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回收腔静脉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9948发布日期:2018-11-30 19:41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回收腔静脉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方便回收腔静脉过滤器。



背景技术:

腔静脉滤器主要适应症为肺动脉栓塞及深静脉血栓性病变等。肺动脉栓塞是临床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的急症,虽然全身抗凝治疗能取得一些疗效,但仍有3-20%发生再次肺动脉栓塞,而且抗凝治疗本身也有26%的并发症,其中5-12%是致命性并发症;一些病人不能接受抗凝治疗,如急性出血、消化道溃疡、原发或转移性肿瘤(尤其是颅内肿瘤)、妊娠、手术治疗前等等。

市场上现有同类产品多呈伞状结构,由导向部、过滤部及固定部组成。导向部由较长的3根金属丝构成,起控制方向作用,其中最长的金属丝顶端有导向支撑环,支撑环一方面对过滤器起导向及支撑作用。固定部由多根顶端带钩的金属丝构成,金属丝顶端的小钩挂在血管壁上,从而能将过滤器固定在血管内。过滤部指金属丝排列较密的部位,包括导向金属丝和固定金属丝。主要对血液中的血栓起过滤作用。金属丝汇集处由金属帽固定,金属帽下面有个回钩。回钩一方面可以用于释放过滤器到血管里面时当作释放点,另一方面可以用于从血管中回收过滤器。

过滤器固定部顶端的小钩虽然起到了固定过滤器的作用,但是由于直钩容易穿透血管壁对其他组织及血管造成威胁,小钩有时候会将血管穿破,甚至穿破后再穿入到其他血管或组织中;有时候会引起过滤器偏移。

另外,可回收腔静脉过滤器经常会遇到在使用完之后,结缔组织等附着导致从血管中滞留取不出来的问题,最后只能留在身体里面,这样也是消费者不愿意接受的结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方便回收腔静脉过滤器。

一种方便回收腔静脉过滤器,包括回钩8、金属帽7,固定金属丝5,导向金属丝2,小钩4和支撑环1,所述回钩8与金属帽7下端连接,所述固定金属丝5和导向金属丝2的一端连接金属帽上端6连接,所述导向金属丝2的另一端连接支撑环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金属丝5另一端通过拐点与小钩4连接,所述拐点处经金属丝缠绕形成光滑凸起。

优选,所述缠绕金属丝为一根或大于等于二根。

优选,所述缠绕金属丝缠绕圈数为一圈或大于等于二圈。

优选,所述凸起的外直径是0.8mm-0.9mm,小钩的长度2.05mm,固定金属丝的直径0.3mm。

腔静脉过滤器的钩还是原来的钩,起原来的作用,挂在血管壁上,起到固定作用;小钩后面形成一个凸起后,降低小钩弄伤或者穿破血管壁的几率。所述金属丝缠绕在拐点处,其与拐点紧密配合,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脱落现象。

技术效果

方便回收腔静脉过滤器的挂钩的后面通过工艺手法在直角拐点处另外缠绕一根或者多根金属丝形成光滑凸起,有效避免了血管壁被过滤器穿破的风险,极大地防止了过滤器偏移或倾斜的情况。过滤器处于工作位置,不易发生移动,有利于回收。方便回收腔静脉过滤器使用新型材料,因此,可以增加过滤器在体内的滞留工作的时间,并且容易从身体血管里面取出来,避免残存身体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方便回收腔静脉过滤器的图。

图2为凸起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方便回收腔静脉过滤器,包括回钩8、金属帽7,固定金属丝5,导向金属丝2,小钩4和支撑环1,所述回钩8与金属帽7下端连接,所述固定金属丝5和导向金属丝2的一端连接金属帽上端6连接,所述导向金属丝2的另一端连接支撑环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金属丝5另一端通过拐点与小钩4连接,所述固定金属丝5另一端通过拐点与小钩4连接,所述拐点处经缠绕形成光滑凸起。

优选,所述缠绕金属丝为一根或大于等于二根。

优选,所述缠绕金属丝缠绕圈数为一圈或大于等于二圈。

优选,所述凸起的外直径是0.8mm-0.9mm,小钩的长度2.05mm,固定金属丝的直径0.3mm。

腔静脉过滤器的钩还是原来的钩,起原来的作用,挂在血管壁上,起到固定作用;小钩后面形成一个凸起后,降低小钩弄伤或者穿破血管壁的几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