将艾灸器本体固定于眼部,从而进行眼部灸疗。这种眼部艾灸器存在明显的缺点,即艾灸器本体与使用者眼部紧贴,艾柱或艾条燃烧产生的高温容易让使用者不舒服,影响治疗效果,且现有的眼部艾灸器通常只是对使用的双眼部进行灸疗,而眼部周围尤其是双眼之间的晴明穴、印堂穴等则得不到很好的灸疗,从而降低眼部的治疗效果。

中国专利文献:CN201320560577.9,申请日2013.09.10,专利名称为:一种便携式眼部艾灸器。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眼部艾灸器,包括灸筒和艾条支架,所述的灸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的盒体底部外表面的边缘上具有连续并封闭的凸起,该凸起与人体双眼部的眼窝相配合,凸起自身结构对称的中间部位具有与人体双眼中间鼻根部配合的形状,盒体和盒盖上设置有用于内外气体流通的通孔,所述的艾条支架安装在灸筒内。

上述专利文献的一种便携式眼部艾灸器,采用盒体底部设有凸起,凸起与人体双眼的眼窝相配合,凸起自身结构堆成的中间部位与人体双眼中间鼻根部配合,将艾条支架安装在灸筒内,从而便于携带、体积小、结构简单、表面光顺能与人体眼部配合,使用舒适。但是关于一种可上下调节角度,左右调节距离,不但可以对使用者的双眼部进行灸疗,且可实现对眼部之间的穴位进行灸疗,提高眼部灸疗效果,便于操作,使用安全的一种新型眼部艾灸器目前则没有相关的报道。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可上下调节角度,左右调节距离,不但可以对使用者的双眼部进行灸疗,且可实现对眼部之间的穴位进行灸疗,提高眼部灸疗效果,便于操作,使用安全的一种新型眼部艾灸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上下调节角度,左右调节距离,不但可以对使用者的双眼部进行灸疗,且可实现对眼部之间的穴位进行灸疗,提高眼部灸疗效果,便于操作,使用安全的一种新型眼部艾灸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眼部艾灸器,所述的新型眼部艾灸器包括灸筒、伸缩杆、连接杆、支撑杆、可滑动固定装置、滑动片、滑动杆、支撑架、底座;所述的灸筒本体呈中空圆柱结构,顶端呈外扩喇叭状结构,顶端开口处设有编圈;所述的灸筒为三个;所述的编圈上设有垫圈;所述的灸筒内部设有三爪卡片;所述的伸缩杆分别连接三个灸筒本体,使三个灸筒之间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每个灸筒下方设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下方设有支撑杆;所述的连接杆与支撑杆之间为铰接方式;所述的可滑动固定装置包括滑动杆、滑动槽、固定螺母;所述的滑动杆与滑动槽均为弯曲弧形;所述的滑动杆前端设有滑球;所述的滑球底部设有螺纹孔;所述的滑动槽底部为通槽状结构;所述的固定螺母通过滑动槽底部与滑球底部的螺纹孔之间呈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的滑动片设于支撑杆末端,且滑动片套于滑动杆外圈;所述的滑动杆两端连接设有支撑架;所述的底座设于支撑架末端,且与支撑架呈垂直结构;所述的底座两端分别设有防滑套。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灸筒上下旋转角度为30°~50°。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伸缩杆、滑片和滑动杆均为六棱柱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连接杆与支撑杆之间为铰接方式。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三爪卡片夹头处朝向灸筒开口方向。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滑动杆与滑槽之间呈滑动配合连接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滑动杆底部连接支撑杆,滑动槽底部连接灸筒前端。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撑架的直径大于滑动片的直径。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编圈上设有的垫圈为硅胶防烫材质。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利用三个灸筒的设计,可分别对患者的双眼部及双眼部之间的晴明穴或印堂穴位置进行灸疗,大大提高眼部灸疗的效果。

2、利用伸缩杆和滑动片可任意的调节三个灸筒之间的距离,便于不容患者的使用,适用人群广泛。

3、可滑动固定装置,利用滑动杆51与滑槽52之间呈滑动配合连接结构可使得三个灸筒的上下角度在30°~50°旋转固定,适用于不同患者的使用。

4、灸筒顶端为外扩喇叭状结构,可以很好的起到聚集热力,提高灸疗药效,且有利于红外光的通过,大大提高眼部艾灸治疗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眼部艾灸器的前部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眼部艾灸器的后部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眼部艾灸器灸筒的外管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眼部艾灸器灸筒内部平面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眼部艾灸器可滑动固定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眼部艾灸器可滑动固定装置滑槽底部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眼部艾灸器滑球和固定螺母装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新型眼部艾灸器的后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灸筒 11.编圈

111.垫圈 12.三爪卡片

2.伸缩杆 3.连接杆

4.支撑杆 5.可滑动固定装置

51.滑动杆 511.滑球

512.螺纹孔 52.滑动槽

53.固定螺母 6.滑动片

7.滑动杆 8.支撑架

9.底座 91.防滑套

10.升降装置

实施例1

请参看附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眼部艾灸器的前部示意图。一种新型眼部艾灸器,所述的新型眼部艾灸器包括灸筒1、伸缩杆2、连接杆3、支撑杆4、可滑动固定装置5、滑动片6、滑动杆7、支撑架8、底座9;所述的灸筒1本体呈中空圆柱结构,顶端呈外扩喇叭状结构,顶端开口处设有编圈 11;所述的灸筒1为三个;所述的编圈11上设有垫圈111;所述的灸筒1内部设有三爪卡片12;所述的伸缩杆2分别连接三个灸筒1本体,使三个灸筒1 之间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每个灸筒1下方设有连接杆3;所述的连接杆3下方设有支撑杆4;所述的连接杆3与支撑杆4之间为铰接方式;所述的可滑动固定装置5包括滑动杆51、滑动槽52、固定螺母53;所述的滑动杆51底部连接支撑杆4;所述的滑动槽52底部连接灸筒1前端;所述的滑动杆51与滑动槽52均为弯曲弧形;所述的滑动杆51前端设有滑球511;所述的滑球511底部设有螺纹孔512;所述的滑动槽52底部为通槽状结构;所述的固定螺母53 通过滑动槽52底部与滑球511底部的螺纹孔512之间呈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的滑动片6设于支撑杆4末端,且滑动片6套于滑动杆7外圈;所述的滑动杆 7两端连接设有支撑架8;所述的底座9设于支撑架8末端,且与支撑架8呈垂直结构;所述的底座9两端分别设有防滑套91。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编圈11上设有的垫圈111为硅胶防烫材质,可防止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烫伤手部或眼部等;所述的伸缩杆2、滑动片6、滑动杆7均为六棱柱结构;所述的灸筒1设置为三个的目的是,在进行眼部艾灸治疗时,三个灸筒1分别对准人体的双眼部和双眼之间的晴明穴或印堂穴位置,进行灸疗,通过在灸疗双眼部本体的同时,再通过对眼部穴位的灸疗,可大大提高灸疗的效果;

所述的连接三个灸筒1的伸缩杆2为可伸缩式结构,且六棱柱结构的设计,使得伸缩杆2只能伸缩,不能旋转,有利于灸盒距离和角度的稳定;所述的套于滑动杆7外圈的滑动片6同样只能在滑动杆7上左右滑动,而无法旋转,有利于灸筒1之间距离的调节;所述的利用三个灸筒1之间通过伸缩杆2连接,且支撑灸筒1的支撑杆4底部通过滑动片6可在滑动杆7上左右滑动,从而使用者在使用本灭灸器时便可根据自身的情况,任意的调节三个灸筒1之间的距离,适用人群广泛;

所述的设于灸筒1内部的三爪卡片12用来夹持固定艾条;所述的三爪卡片12夹头处朝向灸筒1开口方向,便于艾条从灸筒1底部慢慢的向顶端推送;所述的连接杆3与支撑杆4之间为铰接方式,便于灸筒1本体的上下旋转,调节角度;所述的灸筒1顶端为外扩喇叭状结构,可以很好的起到聚集热力,提高灸疗药效,且有利于红外光的通过,大大提高眼部艾灸治疗的效果;

所述的利用在支撑杆4和灸筒1之间设有可滑动固定装置5,通过滑动杆 51前端的滑球511,便可使得滑动杆51与滑槽52之间呈滑动配合连接结构,从而便可使得灸筒1的角度可上下30°~50°的调整,适用于不同的患者使用,且通过将可滑动固定装置5设于灸筒1的前端,可降低滑动杆51与滑槽52配合时,滑槽52带来的冲击感,降低患者的心里压力。

所述的可滑动固定装置5有一个,且设于任一灸筒1底面前端,优选的,将可滑动固定装置5设于中间位置的支撑杆4与灸筒1之间,因三个灸筒1之间为一体式结构,利用可滑动固定装置5调节一个灸筒1的上下旋转角度,便可同时调节三个灸筒1,结构设计上更加优化合理;所述的可滑动固定装置5 在进行滑动杆51与滑槽52进行滑动配合前,将固定螺母53从滑槽52底部与滑球511上的螺纹孔512连接,在进行滑动的过程中,当灸筒1的角度调节至合适的位置后,需要固定时,只需将固定螺母53向滑球511内旋转至固定螺母53尾部与滑槽52底面接触,且紧密相连时,便可松开固定螺母53,完成可滑动固定装置5的制动;

所述的支撑架8的直径大于滑动片6的直径,故滑动片6在滑动杆7上进行滑动时,不会出现掉落的情况;所述的底座9与支撑架8之间为垂直结构,使得支撑作用更加的牢固,且设于底座9两端的防滑套91同时也起到很好的稳固灭灸器本体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眼部艾灸器的使用方法:患者采取坐姿即可,将灭灸器本体置于桌子上,将艾条从灸筒1的底部置入灸筒1内部,利用三爪卡片12将艾条固定,通过慢慢推送艾条至灸筒1前端合适位置,通过伸缩杆2、滑动片6调节三个灸筒1之间的距离,通过可滑动固定装置5调节灸筒1的上下旋转角度,当灸筒1之间的距离和角度调节合适后,便可进行对双眼部以及眼部之间的穴位进行灸疗,且患者在进行眼部灸疗的过程中可以自由的控制眼部与灸筒1之间的距离,适合不同的患者使用,非常的方便,且能够大大提高灸疗的效果。

实施例2

请参看附图5,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新型眼部艾灸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架8 上设有升降装置10,通过升降装置10便可调节支撑架8的高低,便于不同使用者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眼部艾灸器,利用三个灸筒的设计,在进行眼部艾灸治疗时,三个灸筒分别对准人体的双眼部和双眼之间的晴明穴或印堂穴位置,进行灸疗,通过在灸疗双眼部本体的同时,再通过对眼部穴位的灸疗,可大大提高灸疗的效果;利用三个灸筒之间通过伸缩杆连接,且支撑灸筒的支撑杆底部通过滑动片可在滑动杆上左右滑动,从而使用者在使用本灭灸器时便可根据自身的情况,任意的调节三个灸筒之间的距离,适用人群广泛;利用在支撑杆和灸筒之间设有可滑动固定装置,通过滑动杆前端的滑球,便可使得滑动杆与滑槽之间呈滑动配合连接结构,从而便可使得灸筒的角度可上下30°~50°的调整,适用于不同的患者使用;可滑动固定装置在进行滑动杆与滑槽进行滑动配合前,将固定螺母从滑槽底部与滑球上的螺纹孔连接,在进行滑动的过程中,当灸筒的角度调节至合适的位置后,需要固定时,只需将固定螺母向滑球内旋转至固定螺母尾部与滑槽底面接触,且紧密相连时,便可松开固定螺母,完成可滑动固定装置的制动;灸筒顶端为外扩喇叭状结构,可以很好的起到聚集热力,提高灸疗药效,且有利于红外光的通过,大大提高眼部艾灸治疗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