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患者血管穿刺部位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6770发布日期:2019-03-27 10:28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手术患者血管穿刺部位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术中患者肢体保护装置,具体地指一种手术患者血管穿刺部位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外科手术治疗中,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血管穿刺:通常根据手术种类选择穿刺位置,但静脉穿刺主要选择桡静脉、肘正中静脉部位,动脉穿刺选择桡动脉及肱动脉部位,通过动、静脉穿刺进行输血输液治疗及连续的动脉血压监测。

血管穿刺部位护理属于术中体液管理的一种,它是术中患者监护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血压是基本生命体征,危重患者和手术中的患者的血压易发生波动,监测有创动脉压及方便动脉血气分析,为患者的救治提供动态血流动力学依据。因此,要求在术中对患者动静脉穿刺部位进行相应的保护,防止打折甚至脱出,保证手术及麻醉的正常进行。

在临床工作中,患者入手术室后首先进行正常的动静脉穿刺,患者在具有意识的情况下,可保证静脉输液通畅,动脉测压准确有效。但术中,往往由于患者处于麻醉状态,无自主意识,无法保证静脉输液通畅,动脉测压的准确性。如妇产科等科室腔镜手术中,手术开始前需要将患者双上肢内收进行包裹保护,同时放在患者身体两侧,此时患者处于麻醉状态,无自主意识,无痛感,同时在术中,医生的上身前倾时又经常挤压到患者上肢,导致静脉输液管路经常打折,动脉血液回抽管路压迫不畅,导致动脉测压存在误差,甚至出现查动脉血气回抽不出血液等问题,需要护士及麻醉医生反复调整患者输液管路及患者胳膊位置,给术中护理及监测工作带来了较多麻烦;同时,外科医生身体前倾幅度过大或者借力于患者身体,可导致患者上肢挤压伤的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医疗条件下术中患者血管穿刺部位容易出现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在手术进行过程中有效保证静脉输液通畅、动脉测压准确的手术患者血管穿刺部位保护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手术患者血管穿刺部位保护装置,它包括可围绕患者上肢固定的手臂托板和用于容纳患者手掌的手掌托盘,所述手臂托板的前端边部与手掌托盘的手腕侧边部通过螺栓调整组件铰接在一起,从而可通过螺栓调整组件调节或固定手臂托板和手掌托盘之间的夹角;

所述手臂托板具有托板本体,所述托板本体为可以半包患者上肢的半圆柱状透明外壳,所述半圆柱状透明外壳沿患者上肢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组扎紧带组件,用于患者上肢的固定;所述手掌托盘具有与患者手掌轮廓相对应的托盘凹槽,所述托盘凹槽边部设置有若干组固定带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托盘凹槽处开设有若干透气孔。这样,可以便于患者部位手背透气。

进一步地,所述托盘凹槽和托板本体内壁衬有硅胶垫。这样,可以提高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舒适性。

进一步地,所述螺栓调整组件包括调节螺杆和固定螺母,所述调节螺杆的杆头设置有旋转拨轮。这样,可以便于调整和固定手臂托板和手掌托盘的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扎紧带组件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半圆柱状外壳一侧边部的扎带,所述扎带另一端穿过并压紧在所述半圆柱状外壳另一侧边部的扎口中。这样,可将手臂托板围绕固定在患者上肢,并抵住胳膊肘,防止屈曲。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带组件包括设置在手掌托盘上沿托盘凹槽外轮廓分布的粘胶贴,以及可与粘胶贴粘合的固定带。这样,可以便于患者手掌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体现在:所设计的手术患者血管穿刺部位保护装置使用方便,易消毒,制作成本低廉;在术中保护患者动静脉穿刺部位,保证输液的通畅、动脉测压的精确,可有效作用于上肢不同位置的动静脉穿刺部位;有利于术中患者动静脉穿刺后手腕的放置,增加病人上肢的舒适度,还可以起保暖作用,避免动脉血氧测量不准;可保护麻醉中的患者上肢,使其不受医护人员的挤压,避免上肢肌肉及皮肤处的挤压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术患者血管穿刺部位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手臂托板的立体透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2中所示的手术患者血管穿刺部位保护装置,包括可围绕患者上肢固定的手臂托板3和用于容纳患者手掌的手掌托盘1,手臂托板3的前端边部与手掌托盘1的手腕侧边部通过螺栓调整组件2铰接在一起,可通过螺栓调整组件2调节或固定手臂托板3和手掌托盘1的夹角,两者夹角可调整为90°≤夹角≤150°,适用于不同病人及不同手术体位;螺栓调整组件2包括调节螺杆2.1和固定螺母2.2,调节螺杆2.1的杆头设置有旋转拨轮2.3。

手臂托板3具有托板本体3.1,托板本体3.1长度为45cm~55cm,托板本体3.1为可以半包患者上肢的半圆柱状透明外壳,半圆柱状透明外壳沿患者上肢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组扎紧带组件3.2用于患者上肢的固定;扎紧带组件3.2包括一端固定在半圆柱状外壳一侧边部的扎带4,扎带4另一端穿过并压紧在半圆柱状外壳另一侧边部的扎口中。

手掌托盘1具有与患者手掌轮廓相对应的托盘凹槽1.1,托盘凹槽1.1处开设有若干透气孔1.11;托盘凹槽1.1边部设置有若干组固定带组件。固定带组件包括设置在手掌托盘1上沿托盘凹槽1.1外轮廓分布的粘胶贴1.21,以及可与粘胶贴1.21粘合的固定带1.22。

托盘凹槽1.1和托板本体3.1内壁衬有硅胶垫。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