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烧伤骨折防水护理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9963发布日期:2018-11-30 19:41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烧伤骨折防水护理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用具,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烧伤骨折防水护理套。



背景技术:

很多人由于四肢手术,或者烧伤,烫伤后无法洗浴,而且目前市面上没有行之有效的护具为其提供防水保护。市面上我们所常见的护具通常防水性较差,对患者产生了极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多为一次性产品并不经济环保,同时很多产品操作复杂,佩戴不方便,影响肢体行动,对四肢本来就有病患的患者在使用上造成不便,甚至是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烧伤骨折防水护理套,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对烧伤、烫伤患者的肌肤进行有效保护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烧伤骨折防水护理套,所述护理套包括:佩戴人人体烧伤骨折部位的护套本体、转换头及排气气囊,所述护套本体上开设有凸出该护套本体外表面的气嘴,所述转换头两端分别连接该气嘴及排气气囊的一端,所述气囊另一端设有单向排气阀。

进一步地,所述转换头由第一转换头、第二转换头,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转换头、第二转换头的连接部组成,所述第一转换头和第二转换头分别连接气嘴及气囊,所述连接部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转换头和第二转换头,所述第一转换头和第二转换头呈蘑菇状,形成一卡合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的内部安装有止气阀,所述止气阀包括一个固定端和一个气盘组成,所述气盘与固定端为活动连接,所述气盘抵持于所述第一转换头的气流管道上。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的单向排气阀一侧还安装有过滤层。

进一步地,所述护套本体采用柔软的PVC塑料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转换头为硬质塑胶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止气阀也采用硬质塑胶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护理套还包括可堵住该第二转换头的堵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新型烧伤骨折防水护理套,更贴合人体,更防水,更轻便,尤其是佩戴后不影响肢体行动。且可以抽气,没有空气可以杜绝细菌滋生,开孔的部位,有斜面处理,用户可以根据自身肢体尺寸,而裁剪,达到符合自身肢体,且设置有止气阀,有自动止气功能,在没有塞上堵头之前,可以防止漏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新型烧伤骨折防水护理套的整体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护套本体的一个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护套本体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护套本体的第三个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转换头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止气阀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止气阀止气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堵头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新型烧伤骨折防水护理套,所述护理套包括:佩戴人人体烧伤骨折部位的护套本体1、转换头2及排气气囊3,所述护套本体1根据人体不同的佩戴部位,可裁剪制成不同的形状,另外,套头至少应当具有一个开口,以使得诸如胳膊、手、脚等套入,由于护套本体1之间与人体皮肤相接触,故优选地,采用柔软的、防水耐腐蚀的、具有弹性的硅胶材质制成。

参照图2、图3、图4所示,图2所示的护理套可用于佩戴在胳膊上,两头开口,图3、图4所示的护理套可分别用于佩戴在手和脚部,所述护套本体1上开设有凸出该护套本体1外表面的气嘴11,所述气嘴11与护套本体1内部相通,气嘴11与护套本体1一体成型,采用相同的材质,气嘴11另一端连接转换头,转换头2另一端连接气囊3,由于主要是为了将护套本体1内的气体排出,使得护套本体1更贴合人体皮肤,起到隔离作用,防止受伤部位被触碰,故气囊3的排气阀为单向排气阀。当然,也可以设置为双向排气阀,同时具有进气及排气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护套本体1不限于上述图2~图4所列举的几种形状,可根据人体不同的部位,以及不同年龄大小的患者,设置不同的形状以及不同的尺寸大小,护套本体1本身可进行裁剪,达到符合自身肢体的需求。

参照图5所示,所述转换头由第一转换头21、第二转换头2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转换头21、第二转换头22的连接部23组成,所述第一、第二转换头22呈中空的柱状,中部空出形成气流通道,供气体排出,所述第一转换头21插入所述所述气嘴11内,所述第二转换头22也是插入所述气囊的气囊头内,所述连接部23位于中间,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转换头21和第二转换头22,所述第一转换头21和第二转换头22呈蘑菇状,形成一呈台阶状的卡合部26,所述第一转换头21和第二转换头22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外围直径从连接气嘴11及气囊头部位逐渐减小,为斜面,所述气嘴的内径等于或略小于第一转换头21的外径,所述气囊头的内径等于或略小于第一转换头21的外径,如此设置,一方面,方便转换头插入到气嘴11及气囊3内,另一方面,由于形成了台阶状的卡合部,而气嘴11和气囊头本身均具有良好的弹性,因而能够很严密的封锁住,连接更紧,防止转换头内部漏气。所述转换头为硬质塑胶材质,硬性材质方便其插入到两边的气嘴11及气囊内。

参照图6、图7所示,所述连接部23的内部安装有止气阀,所述止气阀包括一个固定端24和一个气盘25组成,固定端24固定安装于连接部上部的内壁面上,所述气盘25与固定端24为活动连接,所述气盘25抵持于所述第一转换头21的气流管道上,所述气盘25为圆形片,所述气盘25的直径大小应当略大于所述第一转换头21的气流通道内径。在按压气囊时,气囊通过转换头将护套本体1内的气体抽出,此时,气流从右侧的第一转换头21内经过,遇到气盘在气流的冲击下推开气盘24,气盘打开,留有缝隙口,气流向第二转换头经过进而从气囊3排出;当排气结束后,抽出气囊,使得气囊3和第二转换头22分离,此时,由于气盘24是抵靠在第一转换头上,气体无法进入到护套本体内,起到短暂的止气功能,再通过安装堵头5即可完全放在气体进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囊3的单向排气阀一侧还安装有过滤层(图中未示出),所述过滤层能够防止外部的杂质进入气囊内,过滤层可以为网纱。其中,单向排气阀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排气阀。

参照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护理套还包括可堵住该第二转换头22的堵头5,堵头5的内径等于或略小于第二转换头22的外径较好,所述堵头5的一端封闭。当通过不断按压气囊3,不断向外排出空气,护套本体1与皮肤接触面之间的空气越来越少,在护套本体1与皮肤贴合的比较紧密后,抽出气囊3,将堵头5堵住该第二转换头22,防止漏气,由于堵头的体积较小,这样,整体使用起来更方便,更轻便,不影响肢体的活动。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推荐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指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